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精华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1、对于小型的、活动较慢的动物,宜在野外观察;活动性较强的动物,可捉回室内,放在合适的容器里观察;较大的动物,可放在笼子里观察。

2、地球上有150多万种动物,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3、野外调查是研究野生动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野外调查时,除了要对动物的种类、数量、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外,还要注意观察其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以以便有更全面的了解。

4、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固着在水草上,身体浅褐色,圆筒状,体长约1厘米,呈辐射对称。

其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有口无肛门,属于原始的多细胞生物。

水螅、珊瑚虫、海葵、水母、海蜇等都属于腔肠动物。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6、涡虫身体有明显的背腹前后之分,呈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的动物在运动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上比辐射对称的动物强。

7、涡虫身体由三个胚层组成,中胚层形成了肌肉层,所以运动能力比水螅强。

8、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多数扁形动物是营寄生生活的。

9、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三个胚层。

10、预防猪肉绦虫病,一要搞好粪便管理,二是加强猪的检疫和市场管理,对“米猪肉”严加处理,三是注意饮食卫生。

11、预防血吸虫病主要是消灭它的传染媒介钉螺,二是搞好粪便和水源管理。

12、蛔虫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结构比较简单,生殖器官发达,这些特点都是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

1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

14、蛔虫、钩虫、蛲虫等都属于线形动物。

15、预防蛔虫病,第一要注意个人饮食卫生,第二要严格粪便管理。

16、蛔虫分泌的毒素被小肠吸收,使人精神不安、失眠、烦躁、夜惊、磨牙、抽筋、头痛等。

还会引起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肺炎、胆道蛔虫病等。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一、生命的组成和分类1.生物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生物的分类: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可分为动物、植物、真菌和原生生物。

二、生物的营养和呼吸1.生物的营养方式:生物的营养方式包括光合作用、草食和肉食。

2.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3.呼吸过程:生物通过呼吸过程将葡萄糖和氧气转化为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三、生物的运动和感觉1.生物的运动方式:生物的运动方式包括自主运动和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2.细胞的运动:细胞通过鞭毛、纤毛和肌动蛋白等机制进行运动。

3.植物的运动:植物的运动可以通过生长和弯曲等方式实现。

四、生物的生长和繁殖1.生物的生长:生物的生长是指体内物质的积累和增长。

2.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不断形成新的组织。

3.生物的繁殖: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五、遗传和变异1.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物质的遗传和信息的遗传。

2.基因的作用:基因是控制个体遗传特征的单位,表现为遗传特征的表现型。

3.变异和进化:变异是生物种群中个体遗传性状的差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六、保护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稳定有重要作用。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生态环境破坏等。

七、常见的动物和植物1.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2.常见的植物:常见的植物包括苹果树、玫瑰花、向日葵等。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96048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96048

实用文档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一节走进生物实验室*一、生物的特征(1)会呼吸。

(2)有新陈代谢。

(3)不停的从外界获取养分。

(4)可以繁殖,遗传,变异。

二、了解生物实验室规则。

(见课本3页)三、常用的生物实验器具及用途。

(1)常用的生物器具:镊子、滴管、烧杯、解剖针、滴瓶、三脚架和石棉网、放大镜、刀片、培养皿、酒精灯、载玻片和盖玻片、试管夹。

(2)酒精灯:酒精为易燃液体,使用前检查灯芯、有无酒精;禁止向燃烧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不用嘴吹用灯盖盖灭;酒精燃烧用湿布扑灭。

*四、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作用。

显微镜的放大*×)×,16目镜:有一定的放大倍数(5×,101、物镜放倍数 = 镜筒:2、目×大倍数转换器:安放物镜3、镜放大倍数×)×,10×,404、物镜:有一定的放大倍数(4物镜与实相五、载物台:安放装片5、倒相反(完全通光孔:6、:上下倒、像)光圈:调节光线强弱7、左右倒,例如:、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8里b在显微镜反光镜:反射光线。

、9q 是(粗调)能将标本快速移近或离开物镜,10、粗准焦螺旋:如何确定污六、获得初步放大物象先点位置?(微调)观察到清晰地物象11、细准焦螺旋:看污转动目镜,13镜座12、镜臂:推动玻片标本,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学会观察第二节定义: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一、1. 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顺序,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顺序:整体→ 2 局部,宏观→微观,外→内,左→右,前→后,上→下。

