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4课件: 3.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政治必修4课件: 3.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原理 方法论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避免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问题。
【名师点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 系,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了事物的变化,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密切联系,构成唯物辩证法的两个 总特征。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别
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间的一切 变化和过程。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 质的改变。(可前进上升、可倒退下 降)
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
联系
都表明事 物不是绝 对静止、不 是凝固不 变和僵化的
【思考·讨论】 1.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某些 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冠以“新潮” 的名字,称之为“时代的发展”。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提示: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说明了一个什么道 理?(科学精神) 提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人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2)我们从“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得到什么启 示?(科学精神) 提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然在生活中 也会经常遇到鲁肃那样的尴尬。反对用一成不变的观 点看问题。
知识点二 发展的实质 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具有普遍性的表现:
领域
表现
自然界
总是处在由低级到_高__级__、由简单到_复__杂__的发展 过程中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前三个单元1.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产生?哲学的作用?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产生:(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作用:哲学与我们的省后、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2哲学的实质和发展?(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1.3哲学的差异(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它的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它的那一方面;可能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地乃至歪曲、错误地反映。

1.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从本义上讲就是智慧之学。

(2)形成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成果。

(3)特点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联系:(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1.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解释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个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起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过年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平阴一中刘祥云●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 3.8规定的“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要求。

【教材分析】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难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教学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已达到一定的水平,理性思考的能力正在形成中,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

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新旧事物的区别,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电视的更新换代”,以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为指导,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提高学生观察、把握事物全局,预见事物发展前途的辩证思维能力。

结合“海信的漫漫成长路”,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处理埋头苦干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50题)1、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

血象:RBC2.30×10A.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缺铁性贫血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答案】 C2、编制数学测试卷的步骤一般为()。

A.制定命题原则,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B.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精选试题,编拟双向细目表C.明确测试目的,制定命题原则,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D.明确测试目的,编拟双向细目表,精选试题,制定命题原则【答案】 B3、函数f(x)=2x+3x的零点所在的一个区间是( )A.(-2,-l)B.(-1,0)C.(0,1)D.(1,2)【答案】 B4、( )著有《几何原本》。

A.阿基米德B.欧几里得C.泰勒斯D.祖冲之【答案】 B5、关于骨髓纤维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脾大B.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也可Ph染色体阳性C.末梢血可出现幼红/粒细胞。

D.早期WBC增多E.骨髓穿刺常见干抽【答案】 B6、某男,42岁,建筑工人,施工时不慎与硬物碰撞,皮下出现相互融合的大片淤斑,后牙龈、鼻腔出血,来院就诊。

血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正常,凝血功能筛查实验APTT、PT、TT均延长,3P试验阴性,D-二聚体正常,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血浆FDP增加,PLC减低。

该患者主诉自幼曾出现轻微外伤出血的情况。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血友病B.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C.肝病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E.继发性纤溶亢进症【答案】 D7、中学数学的( )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A.教学标准B.教学大纲C.教学策略D.教学模式【答案】 D8、红细胞镰状变形试验用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A.HbFB.HbSC.HbHD.HbE.HbBArts【答案】 B9、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存在于A.微丝B.致密颗粒C.α颗粒D.溶酶体颗粒E.微管【答案】 C10、下列关于高中数学课程变化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成熟红细胞的异常形态与疾病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A.点彩红细胞提示铅中毒B.棘形红细胞提示β脂蛋白缺乏症C.半月形红细胞提示疟疾D.镰形红细胞提示HbF增高E.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提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答案】 D2、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体检:胸骨压痛,淋巴结、肝、脾无肿大。

检验:血红蛋白量95g/L,白细胞数3.8×10A.血钙测定B.蛋白电泳C.细胞化学染色D.骨髓检查E.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答案】 D3、患者,男,51岁。

尿频、尿痛间断发作2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1年。

查体:肛门指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肛门括约肌无松弛。

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含量为1.76mmol/L,B超显示前列腺增大。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前列腺炎B.慢性前列腺炎C.前列腺癌D.良性前列腺增生E.前列腺结核【答案】 B4、外周血三系减少,而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下列哪一项与此不符()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再障C.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D.阵发性睡眠性蛋白尿E.以上都符合【答案】 B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发生于下列疾病,其中哪项不正确A.败血症B.肌肉血肿C.大面积烧伤D.重症肝炎E.羊水栓塞【答案】 B6、经台盼兰染色后,活细胞呈A.蓝色C.紫色D.红色E.绿色【答案】 B7、提出“一笔画定理”的数学家是()。

