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学院科技部门成立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简介学院亮点◆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机电工程系,为工程大学最早成立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海军工程系舰炮专业发展而来;◆具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及1个黑龙江省工程中心;◆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机械设计及理论”评为中国船舶总公司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6年“机械工程”评为黑龙江省首批一级重点学科,2017年“机械工程”评为“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专业为黑龙江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重点本科专业。
学院简介学院下设水下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所、船舶机械研究所、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研究所、机械基础系、工业设计系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0)”3个本科专业;具有“机械工程”、“设计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本科专业,“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一级学科。
现有在校本科生1276人(其中留学生18人),硕士研究生489人(其中留学生9人),博士研究生92人(其中留学生18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9人。
师资力量该院现有教师121人,正高级职称29人,博士生导师23人(包括兼职博导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4人,硕士生导师67人。
教师博士化率70.2%。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人,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劳模1人、省杰青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
基于科技竞赛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根据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赛事经验,针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创新教学理念、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构建赛事平台等方面,论述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模式。
实践证明,学生的竞赛成绩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科技竞赛机械专业创新人才Explor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Mechanical Ta-lents Based on Sci-tech Competition//Zhi Lin,Chen Ping-li,Guo Zhongning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of the National Undergr-aduate Mechanical Design and Innovation Competition,and ai-ming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for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nnovative teaching philosophy,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and building the event platform,the following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mode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ies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cultivation.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students' competition result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had a good effect.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machinery engineering;innovative talents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Gu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510006,Guang-zhou,Guangdong,China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思想、精神与能力,必须从入学就开始培养。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评定与管理细则为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创新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落实创新创业学分制度,根据长春理工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方案》(长理工教字〔2017〕26号)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细则。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分评定小组,负责本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评定工作。
组长:院长、书记副组长:教学副院长、副书记成员:系(部)主任、系(部)副主任、各年级辅导员、教学干事一、学分类型及内容创新创业学分是指我校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创新创业训练以及培养方案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等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经学校有关部门认定后授予的学分。
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实际,创新创业学分包含学科竞赛类学分、科技创新活动类学分、学术论文类学分、发明创造类学分、专业技能类学分、人文素养类学分、社会实践类学分、国际交流与研修类学分、创业类学分九大类。
二、认定对象和有效时间创新创业学分获得的对象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实践创新创业学分的获取有效时间为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
三、认定原则及学分管理1.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为“谁承办、谁认定”,即创新创业学分由学院内创新创业活动承办部门负责人根据学校评定标准进行认定。
2.同一成果多次获奖或集体奖项与个人奖项有重复的,只取最高值,不重复认定。
3. 学生所获创新创业学分中人文素养类和社会实践类学分合计不得超过2学分(如超出2学分,记作2学分。
)。
4. 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的申请认定材料、认定结果等材料等同于考试试卷,应按照试卷的相关管理规定在学院各专业归档留存。
四、认定程序1.学院各部门集中组织的各类活动,相应承办部门须在活动结束后组织本次活动的创新创业学分的申报和认定工作。
由学生本人依据本学期内取得的各类成果填写《长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分申请表》(见附件1),同时提供各类成果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根据创新创业学分类别报不同承办部门进行审核认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招聘启事

哈尔滨⼯业⼤学机电⼯程学院教师招聘启事岗位名称:招聘部门:机电⼯程学院⼀、岗位介绍及职责1、机械设计系(1)设岗单位基本情况机械设计系由原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教研室(均成⽴于1952年)合并⽽成,现拥有⼀⽀教学科研⽔平⾼、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教职⼯⼈数达41⼈,其中教授、博导17名,副教授14名,7名,教学名师1⼈,省级教学名师3⼈,于2007年⼊选教育部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的本科⽣专业基础课: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先后被评为精品课程。
该系在科研⽅⾯实⼒雄厚,所属的机械设计及理论⼆级学科是国防重点学科,建有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机械传动智能设计与控制、特种机器⼈技术与控制、摩擦学、机械CAD、动⼒学及振动与噪声控制等研究⽅向,承担了⼀批国家重要科研任务,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5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600余篇等。
(2)主要⼯作任务和职责教学⽅⾯Ÿ 承担本科⽣《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研究⽣《微分⼏何建模及应⽤》课程的教学⼯作。
科研⽅⾯Ÿ 能够进⾏特种传动设计、齿轮动⼒学等⽅⾯的研究⼯作。
2、电液伺服仿真及试验系统研究所(1)设岗单位基本情况电液伺服仿真及试验系统研究所专门从事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开发、应⽤及研究的专业所。
其前⾝为哈尔滨⼯业⼤学流体传动及控制教研室,该教研室是我国最早建⽴的该学科的科研和教学单位。
早在1960年就培养出了第⼀届液压传动本科毕业⽣,是原机械部在⾼校中建⽴的两个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室之⼀。
多年来在⼤型⾼性能电液伺服仿真及试验设备、静液传动和负荷敏感技术、液压元件及其可靠性、⽓动技术基础理论和⽓动系统设计等⽅⾯作了⼤量⼯作,获得20多项和部级科技进步奖。
现有教师10⼈,其中教授2⼈,副教授4⼈,4⼈,在读博⼠⽣20⼈,硕⼠12⼈。
该课题组承担6门课程(共180学时,30学时/⼈)。
学校组建科技发展领导小组通知