二、观察月季枝条:茎带刺,小叶边缘有锯齿,花颜色鲜艳,有红色、黄色……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为萼片、花瓣、雄蕊、雌蕊;花药用放大镜观察球形有很多突起。

最新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最新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上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第一章科学探究方法1.科学探究的意义和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归纳、总结、提问等科学方法;2.科学实验的步骤: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

第二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1.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形态、功能;2.细胞的发现和研究历程;3.细胞的种类和形态: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4.细胞的组织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第三章细胞的组成1.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构造、调节物质出入等;2.细胞质的组成和功能: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等;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核膜、染色体、核仁等;4.金字塔实验:了解DNA介导遗传的过程。

第四章基因的遗传1.种群的变异和演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2.遗传的基本规律:同源性、分离、组合等;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编码蛋白质、决定性状等;4.突变的产生和作用:突变的原因和后果。

第五章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的概念和分类: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分类等级;2.生物的命名方法:拉丁名、种加词等;3.动植物分类的特点:多样性、共性等;4.人类分类的特点和方法:人的物种分类、人种和民族的分类等。

第六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1.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等;2.光合作用:光合有关的概念、作用过程和公式等;3.呼吸作用: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等;4.发酵作用的类型和应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等。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1.生物适应和生态位:生物的结构、形态和生活习性的适应;2.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等;3.生态平衡和稳定性:自然平衡、人为干扰对生物的影响等;4.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和措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结构:目镜、物镜、镜筒、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反光镜、镜座。

作用:放大调整物像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①取镜和安置: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沿10cm处。

②对光:转动变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光辉较强时用平面镜,光辉较弱时用凹透镜。

③安置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降落至凑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遇到标本(此时必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涨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在稍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楚。

3、什么是观察,观察的序次观察是我们认识、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惯等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方法,也是研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向上,一般采纳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序次4、量筒丈量时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当的水(以淹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整体积V2③用V2—V1,获得待测固体的体积5、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①采集②压制或浸泡③成品动物标本:①捕获、杀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针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留(成品)6、研究实验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7、研究实验的设计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坚持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

研究的结果经过频频的实验论证,证明无误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章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储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汲取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储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就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储藏营养物质。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冀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体一、动物如草履虫;植物如小球藻;细菌如大肠杆菌;真菌如酵母菌。

*二、草履虫的结构及功能收集体内多余的旋转水分和废物排出运动体外摄取呼吸食物消化食物排物除残食渣三、什么是趋性应激性及趋性的意义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四、由单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

五、生物按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螺旋藻和真核生物草履虫、酵母菌、绿眼虫。

六、单细胞生物体与人类的关系:是鱼类饵料、草履虫净化污水、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有害:有些单细胞生物引发赤潮。

第三章形形色色的植物第一节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一、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 二、观察植物:1、变态的概念及意义植物的茎和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这种变化叫做变态。

2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1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白菜、蒲公英2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狗尾草、小麦变态根:甘薯的贮藏根,玉米的气生根,菟丝子的寄生根。

3、茎 :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

变态茎:马铃薯、荸荠的块茎,藕的根状茎,月季的刺茎。

4、叶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变态叶:猪笼草的捕虫叶,豌豆的叶卷须,仙人掌的叶刺。

-根系的分布特点;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既向深处生长,同时又向四周延伸;7、根系对植物体的作用;增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从土壤中得到充足的水和养料;8、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大面积植树造林能起到保土、固堤、护路的作用,可以;第二节校园植物调查;一、草本植物定义: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细胞较;二、木本植物分为:乔木:高大有主干;灌木:低矮无主干;*三、能说出6-根系的分布特点。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一、细胞基本结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常由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组成。

二、营养物质的利用
生物体根据自身需求,将养分分解为葡萄糖等简单有机物,并通过呼吸作用将其转化为 ATP 等能量分子,供生命活动所需。

三、继承与变异
遗传物质 DNA 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同时在遗传过程中也会发生突变等变异现象,这些变异现象对物种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或以上的后代细胞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五、组织器官与机体
生物体由不同的组织以及器官构成,这些组织和器官之间协调一致,才能够实现生物体内的正常生理功能。

六、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不同种类生物的多种多样性,地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维护是全人类的责任。

七、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因此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以上是七年级冀教版上册生物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掌握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学习生物,了解生命的奥秘。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显微镜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结构:目镜、物镜、镜筒、镜臂、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反光镜、镜座。