A.高斯B.牛顿C.欧拉D.莱布尼兹【答案】 C8、下列疾病在蔗糖溶血试验时可以出现假阳性的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多发性骨髓瘤C.白血病D.自身免疫性溶贫E.巨球蛋白血症【答案】 C9、中学数学的( )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A.教学标准C.教学策略D.教学模式【答案】 D10、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分泌功能D.凝血功能E.血块收缩功能【答案】 A11、女,19岁,反复发热、关节痛半月余,掌指、指及指间关节肿胀。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作业与测评:3.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作业与测评:3.8.2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应学生用书P45一、选择题1.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4G相比,5G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

这说明( )①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②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③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④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材料中5G与4G相比的优势,说明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④符合题意。

新事物产生之初,其力量往往弱于旧事物,①说法不准确。

从发展的实质来看,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旧事物在先,新事物在后。

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的复辟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③说法错误。

2.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蓬勃发展,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再为“今天吃啥”而发愁。

但我国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却日益严峻,我们又不得不面临“我们能吃什么”和“我们敢吃什么”等新问题。

下列对日益严峻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联系的观点看,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B.从事物存在的方式看,这是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C.从发展的观点看,这是改革过程中的曲折D.从意识的角度看,这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案 C解析“我们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却日益严峻”,体现了改革过程中的曲折,故选C。

A、B、D均排除。

3.全球首款无人驾驶公交车在深圳上路运营,标志着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加快步入商业化发展的“全新时代”。

它具备客流分析、智能调度、安全评估等多种功能设置,在安全、便捷、高效等方面拥有极高科技含量。

用发展的观点看,全自动无人驾驶( )①反映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运动变化②必将迅速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③必然存在着弱点和需要完善之处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①错误;全自动无人驾驶是新事物,它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并不能迅速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②不选;全自动无人驾驶是新事物,必然存在着弱点和需要完善之处,③正确;全自动无人驾驶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全册课件: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全册课件:3.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下列能反映出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E.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F.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G.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H.防微杜渐 I.欲速则不达 J.田忌赛马 答案:A、C、D、F、G、H、I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前预习导学
目标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要点 运用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 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 唯物辩证法 的发展观 的统一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 量变、质变的含义。 运用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 导意义。 探究问题
预习导引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②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 极的、 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 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 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 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 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 方。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 理解和接受,需要 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 新事物。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 迂回的。 【方法论】 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促使其成长、 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 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2018年天津市春季高考_综合能力全真模拟考试题(一)附答案

2018年天津市春季高考_综合能力全真模拟考试题(一)附答案

2018年天津市高职院校春季招收中职毕业生统一考试综合能力模拟试题(一)附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

共2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的边框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可直接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部分共54题;每小题3分.共计16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周年。

A.90B.91C.92D.93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爱国主义C.集体主义D.诚实守信3.8月1日至2日.2017年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在()举行.达成8项重要经贸合作成果。

A.北京B.上海C.苏州D.杭州4.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根本保证是()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执法为民D.公平正义5.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A. 量力而行B.自知之明C.不自量力D.妄自菲薄6.水有三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但都是氢和氧原子结合成的.其分子式都是H2O。

