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理工大学 化学-商品检验
沈阳理工大学 化学-物理化学G2教学大纲

《物理化学G2》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531017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Chemistry G2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化学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地位及教学目标《物理化学G2》是工程院校化学专业一门必修的主干基础理论课,主要讲授电化学、界面化学及动力学部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进行一般科学方法的训练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物理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节中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授内容应分清主次,在注意系统性的原则下,针对本学科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着重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重视习题课,课外辅导和批改作业等各个重要教学环节。
为学生成为高级化学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作为理科专业物理化学的教学以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如下:1.相平衡掌握相、相数、自由度等概念;会应用相律进行有关计算;掌握单组分系统的相图;掌握杠杆规则;掌握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掌握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掌握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和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掌握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2.电化学熟练掌握电解质溶液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及法拉第定律,熟练掌握可逆电池的相关知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了解极化、超电势、电解时的电极反应等内容。
3. 界面现象掌握表面吉布斯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应用;了解拉普拉斯方程、开尔文公式及其应用;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及吸附等温式的应用;掌握接触角、润湿、铺展等概念及杨氏方程的应用。
了解吸附的概念及吉布斯吸附等温式的应用;掌握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基本性质和实际应用。
沈阳理工大学-产品语义学产品设计应用

《产品语义学产品设计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131035课程英文名称:Product Semantics Product Design Application课程总学时:72 讲课:56 实验:16 上机:0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5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产品语义学产品设计应用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产品语义学的相关知识以及通过语义学的设计来掌握提高设计实践水平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更高层次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产品语义学知识;2.运用产品语义学来进行产品设计;(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了解产品语义学的发展历史,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2. 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语义学知识进行产品的造型设计。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设计想象能力与思辨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以本大纲为指导,采取不同的脉络线索进行讲解。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实践类基础课,教学过程应以设计方法分析与实践为主。
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对先修课没有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产品语义学设计作业。
2. 课程中学生要大量实践对产品语义学的体会设计。
3.安排大作业,大作业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产品语义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于通过语义学的理解达到设计水平的提高。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80%,专题报告占20%。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有机化学E大纲2012-10-15

《有机化学E》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31E05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E)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的地位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化学基础课。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合成、应用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
2.教学目标:近十多年来,由于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生物学及近代物理测试技术等学科与有机化学的相互渗透,配合和促进推动了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对有机化学课程也引起了不少新的看法和变革,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作为工科基础,有机化学课程来说,重点仍放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各类官能团的典型反应,以及实验操作等三个方面。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好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好的学科技术成就,培养和造就高级化工技术人才打好一定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变及其规律。
正确掌握基本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重要的单元实验,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一般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设习题课。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可以辅助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学习有机化学之前,建议学完无机化学。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章节应在课程中增加例题,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高效液相法测定维生素B2原料药的含量

高效液相法测定维生素B2原料药的含量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B2的含量方法。
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0.35%磷酸的0.01 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26∶74);检测波长267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
结果:维生素B2在1.5~12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4.617 65X-0.467 68(r=0.999 95,n=6),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48%、99.26%、100.54%,RSD分别为0.37%、0.18%、0.18%。
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维生素B2的质量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HPL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vitamin B2 in vitamin B2 bulk drug. Methods: The 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4.6 mm,3.5 μm)was used, mobile phase was methanol-0.35%phosphoric acid and 0.01 mol/L sodium heptanesulfonate solution (26∶74) with the flow rate of 1.0 ml/min, detected wavelength was set at 267 nm,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5℃. Results: The calibration curve was linear at the range of 1.5-12 μg/ml for vitamin B2. The linear equation was Y=94.617 65X-0.467 68(r=0.999 95, n=6),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vitamin B2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 concentrations were 99.48%, 99.26% and 100.54%, respectively; RSD were 0.37%, 0.18%, 0.1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rapid, accurate, high sensitivity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 it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l of vitamin B2 bulk drug.[Key words] Vitamin B2; HPLC; Determination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为水溶性维生素,容易消化和吸收。
沈阳理工大学 化工原理C

《化工原理C》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531016课程英文名称: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课程总学时:56 讲课:48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化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所必修的一门工程学科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生产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设备及其计算、选型。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基础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应能够系统地掌握工业生产中常用单元操作的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选型;能够熟悉单元操作的工业应用,分析操作过程中操作条件对过程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和相关知识的综合性较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讲授以各单元操作的过程计算为重点,密切联系工程实例。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应在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课程之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中涉及较多的计算问题,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习题课,共4学时,重点讲解各单元操作中的典型计算问题。
本课程中安排8学时的课内实验,实验进程与教学进度相符,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单元操作基本原理掌握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测验、提问、作业、出勤等)占15%,实验成绩占15%,期末考试成绩占70%。
ZIF-8_封装AuNCs_荧光传感器用于铁离子的检测

