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运用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运用

I MS技术在 电力系统交换 网中的运 用
颜 辰凡 ,刘 晟 ,言语 佳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株洲供 电分公 司,湖南 株洲 4 1 2 0 0 0)
术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 电力 系统 是 现代 人 们 生 活 生产 的 关键 ,且现 代 电力 系统 的 电 力服 务 与 电力 企 业 的核 心 竞
Ab s t r a c t : T h e p o we r s y s t e m i s t h e k e y t o t h e mo d e r n p e o p l e " s l i f e a n d p r o d u c t i o n , wh i l e t h e p o we r s e r v i c e
争 力 直接 相 关。 电力 系统 交换 网是 以 电力客 户 为 中心 的 管理 理 念 ,是 提 升 电力服 务 水 平和 服 务 质 量 的基础 。 电力 系统 交换 网可 以被理 解 为 电力 系统 的神 经 系统 ,是 完成 电力 系统通 信 的基 础 。I MS 技 术应 作 为 一种 为 I P 、 支持 多业务 、接 口开放 性 、移 动 性 分组 网构 建 的基 础 类 型 ,是 改善 电力 系 统 交换 网质 量和服 务 水平 的基 础 。 因此 ,分析 I MS技 术 及 其在 电力 系统 交换 网 中的具体 运 用 。 旨 在 提 升 电力 系统 交换 网 的质 量 、功 能及 服 务 水 平 ,获 取 电力 企业 核 心 竞 争 力 ,从 而推 动 电力企 业
p o w e r s y s t e m, a n d i s t h e b a s i s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o f p o we r s y s t e m. I MS t e c h n o l o g y , a s a b a s i c t y p e i n s u p p o a 0 f I P , mu l t i — s e r v i c e , i n t e r f a c e o p e n e s s a n d mo b i l e p a c k e t n e t w o r k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a n d i s t h e b a s i s o f i mp r o v i n g t h e q u a l i t y a n d s e r v i c e 1 e v e l o f p o we r s y s t e m s wi t c h i n g n e t wo r k . F o r t h i s r e a s o n ,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n I MS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运用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运用摘要:电力系统是现代人们生活生产的关键,且现代电力系统的电力服务与电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直接相关。
电力系统交换网是以电力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提升电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基础。
电力系统交换网可以被理解为电力系统的神经系统,是完成电力系统通信的基础。
IMS技术应作为一种为IP、支持多业务、接口开放性、移动性分组网构建的基础类型,是改善电力系统交换网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
因此,分析IMS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具体运用,旨在提升电力系统交换网的质量、功能及服务水平,获取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IMS技术;电力系统;交换网;网络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电力通信业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程控语音通信等窄带业务,而向办公自动化系统、多媒体通信系统等宽带综合业务演进。
门户网站、桌面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等业务需求的增多,需要选择合适的交换技术实现多媒体业务的融入。
1 IMS技术一般认为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
而IP多媒体子系统(IPMultimediaSubsystem,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IMS是朗讯提出的NGN实现大融合方案的网络架构,是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能够满足现有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需求。
IMS不仅可以实现最初的VoIP业务,更重要的是将有效地对网络资源、用户资源及应用资源进行管理,提高网络的智能性,使用户可以跨网络并使用多种终端,感受融合的通信体验。
截至2003年,国际权威标准组织普遍将IMS作为NGN网络融合以及业务和技术创新的核心标准。
对于大规模商用部署,IMS从技术本身已足够成熟。
IMS作为通信架构,开创了全新的电信商业模式,拓展了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
浅谈IMS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

浅谈IMS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作者:张松姜华朱立军于洋来源:《南北桥》2017年第06期【摘要】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基于电路交换的传统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电力企业快速增长的相关需求,IMS行政交换系统将取而代之。