作用:放大调整物像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本(此时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3、什么是观察,观察的顺序?观察是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问题的第一步。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4、量筒测量时的方法。

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5、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①采集②压制或浸泡③成品动物标本:①捕捉、杀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针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存(成品)6、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7、探究实验的设计要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探究的结果经过反复的实验论证,证明无误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章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放大作用:目镜、物镜。

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数目越少)调光作用:遮光器(具光圈)、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光线弱时: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强时:小光圈和平面镜调焦作用:粗、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其他结构:转换器(转动物镜)、载物台(安放玻片)、通光孔、镜臂、镜柱、镜座等第一章开启生物科学之门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2、显微镜使用过程(每个过程应注意的方法)①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离试验台边缘10cm 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

③安放装片:把制作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

④调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物镜不要碰到标本(此时一定要看着物镜)。

左眼向物镜内观察,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⑤整理收镜3.显微镜成像特点:放大的倒像;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如:标本为“b ”,则物象为“p ”;若物象在视野左下方,则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物象移至视野中央4. 如何确定污点位置?先转动目镜,看污点有没有随之转动;随后推动玻片标本,看污点有没有随之动;最后如果两项都没有,污点就在物镜上。

二、观察和测量1.观察的顺序: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向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

2.练习测量(注意: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1 )测物体周长时的方法——细线和刻度尺(2)测物体面积时的方法——方格纸(方格面积乘以方格数即叶片面积)(3)测量物体体积时的方法——量筒和水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4)测量温度——温度计(直肠处的体温最接近人体体温37.4℃)三.采集与制作标本1、植物标本分类:(1)腊叶标本(2)浸制标本2、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采集工具:采集筒、铁锨、枝剪、绳子、标本夹、标本号牌、标签、吸水纸……采集植物:草本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全植物;木本植物:茎、叶、花或果实的枝条。

制作:整形→压平→干燥→装贴。

3.昆虫标本的制作:采集工具:捕虫网、毒瓶、三角纸包、展翅版……采集昆虫:标本身体完整。

针插部位:不同昆虫针插部位不同。

制作过程:针插→展翅→干燥→保存。

四.学习探究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计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例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水吗?(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研究性科学问题,以问号结尾)2、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

(猜想有科学依据,完整的陈述语句,句号结尾。

)3、设计实验:(1.要确定实验单一变量;2.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材料:菜豆20粒,培养皿两个。

实验步骤:1、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放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同样的棉花,都放入10粒菜豆种子。

2、保持1号培养皿内干燥;经常向2号洒水,使棉花保持潮湿,但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

3、将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相同。

4、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4、完成实验:5、得出结论:种子萌发需要水。

(描述现象。

处理数据。

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物一、植物六大器官根:根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而须根只有不定根。

茎:分为主干和枝条,有节和节间,节上长花叶,花,果实,种子,芽,侧枝叶:分为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完全叶有叶片(光合作用),叶柄,托叶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艳丽,有特殊气味,花粉颗粒大而重,昆虫传粉。

风媒花暗淡,没有或很浅气味,花粉颗粒小而轻风传粉。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补充:变态根、茎、叶变态根:萝卜,人参,甘薯变态茎:土豆,藕,姜。

变态叶:仙人掌叶,松树叶,叶卷须,洋葱二、木本植物:乔木:高大有主干。

如:杨树、松、柳等。

灌木:低矮无主干。

如:大叶黄杨等。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依据能否形成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孢子植物又可分为藻类、苔藓、蕨类,均通过孢子进行生殖,进化顺序由低到高依次为藻类→苔藓→蕨类。

种子植物对陆地的适应能力很强,依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可分为被子植物(有果皮)和裸子植物(无果皮)。

补充: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总结:不同植物类群的基本特征1、双子叶植物(菜豆、蔬菜)根系是直根系叶脉具网状脉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大多数为直根系,网状叶脉双子叶花基数是5或4,种子的植物胚有2片子叶,如菜豆多数为须根系,平行叶脉被子: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单子叶花基数为3,种子的胚有植物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植物1片子叶,如小麦,玉米,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水稻,高粱、谷子地球上最占优势的类群。

荚果:菜豆,大豆、花生等果实类型核果:桃、杏、李、枣、核桃颖果:小麦、玉米、水稻,高粱、谷子种子根菜类:(胡)萝卜、甘薯(红、白)植物蔬菜分类花菜类:花椰菜(菜花)、西兰花、黄花菜(金针)茎菜类:马铃薯、藕、姜、荸荠没有真正的花、果实,胚珠外面没有子房壁包被着(胚珠裸露),裸子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

