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切线的证明技巧

知识点
二.切线的证明方法: 1.作垂直,证半径
条件:圆与直线的公共点没有标明字母 方法:① 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
② 再证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的长
知识点
二.切线的证明方法: 2.连半径,证垂直 条件:圆与直线的公共点标明字母 方法:① 则连这个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
② 再证所作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
变式练习
例:如图,在△ABC中,以AB为直径的⊙O交AC于 点M,弦MN∥BC交AB于点E,且ME=1,AM=2, AE= .3 求证:BC是⊙O的切线;
证明:∵在△AME中,AM=2,ME=1,AE= 3,
∴AM=ME2+AE2, AM ME2 AE2
∴△AME是直角三角形,∴∠AEM=90°, 又∵MN∥BC, ∴∠ABC=90°, ∴AB⊥BC, 而AB为直径, ∴BC是⊙O的切线;
典例精讲
类型二:无切点,作垂直,证半径
例:如图,点O在∠APB的平分线上,⊙O与PA相切于点C. 求证:直线PB也与⊙O相切;
证明:过点O作OD⊥PB于点D,连接OC, ∵PA切⊙O于点C, ∴OC⊥PA, 又∵点O在∠APB的角平分线上, ∴OC=OD,即OD的长等于⊙O的半径, ∴PB与⊙O相切;
典例精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C为⊙O直径, 作∠CAD=∠B,且点D在BC的延长线上.求证: 直线AD是⊙O的切线.
典例精讲
类型一: 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证明:连结OA,如图, ∵BC为⊙O直径,∴∠BAC=90°, ∴∠B+∠ACB=90°, 而OC=OA,∴∠ACB=∠OAC, ∴∠B+∠OAC=90°, ∵∠CAD=∠B, ∴∠CAD+∠OAC=90°,即∠OAD=90°, ∴OA⊥AD, ∴直线AD是⊙O的切线.
圆切线的两种常考证明方法

圆切线的两种常考证明方法类型一、已知公共点(证明方法:有切点、连半径、证垂直)例.如图,AB是⊙O的直径,点D,E在⊙O上,∠A=2∠BDE,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ABD.(1)求证:CE是⊙O的切线:(2)连接BE,若⊙O的半径长为5,OF=3,求EF的长,1.如图,在Rt△ABC中,∠BAC=90°,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交于点E,在边AC上取一点D,使得DE=AD,连接OD、OE.(1)求证:①△AOD≌△EOD;②DE是⊙O的切线;(2)当BC=5,AD=2时,求⊙O的半径.2.如图,在△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1)试判断直线BC与OD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D=33BF=3,求⊙O的半径.3.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直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COB=2∠PCB.(1)求证:CP是⊙O的切线;(2)若M是弧AB的中点,CM交AB于点N,若AB=6,求MC•MN的值.DG BC,DG交线段AC于点G,交4.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过⊙O外一点D作//AB于点E,交⊙O于点F,连接DB,CF,∠A=∠D.(1)求证:BD与⊙O相切;(2)若AE=OE,CF平分∠ACB,BD=12,求DE的长.5.如图,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一点,O是ABE△的外接圆,与AD交于点F,G是CD上一∠=∠.点,且DGF AEB(1)求证:FG是O的切线;DG=,求半径OA的长.(2)若4AB=,16.如图,在Rt△ABC中,∠ABC=90∘,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AC于点D,E为BC的中点,连接DE.(1) 求证:DE是半圆O的切线;(2) 若∠C=60∘,DE=2,求AD的长.7.如图,AB为⊙O的直径,AD,BD是⊙O的弦,BC与⊙O相切于点B,OC∥AD,BA,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 求证:DC是⊙O的切线;(2) 若AE=1,ED=3,求⊙O的半径.8.如图,在Rt△ABC中,∠ACB=90∘,以斜边AB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O,与AC,BC分别交于点M,N,与AB的另一个交点为E.过点N作NF⊥AB,垂足为F.(1) 求证:NF是⊙O的切线;(2) 若NF=2,DF=1,求弦ED的长.类型二、未知公共点(证明方法:无切点、作垂直、证相等)例.如图,AB是⊙O的直径,AM,BN分别切⊙O于点A,B,CD交AM,BN于点D,C,DO平分∠ADC.(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4,BC=9,求OD的长.