通过对IMS技术的定义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并结合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的现状,分析了IMS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IMS;电力系统;行政交换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14一、引言行政交换系统是电力系统日常办公的重要手段,是调度交换系统的备用保障。
传统的电力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已经难以满足电力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1]。
因此,电力通信行政语音通信业务必须打破传统的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的程控语音通信等相关窄带业务,适应时代需求,向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多媒体通信系统等有关宽带业务方向发展[2]。
二、行政交换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一)全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的现状省公司配置有2套行政交换机,朗讯5ESS2000型行政交换机作为局端用户交换机使用,中兴ZXJ10交换机专用于汇接交换机使用。
此外,为了提高行政交换网中继路由的可靠性,各地市供电公司根据地理位置分布,就近的两两供电公司间采用2×2M中继互联。
(二)IMS技术随着程控交换设备逐渐淡出市场,从目前已有的技术来看,软交换和IMS是下一代交换网络两种比较适合的网络技术。
(三)IMS技术概述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技术即IP多媒体子系统技术,由3GPP标准组织在R5版本基础上提出,是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R5版本主要定义了IMS的核心结构、网元功能、接口和流程等内容;R6版本对IMS进行了完善,增加了部分IMS业务特性、IMS与其他网络的互通规范和WLAN接入等特性。
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

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随着信息化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地州电力通信部门面临着对旧有电话交换网进行改造升级的需求。
为了提高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通信质量,我们提出以下的IMS 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
一、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目标1. 提高通信质量:通过升级设备、减少信号传输的中断和时延,提升通话质量和互联互通的稳定性。
2. 强化系统安全:采用高级的加密技术和防护措施,提升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3. 提高通信效率:通过优化网络结构和增加带宽,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减少通信堵塞和拥堵现象,提高通信效率。
4. 便捷的管理和维护: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监控工具,实现对网络的实时监测、维护和故障处理,减少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1. 设备升级:对旧有的设备进行逐步替换和升级,使用最新的IMS技术,增加设备的容量和性能,提升通信质量和网络效率。
4. 统一管理系统:引入统一的管理系统,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监控,包括设备状态、拓扑结构、性能指标和故障报警等,方便管理员进行实时监测、维护和故障处理。
5. 引入新的服务:结合IMS技术的特点,引入新的服务和功能,如视频会议、统一通信、呼叫中心等,为用户提供更多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方式。
1. 方案制定:根据需求评估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制定改造方案,包括改造目标、具体方案、实施计划和资源需求等。
2. 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方案需求,采购新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保证设备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3. 网络优化和升级:根据方案需求,对网络进行优化和升级,包括增加网络节点和带宽,减少通信堵塞和拥堵问题。
6. 新服务引入和培训:根据需求引入新的服务和功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新服务的使用能力。
7. 系统测试和验收:对改造后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验收,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的改造目标。
通过以上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解决方案,地州电力通信部门能够提升通信质量、系统安全性和通信效率,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通信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IMS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融合中的应用探讨

IMS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融合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科学在进步,科技力量越来越强大,新型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电力通信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IMS技术是电力通信网络中一项重要内容,它提供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工具,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通过IMS技术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关键词:IMS技术;电力通信网络融合;应用探讨IMS技术是新时代人们对电力通信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
