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合集下载

传承英烈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作文

传承英烈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作文

传承英烈精神争做时代新人的作文
哎呀,说起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们,真的让人热血沸腾!他们用
血和命给我们铺了条路,咱们可得好好珍惜啊。

那些烈士,他们的
名字可能咱们不太熟悉了,但他们的精神,真的就是咱们心中的一
盏明灯。

那些英雄啊,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信念坚定,为理想奋斗。

咱们新时代的年轻人也得这样啊,得有梦想,有追求,才能对
得起他们的期望。

说到责任担当,那些英烈们可是咱们的榜样。

他们为了国家和
人民,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不怕。

咱们年轻人也得有担当,得为
社会做贡献,不能光想着自己。

还有那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他们从不退缩。

咱们也得
学这种精神,遇到挫折不能轻易放弃,得勇往直前,这样才能成就
一番事业。

咱们年轻人啊,真的得好好传承这些英烈精神。

别光说说而已,得落实到行动上,让他们的精神在咱们身上继续发光发热!。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学习作文【六篇】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学习作文【六篇】

关于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学习作文【六篇】篇一: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近年来,我国许多领域不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劳动模范,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表现,更是成为了社会上的楷模和榜样。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已成为我们劳动者的共同追求。

劳模精神的核心是:勤奋、刻苦耐劳、敢于创新。

这些品质在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获得更多的成绩。

只有刻苦耐劳,才能在疲倦时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我提升。

只有敢于创新,才能发挥自己的实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现代社会,劳动模范的精神已经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上,更体现在了各个领域。

学生们应该在学习中贯彻劳模精神,不仅做到扎实工作,更要认真学习,积极进取。

社会公民应该在社会中践行劳模精神,在公益事业上多做贡献,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更是我们引领时代的标志。

唯有在劳动中,才能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好机会,抓住每一次进步的机会,将劳模精神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去。

篇二:用劳模精神书写生活华章劳模是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劳模精神成为融化众人心魂的“金词”,用劳模精神书写生活华章,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坚持勤奋刻苦、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劳模精神,促进实现个人价值,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在工作中,不断进取、积极奋进,注重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把工作中的经验与实践转化成个人素质的提升,创造价值最大化,在业内站稳脚跟。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融入劳模精神。

我们可以规律作息、保持身体健康,从身体健康去努力追求精神上的健康;我们可以勇攀高峰、刻苦奋斗,从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我们可以在工作与学习中,不断磨练自己的能力与素质,以期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劳模精神的精髓在于不断进步,争做时代先锋,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口碑,赢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劳模精神是中国的民族精神之一。

它源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力的振兴与发扬,已形成了鲜明的劳模文化。

劳模精神一直以来被广泛传承,为中国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劳模精神包括:工匠精神、创新创造精神、敬业精神、严谨精神、诚实守信精神等。

这些精神在很多时候都是相互贯通的,这是劳模精神的表现。

传承劳模精神是我们时代的历史责任。

我们应该传承劳模精神,不仅是为了继承和传承丰富的传统文化,更是为了推动新的发展与进步。

劳模精神不应该停留在纸面上,它需要通过实践来弘扬。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宣传、传播劳模精神,让更多的人学会“工匠精神”般的追求,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劳模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道德与国家形象,也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新时代,人们对劳动贡献的尊重程度正逐步提高,而“做最好的自己”已经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念。

传承劳模精神,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激发广大劳动者更大的发展潜能,去发扬认真负责、忠诚奉献、团队精神等劳动精神。

实践中,我们应该从多方面提高传承劳模精神的意识,如加强对优秀劳模的学习、倡导崇尚劳动、强化教育与培养等。

我们要从思想和实践上去认识、去传承劳模精神,以此来推动中国的发展与进步。

最后,我们应该牢记:劳模精神是一种文化气息,一种人文关怀,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内核,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应该在传承劳模精神的道路中,肩负起历史责任,不断拓展劳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劳模精神是传承自老一辈劳动者的宝贵财富,是我们现代社会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精神支撑。

由于时代不同,劳动方式和环境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将劳模精神转化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态,让新一代劳动者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传承劳模精神首先要明确劳模精神的内涵。

