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3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题及答案

部编版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九下第3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题及答案九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一、选择题1、2018年很不平静:才见“朝核问题初显缓和曙光”,又担忧“美英法又向叙利亚发动精准打击”。
人们担心突发事件会威胁世界和平,因为历史上有“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的先例。
这“一把抢”挑起的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美国南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抗美援朝战争2、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A.1917 年 10 月 B.1917 年 11 月C.1918 年 10 月 D.1918 年 11 月3、巴黎和会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却拒绝了中国收回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夺取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同为战胜国,中法两国不同的命运所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 弱国无外交B.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C. 中国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D.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处置战败国的会议4、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影响的评价,错误的是()A. 标志着苏联的成立B. 有利于恢复苏俄的国民经济C.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D. 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5、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最终目标是()A. 发展印度经济C. 改善人民生活D. 打击英国殖民统治6、如图是一艘创造了历史的战舰。
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5分,该舰空炮射击发出了开始向冬宫总攻的信号。
由此引发的革命推翻了( )A.沙皇专制统治B.封建农奴制度C.斯图亚特王朝统治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1922 年 2 月,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的条约是( )A. 《凡尔赛条约》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D. 《五国公约》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
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 赫鲁晓夫的改革B. 前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9、“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人教部编版练习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人教部编版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下列事件与列宁无关的是( )A、人民委员会的成立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苏联颁布新宪法D、苏联的建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这么说的依据是( )A、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亡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C、参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D、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图是某国国徽,麦穗上缠着用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的文字写成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飘带。
该国家是( )A、英国B、中国C、俄罗斯D、苏联【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此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A、巴黎公社革命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第5题【单选题】下列对巴黎和会相关史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D、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几乎所有欧洲人对某场战争的描述都是负面的,“今天大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参战各方应该为这场谁也不想要的灾难分担罪责。
”其反思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美苏冷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D、朝鲜战争【解析】:第7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下列哪个国家最先从大战泥潭里解放出来( )A、意大利B、俄国C、奥匈帝国D、美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一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直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大战接近尾声时,以反对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为借口,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有学者认为一战中技术的进步让“几千名士兵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机枪扫射殆尽!”作者意在说明()A.科学革命推动技术发明B.战争推动技术进步C.科技革命加剧战争残酷 D.世界大战带来灾难2.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推送以下资源包。
请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资源名称论文《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视频《巴尔干导火索》《凡尔登绞肉机》图片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漫画)英国坦克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3.“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灾难……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并且最终大大削弱甚至破坏了欧洲遍及世界的势力和影响。
”下列关于这场“致命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B.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备竞赛4.《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A.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5.列宁说,“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制止了战争”,这里的“革命”和“战争”分别指()A.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 B.二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C.十一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D.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十月革命的()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7.法冈作家都德在小说《最后一课》中,描述了普鲁士(指德国)在其所割占的法国阿尔萨斯省强迫学校进行德语教学的情形。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
属于同盟国的是()A.英国、法国、俄国B.德国、奥何帝国、意大利C.德国、俄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2.下列历史事件中,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关的是()①三国同盟的形成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萨拉热窝事件④三国协约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B.英德矛盾是战争的主要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打垮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4.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苏联”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成立“苏联”——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苏联”5.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A.10月1日B.10月7日C.11月6日D.1l月7日6.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②农奴制改革③彼得格勒起义④颁布《和平法令》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7.苏联成立的时间是()A.1917年B.1918年C.1919年D.1922年8.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国际影响是()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D.建立了两个并存的政权9.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的是()A.巴黎和会B.《凡尔赛条约》C.《九国公约》D.凡尔赛体系10.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的是()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1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统编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逐步形成了一种高度集权的模式。
创建者是A.列宁 B.斯大林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有专家说:“就像1914年时那样,一起小事件就能够触发同盟义务,引发一场覆盖面更广的战争。
”这起“小事件”是()A.克里木战争B.英俄签订军事协约C.萨拉热窝事件D.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3.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的主要观点“正方:它使该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反方:它使该国经济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4.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这说明该制度的确立具有A.法律基础B.政治基础C.经济基础D.文化基础5.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合的是()A.一战开始标志:萨拉热窝事件B.一战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联合国家宣言》签署D.二战结束标志:日本签署投降书6.已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A.分区占领德国 B.建立欧洲新秩序C.解决协约国内部的矛盾 D.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7.小明正在归纳以下关键词:《四月提纲》,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
他正在学习哪个历史人物?()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8.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信号,经过激烈战斗,起义者占领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材料描述的是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新经济政策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主义为由,宣布美国中立。
当美国参战时,威尔逊又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
美国前后不同的立场表明A.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B.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C.一战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D.美国始终捍卫民主和自由10.“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测试试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世纪末,德国声称:我们过去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
为与邻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德国缔造的军事集团是()A、三国协约B、法兰西同盟C、三国同盟D、反法西斯同盟2、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主要原因是爆发了()A、美国内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法国大革命D、印度民族大起义3、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②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④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有学者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
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党、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
”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B、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5、“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是列宁对十月革命的基本设计。
