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古城修复与保护开题报告
大同古城墙的修复与再利用研究

大同古城墙的修复与再利用研究作者:李小瑞赵敏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10期【摘要】山西大同古城保护与修复工程引发了众多争议,反映了社会各界对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不同理解。
本文从大同城墙修复的材料与技艺、形态与设计、用途与功能、精神与情感、法律与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大同古城墙保护与修复的实践应遵循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同时又在现代功用方面有所突破。
【关键词】大同古城墙;修复;再利用【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古城保护与现代规划的关系在当下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各地的古城保护中,梁思成与陈占祥的‘北京规划’是古城保护的典范。
”[1]虽然“梁陈”的“北京规划”并未被实施,但此方案所折射出的思路、方法与理念,成为了当代中国古城保护的代表性思路。
2008年,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做出了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
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决议,同时提出“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立;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名城保护基本思路,这也充分印证了梁思成先生超前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正确性,这也是“梁陈方案”目前为止在中国唯一的实践。
至此,大同这座千年古城的保护与复兴迈出了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大同古城的保护与修复这项浩大的工程从一开始便质疑不断,原因首先在于修复、重建的力度之大,可以说是举全市之力修复大同古城;其次,在于在保护与修复工程中既遵循着文物修复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有所突破,就像大同古城东小城、南小城未能原址复建,这是在经济社会众多因素比较,各个要素的利与弊权衡之下的结果。
一、材料与技艺大同古城墙修复工程遵循“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修复前期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收集、信息整理、调查研究;而后,文保、规划、环境、工程、材料、旅游等多方面的专家参与古城保护的相关论证;最终,在修缮与复建中,采用原始的工艺技术,选取原来的建筑材料,遵循原有的建筑形制,保存原本的建筑结构。
大同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同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摘要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上,不仅拥有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辉煌,而且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之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346处各级文保单位与特色鲜明、种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体现了大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大同古城作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极高,可读性极强。
现存的大同古城历史风貌和街巷格局,是明代大同府城池在北魏、隋唐、辽金、元时期的城市基础上传承延续下来的,地上地下拥有从北魏到民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大量遗迹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四合院形制多样、数量众多、古城传统风貌浓郁,是国内极少数仍存有城墙等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且古城风貌犹存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大同古城保护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一、大同古城形制及其布局有关现存大同古城的原貌,明确文字记载和图例表述的史籍资料,是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张钦编纂的《大同府志》;而清代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胡文烨编纂的《云中郡志》、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5年)吴辅宏编纂的《大同府志》和道光十年黎中辅编纂的(公元1830年)《大同县志》则有更为详细记载:城池除现存的主城墙以内地域,还包括东关、西关、南月城、草厂城(即北月城,今操场城)。
大同古城平面形如凤凰之状。
北城门外的近似方形的月城为凤凰之首,南城门外“y”字形月城为凤凰之尾,东西两座城门外原有的西关和东关瓮城被看作是凤凰的翅膀,作为凤凰形状的主体即大同古城。
