自然辩证法:绪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和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和第一章
帝造人说 ……
3.观点和特征
1)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在量 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 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是流动和循环着的;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 的机能;
■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
■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
2)特征: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基础是20世纪以 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进步;
■其主要体现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 生态自然观等方面;
■它们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 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 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动观和时空观; ■实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从存在到演化、从确定
性到随机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线性到非线 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 展; ■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 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 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 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 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重视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 系。
3.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 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 技术的重要纽带。
4、自然辩证法与其邻近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 学等,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 域、方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根 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界的混 乱局面, 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是受哲 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发 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学工作者自 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则批判了自然科学 领域中的经验主义,最终导致神秘主义的倾向。
科学社会学 科学知识社会学 科学学 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文化学
科学技术的其他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具体研究内容
1) 2) 3) 4) 5) 6) 自然观研究题 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 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 包括《导言》、《‘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 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概述了辩证法在科学中和科学家中的发展,辩证 自然观的建立;揭示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 式的弊病。 利用当时科学资料和揭示的事实,批驳了一些自 然科学家进行所谓“神灵科学”研究。
《导言》和[科学历史摘要]的主要内容:从自然 科学发展史角度,分析了科学发展对哲学思想、 自然观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 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并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基本点: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 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 永久存在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 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改变单 向度的知识结构。 初步学习和了解作为人类历史组成部分 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学习科学精神、思想、方法、态度、文 化。 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借鉴和参考人文社 会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培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决策的 能力。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思考和参与社 会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争论和有关问题 的讨论的能力,培养关注正确利用科学 技术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1)、1858午7月,恩格斯第一次表达要根据当初 自然科学旳成就来研究黑格尔旳《自然哲学》。
(2)、1873年5月,恩格斯提出了一整套有关自然 界和自然科学旳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旳第一种 提要,并开始撰写《自然辩证法》一书。
(3)、1876年5月。恩格斯形成了《自然辩证法》 这部著作旳清楚轮廓。后来旳几年里,恩格斯一直潜心 于自然辩证法旳研究和写作。
(4)、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打乱了恩格斯旳写 作计划,致使他最终没有完毕该书旳写作,但自然辩证 法旳基本框架已被建立起来。
2、马克思、恩格斯为创建自然辩证 法所进行旳理论工作:
第一,批判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 是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了自觉旳辩证法;
第二,批判分析了形而上学旳思维方式, 创建辩证唯物主义旳自然观与措施论;
一、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自然辩证法旳创 建与发展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建旳自然辩 证法,同当初旳哲学与科学技术旳情况有 着亲密旳联络,能够分为创建与发展两个 时期:
(一)创建时期
1、自然辩证法旳创建 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从19世 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将唯物论和辩证 法结合起来,而且用以考察自然界,从而形成了科学旳 自然观和措施沦,使人类旳认识进人了一种新旳时代。
2、自然辩证法虽然与STS及S&TS有相 同旳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但不论STS抑或 S&TS都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地 位,而且它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 景,它们关注旳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旳前途。 自然辩证法研究在借鉴它们旳成果时,必须 作出分析而加以吸收。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旳历史发展
2、在有关科学技术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旳学 术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对这些学术领域旳 发展产生了主要影响。1931年在英国伦敦召 开旳国际第二届科学史大会上,原苏联学者盖 森旳《牛顿〈原理〉旳社会和经济根源》旳报 告,造成了科学史旳外史论以及科学社会学在 美国、科学学在英国旳诞生。

