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网软交换双归属方案

合集下载

软交换双归属方案探讨

软交换双归属方案探讨
机 G 能够 实现 研 究 , 软 交换 网络 中所 涉及 的安全 机制 进行探 讨 和 属” 制是 N N领域 的安 全容灾 技术 之一 , 对
分析。
异地的容灾备份 。
2 双归属基本概念
3 双归属技术常见组 网方案
11 + 主备方式 : 两套 M S S 中一个 M S S 是激活的,
来网络简化、 成本降低等优势的同时, 也带来了安全
故障。
“ 双归属” 是一种防止软交换设备宕机或者是出 缆 中断 、 供电异常等) 时能够提供紧急通信的容灾机
例如机房火灾、 连接机房的通信电 隐患 : 一旦核心设备发生故障, 将引起大范围的通信 现突发灾害事故( 通过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两套软交换系统之间的 目 前设备厂商通过板卡级冗余备份保证单一设 制 , 来保证当其中某一台软交换设备 出 备的可靠性 , 在此基础上 , 各个运营商从 网络层面保 互为备份的方式 , 另一台软交换设备能够将其业务全部接管 证 网络可靠性考虑, 最大可能地避免单点故障。本文 现故障时 , 从而确保网络在紧急时刻的通信安全 。“ 双归 通 过对 软交换 “ 归属 ( ul mig” 双 D aHo n )技术 的跟 踪和 过来 ,
3 收 日 :o 0 o 0 f 稿 期2 72 2 o- _
维普资讯
技术交流
2 0 1 数 据 通 信 0 7.
Te h lg s u so c oo y Dic s in

直处 于 s nb 状 态 , t dy a 只有 主用 MS S出现故 障的情
摘 要: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络是未来通信发展 的必然趋势。 交换设备的安全性备 受关注, 软 将关 系
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进程 , 文章 旨 在讨论软交换设备应用层的安全策略 , 通过软交换“ 双归属” 技术的跟踪和研

双归属在安徽电信软交换组网中的应用

双归属在安徽电信软交换组网中的应用

双归属在安徽电信软交换组网中的应用作者:朱祥权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第13期摘要:双归属组网方式能较好地实现对软交换server 的保护。

该文重点介绍安徽电信双归属组网中双归属的备份原理、心跳机制和倒换原理,以及在开局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故障现象和解决办法,为后续的技术使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双归属;安徽电信;倒换;心跳;虚拟MSC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13-2958-041 双归属简介双归属(Dual Homing),是指一个媒体网关MGW从属于两个MGC的组网模式。

正常运行时,一个媒体网关MGW只注册到主用MGC上。

当该主用MGC发生故障时,媒体网关MGW可以自动重新注册到另一个备用MGC上,继续为此媒体网关MGW所管理的用户提供业务控制功能。

本期工程安徽电信在全省新建综合关口局,采用软交换架构,在合肥集中部署一对移动软交换综合关口局CSOFTX3000,做为新建综合关口局的核心交换设备,在16个地市各新建一套媒体网关设备,,做为各个本地网与其他运营商的网间关口局使用。

两台GMSCe采用1+1互助双归属容灾方案,并异地容灾。

逻辑上划分为两个大区,其中合肥、蚌埠、淮南、宿州、阜阳、滁州、淮北和亳州等8个本地网的GMGW归属于GMSCe3,马鞍山、安庆、黄山、铜陵、宣城、六安、池州和芜湖等8个本地网的GMGW归属于GMSCe4。

两台GMSCe的负荷相对均衡,各处理50%的业务量,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图11.1 1+1互助双归属组网介绍CDMA移动软交换中心(MSCe)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较高,覆盖业务面大。

当出现重大网络灾难时,如人为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会导致大范围的业务中断,影响非常大。

为了实现CDMA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华为实现了CDMA软交换中心(MSCe)的异地容灾备份,即为网络上主用的MSCe增加一个备份的MSCe。

移动软交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移动软交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移动软交换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移动软交换网络具有高密度、大容量、集中的MSC SERER的特征,可为运营商节省大量的CAPEX和OPEX。

