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学设计一、前言矿井是一种危险的工作环境,尤其在地下采矿时,矿井内空气流通不畅,氧气不足,有可能会发生煤气爆炸、坍塌等事故。
因此,矿井的通风与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矿井通风与安全的教学课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主要设备的使用。
•理解通风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掌握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煤矿通风的基本原理及作用。
•矿井通风的分类和常用的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系统的要素和通风系统的组成。
2. 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煤矿通风主要设备的组成。
•爆炸及机械通风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真空排烟器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3. 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通风对煤矿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条款。
4. 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自救•矿井安全事故的定义和种类。
•矿井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自救逃生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点,引导学生了解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内容;•示范:借助现场模拟或真实矿井环境,演示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设备使用操作,掌握矿井通风及安全相关技能。
五、教学评估•测验:课程结束后进行相关理论知识考试,了解学生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操作评估:通过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的使用模拟,检测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料•煤矿通风及安全相关教材、教案和PPT等;•矿井通风及安全设备参考或实物。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为4周课程,每周分配约3个学时。
周次课程内容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第一周矿井通风设备使用第二周通风安全及煤矿安全法律法规第三周矿井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和自救八、教学总结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涵盖了煤矿工作环境中的关键知识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理解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重要性。
2. 学会分析矿井通风系统中的常见问题,如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法。
3. 了解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矿井安全管理的要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矿井通风原理,设计简单的通风系统,提高矿井空气质量。
2. 培养解决矿井通风安全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通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矿井安全事故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井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安全意识。
2. 激发学生学习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矿井安全生产中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矿井通风与安全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操作和矿井安全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践探索。
3. 注重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将安全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矿井通风原理:包括风流的基本特性、通风动力与阻力、通风方式及通风网络。
2.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的构成、设计原则、通风设施布置及风量调节。
3. 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风量不足、风向逆流等问题的原因,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
4.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解读矿井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
5. 矿井安全管理: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事故应急预案及事故处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矿井通风原理及通风方式第二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及通风设施布置第三周:矿井通风系统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周: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 矿井通风基本原理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问题及解决方法第四章 矿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五章 矿井安全管理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课本,确保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是针对矿山工作人员的一门专业课程。
在矿山作业中,通风与安全一直是矿工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矿井通风的好坏关系到矿工们的生命安全,而安全工作的好坏则关系到矿上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使矿工们更好地掌握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我设计了这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型课程,主要涵盖了矿井通风与安全两个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矿井通风概述、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矿井安全管理、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等。
课程旨在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通风与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矿井通风的概念与基本原理,了解各种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2、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提高通风质量与效率;3、了解矿井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学会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4、了解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提高矿工的应急能力。
三、教学内容1、矿井通风概述:介绍矿井通风的概念、意义、发展历程,以及矿井通风系统的作用与类型。
2、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结构,如风机、管道、出口、等。
