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教案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

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精选8篇〕生物实验教案1教材分析^p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
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才能。
学情分析^p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重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根底,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拟抽象。
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才能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本节知识要用详细的,形象的实验进展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p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鼓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化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才能,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
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开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展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
为确保实验平安、顺利地进展,我在课前几天开场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考前须知,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着组员提早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多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多篇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教案1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初中生物七年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七年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水中浮游生物,了解浮游生物的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载玻片、滴管、蒸馏水、水样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显微镜放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台上,准备好玻璃载玻片和滴管。
2. 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并用滴管吸取一滴水样放在玻璃载玻片上。
3.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先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
4. 根据浮游生物的特征和形态,逐一用高倍镜观察,看清浮游生物的形状、大小、运动方式等特点。
5. 记录观察到的浮游生物种类和特点,绘制浮游生物的草图。
6. 结束实验后,将显微镜等实验器材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玻璃器皿破裂伤人。
2.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3. 注意保护好显微镜,避免受到损坏。
4. 在观察浮游生物时,要细心观察,不要错过任何细节。
实验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录和草图,评价学生是否对水中浮游生物有所了解,并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扩展实验:可以进一步观察水样中其他微生物,比如藻类、细菌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了解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15篇

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15篇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能够说明根毛细胞吸水的原因,了解合理灌溉的道理。
能力目标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课题研究,继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通过对生活实例、实验结果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根毛细胞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初步树立植物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了解根吸水原理在实践上应用,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是学习根的水分代谢的必备知识,同时也为今后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水分代谢奠定基础。
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灌溉问题。
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就要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
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经了解,对于这些概念,初一的.学生在小学时有过一定的接触,只是不能准确的进行描述,所以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重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和道理,以及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和过程。
难点:细胞和根毛吸水和失水的道理。
手段:观察、分析、讨论与讲解相结合设计思想:本节课中"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的内容是中心问题。
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现象,让学生由浅入深,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提问:1、根据挂图说明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和功能。
2、成熟区的生理功能与根毛细胞的细胞特点。
二、讲授新课:(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组织学生观察演示实验:把切好的新鲜的萝卜片放入干燥的培养皿中,并撒上食盐。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其变化。
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6篇

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6篇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难点和重点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四.教学设计1.什么是生物?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
(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2。
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生物初中七年级实验教案:观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初中七年级实验教案:观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实验目的与背景生物学是以细胞为基础的科学,观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直接观察显微镜下的植物和动物细胞,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征。
二、实验材料1. 鲜嫩的洋葱叶片2. 盐水3. 经甲醛固定后的洋葱叶片与下颌腮针刺取出海胆卵母细胞液4. 显微镜、载玻片和盖玻片5. 水手电筒或热灯泡三、实验步骤及过程1. 观察植物细胞(1)用显微镜将鲜嫩的洋葱叶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添加1-2滴盐水。
(2)轻轻覆盖盖玻片,利用显微镜调节至最佳焦距。
(3)以10倍或40倍镜观察,发现并记录洋葱细胞中的核、质量较大而均匀分布的细胞液泡以及质量较小的细胞核。
2. 观察动物细胞(1)采用与步骤1类似的方法,将经甲醛固定后的洋葱叶片放置在载玻片上。
(2)用显微镜调节至最佳焦距,并在10倍或40倍镜下观察。
发现和记录洋葱细胞中的核、内质网、线粒体等结构。
(3)将下颌腮针刺取出海胆卵母细胞液滴于载玻片上,加一滴盐水均匀涂敷在细胞上,再覆盖盖玻片并调整至最佳焦距。
(4)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海胆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及其特点,并记录观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是真核生物,通常包含有明显可见的绿色色素,称为叶绿体。
叶绿体具有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能,实验中可以看到它们分布在植物细胞内。
另外,在观察到的洋葱细胞中,还能够看到核、细胞液泡和细胞壁。