到1949年时,西关已无,南小城已蜕变成为钥匙状。
由于西关不复存在,使得东西城门外不对称,大同人将其爱称为“凤凰单展翅”。
1951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制的《大同市街详图》(1/3000)表明,当时的大同古城略呈方形,东西宽1760米,南北长1850米,周长7270米;另据2005年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的调查,东城墙1771米,南城墙1872.7米,西城墙1880米,北城墙1834.6米,周长7358.3米,城墙内实际面积为3519360平方米,即3.51平方公里。
对大同历史街区保护和环境整治的探讨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6)0720037202对大同历史街区保护和环境整治的探讨收稿日期:2005210213作者简介:孟庆华(19592),女,注册规划师,大同市规划设计院,山西大同 037006孟庆华摘 要:从大同古城历史街区的价值、现状、特点入手,分析了历史街区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当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保护的对策和具体保护措施。
关键词:古城保护,历史街区,环境整治,四合院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1 历史街区在大同古城的地位及特色要素1.1 历史街区的地位大同古城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主要是以鼓楼东西街为中心的城西南和城东南的两个区片,总面积约94hm 2,占古城面积(328hm 2)的28.7%。
历史街区中除了有大量年代久远的传统民居建筑外,还有文物古迹九处,占地面积约5.3hm 2,占历史街区面积的5.6%。
这些传统民居建筑和文物古迹共同构成了大同古城历史文化区域,它的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从这里不但能看到古城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存,而且能体会到非物质形态方面的城市历史文化[1,2]。
历史街区是大同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历史内涵所在,一旦破坏,大同历史文化名城将不复存在。
1.2 历史街区特色要素1.2.1 主要的文物古迹大同历史街区主要的文物古迹有始建于北魏,兴盛于辽、金的寺庙建筑。
位于古城西南历史街区的上下华严寺和善化寺以殿宇嵯峨、气势壮观、规模宏大而闻名于世,以高超的建筑艺术名著典籍。
华严寺中的大雄宝殿为我国仅存的两座佛殿之一。
其坐西朝东的建筑布局是信奉太阳教的契丹人为大同留下的独特历史文化特色之一。
辽、金时代的建筑结构简单,手法洗练,用材比例适当,最大的特点是结构采用“减柱”造,扩大了佛像布置和佛事活动的空间,是中国建筑史上卓越的贡献之一。
历史街区内除国家级文物华严寺和善化寺外,还遗存有许多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关帝庙大殿、府文庙、帝君庙、纯阳宫、圆通寺、九龙壁、鼓楼,这些祖先遗留下来丰富文化遗产的存在,使历史街区更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
关于大同市古城重建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同市古城重建的调查问卷各位亲爱的同学,叔叔,阿姨以及爷爷奶奶们:大家好,我是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经管系10级的学生,首先感谢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与本次的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结果仅作为研究参考用,请填写真实的情况和想法,谢谢您的合作。
2013年6月22日1.性别()A男 B女2.年龄()A.17岁以下B.18-28岁C.29-39岁D.40-50岁E.51-61岁F.61岁以上3.您喜欢的旅游方式()A.旅行社包价旅游B.与家人一起C.与朋友一起D.自己E.其他4.旅行时间()A.只要有时间 B.周末 C.假期5.您是大同本地人吗?()A.是 B.不是6.您在选择旅游景点时,下列因素对您是影响强弱是(请打分)A.景点吸引力 5 4 3 2 1B.费用 5 4 3 2 1C.饮食 5 4 3 2 1D,居住条件 5 4 3 2 1E.交通 5 4 3 2 17.请根据景点对您的吸引力从1到5排序(其中1为最具吸引力,2为较具吸引力,依稀减弱)()人文历史观光景点()休闲娱乐,度假型( )特色展出()体育赛事,运动健身()生态养身()自然景点8.您对一个城市的旅游景点是通过什么了解到的(可多选)A.广播,电视广告,报纸等新闻媒体B.学校广告宣传栏C.上网百度D.旅游机构的推荐E.亲人,朋友之间的介绍F.其他方式9.您喜欢的旅游景点是()A.自然风光B.历史古迹C.风土人情D.生态观光10.您出游的目的是()A.舒缓压力,调节心情B.开阔视野,增加知识C.游赏名山大川,体验民俗D.其他11.除交通费外,您多数的费用会花在()(多选)A.各类门票B.纪念品C.食宿D.参加各类活动E.其他12.您喜欢的导游类型()A.知识渊博B.经验丰富C.性格开朗D.主动热情13.您到旅游地选择就餐的方式()A.大众化的餐馆B.当地特色的小吃C.高级餐厅D.自带粮食E.其他14.如果您今年新婚要度蜜月,你会选择的景点是()(可多选)A.自然风光B.人文景观C.出国旅行D.没想法15.在旅游中,你最注重的服务是()A.导游服务B.酒店服务C.商品服务16.影响您旅游的因素主要有()A.旅游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B.收入水平C.参与旅行者的年龄D.旅游产品的结构(如:交通工具,住宿,餐饮等)E.旅游产品的质量F.