劳模精神代表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对品质的追求和自我超越。

劳模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工为荣、以质取胜、以创新立身”的理念,成为了工人阶级的楷模和榜样。

他们默默耕耘在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伟大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劳动方式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工厂化生产模式逐渐被自动化、智能化替代,劳动者所面对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要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需要将劳模精神转化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形态。

培育时代新人要注重弘扬劳模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劳模精神的核心是对工作的热爱和奉献精神,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和使命。

现代社会中,工作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和知识要求,我们需要培养新一代劳动者具备学习、创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的人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立足。

培育时代新人还需要注重实践培养。

劳模精神要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

新一代劳动者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通过实践,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验到劳模精神的内涵和力量。

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能从“知道”到“会做”,从“会做”到“能做得更好”。

培育时代新人还需要注重激发新一代劳动者的创新潜能。

劳模精神强调创新和自我超越。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和科技的进步非常迅猛,我们需要引导新一代劳动者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求,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在劳模精神的传承中,我们不能固守陈旧的理念和行为模式,而是要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传承路径。

只有通过转化劳模精神,培育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劳模精神是指劳动模范所具备的特有品质和精神面貌,是一种敬业、奉献、拼搏和奋斗的品质。

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是我们国家的精神风貌的象征。

劳模精神的传承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培养。

劳模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文化氛围,对培育时代新人的意义不可忽视。

劳模精神的传承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

劳模精神的核心是敬业、奉献、拼搏和奋斗,这些品质正是当代新人所需要的。

传承劳模精神,可以激励时代新人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追求卓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劳模精神的传承,能够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激励他们在各个领域不断超越自我,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劳模精神的传承能够培养人们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劳模们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无疑对后人树立了典范。

劳模们不怕辛苦,不计个人得失,只为了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这种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培育时代新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懂得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付出,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劳模精神的传承有助于弘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劳模们在日常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传承劳模精神,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的工匠精神,让他们懂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也有助于培育时代新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励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持续的创新动力。

劳模精神的传承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模们在工作中所展现出的敬业、奉献、拼搏和奋斗的精神,无疑对社会起到了正面的引领作用。

他们以身作则,感染着身边的人,凝聚着团队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劳模精神的传承,有助于培养时代新人积极向上的品质,让他们懂得团结协作,努力工作,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劳模精神的传承对于培育时代新人至关重要。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劳模,是“劳动模范”的简称,是指在劳动岗位上表现出色、成绩突出,对劳动岗位上的实际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

劳模是劳动者群体中的楷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劳模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是一种以奉献、创新、拼搏为核心的思想理念。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传承劳模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育时代新人。

一、传承劳模精神的重要性1. 弘扬劳动光荣。

劳模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是劳动者中的佼佼者,是最能代表劳动者利益的人。

传承劳模精神,可以帮助大家正确看待劳动,让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尊重,从而弘扬劳动光荣。

2. 树立励志榜样。

劳模是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楷模,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劳动的价值,对社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传承劳模精神,可以为更多人树立榜样,激发大家的创造潜能,激发大家对劳动的热爱,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 弘扬工匠精神。

劳模精神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符号,通过传承劳模精神,可以弘扬一种工匠精神,让更多人明白劳动的本质是为了服务社会,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4.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模精神中蕴含的奉献、创新、拼搏等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劳模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社会更加和谐。

二、培育时代新人的具体方法1. 完善教育体系,弘扬劳模典型。

在学校教育中,要将劳模的先进事迹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小就能了解劳模的伟大,引导学生学习劳模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

2. 加强家庭教育,注重劳动意识培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父母要以身作则,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让孩子从小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明白劳模的伟大。

3. 提倡社会学习,促进劳动技能培养。

社会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亲身感受劳动的价值,明白劳模的伟大,从而激发自己对劳动的热爱。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容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容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内容以下是 8 条相关内容:1. 传承红色基因,就像是点亮心中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想想那些革命先辈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啊,难道我们不应该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吗?比如刘胡兰,小小年纪面对敌人丝毫不惧,她的勇敢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们要争做时代新人,把红色基因传得更广!2. 哎呀呀,红色基因可是宝贵的财富啊!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