核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而细胞液泡则负责存储水分和营养物质。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结构,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2. 动物细胞结构动物细胞也是真核生物,其结构相对简单。
与植物细胞不同,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在实验观察到的洋葱叶片中,可以看到核、内质网、线粒体等结构。
核是控制动物细胞活动的中心,而内质网则参与蛋白质合成与转运等重要生命活动。
线粒体是动物细胞中最显著的器官之一,它们通过进行呼吸作用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并提供给其他生命活动使用。
初中生物第二学期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第二学期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变化,了解渗透作用对细胞的影响。
实验材料:洋葱片、盐水、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2M、0.4M、0.6M、0.8M、1.0M)、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滴管、草图笔。
实验步骤:
1. 在载玻片上涂抹一层盐水,并放上一片洋葱片,用尖头滴管滴加蔗糖溶液,浓度分别为0.2M、0.4M、0.6M、0.8M、1.0M。
2. 将盖玻片轻轻覆盖在洋葱片上,放置5-10分钟。
3. 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片细胞的变化,用草图笔记录观察结果。
4. 比较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洋葱片细胞的变化,并总结渗透作用对细胞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中注意用尖头滴管滴加蔗糖溶液,避免出现溅射。
2.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3. 实验结束后,清洗实验用具。
实验评价:
1. 进行实验时是否按照步骤操作。
2. 观察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3. 是否能合理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延伸实验:
可以将实验中的洋葱换成马铃薯、番茄等其他植物组织,观察不同植物组织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的变化,比较它们的渗透压差异。
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5篇)

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白话文的我精心为您带来了最新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七年级生物教案下册篇一1、知识与技能a.说明绿色植物的细胞在光下能够制造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b.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的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a.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b.说明绿叶在光下制作淀粉的同时还释放出氧气。
c.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课前准备:把一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新课前,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叶片的哪些细胞含有叶绿体?回答: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师:很好,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那我们如何去验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
(二)解疑导拔,合作探究实验指导:1、剪取你所喜欢的形状的黑纸片(小于叶片),从上下两面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遮盖起来,然后放于光下照射30分钟。
2、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观察叶片的颜色的变化),把黑纸片放入盛有适量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3、用自来水冲洗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液。
4、稍停片刻,用自来水冲洗碘液,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水浴加热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3、加碘液后,叶片变为什么颜色?能否判断叶在光下制作的是什么物质?学生实验回答1: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用于实验的植物叶片中的淀粉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第三次再用最后的10盆幼苗重复第三步实验过程,并观察实验现象。
6、把实验结果列成表格,填到表格中。
小结
酸雨会对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环境污染会对生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练习
1、模拟酸雨的PH值应控制在__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
3、观察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它们的形状和数量。
小结
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是白细胞,很难看到血小板(因其太小)。
练习
1、观察的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最多的是哪种细胞?
2、为什么在一个视野中很难找到白细胞?
3、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
2、PH值小于__的溶液呈酸性。
3、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___。
4、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最好设计__实验。
方
法
步
骤
1、准备30盆绿豆芽幼苗。
2、用食醋和清水配制供实验用的模拟酸雨,把PH值控制在4。
方
法
步
骤
3、第一次将10盆幼苗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各5盆,其中甲组喷“酸雨”,乙组不喷。过几天观察实验现象。
2、学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方法。
材料用具
小木棰或手掌
知识链接
1、身体各部分的协调主靠___的调节作用。
2、神经系统是由__、__和它们发出的__组成的。
3、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
方
法
步
骤
1、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_____,另一条腿______________。
方
法
步
骤
2、另一位同学用手掌内侧的边或小木棰,迅速叩击一下受试者上面那条腿________,同时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自然状态下的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因为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
练习
1、叩击韧带时,小腿会以膝盖为轴,_________。
2、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_________,叫反射。
测定反应速度
课题
测定反应速度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1、了解自己的反应速度。
和的英文缩写。
3、血浆的成分中最多的是,约占血浆成分的功能是
。
4、红细胞呈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富含
。红细胞的功能是。
方
法
步
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
方
法
步
骤
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2、通过测定反应速度了解自己的反应能力(神经调节快慢)。
材料用具
尺子20厘米和30厘米的各一根。
知识链接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_________,叫反射。
2、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和___。
方
法
步
骤
1、2-3人一组。
2、甲握一把尺子上刻度值大的一端。
3、乙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但不要接触尺子。
练习
1、食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等六类营养物质。
2、三大供能物质是__、__、__。主要供能物质是__。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课题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1、探索唾液淀粉酶的作用。
2、通过唾液淀粉酶的实验,理解酶的特性。
材料用具
淀粉、烧杯、量筒、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碘液、稀盐酸、冰块等
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
知识链接
1、鱼的呼吸器官是____。
2、红细胞呈___状。
3、人受伤时,有时会有少量血液慢慢渗出,有时会有鲜红色的血液喷射而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出血情况呢?
