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阿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

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丰子恺阅读理解及答案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
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
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在往年,我只慕春天。
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
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
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
”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
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
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所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
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
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开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
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实际,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感觉已经麻木,热情已经冷却,决不会再象初见世面的青年少女似地为花的幻姿所诱惑而赞之、叹之、怜之、惜之了。
假设要我对于世间的生荣死灭费一点词,我觉得生荣缺乏道,而宁愿欢喜赞叹一切的死灭。
对于前者的贪婪、愚昧与怯弱,后者的态度何等谦逊、悟达而伟大!夏目漱石三十岁的时候,曾经这样说:“人生二十而知有生的利益;二十五而知有明之处必有暗;至于三十岁的今日,更知明多之处暗也多,欢浓之时愁也重。
《阿庆》阅读答案

《阿庆》阅读答案阿庆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7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
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
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
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
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
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
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
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
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
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
他不喝酒,不吸烟,惟一的嗜好是拉胡琴。
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
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
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
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
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
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
皓月当空,万籁无声。
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
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
洵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
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
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
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
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
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
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仕——教给他。
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
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2

• 2.深层剖析类 • 例(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 “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 “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6分) • 示例: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 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 不理解。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 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 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 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 求而去,当父亲提出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 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 人”。
• 2 启发式 • 这一题型,2007年山东卷——杨明、马小林 《梦碎雅典》:2008年山东卷——张炜《歌德之 勺》、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2009年山 东卷——同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安徽卷—— 宗璞《董师傅游湖》等均有出现,这里重点分析 海南(宁夏)卷。 • 2009年海南(宁夏)卷——《寻找教育的曙 光》: • 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 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 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现代文阅读
• ---探究究 (散文、小说) A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以及内涵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 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 B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造动机及作品影响 进行分析。 C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 法
• 2、深层探究和问答题的关系 • 例如(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 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 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 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 谈你的看法。(6分)
阿庆丰子恺批注

阿庆丰子恺批注
阿庆是丰子恺笔下的人物,是丰子恺在《阿庆》一文中塑造的形象。
阿庆是当时农村常见的人,他虽然穷,但是生活得很快乐,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影响了丰子恺。
批注是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评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
批注的位置不同,方法也会有区别:
1. 眉批:批在书头上。
2. 旁批:批在句子或一段话的旁边。
3. 脚批:批在一段话的末尾或文章结束后。
对于阿庆这个人物,可以从他的性格、生活态度、人生观等方面进行批注,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阿庆的书籍或者咨询文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阿Q正传(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

《阿Q正传(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美的戏剧胡也频白峰伸开手臂,弯腰地打了一个呵欠,因为他写完了名为“美的戏剧”一篇剧本,觉得十分疲倦了。
夜已经很深,日间里所响动所叫嚣的一切声音都寂然了,如同这烦杂的社会也和困顿的人类一样休息着。
这幽默的情景,证明这时候并不是工作的时候。
他看了表,不现着何种表情,却暗暗地诧异,辰光是如此之快地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了。
虽然他觉得应该去睡觉,但在他的头脑中,还剩留着那剧本的人物,以及这剧中的情节,结构,对话,仍然象烟似的,氤氲着,飞来飞去。
这复杂的,几乎是零零碎碎的想象的余影,使他感着疲倦而又兴奋。
他便又从头看了一遍剧本。
原稿是四十页。
一页一页地看,看完了,想着,但是都找不出毛病来,甚至于除了一两个错字之外,要改动一字也无从下笔的。
他立刻把原稿封入一只信封,决心寄给《女神月刊》去,这月刊是纯文艺刊物,说是代表了中国整个文坛的。
贴好了邮票,一种新的希望便落到他的心坎上了。
他忽然感到,这剧本,一发表出来,纵然不敢说会轰动文坛,使许多作者惊诧,使无数读者倾慕,但在落暮似的黯淡的文艺上涂了新的色彩,却是毫无疑义。
那么,努力于研究新剧的团体便立刻把这剧本排演去,自然也不是十分意外的事了。
想到得意的事上,白峰的脸上便微微地显了笑容,但同时他又觉得应该睡觉了。
他灭了电灯,这房子在一瞬间便完全黑暗了。
一到他躺在床上只看见一片淡薄的月光。
这月光从溟色的天空中穿进窗子,使人可怜似的怯怯地躲在墙角上,而且,正对着他的脸。
他不愿看。
他用力地把眼睛闭上了。
可是这月光依样在他的眼中。
他想不去理会这一片白色,但他反联想到和这白色有关的夜,以及夜里的一切了。
“天不久就要发亮了呀!”他自语的想。
然而他是兴奋的,一种过分的疲倦使他的精神散乱了。
他恍然一如同真实地走到了人生最荣誉的地步。
因为他开头便想到那“美的戏剧”被公演了。
这剧本公演的广告登遍了上海的报纸。
丰子恺《阿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 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 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 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 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 神享乐,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 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 厚。
第3页共3页
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一句中“佣钱”的意思。 2、第③段描写了许多人旁听留声机卖唱的场景,阿庆与一般听
者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浔阳江头的琵琶”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
琵琶女弹奏的美妙乐曲,作者为什么说“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 阿庆的胡琴”?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丰子恺《阿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 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③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
阿庆 丰子恺 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 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 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 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 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②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 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 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 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
丰子恺《阿咪》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咪丰子恺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
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
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
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
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
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
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
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
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
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
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
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
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
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
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
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
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
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
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
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
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
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
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
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
这猫名叫“猫伯伯”。
我女儿最喜欢它。
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
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
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
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
丰子恺《阿咪》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阿咪丰子恺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
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
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
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
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
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
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
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
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
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
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
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
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
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
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
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
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
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
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
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
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
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
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
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
这猫名叫“猫伯伯”。
我女儿最喜欢它。
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
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
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
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庆丰子恺
①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
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
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②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
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
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
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
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
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
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③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
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
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
他不喝酒,不吸烟,唯一的嗜好是拉胡琴。
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
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一出戏,收几个钱。
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乐,都不吝惜。
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
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
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乐,竟是学习。
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
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④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
皓月当空,万籁无声。
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
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
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
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
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
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
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
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
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教给他。
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乖异,不成腔调。
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
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
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⑤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
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
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
感悟佛法而出家为僧者,亦犹是也。
【赏析】
在岁月沧桑的深处,在时间苍凉的尽头,我们常会见到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正是在故乡温情而又熟悉的怀抱之中长大的,他们每一天的喜怒哀乐,甚至一生一世的悲欢离合,都深深地珍藏在故乡的系着个角落。
故乡的人,朴实、厚道,就象山中一棵棵与世无争的不知名花草树木。
每每想起他们,身在他乡的游子,就常常溘然泪下,感怀不已……【习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一句中“佣钱”的意思。
2、第③段描写了许多人旁听留声机卖唱的场景,阿庆与一般听者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浔阳江头的琵琶”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的美妙乐曲,作者为什么说“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4、第④段写“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的故事,用意何在?
5、第④写西洋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的一段插话有何作用?
6、在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哪个更重要?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买卖交易时付给中间人的酬金。
2、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
3、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
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容易打动听琴的人。
4、反衬阿庆的心灵手巧,身心全在胡琴上。
5、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6、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表达出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的认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