自然辩证法(新):绪论

自然辩证法(新):绪论

我想拥有这条鱼。 我带着一条鱼,一条对我微笑的鱼回家。 我对她说话,她摇一摇尾巴,对我微笑。
我看电视到深夜,她无聊地吐了几个气泡,对我 微笑。 洗澡的时候,她眷恋的陪在我身边,对我微笑。 她始终带着微笑的表情。我喜欢这条鱼。
我拥有一条像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 情的鱼。
我轻轻的亲吻我的鱼。 晚安。
惟兹何功,孰初作之?” 柳公:“往来屯屯,庞昧革化,
惟元气存,而何为焉!” C.宇宙的结构是怎样的? 屈翁:“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柳公:“宏离不属,焉恃夫八柱!”
D.宇宙是无限的么? 屈翁:“隅隈多在,谁知其数?” 柳公:“无极之极,莽弥非垠。
夫何鸿洞,而课校修长!” E.宇宙运动的规律是什么? 屈翁:“十二焉分?列个一般的科学家吗? 你还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吗? 你梦想成为一位一流的科学家吗? 你遐想成为一尊至圣的科学家吗?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方法: 1、学习自然辩证法。
2、批判自然辩证法。
3、建设自然辩证法。
让我们来“自然地”与自然对话: 1.你小时数过星星么?现在还数么? 感觉如何? 2.你仍有玩小虫时的“惊奇”吗?为什么? 3.你现在在做学问的草场上准备吃“哪一梱
自然辩证法:绪论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
刘家俊
一、引语:
《 自 然 辩 证 法 》→→“ 自 然 辩 证 法”→→自然哲学与科学技术哲学。
自然、科学、技术,同哲学一起走 着相互交融的时、空之路。
请问:
1.何以谓“自然”? 自然的自然;人化的自然。 人在内的自然;人在外的自然。
2.何以谓“辩证法”? 辩一辩、证一证的对话之法。
我以为,我以为,我和我的鱼都睡着了。 我看见了一条鱼,一条发着绿光,漂浮在屋中的,我的

自然辩证法 绪论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 绪论 第一章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2、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苏联对自然辩证法学科的贡献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925年出版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2、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2)日本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 武谷三男创立的三阶段论 科学探索:现象论—实体论—本质论 物理学家:坂田昌一与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创立 (1)自然辩证法主要是恩格斯完成的。 一个无所畏惧的青年,一个学识渊博的 学者,一个深谋远虑的思想家,一个一
呼百应的领袖,一个无比勇敢的战士,
一个无私奉献的良师,一个坦诚真挚的 朋友,一个性格豪放的伙伴,一个多才 多艺的天才……
Friedrich Engels(1820-1895)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是怎样创立和发展的 1、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创立
(2)为什么要创立自然辩证法 ▲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树立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 自然观,批判唯心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歪曲,全面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3)恩格斯的重要贡献 ▲ 创立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建立了辩证的自然观和科 学观,提出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本原则——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与概括自然科学新成果 相结合.
2013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霞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创立和发展 三、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含义、对象、内容、性质)
1、自然辩证法的含义
自然辩证法: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 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 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
1、什么是伪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教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教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 掌握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3. 理解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与特征1.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1.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2.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2.1 古代自然辩证法2.2 近现代自然辩证法2.3 当代自然辩证法3. 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1 生物学领域的应用3.2 物理学领域的应用3.3 化学领域的应用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4.1 自然界的本质4.2 人与自然的关系4.3 生态文明建设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特征、发展历程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科学领域的辩证法应用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与特征:详细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3. 讲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介绍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4. 讲解自然辩证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以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为例,分析自然辩证法的具体应用。

5. 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探讨自然界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自然辩证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对比分析:比较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出自然辩证法的优越性。

2. 实际案例:分析我国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中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成功案例,如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等。

七、教学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辩证法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分享研究成果。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5. 学科性质
哲学(内容、角度、方法)
6. 学科位置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规律: 特殊
一般
普遍
对象: 特殊对象 自然界和科技 自然、社会和思维
指导性: 最弱
最强
社会学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哲学)
思维科学 辨证逻辑思维(精神哲学)
二、自然哲学的历史渊源
1. 古代自然哲学时期
(1)外国 —— 唯物 泰勒斯:万物始于水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空虚, 其余一切都是意见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源
一、自然辩证法
1. 辩证法及其规律
(1)客观辩证法:自然界、社会本身 所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内容: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客观联系的规律性 客观世界的过程性
(2)主观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客观辩 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内容: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体、归纳与 演绎、分析与综合
(3)辩证法:关于发展过程和普遍联系的 规律学说
2. 哲学的发展 3. 社会的发展
例:温伯格、爱因斯坦
讨论一
• 1.机械自然观的形成背景、特点和意义 • 2.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 哲学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
• 自然科学基础:
• 星云学说;
地层渐变原理
•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生物进化论
• 尿素的合成;
细胞学说
• 方法论基础:综合
• 观点: 物质观 系统观 运动观

时空观 规律观 天人观
三、创立的过程
1. 酝酿期(18、40 — 1873、5)
• (2)成果
• 1)毛泽东
• ●物质结构的无 限可分性;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