我国IMS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对于IMS技术研究较少,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很欠缺的。
所以,我们以下文章对IMS技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1、IMS技术概述IMS技术的开发,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IMS是一种多媒体子系统,是在基于 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
我们现在用的大部分网络是IP,IP的优点比较多,它比较的快捷方便。
而IMS优于IP的点在于,IMS的接受方式比较多,在信息传输上能与IMS业务相适应,这些是IP所不具有的。
IMS能与各种终端实现通信服务,他为IP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弥补了IP中所存在的不足。
2、电力通信网络中通信业务现状分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通信网络的帮助,通信技术的高低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企业朝着现代化发展,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通信工具连接着企业与外界的技术交流。
IMS技术为企业提供通信网络平台,企业可以交给IMS技术处理。
在登陆用户多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处理这些信息,使得企业在网络建设上的投资减少了很多,又能了解更多的信息。
IMS技术的发展空间较大,发展领域较宽。
在多媒体中的运用也是很广泛的,它能跟上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速度,与多媒体技术相辅相成。
还能将资源进行实时共享,企业对于外界的发展趋势能很快的进行了解并做出发展判断。
3、IMS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络融合中的实际应用3.1IMS核心网络组织方案——以XX省联通IMS项目为例3.1.1项目构架项目中主要以会话、用户数据、互通等功能来进行研究。
探析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

探析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摘要: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目前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由于受制于专网覆盖水平,目前行政交换网尚未全面覆盖所有县供电企业以及供电营业厅、乡镇供电所等外部办公点,程控交换设备也难以承载视频通话、统一通信等多媒体增强业务,无法与企业信息化系统同步发展。
面对当前存在问题,需要对便于开发新业务、降低网络成本、便于统一维护管理的电力行政交换网现有主流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IMS技术;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一、技术特点分析IMS是以下一代网络(NGN)作为基础而发展的,可以具备控制、业务的分离、接入无关性融合的优势,并推动业务的开放性、固定与移动融合的实现。
业务的开放性为IMS针对业务与控制间的SIPISC接口进行定义,能够让任何第三方厂商均能遵循此标准接口对新的业务进行开发。
基于ISC接口的业务服务器,能够完成统一通信和视频会议等工作;固定与移动融合为IMS应用统一的用户数据库,并且不管用户以哪种形式对IMS进行接入,都可提供无差别业务以及获得接入无关性,最终实现固定以及移动用户在同一系统内部进行融合,体现出融合的业务的发展。
将IMS主要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归属地控制。
归属网络能够完成呼叫控制、业务控制,推动实现业务提供的一致性,使私有业务获得扩展;②业务提供功能。
分离开业务和控制两方面内容,利于实现不同业务更加迅速和灵活的应用,推动业务的融合,进而获得开放的业务局面;③安全机制。
实现了不同安全接入机制的共存,针对安全域间信令保护机制、网络拓扑隐藏机制进行严密部署;④接入无关性。
提供给全业务运营便捷性;⑤统一策略控制。
二、IMS技术体制框架结构阐述IMS技术是在R5版本上由3GPP所提出,此技术的构成为提供IP移动多媒体业务的网元,其中网元是将分组传送网作为框架的,IMS重要的构成包括CSCF、MGCF以及BGCF、HSS等功能实体。
2.1呼叫和控制、会话功能三项功能实体包括I-CSCF、S-CSCF、PCSCF,可以推动IMS呼叫和控制、会话功能的实现。
IMS技术在湖南电力中的应用

IMS技术在湖南电力中的应用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系统,也是业界公认的固定和移动融合网络技术。
本文首先介绍了IMS系统的技术体制和网络特点;然后结合湖南电力的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及IMS承载網络带宽,提出了IMS技术的引入方案;最后,根据湖南电力实际情况,给出了IMS 接入网改造的方案。
标签:下一代网络(NGN);电力通信;IMS1、概述随着国网公司“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建设的开展,对湖南电力行政交换网的覆盖水平和业务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为坚强智能电网提供有力的通信保障。
由于目前湖南电力行政交换网主要采用电路交换及软交换技术,存在行政电路交换机扩容能力差、后续支撑服务差、站点设备扩容成本高、网络层级较多、架构复杂的、业务单一等问题。
因此,需要寻找降低网络成本、便于统一管理、开发新业务的技术新途径。
软交换和IMS是继电路交换技术后先后出现的两种下一代网络(NGN)交换技术,在公网和专网中已有大规模应用,是当前两种主流的交换技术体制,两种技术体制各有优势,其中软交换技术商用规模大、网元设备简单、运行维护难度低、部署灵活,控制与承载分离,定位于传统窄带业务的IP分组化。
2、IMS系统2.1技术体制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缩写,基于IP承载网,以SIP协议做为核心控制协议,提供与接入无关的IP多媒体业务控制能力。
IMS是一个多媒体控制/呼叫控制平台,支持会话类和非会话类多媒体业务,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具有分布式特点、接入无关的特性和标准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