第53卷第3期 辽 宁 化 工 Vol.53,No. 3 2024年3月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March,2024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2004046)。
ZIF -8封装AuNCs 荧光传感器用于铁离子的检测马品一,刘佳宜,高德江,费强,宋大千(吉林大学化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介绍一个适合于本科教学使用的综合创新实验,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传感器AuNCs@ZIF-8,并将其用于铁离子(Fe 3+)的检测。
MOFs 具有高效吸附、聚集检测物的特点,因此选择将AuNCs 封装到ZIF-8中,从而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
封装后,由于AuNCs 具有AIE 特性,所以AuNCs@ZIF-8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ZIF-8是一种多孔材料,加入Fe 3+后,Fe 3+能够进入ZIF-8内部,导致AuNCs 的荧光被Fe 3+猝灭,成功用于实际水样中Fe 3+的检测。
尽管该实验步骤复杂并涉及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和表征,但它成功地整合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以及材料化学的相关知识,且操作难度适宜。
这为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前沿理解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关 键 词:铁离子(Fe 3+);荧光传感器;综合创新实验;金纳米团簇(AuNCs );金属有机骨架(MOFs )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935(2024)03-0329-04铁离子(Fe 3+)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其在工业废水中含量较多,若无节制地排放,会导致水体和土壤污染,从而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重大危 害[1]。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Fe 3+的检测方法,如电化学方法、液相色谱法、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荧光传感器法等[2],但荧光法以其低成本、快速响应以及高灵敏度等优势突显[3]。
荧光光谱是分子光谱领域的重要内容,许多化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热切期望能进行一些具备理论深度和操作挑战、内容新颖并贴近科技前沿的综合实验,因为这对于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帮助他们进行研究生深造以及职业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4]。
ICP-MS法测定黑糖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检测ICP-MS法测定黑糖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陈 娇,李 娇,周长民(沈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辽宁沈阳 110136)摘 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第一法建立黑糖中铁浓度的分析测定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黑糖中铁浓度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分析,对试样检测过程中影响不确定度的分量:试样质量、定容体积、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测量重复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参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含第1号修改单)》(JJF 1059.1—2012)合成不确定度。
结果显示,黑糖中铁含量的检测结果为(54.2±3.4)mg·kg-1,影响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标准曲线拟合和仪器测量重复性。
关键词:黑糖;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不确定度Evaluation of Uncertainty in the ICP-MS Measurement ofIron in Black SugarCHEN Jiao, LI Jiao, ZHOU Changmin(Shenyang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Institute, Shenyang 11013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method of GB 5009.268—2016, the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iron concentration in black sugar was established. The uncertainty of iron concentration in black sugar was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certainty in the process of sample detection were analyzed, such as sample mass, constant volume, standard solution preparation, standard curve fitting,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 and so on. The uncertainty was synthesized with reference to JJF 1059.1—201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esult of iron content in brown sugar was (54.2±3.4)mg·kg-1,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uncertainty were standard curve fitting and instrument measurement repeatability.Keywords: black sugar; ir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uncertainty黑糖是蔗糖的一种,由于没有进行高度精炼,颜色较暗且带有焦香,甘蔗中的营养成分也得到了充分保存,因炼制时间久,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冷浸渍工艺对‘北红’‘北玫’半甜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摘 要:以‘北红’‘北玫’葡萄为试材,在7 ℃下冷浸渍3 d 后进行发酵,调查冷浸渍对‘北红’‘北玫’半甜型葡萄酒理化指标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传统酿造工艺相比,冷浸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北红’‘北玫’半甜葡萄酒总酚、花色苷、总酸物质的含量,对发酵过程中比重、酒精度、还原糖、单宁的影响不明显。
经过冷浸渍处理所酿出的‘北红’‘北玫’半甜型酒颜色更加艳丽,稳定性好,口感更加饱满、平衡,层次感丰富。
因此,冷浸渍工艺适合该品种半甜型酒的酿造。
关键词:北红;北玫;冷浸渍;半甜型葡萄酒;理化指标中图分类号:TS262.61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414/ki.zwpp.2023.06.015收稿日期:2022-12-23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振兴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项目(2021CGSF0132) 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科技攻关项目(NKYG-19-04)作者简介:李阿波(1983—),硕士,主要从事葡萄加工与栽培工作。
Email:***************Effect of Cold Maceration Process on Quality of 'Beihong'and 'Beimei' Semi-sweet WineLI Abo 1, LI Ruixue 2, FENG Xuemei 1, PAN Jie 2(1.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 China ;2.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Institute of Food Testing/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Market Regulation(Wolfberry and Wine Quality and Safety),Yinchuan 750001, China ;3. Ningxia Jiuxi Mingzhuang Technology Co., Ltd., Shizuishan 753000, China)2023(6): 107-111Abstract: With 'Beihong' and 'Beimei' grapes as test materials, macer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at 7 ℃ for 3days. The change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nd of fermentation, the effects of cold maceration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exes and sensory quality of 'Beihong' and 'Beimei' semi-sweet win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brewing technology, the cold maceration treatment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anthocyanins and total acids in 'Beihong' and 'Beimei' semi-sweet wine in varying degrees, an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pecific gravity, alcohol content, reducing sugar and tannin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fter cold maceration, 'Beihong' and 'Beimei' semi-sweet wines were more colorful, stable, full, balanced and rich in layers. Therefore, the cold maceration process is suitable for the brewing of semi sweet-wine of the varieties.Key words: Beihong, Beimei; cold maceration; semi-sweet wine;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冷浸渍工艺对‘北红’‘北玫’半甜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李阿波1,李瑞雪2,冯学梅1,潘洁3(1. 