十月革命后,最能体现列宁这一思想的措施是()A、建立苏维埃政权B、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C、颁布《和平法令》D、发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6、观察下图这幅海报,列宁身旁站立着农民和工人,上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
在他背后,是一轮初升的太阳。
海报的主题可能是庆祝()A、苏维埃政权巩固B、社会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C、农业集体化完成D、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就7、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A、建立国际联盟B、调整欧洲国家边界C、签订对德合约D、分配德国战争赔款8、巴黎和会宣称是一个重建战后和平的会议,战胜国都希望建立“和平”。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练习题➢第1题【单选题】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由此可以看出,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优先发展轻工业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商业【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它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宣告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爆发。
这场革命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解析】:➢第3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少数大国的意志②涉及了中国问题③确立了战后新的统治秩序④根本上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维护了世界长久和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于( )A、拿破仑战争结束后B、“一战”结束后C、“二战”结束后D、苏联解体【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列宁的思想至今仍受到人们极度的重视,就在于它是活的、变化的、永不肯停止在某个定点上。
”下列各项中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以家长制作风取代民主与法制C、以农业为重点取代以工业为中心D、以“多党政治”取代“一党政治”【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对巴黎和会相关史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B、彻底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战胜国“委任统治”D、中国政府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希波战争导致希腊走向衰落②经过长期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海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61年到1865年,历时4年多,造成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④1944年6月,美英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后练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后练习➢第1题【单选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于( )A、拿破仑战争结束后B、“一战”结束后C、“二战”结束后D、苏联解体【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列强操作的会议B、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C、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D、都建立起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万隆会议D、万国会议【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亚军同学学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德奥为同盟国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比较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列宁说:“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是(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B、联合国成立C、两极格局形成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世界人民深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请你指出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B、阿亚库巧战役C、滑铁卢战役D、凡尔登战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晚9时45分,它忽然发出了几声炮响,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宣告了一场伟大革命的爆发。
这场革命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顾维钧回忆录》里写道“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的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万一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的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
【解析】:
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中共“一大”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解析】: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刘小明同学整理出以下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答案】:
【解析】:
列宁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探索是( )
A、实施产业复兴法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答案】:
【解析】: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采取的措施是( )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解析】:
三国协约是由哪个国家首先倡导建立的( )
A、《九国公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巴黎和约》
【答案】: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双方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这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场浩劫和灾难,值得后人深思!其中,有一场战役更是被称为“绞肉机”,用以形容战争之残酷。这场战役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领导十月革命
【答案】: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革命的力量基本相同
C、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D、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答案】:
【解析】:
未能有效防止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是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的历史教训。
材料中的“试验”指的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概括该“试验”的“新”特点。
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创新的看法。
【答案】:无
【解析】:
请看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分别写出上图中A、B两国的名称及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这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了哪一场战争的爆发?
根据下列描述,将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历史事件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偷袭珍珠港
D、凡尔登战役
【答案】:
【解析】:
1917年参战前,美国对协约国的贷款为20亿美元,对德国的贷款为2700万美元,这说明( )
①美国利用中立国的身份大发战争财②美国参战的目的是避免严重的债务损失
③美国在政策上更加偏袒协约国④美国的援助决定了交战双方的胜负
【创新制度】
材料三: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创新改革】
材料四:“(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
【答案】:无
【解析】:
姜乐同学在学习俄国历史时汇总了一些问题,请你和他一同解答。
19世纪60年代,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改革?请写出改革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发生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斯大林领导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发生了什么变化?
写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者。
——邓小平
请回答:
材料一图片中左边人物是谁?
他为俄国探索了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效果如何?
材料二中“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里的“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对这一模式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无
【解析】:
今年是公元2017年回望百年前(1917年)的世界各国,有战火硝烟,有社会动荡,也有机遇出现。走近1917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战争往往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一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指?反思战争,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无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②写出两极格局下,挑战“两极”的两股资本主义势力。
③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
【答案】:无
【解析】:
填空(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地方是______。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______世纪______年代,走在世界前列的两个国家是______、______。
A、俄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答案】:
【解析】:
历史是从上有奔腾而下的一朵浪花,它往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在1921年的苏俄的是( )
A、农民缴纳粮食税后卖掉剩余粮食
B、农民在市场购物
C、安娜私人开办了一家中小企业
D、各族人民庆祝苏联成立
【答案】:
【解析】: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但人类在20世纪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及战后和平制度。”(1)材料一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名称是什么?为确立这一“战后和平制度”,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列强签署的哪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社会主义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欧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两极格局,主要是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确立的?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是哪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材料三:20世纪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出现了两大突出变化,这种突出变化在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结构)、世界经济方面方面突出地表现为两大趋势,这两大趋势是什么?(4)以史为鉴,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使自己真正成为世界一极?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7年的俄国】
材料二: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在俄国,3月和11月运发了两次大革命,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7年的中国】
材料三:1917年俄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答案】:
【解析】:
综合探究: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创新视野】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
【创新思想】
材料二: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度时期,西方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部喧哗与骚动,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人的问题展开的。
材料—中的“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材料二中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取得了什么成果?指出俄国的“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1917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依据材料三指出1917年后这场运动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20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你从俄国领导人身上我们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无
【解析】: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
①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