这一自然科学常识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 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B.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C.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D.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7.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与核心是运用()A.比较分析法B. 矛盾分析法C.分析综合法D. 类比法8.张衡说:“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这句话告诉我们()A.宇宙的变化是无穷的B.宇宙是人们无法认识的C.宇宙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D.宇宙无限.永恒的存在着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将于2017年在北京召开.为了更好地行使人大代表的职权.会议前夕.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 造条件; (反对急于求成、“临急抱佛脚”)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质变。事物是不断经过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 展。 (反对优柔寡断)(3)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Hale Waihona Puke 有 一定的量变,就没有事物的质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 骥 一 跃 , 不 能 十 步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 《 荀 子 ·劝 学 》
思考: 跬步、小流与千里、江海相比, 它们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 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 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和保护 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
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的准备。
具体运用 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 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 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 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量变
质变
量变
同学们,你们已经完成了小 学阶段知识的积累,成长为一名 中学生。目前你们的任务就是学 好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向着高 考的理想目标迈进。只要你们勤 奋刻苦,踏实学习,就一定能顺 利迈进高校的大门。
质变
量变
努力吧!
量变
质变
请列举一些能体现量变与质 变原理的名言警句、成语俗语。
列举体现量变与质变原理的成语、俗语。
A
思考: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 有个有趣的论证, 叫做“秃头论 证”。他说:“少一根头发能否 造成一个秃头?----不能。---再少一根怎样?----还是不行。 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总是问 减一根头发如何,最后的结果就 是从“满发”变成了“秃头”。
“满发”到“秃头”的变化中,哪方 面是量变?哪方面是质变?这一过程说 明了量变和质变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发展到掌上电脑就 会停止发展么?
由量变到质变是不是意味 着事物的终结?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
变 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 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 进。 量变 质变 新量变 新质变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 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 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 程。(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 完善的地方)
新事物 道路 曲折 旧事物
(2)人们对新事物认识有一个过 程 (3)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 强抵抗,扼杀新事物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5、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8、防微杜渐 9、欲速则不达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 不会有质变发生。
B
2、新事物所以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最根本的 原因是( )
D
A.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比 旧事物后出现 B.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
C.新事物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 内容 D.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 展方向
3、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反映出的哲理是( )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这 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是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 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 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预习思考(学习目标)
• • • • • •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3、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 4、什么是量变?什么质变? 5、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6、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对人们的启示。
下列句子共同体现什么哲学原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裴休 宝剑锋经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马车和火车的
比赛 •1814年,斯帝芬孙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可以在 铁路上行驶的蒸汽机机车。但它丑陋笨重,走 得很吃力,像个病魔缠身的怪物。面对这个构 造简单、震动厉害、速度缓慢的怪物,有人驾 着一辆漂亮的马车和火车赛跑,讥笑他:“你 的火车怎么还没有马车快呀?”有人责怪他的 火车声响又尖又大,把附近的牛都吓跑了,引 起了农民的恐慌。于是,有人跟他吵架,提出 抗议,找他算账。各种议论、讥笑、打击,一 时接踵而来。然而,斯帝芬孙却处之泰然,不 为挫折所吓倒。他坚信火车一定能够超过马车, 具有远大的前途。今天,马车仍然按原速转动 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列车时速 已达300-500千米。
• • • • • •
同学的心声: 作业太多了,做都做不完。 这次考试又考了不及格,回去准得挨批。 好累啊,好想睡觉。 努力了好久,可成绩还是没有起色。 ……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慨?你会如何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面对成长道路的 困难和挫折?
你认为,中学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 于什么样的阶段和时期?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个阶段?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刚开始的时候火车受到了无情的讥笑,现在却 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为什么?
第三,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 进步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 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 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第二,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克服、汲取、增添)
当时的马车发展的怎么样 ?
当时马车的构造已相当完善,成了当时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要 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固抵抗,扼 抽上几鞭,就可以让蒸汽机车望尘莫及。
杀新事物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初期有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新事物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固抵抗, 旧事物 扼杀新事物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
变 的必要准备。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善不积不 足以成名,恶 不积不足以灭 身。
2、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
变 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思考:1、为什么我看到“水滴”却不见“石 穿”?量变是不是必然引起质变?
量变只有达到一定范围和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
2、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质变等 于发展吗?
发展总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 只有向上的、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倒退的质 变不是发展。
• 下列变法属于质变的是( ): ACE • A.水结成冰 • B.冷水变成热水 • C.食物发霉 • D. 朝核六方会谈有缓和的迹象 • E.鸡蛋变成小鸡
中学阶段被称为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是 长身体、学知识、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从 一定意义上说,它对人生的前途、理想的实现 起重大的作用。 每个青年学生,都应该珍惜这个阶段, 认真读书,积极上进,不怕困难和挫折,努力 为人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 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有 ( ) 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⑵唇亡齿寒 ⑶邯郸学步 ⑷吐故纳新 A、⑴⑵ B、⑴⑷ C、⑵⑶ D、⑵⑷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要求我们看到光明的前途,充满信心,积极 进取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接受挫折和考 验.
一头驴子不小心掉到一口枯井里,它哀哀地叫着, 期待主人把它救出去。驴子的主人召集了数位亲邻出谋 划策,大家确实想不出好的办法搭救驴子,反而认定, 驴子已经老了,死不足惜,况且这口枯井迟早也是要填 上的。于是,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泥土 落到枯井中时,驴子叫得更恐怖了——它显然明白了主 人的意图。又一铲泥土落到枯井中,驴子 出乎意料地 安静了。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泥土打在它身上的时候, 驴子都在做一件惊人的事情:它努力抖落背上的泥土, 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地把土往枯井里 铲,驴子也就不停地抖落那些打在背上的泥土,使自己 再升高一些。就这样,驴子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潇潇 洒洒地走出枯井。
稳定时,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坚持适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