方
法
步
骤
1、用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和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在培养皿上。等小鱼安定后,将
练习
1、5支试管中不变蓝的是(),原因是()。
2、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唾液淀粉酶对()有()作用。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课题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材料用具
人血的永久涂片,显微镜。
知识链接
1、血液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2、在血常规化验单中,BBC、WBC、Hb、PLT分别是、
知识链接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____。
2、淀粉遇碘变成()色。
方
法
步
骤
1、试管分开并编号,分成5支。
2、收集唾液。
3、每支试管加2毫升唾液。
方
法
步
骤
4、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清水、唾液、煮沸的唾液、含盐酸的唾液、唾液2毫升。
5、前四支试管37度,5号管0度水浴。
6、30分钟,各管加2滴碘液,观察。
小结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此酶不适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作用,最适宜的温度是37度。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课题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1、学会如何测种食物中的能量。
2、明确不同的食物中所含能量不同。
材料用具
试管夹、火柴、易拉罐筒、锥形瓶、水、温度计、花生种子或核桃仁种子等
知识链接
1、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能(焦是能量的单位)。
2、读数时,眼与刻度处要平行。
小结
血管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壁最厚的是动脉,最细的管道是毛细血管。
练习
名称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概念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
薄、弹性小
管腔
大
最慢
血流速度
快
分布部位
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个别较浅(如桡动脉)
血流方向
从动脉端流向静脉端
膝跳反射实验
课题
膝跳反射实验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1、通过做膝跳反射实验,知道什么是反射。
方
法
步
骤
1、准备易拉罐筒,剪一个圆孔,并在孔周围及罐底四周剪若干个孔洞,以便通风。
2、取锥形瓶并注入30毫升水,并放入温度计。
方
法
步
骤
3、测好水温,花生种子的重量,并将这粒种子燃烧。
4、烧尽后,测量水温,并计算出能量。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
通过探究,学生明确了种子中含有能量,不同的种子中含有的能量不同。
4、胞有,比红细胞,但数量。白细胞的功能是,当人体内某个部位发炎时,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
5、血小板是血液里最小的细胞,血小板与有关。血友病患者由于血小板,一有伤口便会血流不止。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课题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类别
探究
目的要求
1、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2、区分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方
法
步
骤
4、乙的眼睛要看着同学的这只手,准备好甲放手,乙要㤥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子。
5、记录乙夹住尺子处的刻度。
6、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映乙的反应速度了。
7、按以上方法重复测试几次,求平均值。
8、甲乙两人交换实验,测出甲的反应速度。
小结
尺子从放开到被抓住刻度值的大小因人而异,反映出了个人的反应速度有不同。
2、模拟的酸雨和真实的酸雨有什么差别?
3、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盖在尾鳍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毛细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5、观察视野中随血液流动逐渐分支的血管(动脉)和逐渐汇合的血管(静脉)。
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保持湿润,尽量使小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练习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
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
3、反射弧的结构包括________。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课题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别
模拟探究
目的要求
1、了解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酸雨的实验探究明确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材料用具
食醋、清水、PH试纸、绿豆芽的幼苗30盆、
知识链接
1、酸雨具有较强的酸性。酸雨能__建筑物和户外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