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E⊥CD于E,∠ABC的平分线交AE于点O,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CD于点F.(1)求证:B C与⊙O相切;(2)若OB∥AD,DF=6,M E3OB的长度及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2.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O ,D 为AB 上的一点,OD =OC ,以O 为圆心,OB 的长为半径作⊙O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AB =6,BD =2,求线段AC 的长.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BAD ∠=︒,CB CD =,连接BD ,以点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作B ,交BD 于点E .(1)求证:CD 是B 的切线;(2)若23AB =60BCD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腰AB 与⊙O 相切于点D ,OB 与⊙O 相交于点E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BD =√3,BE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课后练习】1.如图,在ABC 中,90ACB ∠=︒,点O 为BC 边上一点,以OB 为半径的⊙O 与边AB 、BC 交于点D 、E ,连接DC 、DE ,AC DC =.(1)求证:DC 为⊙O 切线;(2)若60A ∠=︒,⊙O 的半径为1,则DEC 的面积为.2.如图,Rt ABC 中,90ACB ∠=︒,以BC 为直径作半圆O 交AB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DC ,.(1)求证:DE 是半圆O 的切线;(2)若604BAC DE ∠=︒=,,求BD 的长.3.如图,ABC 中,90ACB ∠=︒,D 是边AB 上的一点,且2A DCB ∠=∠,E 是BC 上的一点,以EC 为直径的O 经过点D .(1)求证:AB 是O 的切线;(2)若圆心O 到弦CD 的距离为1,30DCB ∠=︒,求BD 的长.Math唐老师。
切线的证明方法

切线的证明方法如下:
1、用判定定理,这是证明切线最多见的方法,也就是如果直线和圆之间有交点,连接交点和圆心,得出半径,只要证明这条半径和这条直线是垂直的就行了。
2、当不确定直线和圆的交点个数或是交点所处的位置的时候,能够通过圆心作出直线的垂线,然后证明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相等就行了。
在几何中,切线是指一条刚好碰触到曲线上某个点的直线。
当切线经过曲线上的某个点,也就是切点的时候,切线的方向和曲线上这个点的方向一样。
在平面几何里面,把和圆只有一个公共交点的直线称作圆的切线。
在高等数学中,对一个函数而言,假设函数的某个地方有导数,那么这里的导数就是经过这里的切线的斜率,这个点和斜率所构成的直线就是这个函数的一个切线。
切线的性质定理是: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这个切点的圆的半径,经过圆的半径的不是圆心的一端,而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就是这个圆的一条切线。
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一条直线如果和一个圆有交点,而且连接交点和圆心的直线和这条直线是垂直的关系,那么这条直线就是圆的切线。
圆切线证明的方法

切线证明法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一、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个点,那么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例1】如图1,已知AB 为⊙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BD=OB,点C 在圆上,∠CAB=30o.求证:DC 是⊙O 的切线.思路:要想证明DC 是⊙O 的切线,只要我们连接OC,证明∠OCD=90o 即可.证明:连接OC,BC.C ∵AB 为⊙O 的直径,∴∠ACB=90o.∵∠CAB=30o,∴BC=12AB=OB. AO B D∵BD=OB,∴BC=12OD.∴∠OCD=90o.图1∴DC 是⊙O 的切线.【评析】一定要分清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特别要注意“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例2】如图2,已知AB为⊙O 的直径,过点B 作⊙O 的切线BC,连接OC,弦AD∥OC.求证:CD 是⊙O 的切线.C 思路:本题中既有圆的切线是已知条件,又证明另一条直线D是圆的切线.也就是既要注意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又要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欲证明CD 是⊙O 的切线,只要证明∠241 3A BOODC=90o即可.图2证明:连接OD.∵OC∥AD,∴∠1=∠3,∠2=∠4.∵OA=OD,∴∠1=∠2.∴∠3=∠4.又∵OB=OD,OC=OC,∴△OBC≌△ODC.∴∠OBC=∠ODC.