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02;2. 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枸杞和葡萄酒质量安全),宁夏银川 750001;3. 宁夏玖禧酩庄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石嘴山 753000)SINO-OVERSEAS GRAPEVINE & WINE‘北红’‘北玫’葡萄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选育出的耐瘠薄、耐寒性强的葡萄品种,在北方一些地区可免埋土栽培,果实具有高糖、高酸的特性,从2010年开始陆续在北京、河北、宁夏等地示范栽培[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检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552014
课程英文名称:commodities test
课程总学时:36 讲课:36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化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商品检验是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门研究和评定商品及其原料品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它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多种学科的技术手段,对各类商品组成成分的测定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行研究,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商品检验学研究的对象及任务、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质量监督、商品检验方法等内容。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商品检验基本成分及安全质量各项理化指标分析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理论,通过系统的实验方法的学习、应用及严格的操作技能训练,掌握包括采样、样品前处理及理化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表达及评价等全过程的商品检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掌握商品检验的一般知识,商品检验样品的采集方法,常见商品测定方法,原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测定的意义,并能测定常见的商品生产原料的质量标准,能够通过查阅国家标准测定不常见的待测组分,能独立设计实验步骤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分析检测的基本操作,掌握商品检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本课程为选修课,应重视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但不应忽视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2.本课程在讲述时,应激发学生自学的潜力,通过讨论参与到学习中来,不能填鸭式教学。
3.本课程应用性较强,应在学生参加过生产实习后讲课,效果更好。
4.在讲课不只局限于商品检验的检验,应结合其他相关检验检测,尤其是国际国家标准来讲解。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针对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安排有针对性的适量的习题,通过练习理解方法的原理,熟练操作步骤,以应对将来在工作中商品检验的工作需要,安排适量的实验,有利于学生通过形象的实际操作,深入的掌握商品检验方法。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商品检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30%,实验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七)参考书目
《木材商品检验学》,朱玉杰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化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是—门研究和评定商品及其原料品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它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多种学科的技术手段,对各类商品组成成分的测定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行研究,对商品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以保证生产质量优良的产品供人们使用。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商品检验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绪论(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了解商品属性,掌握商品检验的基本概念和商品检验研究的对象、任务。
旨在对商品检验学从总体框架上全面进行了解,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重点:
总体框架上全面进行了解。
难点:
总体框架上全面进行了解。
习题:
商品检验的基本概念。
第2部分商品质量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使学生理解商品质量及质量管理基本概念,懂得商品质量工作重要性,掌握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重点:
商品质量定义,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意义,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质量管理的意义。
难点: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习题:
影响商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第3部分商品标准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油脂的物理性质及制皂用油脂质量标准、油脂试样的采集、色泽的测定、碘值的测定、皂的值的测定酸值的测定。
重点:
使学生懂得商品标准概念及分级,掌握商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现行检验标准的特点。
难点:
使学生懂得商品标准概念及分级,掌握商品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现行检验标准的特点。
习题:
1.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2.商品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4部分商品质量检验与评价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了解商品检验的基本概念,懂得商品检验基本内容和意义,掌握其检验方法和评价原则。
商品检验的内容和意义,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商品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重点:
商品质量检验类别、商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商品质量评价。
难点:
商品质量检验类别、商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商品质量评价。
习题:
1.商品质量检验的方法;
2.商品质量评价。
第5部分商品质量监督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了解商品质量监督概念和类型,掌握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制度,重点掌握质量认证制度。
重点:
商品质量监督特定含义,抽查型质量监督,质量认证制度。
难点:
商品质量监督概述、商品质量监督工作制度。
习题:
商品质量监督特定含义。
第6部分我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构成法定检验的要素目的与意义。
重点: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的概念及主要内容,构成法定检验的要素目的与意义。
难点:
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规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习题:
构成法定检验的要素目的与意义。
第7部分商检单证的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商检证书的种类和作业,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价值证明和认证发单,原产地证明书和普惠制原产地证。
重点:
价值证明和认证发单,原产地证明书和普惠制原产地证。
难点:
商检证书的种类和作业;价值证明和认证发单,原产地证明书和普惠制原产地证。
习题:
工作质量的基本要求。
编写人:王雷
刘志江
高俊杰
审核人:唐祝兴
批准人: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