目前,I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实现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IMS是实现全面网络融合的必然选择,是下一代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
2.2网络特点IMS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归属地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都由归属网络完成,保证业务提供的一致性,易于实现私有业务扩展;(2)业务提供能力:业务与控制完全分离,有利于灵活、快速的提供各种业务应用,更利于业务融合,实现开放的业务提供模式;(3)安全机制:多种安全接入机制共存,部署安全域间信令保护机制,部署网络拓扑隐藏机制;(4)统一策略控制:统一的QoS和计费策略控制机制。
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

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展开讨论,通过优化网络架构、设备升级和替换以及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造方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IMS行政电话交换网的基本概念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方案,并就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未来发展展望指出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通信网络建设方向。
结论总结了本次改造对地州电力通信网络的重要意义,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地州电力通信、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方案、网络架构优化、设备升级、服务质量提升、实施效果、未来发展、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州电力通信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改造的解决方案引言: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州电力通信领域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和日益复杂的通信环境。
作为地州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关键设施,IMS行政电话交换网承担着重要的通信功能。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传统的IMS行政电话交换网已经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网络结构不够灵活、设备性能有限、服务质量不够稳定等。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通信需求,提高地州电力通信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对IMS行政电话交换网进行改造和升级已经成为迫切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改造IMS行政电话交换网,优化网络架构、提升设备性能、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地州电力通信网络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州电力通信IMS行政电话交换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进一步优化网络架构,升级和替换设备,以及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对IMS行政电话交换网进行改造,可以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改造方案的实施还可以提升网络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升通信服务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通过本次研究,旨在为地州电力通信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通信网络,为公司的发展和业务的拓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对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演进策略以及部署方案进行
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IMS技术;电力通信网;部署方案
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采用传统的电路交换技术,尚未覆盖全县供电公司、供
电所、营业厅等县级办公场所。
相对于新型的网络交换技术,传统技术目前并不
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在视频通话等业务方面其技术也存在一定不足。
IMS作为
下一代网络主流的交换技术系统,目前已有很成熟的应用。
IMS技术在电力通信
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
1、电力行政交换技术发展过程
交换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程控交换、软交换、IMS交换的发展过程。
(1)程控交换: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程控交换技术的发展,程控
交换技术在世界各地逐渐普及与发展。
在我国,随着电力通信网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逐步建立行政交换网络覆盖各级,为日常办公管理、电力生产调度
等业务提供可靠安全的语音、传真等数据通信服务。
(2)软交换:该技术最早出现在1998年,该技术是二十世纪电话通信的一
项重要发明,也是近30年来电话交换的主要技术来源。
相对程控交换技术该技
术的主要区别是将呼叫和控制功能进行分离,实现软件自动呼叫,进而能够对用
户的不同需求在传输层与控制层进行合理的结合,提供相对开放和灵活的协议,