∵BC 是⊙O 的切线,∴∠OBC=90o.∴∠ODC=90o.∴DC 是⊙O 的切线.【例3】如图2,已知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求证:AC 平分∠DAB.思路: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DC的半径.证明:连接OC.123A BO∵CD 是⊙O 的切线,∴OC⊥CD.图3∵AD⊥CD,∴OC∥AD.∴∠1=∠2.∵OC=OA,∴∠1=∠3.∴∠2=∠3.∴AC 平分∠DAB.【评析】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线的位置一般是确定的.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辅助线常常是连接圆心与切点,得到半径,那么半径垂直切线.【例4】如图1,B、C 是⊙O 上的点,线段A B 经过圆心O,连接AC、BC,过点C 作CD⊥AB 于D,∠ACD=2∠B.AC 是⊙O 的切线吗?为什么?解:AC 是⊙O 的切线.理由:连接OC,∵OC=OB,∴∠OCB=∠B.∵∠COD 是△BOC 的外角,∴∠COD=∠OCB+∠B=2∠B.∵∠ACD=2∠B,∴∠ACD=∠COD.∵CD⊥AB 于D,∴∠DCO+∠COD =90°.∴∠DCO+∠ACD =90°.即OC⊥AC.∵C 为⊙O 上的点,∴AC 是⊙O 的切线.【例5】如图2,已知⊙O是△ABC 的外接圆,AB 是⊙O的直径,D 是AB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AE⊥DC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E,且AC 平分∠EAB.求证:DE 是⊙O 的切线.O A=OC,O C,则证明:连接∴∠CAO=∠ACO,∵AC 平分∠EAB,∴∠EAC=∠CAO=∠ACO,∴AE∥CO,又AE⊥DE,∴CO⊥DE,∴DE 是⊙O 的切线.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未知时须通过圆心作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证明此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例6】如图3,AB=AC ,OB=OC,⊙O 与AB 边相切于点D.O D,作OE⊥AC,垂足为E.证明:连接∵AB=ACO, B= O C.∴AO为∠BAC角平分线,∠DAO∠=EAO∵⊙O 与AB 相切于点D,∴∠BDO=∠CEO=90°.∵AO=AO∴△ADO≌△AEO,所以OE=OD.∵OD 是⊙O 的半径,∴OE 是⊙O 的半径.∴⊙O 与AC 边相切.【例7】如图,在△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D,交AC 于E,B 为切点的切线交OD 延长线于 F.求证:EF与⊙O 相切.O E,AD.证明:连结∵AB 是⊙O 的直径,∴AD⊥BC.又∵AB=BC ,∴∠3=∠4.⌒⌒∴BD=DE,∠1=∠2.又∵OB=OE,OF=OF,∴△BOF≌△EOF(SAS).∴∠OBF=∠OEF.∵BF 与⊙O 相切,∴OB⊥BF.∴∠OEF=900.∴EF 与⊙O 相切.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垂直的【例8】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P为P A=PD.B C 延长线上一点,且求证:PA与⊙O 相切.结EC.证明一:作直径AE,连∵AD 是∠BAC 的平分线,∴∠DAB= ∠DAC.∵PA=PD,∴∠2=∠1+∠DAC.∵∠2=∠B+∠DAB ,∴∠1=∠B.又∵∠B=∠E,∴∠1=∠E∵AE 是⊙O 的直径,∴AC⊥EC,∠E+∠EAC=900.∴∠1+∠EAC=900. 即OA⊥PA.∴PA与⊙O 相切.证明二结OA,OE.:延长AD 交⊙O 于E,连∵AD 是∠BAC 的平分线,⌒⌒∴BE=CE,∴OE⊥BC.∴∠E+∠BDE=900.∵OA=OE,∴∠E=∠1.∵PA=PD,∴∠PAD=∠PDA.又∵∠PDA=∠BDE,∴∠1+∠PAD=90即OA⊥PA.∴PA与⊙O 相切用.综合运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要注意知识的【例9】如图,AB=AC ,AB 是⊙O 的直径,⊙O 交BC 于D,DM ⊥AC 于M 求证:DM 与⊙O 相切.结O D.证明一:连∵AB=AC ,∴∠B=∠C.∵OB=OD,∴∠1=∠B.∴∠1=∠C.∴OD∥AC.D ∵DM ⊥AC,∴DM ⊥OD.∴DM 与⊙O 相切证明二:连结OD,AD.∵AB 是⊙O 的直径,∴AD⊥BC.又∵AB=AC,∴∠1=∠2.∵DM ⊥AC,∴∠2+∠4=90∵OA=OD ,C∴∠1=∠3.∴∠3+∠4=900.即OD⊥DM.∴DM 是⊙O 的切线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平行来证明垂直的.证明二是通过证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注意充分利用已知及图上已知.【例10】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 C 在⊙O 上,且∠CAB=30 0,BD=OB,D 在AB 的延长线上.求证:DC 是⊙O 的切线证明:连结OC、BC.∵OA=OC,∴∠A=∠1=∠300.∴∠BOC=∠A+∠1=600.又∵OC=OB,∴△OBC 是等边三角形.∴OB=BC.D ∵OB=BD ,∴OB=BC=BD.∴OC⊥CD.