但在这样的架构下,网络安全也显得更加重要了。

华为移动软交换网络从网络的角度提供了完整可靠的网络安全方案。

华为的移动软交换网络安全方案主要包括具有1+1和N+1备份两种方式的双归属方案,u-FLEX解决方案,以及HLR容灾方案。

1.双归属(Dual Homing)基于软交换架构的大容量MSCServer、MGW,在容量上与传统的GSM、R99 MSC有大的飞跃。

核心网设备的容量比过去有很大的提升。

采用大容量设备建网,安全性将是运营商的关注重点。

华为双归属(Dual Homing)解决方案,可以提高MSC Server的安全性,包括:1+1主备、1+1互助、N+1主备三种工作模式。

1) 1+1主备模式双归属1+1主备模式是指:主Server与备Server同时运行相同的软件和数据,备用Server 可以认为是主用Server的镜像,备用Server与外部网元如HLR/MG/SCP/SMSC/STP的信令链路处于非激活态,一旦主用Server出现故障,备用Server将激活为主,MGW注册接入新的Server,业务会有短时间的中断恢复。

2) 1+1互助模式双归属1+1互助模式是指:两个Server都预留部分资源给对方作为非激活态的资源,一旦对方Server出现故障,就激活预留的资源,接管对方管理的MGW等资源,把两个原来独立运行的端局合而为一,涉及到多信令点、多MSCAddress、多VLR Address等复杂的配置。

3) N+1备份模式双归属N+1备份模式是指:在由N个MSC Server组成的网络中,设置一个互助用的Server,平时N个Server正常工作,互助用的Server空转。

当N个正常工作的Server中一个出现故障时,互助用的Server能自动接管故障的Server下带的MGW和RNC。

如何构建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

如何构建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






…信工程一 _
如 何 构 建 电 力调 度 软 交换 通 信 网
国网江西省 电力公 司萍 乡供 电分公 司 钟 志萍 徐 星 肖振 华
【 摘要】软交换是 电力调度通信 网末来 的发展趋 势,有利于提高电力调度在 电网运行 中的 能力 ,满足 电力企业 的发展 需求。目前 ,软交换通信 网成为 电力调度 中的核 心部 分 ,完善电力调度 电力分配 的状态。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 比较复 杂,需要多项技术的支撑,因此 ,本文通过对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信网进行研究,分析 主要的构建 方式。 【 关键词 】电力调度 ;软 交换;通信 网