学校组建科技发展领导小组通知
一、背景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科技事业的发展,提高我校科技竞争力,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学校决定组建科技发展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组成
1. 领导小组名称
科技发展领导小组
2. 领导小组成员
- 组长:校长
- 副组长:副校长
- 成员:各学院负责人、科研处处长、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等
三、领导小组职责
1. 制定我校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提出科技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2. 研究和审议我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3. 统筹和协调我校科技资源,优化科技力量布局。
4. 监督和评估我校科技工作的实施情况,对我校科技工作进行
定期评估和总结。
四、工作方式
科技发展领导小组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的重
大问题,协调各部门的科技工作,促进我校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五、领导小组办公室
科技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科研处,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包括组织会议、起草文件、收集和整理科技发展相关资料等。
六、附则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发布日期:[填写日期]
- 发布单位:学校办公室。
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分析与对策——以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

新类的科技活动表现出较低的兴趣。
2、 形成 系统 的政 策规 范和 制 度 保 障 未
对于学院学 生会 , 要从整体上7  ̄ 学院学 生会科技 实践部的 整体 3 , 0
实力 , 一方面增加科技实践部委员和部长人数 , 另~方 面通过 加强对 外 目前, 学院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 尚未建立专门的管理机 交流 、 开办讲座等方式加大对科技实践部人 员的培训『 力度。另外 , 学院 构来进行管理, 对于学院教师和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系统的政策 将加大对学院下属 的 C D协会等科技协会的管理和引导 力度 , 极引 A 积 和激励措施。在实践中只是由学院学生会下属的科技实践部来负责宣传 导他们在本学期开展对外的科技交流 、 加强与院学 生会 的合作力度 , 初
要轻一些。而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花费 的课 余时 间相对要多 , 所以有不 放实验室 , 购置专 门实验设备 , 成立 创新实验 室 , 为学生科 技开展 科技 少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 , 而不愿花多 余的肘 间参加科技 活动。再加 创新活动的提供必备的实验条件 。 上工科学生发散性、 多元性、 或然性思 维方式的缺 乏 , 导致他 们也对 创 4、 分 发挥 学 生组 织的 作 用 充
科技 的意识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 增强创新能力 , 并通过一系列的课 外科技学术活动来提高学 生科技创新和 实践 动手能 力, 近年来在 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 了一定 的成 绩 , 但也存 在着一 些 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着力解决 : l 学 生缺 乏 正 确 的 参 与科 技 创 新 活 动观 念 、
发明创造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 生给予更多 的倾 斜政策 , 而为学 院 从 科技活动 的持续 、 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支部参与讨论和决定科研、行管的重大事项

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支部参与讨论和决定科研、行管的重大事项面向市场设专业立足市场育人才在办学方向上,我院党总支始终坚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面向市场设专业,立足市场育人才。
目前,我系共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建筑工程等六个专业,并采取多种学制、多种证书、多种招生的“三多”办学形式。
多种学制就是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多种证书就是学历证书、单科结业证书、培训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并存;多种招生就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掌握现代技术之急需,于不同时间,举办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
还从本地实际出发,自编教材,开设选修课,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培养实用技术人才。
我系坚持产、学、研结合,实行联合办学,搞好专业开发。
我系已与广东、上海、深圳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实行订单式培养。
教学开先河教改科研结硕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
办学以来来,我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突出实践性环节教学,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新途径。
为了办出特色,办出效益,我系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首创“三边’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
实行“三边”教学,我系办出了特色,也办出了效益。
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在校学得好,回乡用得上。
学生在学校就学会创业,学会经营,学会管理,学会了当老板。
许多同学毕业后就成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是学校事业腾飞的双翼。
我院党总支把教育科研的重点放在“三边”教学模式的探讨上,要求干部、教师全员参与研究、推介。
为此我系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室。
由教研室牵头,各教研组共同参与,围绕“三边”教学,改革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技术、评价手段,积极探索职教发展的新路子。
专业课教师是“三边”教学的主角。
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总结5篇

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总结5篇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总结(一)为加强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工作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电工程学院党委根据新余学院《关于二级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若干规定》的要求,研究决定,成立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小组。
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在学校及学院的正确领导下,督导组全体成员认真履行职责,本着坚持督与导相结合,以督导学,以学生学习效果作为督导重点,以提升机电工程学院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机电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小组成立情况通过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会研究决定,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小组于2023年9月16日正式成立。
本督导组成员人数总共3人,其中组长1名,成员2名;为增强教学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全面性、科学性及权威性,督导组成员均由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小组成员具体情况如下:1.规范督导工作。
为明确督导组组长职责、督导组成员分工及促进督导组成员间交流以便及时总结学院教学相关情况,督导组制定《新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督导组组长工作职责》及《新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对督导成员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等作了明确规定。
2.加强工作部署。
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督导组在组长组织下,共召开例会9次,主要是针对这个学期教学督导工作计划进行安排与布置,以提高督导组工作成效。
3.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以来,督导成员经常深入课堂、实验室、机房等教学第一线开展随堂听课,尤其是面向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
听课过程中兼顾教风、学风状况调查。
督导成员在各自学科领域及专业辐射范围内共听课86学时,被听课教师人数为86人次,按照听课人不重复计算,被听课人数为45人;其中被听课的新进教师及青年教师人数为15人次,总课时为86课时。
整个学期,共督促机电学院同行评价小组听课310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