∴DC 是⊙O 的切线.说明:此题解法颇多,但这种方法较好.2=OD·OP. 【例12】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AB,且OA求证:PC是⊙O 的切线.证明:连结OC∵OA2=OD·OP,OA=OC,∴OC2=OD·OP,OC OD OP OC.又∵∠1=∠1,∴△OCP∽△ODC.∴∠OCP=∠ODC.∵CD⊥AB,∴∠OCP=900.∴PC 是⊙O 的切线.说明:此题是通过证三角形相似证明垂直的【例13】如图,ABCD 是正方形,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交BD 于E,交CD 于F.求证:CE 与△CFG 的外接圆相切.分析:此题图上没有画出△CFG 的外接圆,但△CFG 是直角三角形,圆心在斜边FG 的中点,为此我们取FG 的中点O,连结OC,证明CE⊥OC 即可得解.证明:取FG 中点O,连结OC.∵ABCD 是正方形,∴BC⊥CD,△CFG 是Rt△∵O 是FG 的中点,∴O 是Rt△CFG 的外心.∵OC=OG,∴∠3=∠G,∵AD∥BC,∴∠G=∠4.∵AD=CD ,DE=DE,0,∠ADE= ∠CDE=45∴△ADE≌△CDE(SAS)∴∠4=∠1,∠1=∠3.∵∠2+∠3=900,∴∠1+∠2=900.即CE⊥OC.∴CE 与△CFG 的外接圆相切二、若直线l与⊙O没有已知的公共点,又要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作OA⊥l,A为垂足,证明OA是⊙O的半径就行了,简称:“作垂直;证半径”【例14】如图,AB=AC ,D 为BC 中点,⊙ D 与AB 切于E 点.A C 与⊙ D 相切.求证:D E,作DF⊥AC,F 是垂足.连结证明一:∵AB 是⊙ D 的切线,∴DE⊥AB.∵DF⊥AC,∴∠DEB=∠DFC=900.∵AB=AC ,∴∠B=∠C.又∵BD=CD ,∴△BDE≌△CDF(AAS)∴DF=DE.∴F 在⊙ D 上.∴AC 是⊙ D 的切线结D E,AD,作DF⊥AC,F 是垂足证明二:连∵AB 与⊙ D 相切,∴DE⊥AB.∵AB=AC ,BD=CD ,∴∠1=∠2.∵DE⊥AB,DF⊥AC,∴DE=DF.∴F 在⊙ D 上.∴AC 与⊙ D 相切.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DF=DE 的,证明二是利用角平分证明DF=DE 的,这类习题多数与角平分线有关.线的性质0. 【例15】已知:如图,AC,BD 与⊙O 切于A、B,且AC∥BD,若∠COD=90求证:CD 是⊙O 的切线.结OA,OB,作OE⊥CD 于E,延长DO 交CA 延长线于 F.证明:连∵AC,BD 与⊙O 相切,∴AC⊥OA,BD⊥OB.∵AC∥BD,∴∠F=∠BDO.又∵OA=OB ,∴△AOF≌△BOD(AAS )∴OF=OD.0,∵∠COD=90∴CF=CD,∠1=∠2.又∵OA⊥AC,OE⊥CD,∴OE=OA.∴E 点在⊙O 上.∴CD 是⊙O 的切线.。
圆的切线证明方法归纳

圆的切线证明方法归纳切线是指与圆相切且与圆的半径垂直的直线。
在几何学中,圆的切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证明圆的切线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证明方法。
1.垂直切线法:这是最常见的证明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假设圆的半径r,圆心O,切点A和切线上的一点T。
(2)连接OA,并且将OA延长到交切线于点T。
(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2 =OT^2 + AT^2。
(4)由于OT和AT都是切线的一部分,所以OT和AT都垂直于OA。
(5)根据垂直定理可知OT和AT平方和等于OA的平方,即OT^2 + AT^2 = OA^2。
(6)根据步骤4和5可得:AT^2 = OA^2 - OT^2。
(7)OT是半径,所以OT^2= r^2,代入上式得:AT^2 = OA^2 -r^2。
(8)AT是切线的一部分,所以AT > 0。
因此,OA^2 - r^2 > 0。
(9)根据正数平方根的性质,OA^2 - r^2的平方根存在。
(10)所以,根据步骤9,AT存在,即OT与切线上的一点T并非同一点。
(11)由于OT与圆的半径相交于点O,所以OT是与半径垂直的直线,即切线。
2.切线垂直与半径的证明:这种证明方法基于一个重要的定理:切线垂直于半径。
具体步骤如下:(1)假设圆的半径r,圆心O,切点A和切线上的一点T。
(2)连接OA和OT。
(3)由于AO是圆的半径,所以AO与圆心O的向量相等,即AO = OT。
(4)由于切线与圆相切,切点A是切线上的一点,所以OA与切线垂直。
(5)根据向量几何的性质可得,向量OA与向量OT垂直。
(6)根据定义,切线上的每一个点与圆心都构成一个向量,这个向量与向量OA垂直。
(7)所以,根据步骤6,切线与所有圆心上的向量都垂直,即切线垂直于半径。
3.外切圆的切线证明:这种证明方法适用于外切圆。
具体步骤如下:(1)假设有一个三角形ABC,其中AB和BC是两条直线段,角ABC是直角。