建层 次关系,软交换在控制 层中 占据核心 地位 ,连接多项协议接 口,实现多模块互 联 ;( 3 ) 传输层,承 载软交换通信网的传输 业 务 ,积 极承接 控制层 的命令 ; ( 4 ) 接入 层 ,由电力调度 的媒体 设备 构成 ,主动连 接 用电用户 ,确保信 息高效传输到各个层 次;( 5 ) 终端层 ,作用 于 电力 调度 的终端 部 分,通过语音设备 ,完成 调度的功能交 换 ,实现视频、录音等多种功 能。 2 . 省调 、备调和地调 在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框 架的基础 上 ,分配省调 、备调和 地调 ,构建层次性 的软交换通信 网。 ( 1 ) 省调,省调是软交换通信网的最高 部分,用于指挥 网络 中的通信 内容 。软交 换 设备 ,具有足够 的管 理能力,可 以作为 电力调 度的控制部分 ,既可 以实现变 电与 检 修,又可 以控 制呼叫 的过程 。电力企 业在 软交换通信网 的省调部 分,安排 了媒 体 设备,完善业务层 次, 电力调度 中能够 统一控制媒体设备 ,连接省调 中心与 分项 电力企业,顺利 实现业务交换。 ( 2 ) 各调 ,备调主要为省调提供备份服 务,归属于省调 中。软交换通信 网中的备 2 . 混 合 组 网 技 术 混合组 网是指T D M 午 日 I P ,有利于实现 固 调与省调具有相 同的配置和管理方式 ,起 定调度 。I P 可 以拓 宽软 交换 的承载方式 , 到容灾的作用 ,备 调与省调始终保持 同步 支撑数据信息的流通 ,而且I P 可以支撑T D M 状 态 ,如 果 备 调 需 要 更 新 设 备 , 需上 报 省 的运 行,为其提供 足够的后援 支持 。在 调。省调可 以缓解 软交换通 信网异地传输 T D M 和I P 的混合参与下,同步 电力调度 的调 的压力,提高信 息传输 的能力 ,确保 电力 度 台,确保调度人 员在 现行状态下实现 电 调度 的安 全 进 行 。 ( 3 ) 地调 ,地调 属于 地方 性 的软交换 力通信,不会影响 电力调度 的信息传输 。 二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方 通 信网,各级地 区配 备了统一的软交换平 式 台,利用站点管理 的方式 ,协调控制通信 目前 , 电力 调 度 的 通 信 网 能 力 较 低 , 网。地调同样需要安装与省调、备调相 同的 跟不 上电网发展 的速度 ,大多 以光纤 的方 设备 ,完善软交换通信网中的地调结构 。 式为 主,降低通信传递 的效率 。为提高 电 地调与省调表现 出独立的关系,S I P 协议的 力调 度的通信水平 ,避 免出现通信干扰和 控 制下实现互通 。地调的构建 ,能够 实现 延迟 ,电力企业积极 引进 软交换技术 ,完 终端对话 ,有利于电力调度的数据交互 。 善通信 网的构建 。分析 电力调度软交换通 3 . 变电与融合部分 信 网的构建 ,如下 : 电力调 度软交换通 信网 ,需要变 电与 i . 软交换通信网的框架 融合 ,完成整体 构建的过程 。不 同层 次、 电力调度 软交换通信 网的构建框架 包 级 别 的通 信 网 , 都 需 要 利 用 融 合 的 方 式 , 含五个部分 。分析如: ( 1 ) 应用层 ,用于处 组成完整 的通 信网络 。所 以软 交换通信网 理 电力调度 中的数据信 息 ,在业务逻辑 的 还需构建互通 电路 ,促进 电路与通信 相互 约束 下 ,有 目的的解 析调度信息 ,确保 调 连接的能力 。 度信 息达到协议标 准,进而做好业务发 展 变 电与融合部分在 软交换通信 网 中的 的工作; ( 2 ) 控制层,专 门用于连接逻辑业 连接,需要借助T S D N B R I 接 口,通过交换 务 ,科学规整 电力调度 中的呼 叫业务 ,构 机控制所有 的连接 过程 ,而且在 构建的过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

在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网络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自动化。

软交换技术是电力通信网络中针对网络信息见得传输与转换的一种技术。

这一技术为统一网络智能化与不同介质网络的转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通信技术。

本文主要从软交换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通信系统组成以及分类分析、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三个方面对电力通信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软交换技术;应用;分析随着网络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我国电力通信系统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地被完善。

这一技术拥有着高效、经济、环保的特点,它的广泛应用有利于电力通信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有利于信息的传输与管理,是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处理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1、软交换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1.1 接入层与功能嫉恶如仇是软交换系统的第一个结构层,接入层中主要包括有信令网关、无线接入网关、中继网关与用户接入网关。

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实现网络终端和外部网络与核心网络之间的连接,已完成信息业务的收集和传递。

1.2 控制层与功能控制层属于软交换系统中的核心结构,主要功能是呼叫控制,即完成对网络相关交换资源的分配,电力系统的业务层中所需要的资源也是通过控制层来提供的。

控制层能够对多个媒体设备呼叫自建立到释放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

1.3 业务层与功能业务层的主要功能是对网络业务进行建立、提供和执行,以及为实现智能网中的业务而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

业务层的主要组成包括有策略服务器、业务控制点、应用服务器与AAA服务器。

1.4 传送层与功能传送层的主要设备是ATM 交换机和IP路由器,这层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起有效的通道完成对语言以及视频信号的传输工作,并充分发挥媒体网关的功能以及作用。