植物植物举例:松、柏、杉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不开花,不蕨类形成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植物举例:肾蕨、桫椤、贯众、卷柏、满江红孢子一般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不开花,不植物藻类形成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植物举例:海带、紫菜、小球藻、发菜苔藓植物(知道即可)银杉:植物中的大熊猫我国孢子植物:桫椤珍稀裸子植物:水杉、银杉、银杏植物被子植物:人参、珙桐、鹅掌楸、金花茶、望天树活化石植物或孑贵植物:水杉、银杉、银杏、鹅掌楸2、单子叶植物(小麦、水稻)根系是须根系,叶脉是平行脉,花的基数是3,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

3、裸子植物(松)松的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花的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被子植物(桃、蔬菜、粮食作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实和种子,胚珠不裸露,有子房壁包被,形成的种子不裸露出来,有果皮包被。

4、蕨类植物(肾蕨、铁线蕨)有根、茎、叶的三大营养器官分化;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里。

5、藻类植物海带、小球藻没有根、茎、叶分化的靠孢子繁殖后代;大多生活在水中第三章多种多样的动物一、如何观察动物1.观察动物形态:先整体后局部,先体型后体色。

2.局部顺序:头—颈—躯干—四肢—尾二、鸟类的足与昆虫的口器1.鸟类:猫头鹰:猛禽类,足极为锋利,粗而短,带弯勾。

鹤:涉禽类。

三长:喙.颈.足长啄木鸟:攀禽类。

鸵鸟:走禽类。

足极为粗壮,善于奔跑。

鸭子:游禽类。

有脚蹼,善于游泳。

2.昆虫类蝗虫:咀嚼式口器蝴蝶:虹吸式口器蜜蜂:嚼吸式口器蝉:刺吸式口器苍蝇:舔吸式口器各种动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因此动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动物的发展历程1.原生动物门例:草履虫(分裂繁殖)单细胞,没有捕食器官。

2.腔肠动物门例:水螅(出芽繁殖)多细胞有捕食器官3.扁形动物门例:猪肉绦虫(有了比较集中的神经系统)4.线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体内无脊柱例:蛔虫(有了雌雄之分,真正的消化系统)5.环节动物门例:蚯蚓(有了明显的体节合发达的肌肉壁)6.软体动物门例:蜗牛(有了头部和足的分化)7.节肢动物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多)例:昆虫、虾蟹(有外骨骼,身体有许多节构成,足、触角等分节)脊椎动物门:体内有脊柱的叫做脊椎动物。

鱼(不能离开水)→两栖动物(不能完全离开水)→爬行动物(有的能离开水)→鸟类(出现恒温)→哺乳动物(胎生哺乳)1.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及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体形呈梭形,可减少水的阻力。

体色背部深,腹部浅为保护色。

体表有鳞片分泌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敌害。

呼吸用腮呼吸。

运动用鳍游泳鱼类的主要特征:①终生生活在水中②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鳍游泳⑤体内有脊柱2、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两栖类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多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少数种类成体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体温不恒定。

两栖类是动物进化中从水生向陆生过渡的类群。

青蛙主要靠肺呼吸,湿润的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3.爬行类的主要特征:皮肤表面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骨质的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爬行。

4.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及鸟类的主要特征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形为流线型,可减少飞行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飞行③前肢变成翼,适于扇动空气④龙骨突发达适于附着发达的胸肌⑤胸肌发达,给飞行提供动力⑥骨骼中空,可减轻体重鸟类的主要特征: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长骨中空,内有空气④有喙无齿⑤体温恒定⑥卵生5、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被毛②用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体腔内膈⑤胎生、哺乳膈肌的功能: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

膈的收缩舒张,可以使胸腔扩大和缩小,因此能够帮助完成呼吸作用补充: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虫寄生:一种生物生活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叫做寄生虫。

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称“寄主”。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①三片唇适于吸附在人体小肠壁上②体表有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

③消化管结构简单,适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觉运动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发达蛔虫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寄生虫卵的传播,减少人体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四、我国位居前列的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东北虎,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和藏羚。

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一、生物分类:①在生物科学上,对生物进行分类,多以生物的形态、习性或生理上的特点,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关系为依据。

②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般从生物生活环境、经济价值等角度来考虑。

生物分类单位:主要有七个,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