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考PPT课件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3.2《旅游资源评价》之做题规范性教学课件(共19张PPT)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 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 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 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 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 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 异显著(图6)。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 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答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 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 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 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 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 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 物。下图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 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6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 解析: 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 (2)根据材料可知,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 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 冻融和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甲地 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 -1~1℃,青藏高 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的原因可从以上两个角 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为 -3.5~-2℃。 度分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温高于五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 道梁,夏季融化深度大,反复冻融的面积较大; 段成功穿越了约 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 冬季冻土不完全冻结;且甲地靠近县城,受人 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 类活动影响大,冻土更易融化。 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 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 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下图 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 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下图 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 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 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呈液态,回到蒸发段, 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循环反复。 (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
湘教版选修三 3.3旅游地理(共27张PPT)

案例二:
目标一: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1992年九寨沟列入世 界自然遗产名录后, 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 游客更足以10万人计。 随着游人的增多,动 物自然隐退到景区内 人迹罕至的森林深处 去了。沟内有名的五 彩池,这一阳光、水 藻、湖底沉积物的 “天作之合”,其水 位大幅度下降。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6.社会因素。包括市场营销计划和促销方案、与旅游业 相关的立法和法规、公营和私营旅游业组织机构、吸引私 人投资旅游业的鼓励措施、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 提高公众对旅游业的认识的计划以及环境和社会经济计划 等,是旅游发展的软环境。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用“规划之鹰”图来形象直观 地表示旅游规划的基本要素。
案例五:
云南路南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教训
多年前,路南石林 曾申报世界遗产,在世 界遗产专家到达实地考 察前际,云南省动用大 量人财物力在石林区地 面上铺上了好看的草坪, 结果申遗失败。
经中国与世遗组织 沟通,同意给路南石林 再次申报的机会,2007 年6月路南石林被列入世 界自然遗产。
思考:路南石林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4.交通设施和服务。包括进出旅游区及旅游区内的交 通。是满足旅游行的需要的,是旅游景区可进人性的重 要影响要素,景区开发、旅游发展必须要予以规划。
二、旅游规划的组成要素
5.其他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排 水系统以及通讯管网等。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发展的硬件 支持系统。
三、旅游规划程序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3旅游地理

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一般都具有不可 不可移动性 移动性
重复使用性 游客参观游览,带走的是印象而非旅游资源本身 人们的旅游兴趣、旅游需求和时尚潮流,随时间推移和社会
可创造性 发展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使得人为创造新的旅游资源成为必 要和可能
等 山体、水域、植被、野生动物群、 历史古迹、园林、工艺品、 气象奇观、天文奇观、构景地貌、 表演艺术、民俗、宗教礼仪、 自然灾害遗迹、自然保护区等 城乡风貌、社会风情等
对旅游 者产生 的意义
天然美,回归自然、心旷神
美感
艺术美、社会美
怡
观光、游览、探险猎奇、度
目的
教育、娱乐、休憩等
假疗养
2.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选修
旅游地理
栏目 导航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后限时集训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学生用书第 227 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的分类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 资源。
种类
分类
形成 规模 变化 分布
自然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
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的观赏性,
美学价值 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 自然景观
景区观光、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
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如下表所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 湘教版选修3

旅游地理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对应学生用书第229页)[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3.旅游资源的价值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1.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
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
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图流程][答案]海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信息确定该区域的地理位置,知道该区域有哪些重要旅游资源。
第(1)题,从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甘肃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因此对文物古迹腐蚀较弱,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较好。
第(2)题,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利有弊,应本着保护为先的原则,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监测和管理;通过科技手段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等。
[答案](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导学号:92040157】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旅游地理湘教选修3

本节复习脉络:
旅游地理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对应学生用书第 229 页)
[理解—要点突破]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种类
举例
核心
形成 过程
地质地
路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五大连
貌景观
池
自然 景观 旅游 资源
山水组 合景观
瀑布、长江三峡、漓江、现代冰川
生物
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 3196 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解图流程]
[答案] 海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 低,需带高压锅等;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 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 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 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
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
含义
资源类型
美学 价值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地理选修3培训课件