证明圆的切线的七种常用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的七种常用方法类型1、有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方法1、勾股定理逆定理法证垂直1.如图,⊙O的直径AB=12,点P是AB延长线上一点,且PB=4,点C是⊙O上一点,PC=8. 求证:PC是⊙O的切线.方法2、特殊角计算法证垂直2. 如图,△ABC内接于⊙O,∠B=60°,CD是⊙O的直径,点P是CD延长线上一点,且AP=AC.(1)求证:P A是⊙O的切线;(2)若PD =5,求⊙O 的直径.方法3、等角代换法证垂直3.如图,在Rt△ABC中,∠C=90°,D为BC 的中点,以AC 为直径的⊙O交AB于点E . 求证:DE是⊙O 的切线.方法4、平行线性质法证垂直4.如图,已知四边形OABC的三个顶点A ,B ,C在以O为圆心的半圆上,过点C 作CD ⊥AB,分别交AB,AO 的延长线于点D,E,AE交半圆O于点F,连接CF,且∠E=30°,点B是︵AC的中点.(1)判断直线DE与半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求证:CF=OC;(3)若⊙O的半径是6,求DC的长.AB POCACBPD OAEBDOCA O F ECDB方法5、全等三角形法证垂直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O 上,且四边形AOCD 是平行四边形,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OC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BF .求证:BF 是⊙O 的切线.类型2、无公共点:作垂直,证半径方法6、角平分线性质法证半径6.如图,在Rt △ABC 中,∠B =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E 是AB 上一点,DE =DC ,以点D 为圆心,BD 长为半径作OD ,AB =5,EB =2. (1)求证:AC 是OD 的切线;(2)求线段AC 的长.方法7、全等三角形法证半径7.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ABC =90°,AD +BC =CD ,以AB 为直径作⊙O . 求证:⊙O 与边CD 相切.A OBCD F A B C D EA OB C D。
证明圆的切线方法

证明圆的切线方法我们学习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就出现了新的一类习题,就是证明一直线是圆的切线.在我们所学的知识范围内,证明圆的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一、若直线l过⊙O上某一点A,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连OA,证明OA⊥l就行了,简称“连半径,证垂直”,难点在于如何证明两线垂直.例1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交AC于E,B为切点的切线交OD 延长线于 F.求证:EF与⊙O相切.证明:连结OE,AD.∵AB是⊙O的直径,∴AD⊥BC.又∵AB=BC,∴∠3=∠4.⌒⌒∴BD=DE,∠1=∠2.又∵OB=OE,OF=OF,∴△BOF≌△EOF(SAS).∴∠OBF=∠OEF.∵BF与⊙O相切,∴OB⊥BF.∴∠OEF=900.∴EF与⊙O相切.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垂直的例2 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P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A=PD.求证:PA与⊙O相切.证明一:作直径AE,连结EC.∵AD是∠BAC的平分线,∴∠DAB=∠DAC.∵PA=PD,∴∠2=∠1+∠DAC.∵∠2=∠B+∠DAB,∴∠1=∠B.又∵∠B=∠E,∴∠1=∠E∵AE是⊙O的直径,∴AC⊥EC,∠E+∠EAC=900.∴∠1+∠EAC=900.即OA⊥PA.∴PA与⊙O相切.证明二:延长AD交⊙O于E,连结OA,OE.∵AD是∠BAC的平分线,⌒⌒∴BE=CE,∴OE⊥BC.∴∠E+∠BDE=900.∵OA=OE,∴∠E=∠1.∵PA=PD,∴∠PAD=∠PDA.又∵∠PDA=∠BDE,∴∠1+∠PAD=900即OA⊥PA.∴PA与⊙O相切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3 如图,AB=AC,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DM⊥AC于M求证:DM与⊙O相切.证明一:连结OD.∵AB=AC,∴∠B=∠C.∵OB=OD,∴∠1=∠B.∴∠1=∠C.∴OD∥AC.∵DM ⊥AC ,∴DM ⊥OD.∴DM 与⊙O 相切证明二:连结OD ,AD. ∵AB 是⊙O 的直径,∴AD ⊥BC. 又∵AB=AC, ∴∠1=∠2. ∵DM ⊥AC ,∴∠2+∠4=900∵OA=OD ,∴∠1=∠3. ∴∠3+∠4=900. 即OD ⊥DM. ∴DM 是⊙O 的切线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平行来证明垂直的.证明二是通过证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注意充分利用已知及图上已知. 例4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且∠CAB=300,BD=OB ,D 在AB 的延长线上.求证:DC 是⊙O 的切线证明:连结OC 、BC. ∵OA=OC ,∴∠A=∠1=∠300. ∴∠BOC=∠A+∠1=600. 又∵OC=OB ,∴△OBC 是等边三角形. ∴OB=BC. ∵OB=BD ,∴OB=BC=BD. ∴OC ⊥CD. ∴DC 是⊙O 的切线. 说明:此题是根据圆周角定理的推论3证明垂直的,此题解法颇多,但这种方法较好. DC D例5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AB ,且OA 2=OD ·OP.