传输层可以通过结构来实现分组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连接,即IP网络断电和SIP 客户终端、还可以是H.323 终端业务的连接与实现。

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探讨

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探讨

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探讨一、软交换基本原理1.1软交换平台的功能结构在电力通信专网中,软件换平台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数据传输的特定功能,采用标准协议与接口,并将业务/控制与传送/接入相分离,进而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正常通信和连接通畅。

因此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需要实现以下主要功能来构建完善的功能结构,即业务交换功能、呼叫控制功能、地址解析功能、业务提供功能、计费功能、协议功能、资源管理功能、互通功能等。

软交换平台的各种功能与服务器、网关、终端等相互融合,共同完成软交换的连接与通信。

1.2软件换网络构架从电力通信专用网络的软件换平台功能结构来看,软交换网络构架则可依据其功能分为接入平面、控制平面、传输平面与业务平面四部分。

通常接入层面主要包括媒体网关、信令网关、接入网关等接入网关设备,目的是为各种设备提供接入核心骨干层的方法和手段;传输平面的核心传输网络是IP分组传送网络,为各种媒体流与信令提供传输通道;控制平面主要由软交换设备组成,实现协议处理、呼叫控制等功能,并提供访问底层网络资源的开放接口;业务平面最主要的软交换功能实体是应用服务器,为通信中各业务提供执行环境。

1.3软交换主要协议适用于电力通信专网的软交换平台是一种开放和多协议实体,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各种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是通过软交换提供的各种标准协议进行的,软交换协议保证了不同通信信号、通信设备之间通信业务的稳定实现。

一般来说,软交换主要协议包括SIP、M2UA、H.323、MGCP、BICC、H.248/ MGACO、RADIUS、SCTP、SIUP、TUP等。

软交换提供的各种协议保证了通信系统各网元之间的通信,使设备与设备之间能够交互与协调,进而保障通信网络安全服务的质量。

二、电话公网和电力专网对IP电话的理解及需求差异2.1理解差异电力专网通信网要求交换设备性能高、功能齐全、容量相对较小,软交换与IP电话能够实现宽带与窄带混合组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软交换网络双归属机制研究

软交换网络双归属机制研究

将采用不同容灾配置的 M 、S G S 和容灾数据库组合起
来.就形成了 N N双归属容灾策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 G
准, 可以分为自动容灾和手动容灾 、 整体容灾和部分容灾、 全业务容灾和部分业务容灾、 按照用户类别进行容灾等。
主动检测软交换故障的过程 : 3 ( 每 0s定时器可调) 发一次心跳 . 没有收到回复就在 5s 内重发 4次心跳 , 如 果仍未收到回复, 则在 7 的链路保护时间以后向备用 0s
大话务量冲击造成区域 内负荷分担或双路 由节点全部瘫
痪也是网络的重大威胁。对于以上问题, 软交换网络双归
属是很好的解决办法。
2 软 交 换 双 归 属 原 理
目前, 软交换网络的双归属是指两个 S ( S 软交换 ) 设
备之间互为容灾备份关系, 为对方提供接人层以下的各种
网关、I 设备、 D设备等的注册 、 S P l A 呼叫路由、 计费和全业
本 文 从 软 交 换 网络 双 归 属 实 现 原 理 出 发 , 析 和 描 述 了 双 归 属 的关 键 要 素 和 切 换 流 程 , 指 出 分 并 了现 阶段 双 归 属 功 能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
1 引言
由于网络和业务的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感受,
是对软交换网络接人层而言的, 应用层设备( 如应用服务 器、 L 、 S RI H P外设等 )的安全性仍通过负荷分担、+ 或 11 NI + 等方式来保证。 软交换网络实现双归属的前提是两个容灾软交换系 统间建立互为备份的容灾数据库。网关与 S S之间通过 H. 8心跳检测来判断主用 S 2 4 S的工作状态, 决定是否发 起容灾双归属切换 ;容灾侧 S 根据设置的容灾策略决 S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软交换部署方案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软交换部署方案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软交换部署方案发表时间:2016-12-14T15:50:21.573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9期作者:王春燕陈伟符永源[导读] 针对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交换网络面临的现状,新的网络建设不仅需要着眼现有网络情况。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海口 570203)摘要:针对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交换网络面临的现状,新的网络建设不仅需要着眼现有网络情况,在解决现有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同时需要着眼全局,充分考虑未来网络的整体建设和业务发展需求。