旅游地理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地理学的边缘学科到 成为重要分支的过程。
详细描述
早期的地理学主要关注自然环境的研究,而旅游现象被 视为一种边缘现象。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现 象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旅游地理的研 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学 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今,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 的学科领域,拥有自己的学术期刊、学术组织和学术会 议。同时,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需求的 多样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拓展和 深化。
详细描述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活动及 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它涉及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 游市场、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 科。同时,旅游地理学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不同地区的 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市场都有其独特性。此外, 旅游地理学还具有动态性,随着旅游市场的变化和旅游 资源的变化,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更 新和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旅游 地理选修3培训课件
目录
• 旅游地理概述 •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旅游规划与设计 • 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旅游地理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
01
旅游地理概述
旅游地理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旅游地理是一门研究旅游现象及其发生地点的学科, 它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结词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开发是指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等一系列开发活动 。
详细描述
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开发的前提,通过对资源的类型、特点、品质、规模等方面进行评价,确定其开发价值和潜力 。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力,提高其吸引力。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 保护资源的环境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理选修Ⅲ湘教版1.1旅游概述(14张ppt)

认识“旅游”
概念:旅游是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消闲性活动,包括 游览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究、宗教朝觐等。
a.离家到影院,去看电影; b.周末,你到藁城世纪公园观光; c.爸爸到外地,去参加会议; d.体育特长生,去外地参加河北省中学生运动会比赛; e.宗教信徒,到拉萨布达拉宫朝圣; f.五一,到泰山看日出。
2.从旅游活动的游览区域看,李老师一行人的旅游活动
属于( C )
A.跨国旅游 B.跨省旅游 C.国内旅游 D.全国 性旅游
3.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来看,李老师一行人的旅游活动
属于( A )
A.观光 B.度假保健 C.公务 D.购物
本节课下作业:
我们的家乡藁城,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其旅游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或专项旅游,都是新型的旅游项目或形式。
在城市周边出现的“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 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新型“农家乐”。
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赏,以每年一定的价格 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份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 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 市民钟情。
知识结构: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按旅游目的:
观光 度假保健 购物 公务 宗教
我国 经济发达地区
新型旅游 (知识补充)
乡 村 旅 游 、 工 业 旅 游 、 3S 旅 游 ( SUN 太 阳 ,SEA 大
海,SAND沙滩)、自由行或自助游、自驾游、驴友团、
无景点游、高山徒步旅游、骑乘马匹或骆驼旅游、草
原或沙漠探险,乃至西方首先提出的生态旅游等专题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 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 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 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 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 含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旅游地理(选修3)