旅游产品的价格G.心里因素(如:消费习惯,购买经验,周围环境等)17.您认为旅游是否影响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A.影响B.不影响18.您对大同了解吗啊?()A.非常了解B.还行C.不了解19.您喜欢原来的大同还是现在的大同?()(不知道大同以前或现在样子的可以不写)A.原来的B.现在的C.都喜欢D.都不喜欢E.都还行20.您对大同现在的建设是否感到满意?()A.满意B.还行C.不满意21.如果您到大同旅游过,你下次还会来吗?()A.会B.不会22.您认为大同的交通便利吗?是否影响到旅游时来大同的欲望()A.便利,不影响B.不便利,影响23.您知道大同有哪些产业吗?()A.知道B.不知道24.您认为大同转型合理吗?()A.合理B.不合理请说明原因25.您如果到大同旅游计划花的费用是()(不包括旅费的个人费用)A.1000-2000元B.2000-3000元C.3000-4000元D.4000-5000元26.若大同发展旅游业,你会采取哪些手段来竞争()A.价格竞争策略B.高质量策略C.新产品策略D.专业化策略27.若大同发展旅游业,可行吗?说明理由。
试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更新与保护

试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的更新与保护刘涛【摘要】阐述了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与管理的意义,结合大同更新与保护面临的现状问题,探索了大同更新与保护的思路,并对大同大有广场规划改建案例作了分析,以供参考。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meaning for protecting and managing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explores the concept of Datong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by combining with Datong renovation and protecting problems,and finally analyzes Dayou square planning and transformation case,with a view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2页(P19-19,20)【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更新;保护;思路【作者】刘涛【作者单位】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71 研究的意义历史文化名城是无数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几千年来璀璨历史传承变迁的见证。
保护好、管理好历史文化古城,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促进当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当代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大同,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
大同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准确地把握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在城市建设发展与古城保护与更新中的对立统一,不仅有助于大同更全面科学地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时,也对另外与大同有同样发展困扰的历史文化名城极具借鉴意义[1]。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张茜,文博助理馆员,就职于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研究院。
088 Vol.207
文物鉴定与鉴赏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修建筑的最初理念。以上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专业的大同市 古建筑保护员工较少。 2.3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资金不足
想要寻找可以安抚心绪、修身养性的场所。大同市古建筑 具有的厚重文化内涵可以引导我们沉下心仔细思考,发掘 大同市古建筑的经济价值可以加快地区旅游经济产业的建 设,为地区民众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2 当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大同市古建筑保护观念较弱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众对大同市古建筑的保护
和传统技术进行比较,当代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存 在传统技术不具备的诸多功能,其独有的技术特征可以全 面、精准、直接地帮助我们测试以及判断古建筑的相关数 据,帮助我们进行古建筑修复工作,为我们提供较大的方 便。如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式、三维激光扫描测试方式、 虚拟现实技术等,逐渐使用到大同市古建筑保护活动中,
关键词:大同市古建筑;保护;现状;对策
0 前言