同时,该技术的出现也可以处理一定的多媒体业务功能。
(3)IMS交换:在二十一世纪,随着IP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现有的电路交换网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音频、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业务的
需求,急需引入新的交换技术来满足现有的网络和业务融合的需求。
IMS技术凭
借多媒体业务融合以及固定移动多接入方式的优势,可适应逐步向扁平化、
IP化、智能化、多业务融合的方向发展,被认为是下一代行政交换网的演进
方向。
2、IMS网络体系构架分析
2.1IMS技术概念
IMS全称是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其技术由第三代合
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提出,可以说这是一种
全新的、更高级的多媒体业务形式。
2.2IMS网络体系的技术构造原理
IMS网络体系技术其核心就是构建一个平台,通过IMS系统能够保证多样化
终端网络系统的接入,其技术主要是实现基于SIP协议与无关性的接入,且可实
现国际国内漫游、网络资源设限、号码绑定、计费等多样化功能。
IMS技术其功能实现流程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1)
对于IMS技术系统的编程接口,能有效实现各项业务的创建、生成和维护;(2)主要是采用IMS技术系统与其他系统彼此实现互联互通,包括协议适配、
呼叫处理、业务代理、资源管理等功能类别;(3)通过相关业务信令、媒体流等,实现与IMS技术系统的顺利对接。
2.3IMS网络体系网元功能分析
IMS技术主要是由提供IP移动多媒体功能业务的网元组成,而且在体系中所
有的网元都是以分组传送网为构架组成的。
在IMS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呼叫、控制以及会话功能。
在IMS技术中要实现呼叫、控制及会话功能主要是通过三个功能实体(包括P-CSCF、I-CSCF和S-CSCF等)完成。
(2)出口网关控制功能。
该控制功能包括自动选择网络和选择MGCF两种。
使用中根据S-CSCF发出请求,其次再通过来话号码等相关情况来追踪判定最终去向。
(3)媒体网关控制功能(简称MGCF)。
其一是根据需要控制媒体网关(MGW)的媒体通道;其二是通过MGCF对CSCF的选择,进而实现IMS和ISUP
之间的呼叫控制协议转换。
(5)媒体资源管理功能。
媒体资源功能(MRF)包括媒体资源控制部分(MRFC)和媒体资源处理部分(MRFP)。
3、基于IMS技术的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实施方案
3.1电力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根据电力通信业务功能其定位不同,大致可分为3个方面:
(1)生产办公需求。
主要是为提升企业生产办公效率,满足企业生产办公需求。
在企业生产办公中主要包括通话记录、即时通信、传真、视频会议、电话会议、语音通话、一号通、文档共享、企业统一通信录以及语音信箱等功能需求。
(2)业务应用支撑需求。
能够有效的对业务应用开放融合通信能力。
主要包括支撑企业门户、OA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的通信能力需求。
(3)运行维护管理需求。
满足保障企业系统安全、稳定、正常
运行,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运行维护管理功能。
3.2基于IMS的电力应用系统模型
IMS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将以前仅仅通过语音方式进行的通信逐步转变为向
视频、语音及数据合为一体的多媒体融合通信方式,IMS技术也为企业业务体系
及相关应用模型的搭建提供了一个开放平台。
基于IMS的电力应用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图1 基于IMS的电力应用系统模型
3.3IMS在电力行政交换网应用的引入方案
IMS技术体系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作为核心网的目标构架,其具有协议标
准化、接入无关性、接口开放性等优势,但从系统功能上考虑,IMS技术提供的
是一个平台,其具体业务需要业务服务器提供,要想得到较为丰富的业务应用,
需要由UC提供,因此,构建基于IMS+UC的技术方案才能为用户提供较好的体验。
IMS技术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业务、控制和承载的分离,且逐步向集中化部署。
从现有交换网的应用情况来看,由于专网业务覆盖面窄、规模相对较小,行政交
换网引入IMS一般而言是采用省一级平台扁平化网络架构模式,IMS技术的核心
网主节点部署在省公司,其容灾节点作为省级数据通信网第二汇聚点,进而利用
数据通信网进行业务承载。
IMS技术引入电力行政交换网的总体架构如图所示。
图2 IMS引入电力行政交换网的构架
第1阶段:可优先考虑对实施难度相对较小、与周边应用关联不是很大、产
品标准化程度较大的业务网元进行实施,如电话会议、计费及结算应用等;
第2阶段:进一步建设和部署满足业务需求规划的其他业务网元,如企业通
信录、一号通、网络传真、语音及视频、点击拨号、日程管理等。
根据对业务需
求及IMS网元功能的相关映射关系进行分析,在映射中各个IMS网元与需求类别
之间存在一定的功能交叉。
4、结语
交换网络技术逐步向网络融合及多元化业务发展,电力通信也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IMS系统技术的发展将大大有益于新业务的发展,也必将为智能电
网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基于当前的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现状,通过
总结IMS网络体系结构核心功能及构架体系,提出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
网中的接入技术以及应用构架,为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的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春宇,张勇生,肖海龙,etal.IMS技术在电力通信行政交换网中的应用
研究[J].信息通信,2016(7):175-176.
[2]许沙,王渭.宁夏电力行政电话交换网向IMS演进的方案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
[3]张松,姜华,朱立军,etal.浅谈IMS技术在吉林省电力系统行政交换网中
的应用[J].南北桥,2017(6):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