求证:PC 是⊙O 的切线.证明:连结OC∵OA 2=OD ·OP ,OA=OC ,∴OC 2=OD ·OP ,OC OP OD OC . 又∵∠1=∠1,∴△OCP ∽△ODC. ∴∠OCP=∠ODC. ∵CD ⊥AB ,∴∠OCP=900. ∴PC 是⊙O 的切线. 说明:此题是通过证三角形相似证明垂直的例6如图,ABCD 是正方形,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交BD 于E ,交CD 于F. 求证:CE 与△CFG 的外接圆相切. 分析:此题图上没有画出△CFG 的外接圆,但△CFG 是直角三角形,圆心在斜边FG 的中点,为此我们取FG的中点O ,连结OC ,证明CE ⊥OC 即可得解. 证明:取FG 中点O ,连结OC.∵ABCD 是正方形,∴BC ⊥CD ,△CFG 是Rt △∵O 是FG 的中点,∴O 是Rt △CFG 的外心.∵OC=OG ,∴∠3=∠G ,∵AD ∥BC ,∴∠G=∠4.∵AD=CD ,DE=DE ,∠ADE=∠CDE=450,∴△ADE ≌△CDE (SAS )∴∠4=∠1,∠1=∠3.∵∠2+∠3=900,∴∠1+∠2=900.即CE⊥OC.∴CE与△CFG的外接圆相切二、若直线l与⊙O没有已知的公共点,又要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作OA⊥l,A为垂足,证明OA是⊙O的半径就行了,简称:“作垂直;证半径”例7 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求证:AC与⊙D相切.证明一:连结DE,作DF⊥AC,F是垂足.∵AB是⊙D的切线,∴DE⊥AB.∵DF⊥AC,∴∠DEB=∠DFC=900.∵AB=AC,∴∠B=∠C.又∵BD=CD,∴△BDE≌△CDF(AAS)∴DF=DE.∴F在⊙D上.∴AC是⊙D的切线证明二:连结DE,AD,作DF⊥AC,F是垂足.∵AB与⊙D相切,∴DE⊥AB.∵AB=AC,BD=CD,∴∠1=∠2.∵DE⊥AB,DF⊥AC,∴DE=DF.∴F在⊙D上.∴AC与⊙D相切.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DF=DE的,证明二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DF=DE的,这类习题多数与角平分线有关.例8 已知:如图,AC,BD与⊙O切于A、B,且AC∥BD,若∠COD=900.求证:CD 是⊙O 的切线.证明一:连结OA ,OB ,作OE ⊥CD ,E 为垂足.∵AC ,BD 与⊙O 相切,∴AC ⊥OA ,BD ⊥OB.∵AC ∥BD ,∴∠1+∠2+∠3+∠4=1800.∵∠COD=900,∴∠2+∠3=900,∠1+∠4=900.∵∠4+∠5=900.∴∠1=∠5.∴Rt △AOC ∽Rt △BDO.∴OD OC OB AC.∵OA=OB ,∴OD OC OA AC.又∵∠CAO=∠COD=900,∴△AOC ∽△ODC ,∴∠1=∠2.又∵OA ⊥AC ,OE ⊥CD,∴OE=OA.∴E 点在⊙O 上.∴CD 是⊙O 的切线.证明二:连结OA ,OB ,作OE ⊥CD 于E ,延长DO 交CA 延长线于 F.∵AC ,BD 与⊙O 相切,∴AC ⊥OA ,BD ⊥OB.∵AC ∥BD ,∴∠F=∠BDO.又∵OA=OB ,∴△AOF ≌△BOD (AAS )∴OF=OD.∵∠COD=900,O∴CF=CD ,∠1=∠2.又∵OA ⊥AC ,OE ⊥CD ,∴OE=OA.∴E 点在⊙O 上.∴CD 是⊙O 的切线.证明三:连结AO 并延长,作OE ⊥CD 于E ,取CD 中点F ,连结OF.∵AC 与⊙O 相切,∴AC ⊥AO.∵AC ∥BD ,∴AO ⊥BD.∵BD 与⊙O 相切于B ,∴AO 的延长线必经过点B.∴AB 是⊙O 的直径.∵AC ∥BD ,OA=OB ,CF=DF ,∴OF ∥AC ,∴∠1=∠COF.∵∠COD=900,CF=DF ,∴CF CD OF 21.∴∠2=∠COF.∴∠1=∠2.∵OA ⊥AC ,OE ⊥CD ,∴OE=OA.∴E 点在⊙O 上.∴CD 是⊙O 的切线说明:证明一是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1=∠2,证明二是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1=∠2.证明三是利用梯形的性质证明∠1=∠2,这种方法必需先证明A 、O 、B 三点共线.此题较难,需要同学们利用所学过的知识综合求解.以上介绍的是证明圆的切线常用的两种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圆切线证明的方法

切线证明法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切线的性质定理的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可以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一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一、要证明某直线是圆的切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的某一个点,那么作出过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例1】如图1,已知AB 为⊙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BD =OB ,点C 在圆上,∠CAB =30º.求证:DC 是⊙O 的切线.思路:要想证明DC 是⊙O 的切线,只要我们连接OC ,证明∠OCD =90º即可.