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概述

增添)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 灭亡。 (3)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要 求,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注意: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否定 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 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违背事物的发展趋势,因而最终必将 灭亡的东西。
(1)我们把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这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
(2)我们把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由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根本的、 显著的变化叫做质变。
变化指向 变化状态
变化结果
量变 质变
数量的增减 场所的变更
根本性质的变 化,由一种质 态向另一种质
态的飞跃
渐进、 不显著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 事物
课堂回顾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发展的含义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正确理解发展的 实质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 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
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双11刚过半,12小时29分26秒,交易额已经 达到824亿元,超过了201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日均 零售额。最终,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以1207 亿留给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探究一】 1.你喜欢传统购物还是网上购物?相比传统 购物,网上购物有哪些优点?网上购物和传 统购物哪个是新事物?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
(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
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二、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运用新旧事物的含义2、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3、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运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正确看待我国社会主义在前进中出现的困难以及人生道路的曲折4、学会运用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四、学情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
因此,对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
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
五、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填空题检查2、选择题精讲(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4.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课堂探究:(1)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习题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问答题练习(一)用“发展总趋势原理”知识分析问题:1个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也相继遇到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
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结合材料,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对此要充满信心。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国城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其间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积极稳妥推进。
(二)用“发展状态原理”知识分析问题:2个2.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建党)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建国)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O二O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O二O 年到二O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O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党是如何去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我党确定“两个一百年”目标并为之奋斗,既循序渐进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要求我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运会晚,刘翔夺冠后会场响起歌曲《我又回来了》。 5.11月12日晚22:00,2009亚洲田径锦标赛刘翔以13秒51不出意外的获得冠军。 6.2010年,3月11日多哈室内世锦赛(60米栏)第7名,成绩7秒65
7.2010年,5月23日上海钻石联赛第3名,成绩13秒40
小可的烦恼
2、在你和小可同学的 交流沟通中,你发现 他理科学习中有着 “临时抱佛脚”的心 态,经常考前搞突击。 针对这一问题,你会 给他哪些合理的建议 呢?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充满信心,支持发展
做好准备,迎接考验
注重量的积累
)
A.新事物的力量开始是弱小的,发展方向是
不明确的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C.对全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的 中心工作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 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 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 用脚来会蹭地,日久天长,竟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 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 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最终成就了这部鸿篇巨 著。
到“奥运退赛”再到”全运夺冠” 的变化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 空发生的?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思考:刘翔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恢复训练,
比赛成绩不断提高,必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06以12秒88打破世 界记录
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 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4课后习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篇巩固提升1.爷爷赶集肩上挑,爸爸赶集轻松跑(拖拉机),儿子赶集点鼠标。
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项中“彻底否定”的说法错误;旧事物的演变属于量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质变,B项错误;事物的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只有质变才是根本性质的变化,C项错误;从“肩上挑”到“点鼠标”的变化,体现了赶集方式的发展,D项正确。
2.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说“区块链”是传销、骗局等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①人们支持和拥护区块链这一新事物②区块链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③人们对区块链的认识有一个过程④区块链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区块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是因为它是新事物,自身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故选③④;①②与题干内容无关。
3.“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一。
大数据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质量的改进等教育全过程。
这说明()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其实是人主观想象的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不能说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①表述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③表述错误;②④符合题意。
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参考课件PPT课件

03
CHAPTER
发展的实质和总趋势
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 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是不可战胜的,而旧事物则因不适应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最终走向灭亡。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代表着社会的发 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分析趋势
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 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 变化和挑战。
解决问题
在面对问题时,运用发展 的观点思考解决方案,注 重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
THANKS
谢谢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 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 环往复,不断前进。
05
CHAPTER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成功与失败是发展过程中的常 态,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 傲自满,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 败而灰心丧气。
要善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 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 己的发展策略,以适应不断变 化的环境。
发展的总趋势
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是新 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 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新事物必然战胜 旧事物,但新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要经历 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
过程。
在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斗争中,新事物一 开始往往处于劣势,但新事物符合历史 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
主题目标
培养学习者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提 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味美
味涩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 变的结果
新质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 发生新的质变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
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
起质变。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 质基础上开始量变。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 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永不停息地向前 发展的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 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 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 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 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 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长出 许多豆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3、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 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坚持适度原则)
1、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
A 重视量的积累
B 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D 支持旧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2008年江苏卷)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
从哲学角度分析,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发?
要抓住时机,促成发展(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 而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缺乏信心、“庸俗进化论”)
2.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所谓“激变论”,又称“灾变论”。一种用灾难的突变来解释地壳 运动和生物演变,否认生物自身进化的形而上学理论。这种理论否 认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否认古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否认了生物自身的渐进和进化,把质变绝对化,视质变为突然发生 的、没有量变准备的突如其来的一击,使神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 因此它不仅是违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观点,而且也是一种背离唯物 主义的唯心主义学说。 所谓“庸俗进化论”,认为自然界现有的秩序是一种渐进过程的产 物,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种理论只承认事物 发展的渐变,否认事物发展中的突变,只承认发展中的量变,否认 事物发展的质变;否认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性。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同样只有量变, 人类社会只是逐渐进化的历史,而不是矛盾斗争和社会不断革命的 历史。
6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副本

D
(3)下列选项中,蕴含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一哲学观点的是( D )。
①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载人③ 沉舟 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驻留停④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基础模块
哲学与人生
教学课件
LOGO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事物变化的状态
第一部分 发展的普遍性
1.1自然界是发展的
视频《地球生命进化史》
结合视频资料,思考问题:自然界都经历了哪些步骤?
1.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结合资料,思考问题:社会形态都经历了哪些?
1.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 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段话告诫我们要( )
A. 重视量的积累 C. 善于创新发展
A
B. 果断抓住时机 D. 善于创新发展
(2)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告诉我们( )
① 辩证看待逆境,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 ② 逆境比顺境更容易成就大事 ③ 只要遇到逆境,就能取得事业成功 ① 要成就大事,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
3.2 量变与质变含义
量变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 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一种较小的、不 显著的变化。
质变
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事物的量变既可能是向好的方向变化,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变化。
3.3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思考:水的物理性质的变化(由液态到 气态),是不是突如其来的、凭空发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组题为“可持续发展”四幅漫画,分别道出了被定为“某开发区”的经历,狩猎中心、木材超市、根雕蕊苑和沙漠公署我。
这组温画告诉人们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
C.违背客观规律就必须遭到惩罚
D.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新陈代谢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生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
”这一论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新陈代谢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动力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旧事物总要被新事物所代替④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3.邓小平同志说:“不要拒绝变化,拒绝变化就不能进步。
”这一观点反映了如下哲学道理()
A.事物的变化就是进步
B.事物只有在运动变化中才能实现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由于人的推动
D.只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资本主义在长达几百年的发展中,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我们所以说资本主义是旧事物,这是因为()
A.又产生了比它更先进的社会主义社会
B.它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
C.它已经暴露出许多缺陷
D.它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
5.恩格斯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一论述说明()
A.社会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相同
B.社会主义制度可以变成别的社会制度
C.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是经常变化的
二.辨析题
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就是发展。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①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因此,发展体现了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②并不是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
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倒退的、向下的,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由坏到好、由好到坏,由落后到进步、由进步到落后等,都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和进步的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
所以,发展的实质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③题中观点肯定发展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正确的,但误以为一切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都是发展,又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