像雷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感动了多少人呀!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多做好事,成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呀,怎能不行动起来呢?3. 传承红色基因不是嘴上说说,得真正去做呀!这就好比盖房子,一砖一瓦都不能马虎。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呀!我们得向他看齐,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这不是应该的吗?4. 传承红色基因呀,那可是我们的根和魂!就像大树的根基,要是根基不牢,怎么能茁壮成长呢?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多么壮烈!我们在新时代也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成为有作为的新人,我们不得这么干吗?5. 你们想想看,红色基因多重要啊!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方向。

邱少云为了不暴露部队,忍受烈火的焚烧,这是怎样的毅力呀?我们也得有这种坚定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成长为优秀的时代新人,能不做到吗?6. 传承红色基因可不是空洞的口号,是要实实在在去践行的哟!好比一场比赛,要全力以赴。

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多让人敬佩!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拼搏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好青年,不这样怎么行呢?7. 嘿,传承红色基因那可是大事呀!就像灯塔,在茫茫大海中为我们指引方向。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顽强战斗,太了不起了!我们得接过这一棒,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成为新时代的有为新人,你说是不是?8. 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呀!这就跟接力赛跑一样,每一棒都很关键。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毅然跳下悬崖,他们的壮举震撼人心!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成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必须要这么做啊!结论:传承红色基因对于培育时代新人至关重要,我们要通过实际行动,从革命先辈那里汲取力量和精神,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劳动节传承红色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劳动节传承红色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劳动节传承红色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劳动节传承红色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劳动节是我们的节日,也是纪念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向勤劳的劳动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呼吁大家传承红色劳模精神,争做时代的新人。

一、红色劳模精神的内涵与价值红色劳模精神是指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定地贯彻共产主义劳动伦理,兢兢业业、起早贪黑、勤奋努力的先进工作者。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无私奋斗,不仅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楷模。

红色劳模精神的核心是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们勤劳刻苦,不怕辛劳,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他们具备奉献的精神,把个人的利益服从于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红色劳模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上,更是对社会的激励和启示。

他们是劳动者的楷模,是年轻一代学习的对象。

通过传承和弘扬红色劳模精神,我们可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红色劳模的典型代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红色劳模代表。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成为一面旗帜,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敬和敬仰。

例如,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邓稼先就是一位杰出的劳模代表。

他投身航天事业50余年,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树立了榜样。

还有一位著名的红色劳模代表邱少云。

他是一位中国海军的英雄,也是护国战争中的传奇人物。

邱少云在一次特种作战任务中不幸牺牲,但他的英勇事迹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这些红色劳模代表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更是以他们的品质和精神影响了整个社会。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传承他们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作者:眭定忠
来源:《江苏教育》2019年第08期
【摘要】为了传承劳模精神,学校借助区域资源,开设“劳模课堂”,创新实践路径,在整体架构“责任教育”课程体系过程中,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驱动等多种方式,把劳动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职业体验活动相结合、与科技创新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模精神;劳动教育;职业体验;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6-0010-03 【作者简介】眭定忠,上海市沙田學校(上海,200062)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对象。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作为一所位于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内的中小学校,上海市沙田学校以“办负责任教育,育有灵魂新人”为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设立“劳模课堂”,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驱动等多种方式,寻找劳模足迹,学习劳模品行,传承劳模精神,把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育人工作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开设“劳模课堂”,劳动教育从弘扬劳模精神起步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于新中国第一个工人新村——上海市曹杨新村内。


杨新村首批1002户居民全部都是工人,大都是劳模、先进生产者、生产标兵和生产能手,曹
杨新村因此也被称为“劳模新村”。

“惜时守信、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再铸辉煌”是几代劳模共同秉承的精神。

为了追寻劳模足迹,弘扬劳模精神,学校与曹杨村史馆共同设计了“爱教课程——新时代劳动教育”,充分利用曹杨村史馆作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分别通过“看、听、行、赞”等不同学习体验方式,进行适合自己年龄的学习体验活动。