证明:连接OC ,BC .∵AB 为⊙O 的直径,∴∠ACB =90º.∵∠CAB =30º,∴BC =21AB =OB .∵BD =OB ,∴BC =21OD .∴∠OCD =90º.∴DC 是⊙O 的切线.【评析】一定要分清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与结论,特别要注意“经过半径的外端”和“垂直于这条半径”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圆的切线. 【例2】如图2,已知AB 为⊙O 的直径,过点B 作⊙O 的切线BC ,连接OC ,弦AD ∥OC .求证:CD 是⊙O 的切线.图1思路:本题中既有圆的切线是已知条件,又证明另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也就是既要注意运用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又要运用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欲证明CD 是⊙O 的切线,只要证明∠ODC =90º即可.证明:连接OD .∵OC ∥AD ,∴∠1=∠3,∠2=∠4. ∵OA =OD ,∴∠1=∠2.∴∠3=∠4. 又∵OB =OD ,OC =OC ,∴△OBC ≌△ODC .∴∠OBC =∠ODC .∵BC 是⊙O 的切线,∴∠OBC =90º.∴∠ODC =90º. ∴DC 是⊙O 的切线.【例3】如图2,已知AB 为⊙O 的直径,C 为⊙O 上一点,AD 和过C 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 平分∠DAB .思路:利用圆的切线的性质——与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证明:连接OC .∵CD 是⊙O 的切线,∴OC ⊥CD . ∵AD ⊥CD ,∴OC ∥AD .∴∠1=∠2. ∵OC =OA ,∴∠1=∠3.∴∠2=∠3. ∴AC 平分∠DAB .【评析】已知一条直线是某圆的切线时,切线的位置一般是确定的.在解决有关圆的切线问题时,辅助线常常是连接圆心与切点,得到半径,那么半径垂直图3切线.【例4】如图1,B、C是⊙O上的点,线段AB经过圆心O,连接AC、BC,过点C作CD⊥AB于D,∠ACD=2∠B.AC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解:AC是⊙O的切线.理由:连接OC,∵OC=OB,∴∠OCB=∠B.∵∠COD是△BOC的外角,∴∠COD=∠OCB+∠B=2∠B.∵∠ACD=2∠B,∴∠ACD=∠COD.∵CD⊥AB于D,∴∠DCO+∠COD=90°.∴∠DCO+∠ACD=90°.即OC⊥AC.∵C为⊙O上的点,∴AC是⊙O的切线.【例5】如图2,已知⊙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D是AB的延长线上的一点,AE⊥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E,且AC平分∠EAB.求证:DE是⊙O的切线.证明:连接OC,则OA=OC,∴∠CAO=∠ACO,∵AC平分∠EAB,∴∠EAC=∠CAO=∠ACO,∴AE∥CO,又AE⊥DE,∴CO⊥DE,∴DE是⊙O的切线.二、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未知时须通过圆心作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证明此垂线段的长等于半径【例6】如图3,AB=AC,OB=OC,⊙O与AB边相切于点D.证明:连接OD,作OE⊥AC,垂足为E.∵AB=AC,OB=OC.∴AO为∠BAC角平分线,∠DAO=∠EAO∵⊙O与AB相切于点D,∴∠BDO=∠CEO=90°.∵AO=AO∴△ADO≌△AEO,所以OE=OD.∵OD是⊙O的半径,∴OE是⊙O的半径.∴⊙O与AC边相切.【例7】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D,交AC于E,B为切点的切线交OD延长线于F.求证:EF与⊙O相切.证明:连结OE,AD.∵AB是⊙O的直径,∴AD ⊥BC. 又∵AB=BC , ∴∠3=∠4.∴BD=DE ,∠1=∠2. 又∵OB=OE ,OF=OF , ∴△BOF ≌△EOF (SAS ). ∴∠OBF=∠OEF. ∵BF 与⊙O 相切, ∴OB ⊥BF. ∴∠OEF=900. ∴EF 与⊙O 相切.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垂直的【例8】如图,AD 是∠BAC 的平分线,P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且PA=PD.求证:PA 与⊙O 相切. 证明一:作直径AE ,连结EC.∵AD 是∠BAC 的平分线, ∴∠DAB=∠DAC. ∵PA=PD , ∴∠2=∠1+∠DAC. ∵∠2=∠B+∠DAB , ∴∠1=∠B. 又∵∠B=∠E , ∴∠1=∠E ∵AE 是⊙O 的直径,∴AC ⊥EC ,∠E+∠EAC=900.⌒ ⌒∴∠1+∠EAC=900. 即OA ⊥PA.∴PA 与⊙O 相切.证明二:延长AD 交⊙O 于E ,连结OA ,OE. ∵AD 是∠BAC 的平分线, ∴BE=CE ,∴OE ⊥BC.∴∠E+∠BDE=900. ∵OA=OE , ∴∠E=∠1. ∵PA=PD , ∴∠PAD=∠PDA. 又∵∠PDA=∠BDE, ∴∠1+∠PAD=900 即OA ⊥PA.