关键词:网络;设置方案;设备配置;1.总体解决方案概述1.1设备级和网络级备份结合,尽量避免单点故障,每个网元的关键板卡都采用主备或者负荷分担的工作方式,保证系统高可靠性;1.2除现有的电话业务之外,需考虑中期及远期可利用该系统开发的新业务、新功能。

1.3整体网络的QOS保障及安全保障措施。

1.4宽带上网部分需考虑公网IP地址的合理分配以尽量节省公网IP,并考虑公私网IP地址转换等因素。

根据以上需求,本着充分保护现有投资以及系统易扩展易升级易维护等原则进行本方案的设计。

2.核心控制设置方案本工程在省公司大楼设置呼叫控制器、中继信令网关、业务服务器和网管计费平台,在海口供电局部署一套呼叫控制器和一套中继信令网关。

主呼叫控制器、中继信令网关以及服务器都放置在省公司机房,相比于放置在海口供电局的备用设备,应该有更高的安全级别要求,所以建议在省公司机房放置2套网络设备(2台防火墙和2台专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旁挂,呼叫控制器、中继信令网关和服务器采用双上联至专用三层交换机。

由于大同路核心路由器可能检修,所以海口供电局处的防火墙也上连到海府路核心路由器。

2.1数据设备冗余机制为了提高网络安全和高可用性,配置2台防火墙并启用HA功能,为了提供不间断服务,备用防火墙通过心跳线检测到主防火墙设备宕机后,马上接管主防火墙的工作,并且能保证所有连接信息不丢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所需要 的呼 叫控制 功 能不 同 ,而软 交 换 则是 与
业务无关 的 ,这要 求 软交 换 提供 的 呼 叫控制 功 能 是各种业 务 的基本 呼 叫控 制 。软交 换 主 要完 成 以
下功能 :
能 网技 术之 长 ,在充 分利 用 现有 资 源 的 同时 ,实 现 网络 的融合 与业务 的融合 。
检 出和资源控 制 等 。支持 基 本 的双 方 呼 叫控制 功 能 和多方 呼叫控 制 功 能 ,多 方 呼 叫控 制功 能包 括 多方 呼叫 的特 殊逻辑 关系 、呼叫成员 的加入/ 出 退
图 1 结构 图
/ 隔离/ 听等 。 旁 3 )业 务提 供 功 能 :在 网络 从 电路 交换 向 分 组交换 的演进 过 程 中 ,软 交换 技术 必 须 能够 实 现
处理 控制 、信 号与 事件 处 理 、连接 管 理 、维护 管
理 、传 输 和安 全 等多种复 杂的功 能。
2 呼 叫控 制 和 处 理 功 能 :它 可 以为 基 本 业 )
务/ 多媒 体业 务呼 叫的建 立 、保持 和释放 提供控制 功 能 ,包括 呼 叫处 理 、连接 控 制 、智能 呼 叫触 发
1 12 软 交换功 能 ..
软交 换是 下 一代 网络 的控 制 功 能实 体 ,为 下

代 网络 提供具 有实 时 性要 求 的业 务 的 呼 叫控 制 和连接控 制功 能 ,是 下 一代 网络 呼 叫与控 制 的 核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8—1 0
3 8
P T /S N交换 机所 提供 的全部 业 务 ,包 括 基 本 S N ID
实 际上是 可 以调 和 的 。这 种矛 盾 可 以通过 媒 体 网
关 这个 桥梁来 解决 。
12 1 控 制与 承载分 离 .. 控 制与 承载 分离 的最 大 好 处是 ,承载 可 以重 用 现 有 分 组 网 络 ( T I ,就 成 本 和 效 益 而 A M/P)
1 2 5 开放 的 N N体 系架构 .. G 不但 N N 之 间 采 用 开 放 的 标 准 接 口 ,而 且 G N N还对外 提供 O e P ,开 放 的网络接 口设 置 G p nA I 可 以满足 人们业 务 的 自编 自演 。