大同市古建筑能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其外形精美, 文化内涵丰富,是大同精神文化支柱的代表,同时还具有 较高的欣赏价值。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具备漫长发展历史 的大同市古建筑也遇到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也使得社会和很多人对于传统古建筑的保护出现了动摇和 遗忘。因此怎样才可以把大同市古建筑完好地传承给后代 呢?我们必须了解到大同市古建筑的关键性,对古建筑进 行全方位的保护,彰显建筑具有的影响力,为社会发展做 出更大的贡献。
090 Vol.207
1 大同市古建筑的内涵与追溯
不同行业都有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的原则和观念,当 前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作用的是工匠精神,其主要体现在 个人的做事态度和工作严谨性上,另外也表现在对工作的 关注度和职业素养方面。该精神强调匠人对待工作的认真 执着,并充分激发创新理念。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探究

第 5卷 第 4期 2 0 1 4年 4月
黑 龙 江 科 学
HEI L ON GJ I ANG S C I ENC E
Vo 1 . 5 No . 4
Apr i l 2 01 4
大 同古城传 统 民居 的保 护 与更新探究
孟子南 , 张 诚
(吉 林 建筑 大学 建筑 与 规 划 学 院 , 长春 1 3 0 1 1 8 )
同 城 后 火 烧 全 城 ,如今 所 能 看 到 的 四合 院 大 多 数 为 清 顺治 八 年
壁 上 部 是 仿 木椽 檐 , 单 坡瓦顶 , 在 两 端 分 别雕 刻 有麒 麟 头 , 代 表 泰 平、 福禄、 长寿等美好心愿 ; 影 壁 中 部 是 中心 部 分 , 雕 有各 种花 饰 和飞禽 ; 影壁 下部 是 雕 花 基 座 。 二 门多 在 影 壁 的 左 边 , 和 大门 彼 此 呼应 。 二 门 的大 小样 式 要根 据 大 门 而定 。 倘 若大 门 为 垂花 式, 二 门 则 为 拱 券 门 或 随墙 门 ; 倘 若 大 门 是 抱厦 式 , 二 门则 为 垂 花 式。 越过 -1 7, 就踏 进 了 四合 院 。 四合 院 以南 北轴 对称 布 置 , 为
传 统 民居 艺术 的特 征 和 价 值做 了 很 好 的 诠释 ,因 此在 城 市 古建 筑 中具有 独一 无 二的 地 位 。 2 . 1 大 同古城 传 统 民居 的 历 史 价 值 大 同 古城 内保 留 下 来 的四合 院据 统 计 大 概 有 5 0 o多年 的 历 史 。 根据 大 同市 文物 局 调查 显 示, 古 城 内 现今 以 四合 院 为 代表 的 传统 民居 大部 分集 中在 鼓 楼 东南 隅 这一 片 , 目前还 保 存 有 1 2 0 0
大同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大同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摘要大同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上,不仅拥有北魏京师、辽金陪都、明清重镇的辉煌,而且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之地,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云冈石窟为代表的346处各级文保单位与特色鲜明、种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体现了大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大同古城作为大同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极高,可读性极强。
现存的大同古城历史风貌和街巷格局,是明代大同府城池在北魏、隋唐、辽金、元时期的城市基础上传承延续下来的,地上地下拥有从北魏到民国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大量遗迹及古建筑:传统民居四合院形制多样、数量众多、古城传统风貌浓郁,是国内极少数仍存有城墙等众多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且古城风貌犹存的城市之一。
关键词大同古城保护发展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一、大同古城形制及其布局有关现存大同古城的原貌,明确文字记载和图例表述的史籍资料,是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张钦编纂的《大同府志》;而清代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胡文烨编纂的《云中郡志》、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5年)吴辅宏编纂的《大同府志》和道光十年黎中辅编纂的(公元1830年)《大同县志》则有更为详细记载:城池除现存的主城墙以内地域,还包括东关、西关、南月城、草厂城(即北月城,今操场城)。
大同古城平面形如凤凰之状。
北城门外的近似方形的月城为凤凰之首,南城门外“y”字形月城为凤凰之尾,东西两座城门外原有的西关和东关瓮城被看作是凤凰的翅膀,作为凤凰形状的主体即大同古城。
到1949年时,西关已无,南小城已蜕变成为钥匙状。
由于西关不复存在,使得东西城门外不对称,大同人将其爱称为“凤凰单展翅”。
1951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制的《大同市街详图》(1/3000)表明,当时的大同古城略呈方形,东西宽1760米,南北长1850米,周长7270米;另据2005年大同市古建筑文物保管所的调查,东城墙1771米,南城墙1872.7米,西城墙1880米,北城墙1834.6米,周长7358.3米,城墙内实际面积为3519360平方米,即3.5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