3、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分析影响矿井通风质量与效率的因素,介绍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技巧;4、矿井安全管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掌握矿井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如安全检查、安全培训等。
5、矿井灾害防范与应对:介绍常见的矿井灾害及其应急处理方法,如煤尘爆炸、矿山火灾等。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由教师讲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知识,讲解仿真实验和模拟软件。
2、案例分析:结合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的体会与认识。
3、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实际操作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设备,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成绩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课堂表现: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原创)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系部名称:2011年 6 月27日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评语等级:评阅人:职称: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1.1 矿区概述 (1)1.2 矿井生产概述 (1)2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2)2.1 矿井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2)2.2 矿井通风方式的选择 (2)2.3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选择 (3)2.4工作面通风方式的选择 (4)2.5矿井容易、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图和通风网络图 (4)3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5)3.1 矿井需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要求 (5)3.2 采煤工作面的风量计算 (5)3.3掘进工作面需风量的计算 (7)3.4硐室所需风量的计算 (8)3.6风量分配 (9)4 矿井通风阻力及等积孔计算 (12)4.1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2)4.2 矿井总风阻及总等积孔的计算 (15)5 主要通风机选型 (17)5.1 选择主要通风设备及附属装置 (17)6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21)6.1概算通风费用 (21)参考文献 (22)1 概述1.1 矿区概述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 km,南北倾向宽约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
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69m,平均5.9m,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
矿井煤层自然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
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1.2 矿井生产概述矿井属于低瓦斯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
综放面平均控顶距为3.96m,实际采高4.1m,工作面长150m,工作面温度20℃,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最多90人,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为5.65m3/min。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目录目录 (1)摘要 (4)ABSTRACT (5)前言 (6)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7)1.1 井田概况 (7)1.1.1矿井位置及交通情况 (7)地形地貌 (7)气象 (7)1.1.2主要自然灾害 (8)1.2安全条件 (9)地质特征 (9)煤层及煤质 (11)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 (11)水文地质 (12)第二章矿井开拓与开采 (14)2.1 埋深及开采条件 (14)井田开拓 (14)2.2开采储量及服务年限 (16)第三章瓦斯灾害防治 (22)3.1 煤层瓦斯涌出量计算 (22)3.1.1 工作面可抽放量计算和抽放必要性可行性论证 (25)3.2 煤层瓦斯抽放方法设计 (28)3.2.1 抽放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28)3.2.2 抽放钻孔参数确定 (28)绘制抽放钻孔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 (29)3.3 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系统 (30)3.3.1 采掘工作面瓦斯抽放设施的配置和布置 (30)3.3.2 抽放管路的计算和选择 (31)3.3.3瓦斯泵选型 (32)3.3.4瓦斯泵流量和压力计算 (34)3.3.5瓦斯泵选型确定 (35)3.4防突措施 (35)3.4.1 煤与瓦斯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35)3.4.2 综合防突措施 (36)3.4.3 其他防突措施 (36)3.4.4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预测仪器 (38)3.4.5 安全防护措施 (41)第四章矿井通风系统 (44)4.1矿井通风系统设计 (44)4.1.1 采区的通风方式和工作面通风系统 (44)4.2 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45)4.2.1 矿井风量计算和分配 (45)4.3 掘进通风 (52)4.3.1 掘进通风方法 (52)4.3.2 局部通风设备选型 (52)4.3.3 局部通风机设置要求 (53)4.3.4 防止产生循环风的安全措施 (53)4.4 硐室通风 (53)4.4.1 井下独立通风硐室的通风系统及安全措施 (53)4.4.2 采用扩散通风的酮室及通风要求 (54)4.5 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 (54)4.5.1 通风构筑物设置 (54)4.5.2 通风构筑物设置技术要求 (54)4.6 矿井主通风机及矿井反风 (55)4.6.1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 (55)4.6.2 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59)4.7 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 (60)4.7.1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60)4.7.2 其它安全保证措施 (60)第五章粉尘灾害防治 (62)5.1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 (62)第六章矿井火害防治 (68)6.1 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 (68)第七章矿井水害防治 (73)7.1 矿井水文地质 (74)地质构造 (75)7.2 矿井防治水措施 (77)第九章矿井安全监测与监控 (89)9.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置 (90)参考文献 (92)[1] 张荣立,何国纬,李铎.《采矿工程设计手册》(上、中、下册)[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93)致谢 (93)本设计得以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以及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精品】矿井通风安全课程设计模板