要 :从软 交换 网络 双归属 实现 原理 出发 ,分析和描 述 了双 归属 的关键要 素和切换 流程 ,并针 对云 南
双 归属
电力通信 网现运 行软 交换设 备及其 双 归属 方案做 了探讨 。
关键词 :软 交换
中图分 类号 :T 7 M6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0 7 4 ( 0 0 6- 0 8— 5 0 6— 3 5 2 1 )0 0 3 0 心 。简单地 看 ,软交 换所 完 成 的功 能相 当于 原有
业 务和补 充业务 ,还 应 该 与现 有 的智 能 网配 合 提
第3 9卷
电力通信 网软 交换 双 归属方 案
21 0 0年 第 6期
供智 能网业 务 ,也 可 以 与第 三 方 合 作 ,提供 多 种 增 值业 务和智 能业 务 。
1 2 软 交换 的优点 .
单 一化 与接人 层 面 多 样化 字务 。软交 换 为 下一 代 网络 提 供 具有实 时性要 求 的业 务 的 呼 叫控制 和连 接控 制 功 能 ,它 吸取 了 I 网络 技术 、A M 网络 技 术 和 智 P T
换机的 “ 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 的 “ 呼 叫控制 ” 功 能是 和业 务结合 在 一起 的 ,不 同 的业
软 交换 的关 键特 点是 采 用 了开 放式 的体 系 结
构 ,网络 在功 能上 从纵 向被划 分 为媒 体/ 入 层 、 接 核心传输 层 、呼叫控制层 和业 务/ 用层 4层 ,其 应
结 构如 图 t 示 : 所
户媒体 网关 和综 合 接人 网关 等 ,支 持 MG P协议 C
和 H 2 8 ME A O协 议 来 实 现 资 源 控 制 、媒 体 .4/ G C
言 ,这可 以大 大 降低 初 期 设 备 投 资成 本 ,对 现 有
网络挖潜增 效 ,提 供 现 有 分 组 网络 的利 用率 ;就 容 量而言 ,重 用现 有 分 组 网络 ,其 容量 经 过 多 年 的投资 ,部 分地 区容 量 已经存 在 一 定冗 余 ;就可
2 软 交换 双 归属 技术
双 归 属 的概 念 是 指 处 于 异 地 的 两 个 软 交 换
1 1 软 交换 网络体 系结构和功 能 . 1 1 1 体 系结构 ..
1 )媒 体 网关 接 人 功 能 :媒 体 网 关 功 能 是 接
人到 I P网络 的一 个 端点/ 络 中继 或 几个 端 点 的 网
集合 ,它是分组 网络 和外部 网络 之 间的接 口设备 ,
提供 媒 体 流 映 射 或 代 码 转 换 的 功 能。例 如, P T /S N P中继媒体 网关 、A M 媒 体 网关 、用 S N ID I T
第3 9卷 21 0 0年 1 2月






Vo _ 9 No 6 l3 .
De . 01 c2 0
YUNNAN ECT C P0W ER EL RI
电 力通 信 网 软 交 换 双 归 属 方 案
龚 宇
( 云南电 网公 司通信 分公 司 ,云南 昆明 60 1 5 2 7)
1 软 交换 技 术及 其优 点
下 一 代 网 络 ( G — N x G n rt n N t NN et e e i e. ao
交换机 所提供 的功 能 。软交 换是 实 现传 统 程控 交
w r) 是在统 一的管理平 台下 ,基于 统一 的 I ok P通
信协议 提供可 以包括 语音 、数 据 和 多媒 体 等各 种 业务 的综合 、开 放 的 网络架 构 ,以满 足 各种 宽 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