“看”——让学生走进村史馆,了解曹杨的昨天和今天,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听”——请劳模走进校园,听老劳模和新劳模讲述自己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几代劳模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行”——鼓励学生走进曹杨社区,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者服务和公益劳动,在社区服务中践行劳模精神,参与建设美好家园;“赞”——小组合作寻找、观察身边的某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某一类群体),完成宣传海报,开展主题班会,为这些身边的普通劳动者点赞,学习新时代劳动者身上的优良品质。

二、传承劳模精神,多措并举实施劳动教育
为了传承劳模精神,学校在“劳模课堂”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懂感恩,爱劳动——家长技能体验”课程、“职业体验”课程,还与高校合作开发了“小小工程师”课程。

通过家校互动、社校联动、创新驱动的方式,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让学生在各种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感悟劳模精神。

(一)整体架构,把劳动教育融入“责任教育”全过程
学校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责任教育”过程中,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学校开展了“三责任”为主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认领责任田”,把校内的种植园、校园的绿化带以班级为单位认领,开展爱绿护绿活动;二是“划定责任区”,学校把全校公共区域,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划区域让学生参与日常保洁活动;三是“设立责任岗”,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级的事务性劳动,让学生在事务性劳动中养成习惯。

为了有效形成家校合力,学校幼小衔接的“家长学校”第一课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位80后家长说:看到孩子蹲在地上认认真真地擦地,自己也深受教育。

我们认为,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的学校活动是“责任教育”的一条有效的路径。

(二)家校互动,把劳动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全过程
学校强调在家庭教育中开展劳动教育,开设了一门“爱劳动、懂感恩——家政技能体验”校本课程(见表1)。

该课程以“爱劳动,生活能自理,学会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公益劳动,掌握一般的劳动技能”作为课程目标,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家校共育之中。

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智发展的总体水平,把上述目标具体分解为具有操作性的家政技能体验课程,通过家校互动,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家政劳动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会感恩,劳动光荣”的人生观,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劳动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家政技能体验课程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家长,家长可根据家庭具体情况自行选择体验课程内容,并根据学生在劳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写出评语。

一次完整的家政技能体验课程分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家长示范,学生观摩记录”,学生把家长示范的每一个主要环节和操作说明记录下来,每周末完成一次完整的观察、实践过程,填写好记录表;第二阶段为“独立实践”,学生独立完成体验课程,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改进思考,并请家人做出评价;第三阶段是“综合评价”,由班主任根据学生记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将此项体验课程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之一。

(三)社校联动,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体验全过程
学校坚持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把劳动教育融入“职业体验”活动中。

学校借助区域优质资源,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劳动,既走进银行、律师事务所,也走进职业学校、高科技创新园区。

课程旨在让学生在不同的职业体验中发现自我的潜能,明白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创造幸福生活。

例如,以一项“我做小掌柜”的职业体验活动为例,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菜场做半天的“小掌柜”。

通过体验,学生一方面发现卖菜是辛苦的,早上五六点钟就要去进菜,菜批发来了还得分类整理,而且如何把菜卖出去更是技术活。

最初学生不愿意开口吆喝,慢慢地在指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的鼓励下学会了如何介绍蔬菜、用电子秤、熟练地找零钱等等。

当菜卖掉之后,学生也体验到劳动之后的成就感。

半天的职业体验活动,学生收获了自信,也懂得卖菜掌柜工作的不容易。

一位家长这样评价本次活动:“通过这次‘我做小掌柜’职业体验活动,孩子体会到卖菜掌柜的辛苦,也感受到卖菜掌柜们勤劳与踏实的职业精神,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了生活经验,也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


三、创新实践路径,劳动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应有新样态
传承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必然要与培养时代新人相联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站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国工匠”和“创新人才”的高度,不断创新与拓宽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形成更多的实施新样态。

为此,除了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职业体验等相关课程外,学校提出要把劳动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把物联网技术与劳技课程相整合,建立市级创新实验室“未来生活梦工坊”,整体规划一至九年级的创新课程(见表2),突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劳动实践技能的一体化培养,把劳动技能、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这些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新样态,既要有传统的劳动技能体验和学习,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