材料二 下表为大陆五个省(市)旅游人数占台湾旅游市场份 额统计表。
省(市) 浙江 广东 北京 上海 江苏 市场份额 16.89% 12.03% 9.47% 8.59% 8.27% (1)图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台北 101 大楼是台 北市的地标建筑,其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2.的类型
建筑与设施,如:园林
人 景文 观遗 人 旅址 文 游活 遗 商动 迹 品: : :如 如 如: : :傣 碑 大族 刻 型泼 商水 贸节 会
3.旅游资源的特性:多样性、 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
整理课件
4.旅游资源的价值: 美学 价值、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 价 值和经济价值。
资源价值和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
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特性 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性,利用下表可以加 深对其特性的认识。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3.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 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例 1】 (2014·课标全国卷Ⅰ)近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 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 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 3 位旅游 者结伴拟于 4 月下旬自驾前往如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 3 196 米), 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答案】海拔较高(3 000 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 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 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气温偏低,昼夜温差 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 旅游景观的欣赏 要点归纳 1.旅游景观欣赏方法 (1)培养审美情趣,激发人的好奇心。 (2)提高审美能力,积累文化素养。 (3)优选观赏角度。 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差异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 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
①观赏距离的选择
观赏位置 远 望 近 看 远眺 俯瞰、 远望 平视 低看 置身 其中 观赏效果 雄伟、峻秀、奇特 高低错落,弯曲流畅,形成线与面的完美 丘陵地区的梯田 结合 江、河、大海 观其旷景,体会远望情趣 旅游景观 峰峦
考纲点击 1.旅游资源的内涵、分类。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分 布及其重要价值。 2.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3.结合实际进行旅游规划与活动设计,旅游信息的收集和旅游线 路的选择方法。 4.结合具体区域分析旅游业的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联系。
考情分析 1.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条件评价、旅游景观的欣赏及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2.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要求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结 合基本知识解答。题型多以综合题为主。 3.侧重考查信息的提取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分布、特色等知识能 力、旅游资源的评价、价值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的分析、论证能 力。
宗教文 化景观 文化 景观 旅游 资源
建筑 具有历史 北京故宫、 西安秦陵兵马俑、 古代长 景观 文化意义 城、都江堰水利工程、丽江古城、平 是重 的古代 遥古城 要标 遗存 志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傣族泼水节、 彝 风土 族火把节、 汉族龙舟赛、 藏族晒佛节、 民情 苗族和侗族的芦笙节
北京云居寺、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济南灵岩寺、 敦煌莫高窟、 乐山大佛、 大足石刻
城市中的湖泊 湖周围的建筑物更高,湖显得更小、更美 较小的湖沼池塘 临廊、榭观水中倒影,体验天地之美妙 山水组合景观 水流、船动、山移、如游画中地貌的酷似造型 特定观赏点 山的石猴观海、 广东肇庆 的七星岩 面积较大的江河 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 洞庭湖、鄱阳湖、长江、 湖海 上俯览 黄河 在低临水面的亭、 榭、 廊、西湖、北大未名湖、济南 较小的湖沼池塘 阁上观赏 大明湖
(1)指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2)说出南极旅游必须规范管理、严格限制的主要原因。
【解析】 特有的动物、原始的冰原景观等是南极地区旅游的特 色资源。南极地区生态脆弱、自然条件恶劣、接待能力低,因而要严 格管理控制旅游人数。 【答案】 (1)原始的冰原景观;独特的动物资源;奇特的天文现 象。 (2)南极距离遥远,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大;生态脆弱,旅游 环境容量小;接待能力差。
互动探究 考点一 旅游资源的特性、类型与分布 要点归纳 1.旅游资源的定义 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 物与因素。它包括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娱乐中心、风土人情、节庆 活动等。
2.旅游资源的特性
3.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类型 种类 举例 形成 核心 过程
②观赏角度的选择 景观
观赏位置
(4)把握观赏时机 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色 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当然,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 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 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 春季最好(那时桃花盛开,嫩柳披金,苏堤白堤,桃柳间杂, 随季节而 美不胜收);北京香山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 变化的自 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 然景观 年的 11 月前后(气候犹如春末夏初);黄山、庐山——宜夏 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致富于变化,且 兼收避暑之效)
历史 过程 及当 代人 类活 动
自然和 自然景观 文化景 和文化景 观旅游 观的组合 资源
我国的五岳 名山、峨眉山
自然 过 地貌 程与 与 人 建筑 类活 动
4.旅游资源的形成 (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 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 响。特别是地表起伏的地貌形态,既有直接的造景作用,又有间接的 育景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
5.旅游资源的分布
感悟经典 (2015· 江苏卷)右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 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其最核心的旅 世界文化遗产 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 。 历史文化价值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 旅游资源质量好 、_____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知名度高 旅游接待能力强
对应集训 1.(2016· 广西联考)读河北张家口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指出张家口市主要旅游资源的类型。 (2)简述张家口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1)类型:既有自然旅游资源,又有人文旅游资源。 (2)条件: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地域组合状 况好;交通便利;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条件好等。
【解析】 第(1)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及其价值。从图中看出, 甲为世界遗产,又位于曲阜,说明是三孔,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 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考查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从题目要求 看,是在高铁沿线景区,交通都很便利,游客选择世界遗产的因素不 包括交通状况,而是主要考虑其知名度、旅游资源的质量及其景区的 接待能力等。
2.(2016· 山东济宁调研)2013 年 12 月 24 日,载有 52 名多国游客 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被困南极海域的浮冰区,中国 “雪龙号”搁置考察任务紧急救援;2014 年春节,106 名中国游客突 然造访长城站,他们的到来让科学家们左右为难。有关数据显示,南 极游客人数在 1990 年时不足 5 000 人,现增至每年约 3.5 万人。据此 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 景观 旅游 资源
地质地 路南石林、天涯海角、武陵源、五大 貌景观 连池 山水组 地貌 瀑布、长江三峡、漓江、现代冰川 合景观 景观 自然 生物 黄山迎客松、奇花异草、香山红叶、 是构 过程 景基 景观 青海湖鸟岛、天然动物园 础 气候与其 泰山日出、巴山夜雨、吉林雾凇、春 他自然景 城昆明 观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