目录摘要 (2)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 (3)采煤方法和井田开采、开拓 (6)矿井通风系统的确定 (7)矿井风量计算和风量分配 (11)计算矿井通风阻力 (16)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18)通风费用概算 (22)参考文献 (23)【摘要】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工作地点供给新鲜空气、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这种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包括进、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网络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
矿井通风设计是矿井设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周密考虑,精心设计,力求实现预期效果。
其设计是否合理对全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通风系统风量通风阻力风压通风机1.井田特征及开采、开拓系统1.1井田概况本矿区气候属北方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明显,日照充足,春秋季短。
该煤系地层为石灰二叠纪,山西统和太原群,井田内无地质构造,埋藏稳定,均为全部可采煤层,地表平坦,有河流等自然地物,井口及工业广场选择不受地形限制,供电等系统良好。
煤层赋存状态表: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1.2矿井采区划分与布置1)M1层与M2层相距50m,设计时只研究M1层的开采通风情况,M2层与M1层类似。
2)把井田划分为2个阶段,每个阶段沿煤层的倾斜方向长度为2309.4m。
3)沿煤层的走向把煤层划分为4个采区,即C1,C2,C3,C4(如图示),则每个采区的倾斜长度为2309.4m,走向长度为5000m。
4)在每个采区内沿走向划分为8个区段,即Q1,Q2,Q3(如图示)每个区段的宽度为288m,即采掘工作面宽度为288米。
5)第一水平有两个采区同时工作,每个采区内有一个采掘工作面工作和一个准备工作面。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精品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姓名:刘兵班级:10级安全工程本科(2)班学号:12121002015指导教师:辛程鹏完成时间:2013年7月17日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的拟定 (1)概述 (1)一、矿井通风系统 (1)二、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第二章局部通风设计 (4)(一)设计原则及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4)1、设计原则 (4)2、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4)(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5)1、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5)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5)2)、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5)3)、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5)4)、按风速进行验算 (6)2、掘进面的设计 (6)1)、巷道断面 (6)2)、支护形式 (6)(三)掘进通风设备选择 (6)1、风筒的选择 (6)1)、风筒的种类 (6)2)、风筒漏风 (7)(1)、风筒漏风备用系数 (7)(2)、风筒有效风量 (7)2、局部通风机的选择 (7)(1)、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Qf (8)(2)、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压hf (8)(3)、局部通风机选型: (8)第三章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9)(一)矿井需风量计算 (9)1、生产工作面、备用工作面 (9)(1)、按气象条件或瓦斯涌出量进行计算 (9)(2)、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10)(4)、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 (11)(4)、按风速进行验算: (11)(5)、备用工作面风量 (11)备用工作面不得低于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50%。
(11)2、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11)3、硐室实际需要风量 (11)4、矿井总风量 (12)(二)风量分配与风速验算 (13)风量分配 (15)(1)容易时期 (15)(2)困难时期 (15)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7)(一)计算原则 (17)(二)计算方法 (17)第五章主要通风机选型 (22)(一)自然风压 (22)(二)选择主要通风机 (23)1、确定主要通风机的风量 (23)2、确定主要通风机的风压 (23)3、求通风机的实际工况点 (24)(三)选择电动机 (25)第六章概算矿井通风费用及评价 (27)1、吨煤的通风电费 (27)2、矿井等积孔、总风阻 (27)第七章矿井通风安全措施建议 (29)参考文献: (31)第一章矿井通风系统的拟定概述一、矿井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的总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将分析矿井通风与安全的重要性,重点讲解各类矿井通风方式的安全规范和管理原则。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运用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安全操作的理解,为实践中的运用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讨论、实验实践等各种方式,使学生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各种矿井通风方式的安全规范和管理原则,理解并熟悉矿井通风与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
3、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实践操作保障人身及设备安全的安全规程,为实践中的矿井通风有所准备。
三、教学内容
1、介绍矿井通风与安全的重要性
2、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3、矿井通风的安全管理要求
4、矿井室内的通风设施
5、排气系统的安装及使用
6、气体和烟尘检测
7、维护检查及应急应对措施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老师通过ppt和讲解,让学生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的重要性和安全操作规范。
2、研讨法:老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尤其是有关实践中的矿井安全操作的问题,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关系。
3、实验法:根据课程安排,老师安排学生到实验室上机操作,实现一定的实验要求,比如通风测量等等,使学生能够更加实践地,更深入地理解矿井通风与安全。
五、教学时间
预计本课程需要20到25小时即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其中矿井实验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场地等因素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郑州校区)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题目
系部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1 矿井概况
1.1 地质情况
正文
1.2 矿井开拓及开采条件
正文
1.3 自然灾害条件
正文
2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
2.1矿井通风系统类型
正文
2.2 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
正文
2.3 采区通风系统
2.3.1 采区进回风上山布置
正文
2.3.2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布置
正文
2.4 采区巷道布置
3 矿井总风量的计算与分配
3.1 矿井需风量计算
正文
3.1 矿井总风量分配
正文
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4.1 摩擦阻力
正文
4.2 矿井总阻力
正文
5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5.1 主要通风机参数计算
正文
5.2 电动机参数计算
正文
6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