自然辩证法概论—绪论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 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 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基本方, 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 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是马克思主 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辩证法形成之前,人类曾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形成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义 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早期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 质近代初期科学发展形成了以力学为模式解释宇宙、世界的机械自然观,虽然其本 质是唯物论的,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上学的特征。
3、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缺陷, 考察和研究了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规律,形成了关于科学技 术及其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和普遍发展的学说,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形成之前,人类曾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形成对自然自发的唯物主 义和朴素的辩证法的理解。早期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直观、思辨和猜测 的性质近代初期科学发展形成了以力学为模式解释宇宙、世界的机械自然观,虽 然其本质是唯物论的,但具有机械决定论和形而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是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 术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升华稀飞跃,是科学技术思 想的凝练和精髓。
自然辩证法概论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3.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4.自然辩证法的新时代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确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 意义。
2
绪论
何谓“自然辩证法”?
英文Dialectics of Nature/德文Dialetik der Natur( 自然界的辩证法)
理工农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 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 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 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
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是技术的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的 发展相当不成熟,对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 问题还有不少争论。
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的定 义与本质、技术实在论、技术认识论、技 术理论的结构、技术价值论和技术伦理学 、高技术发展机制及其产业化等。
3
从对象上看,自然辩证法是关 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 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 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的科学。
4
人来自自然界,并且是一种社会性 的存在,人存在的实质是实践(人 存在就是实践)。人在实践中创造 出实践手段——科学技术。
5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⑴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相互联系的自 然史和人类史。
9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就学科性质而言,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 门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 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一 般规律。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 哲理性的特点。
10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 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 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最高抽象性和普适性 桥梁和纽带
具体科学技术
基础性和具体性
15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各门具体学科
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既是对自然科学与技术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又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化。因此,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 自然辩证法是沟通各门具体科学技术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 介。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这一中介层次学科对科学技 术发挥指导作用。
18
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自然界本身的哲学反思。主要 研究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过程。
自然界万物由什么构成?如何存在?存在 和联系的方式是什么?如何演化发展?时 间与空间是什么?世界的实在性如何表达 ?宏观存在与微观存在是否一样?
自然哲学包括对各门具体自然科学进行各 具特点的哲学研究。
19
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分,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和 人类社会。
4
7
《自然辩证法概论》基本观点:
第一,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基础。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 其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本观。
第三,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 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中介。
其次,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 般方法,它不研究人类认识自然界的特殊方法,因 此它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性质,而认识论和 方法论都属于哲学层次。
再次,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科学技术的本质、功 能及其发展规律,因此它具有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 的性质。
12
三种基本思维方式 ——哲学、科学与常识
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1
教学要求
➢ 掌握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性质和内 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 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 认识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 的地位与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的哲学,关于在马 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技术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学,以及处理科学技 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哲学。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 哲学。
11
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质主要表现在:
首先,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 一般规律,它不研究自然界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的 特殊规律,因此它具有自然哲学性质。
科学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反思。科学哲学的 研究相对成熟,有许多有影响的学派,各 有不同的研究侧重点。
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的性质与本质、科学 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命题的特点、 科学事实、科学假说的提出与检验、科学 发展的逻辑、科学方法论、科学演化的规 律、科学革命的特点、科学实在论与反实 在论等等。
16
(1)在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 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 科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
自然辩证法

自然科学


证 唯


物 主
数学





社会科学
层次越高
(2)就学科性质而言,属哲学门类。
17
与自然辩证法邻近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 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 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它们具有不 同的学科性质和定位,但在研究领域、方 法和目标等方面相互联系和交叉。
⑵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 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通过物质生 产劳动从自然界取得必需的生产资料。
⑶科技是在劳动命将人类社会从闭 塞、落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开放、进步的工 业社会。
6
自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有着天然 联系,它们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因此, 有必要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研 究。
第四,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 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
8
《自然辩证法概论》四个特点:
第一,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意识 形态的属性和思想指导意义。
第二,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历史 进程和思想精髓。
第三,对西方一些思潮进行了理论回应,理论 联系实际。
第四,有比较好的覆盖性和普适性。
何谓“思维方式”?
主体——概念框架——客体
常识 科学 哲学
13
自然辩证法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和技术 的各门具体学科。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 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 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 术的重要纽带。
14
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 主义
自然辩证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