∴PA 与⊙O 相切说明:此题是通过证明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要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例9】如图,AB=AC ,AB 是⊙O 的直径,⊙O 交BC 于D ,DM ⊥AC 于M求证:DM 与⊙O 相切. 证明一:连结OD. ∵AB=AC , ∴∠B=∠C.∵OB=OD ,⌒ ⌒∴∠1=∠B.∴∠1=∠C. ∴OD ∥AC. ∵DM ⊥AC , ∴DM ⊥OD.∴DM 与⊙O 相切证明二:连结OD ,AD. ∵AB 是⊙O 的直径, ∴AD ⊥BC.又∵AB=AC,∴∠1=∠2. ∵DM ⊥AC , ∴∠2+∠4=900 ∵OA=OD , ∴∠1=∠3. ∴∠3+∠4=900. 即OD ⊥DM.∴DM 是⊙O 的切线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平行来证明垂直的.证明二是通过证两角互余证明垂直的,解题中注意充分利用已知及图上已知.【例10】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且∠CAB=300,BD=OB ,D 在AB 的延长线上.求证:DC 是⊙O 的切线 证明:连结OC 、BC. ∵OA=OC , ∴∠A=∠1=∠300.∴∠BOC=∠A+∠1=600.又∵OC=OB , ∴△OBC 是等边三角形. ∴OB=BC. ∵OB=BD , ∴OB=BC=BD. ∴OC ⊥CD.∴DC 是⊙O 的切线.说明:此题解法颇多,但这种方法较好.【例1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CD ⊥AB ,且OA 2=OD ·OP. 求证:PC 是⊙O 的切线. 证明:连结OC∵OA 2=OD ·OP ,OA=OC , ∴OC 2=OD ·OP ,OCOPOD OC . 又∵∠1=∠1, ∴△OCP ∽△ODC. ∴∠OCP=∠ODC.∵CD⊥AB,∴∠OCP=900.∴PC是⊙O的切线.说明:此题是通过证三角形相似证明垂直的【例13】如图,ABCD是正方形,G是BC延长线上一点,AG交BD于E,交CD于F.求证:CE与△CFG的外接圆相切.分析:此题图上没有画出△CFG的外接圆,但△CFG是直角三角形,圆心在斜边FG的中点,为此我们取FG的中点O,连结OC,证明CE⊥OC即可得解.证明:取FG中点O,连结OC.∵ABCD是正方形,∴BC⊥CD,△CFG是Rt△∵O是FG的中点,∴O是Rt△CFG的外心.∵OC=OG,∴∠3=∠G,∵AD∥BC,∴∠G=∠4.∵AD=CD,DE=DE,∠ADE=∠CDE=450,∴△ADE≌△CDE(SAS)∴∠4=∠1,∠1=∠3.∵∠2+∠3=900,∴∠1+∠2=900.即CE⊥OC.∴CE与△CFG的外接圆相切二、若直线l与⊙O没有已知的公共点,又要证明l是⊙O的切线,只需作OA⊥l,A为垂足,证明OA是⊙O的半径就行了,简称:“作垂直;证半径”【例14】如图,AB=AC,D为BC中点,⊙D与AB切于E点.求证:AC与⊙D相切.证明一:连结DE,作DF⊥AC,F是垂足.∵AB是⊙D的切线,∴DE⊥AB.∵DF⊥AC,∴∠DEB=∠DFC=900.∵AB=AC,∴∠B=∠C.又∵BD=CD,∴△BDE≌△CDF(AAS)∴DF=DE.∴F在⊙D上.∴AC是⊙D的切线证明二:连结DE,AD,作DF⊥AC,F是垂足.∵AB与⊙D相切,∵AB=AC,BD=CD,∴∠1=∠2.∵DE⊥AB,DF⊥AC,∴DE=DF.∴F在⊙D上.∴AC与⊙D相切.说明:证明一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DF=DE的,证明二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DF=DE的,这类习题多数与角平分线有关.【例15】已知:如图,AC,BD与⊙O切于A、B,且AC∥BD,若∠COD=900.求证:CD是⊙O的切线.证明:连结OA,OB,作OE⊥CD于E,延长DO交CA延长线于F.∵AC,BD与⊙O相切,∴AC⊥OA,BD⊥OB.∵AC∥BD,∴∠F=∠BDO.又∵OA=OB,∴△AOF≌△BOD(AAS)∴OF=OD.∵∠COD=900,∴CF=CD,∠1=∠2.又∵OA⊥AC,OE⊥CD,∴E点在⊙O上.∴CD是⊙O的切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切线证明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作者:胡玉华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6年第10期
摘要:圆与生活息息相关,太阳从海平面升起,把海平面看成一条直线包含了圆与直线的三种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而切线是当中最特殊的,因为只有一个交点,如地面与自行车轮胎等都是相切的实际情况,圆的切线证明方法很多,就如何证明圆的切线谈谈方法技巧。
关键词:圆;切线;垂直;半径
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除通过交点个数判断外,通常还有两种情况:(1)未已知切点,用作垂直,证半径的方法。
(2)已知切点,连半径,证垂直。
下面具体说说这两种方法的应用。
一、利用定义来证明
当题目中未出现直线与圆的交点(即切点未出现)时,我们需要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再利用定义,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
例如:利用角平分线性质证明。
例1.如图1,△ABC中AB=AC,D是BC边的中点,以点D为圆心的圆于AB相切于点E,求证:AC与⊙D相切。
分析:本题中,AC与圆的交点未告知,即不知道切点,所以需要作垂直,通过角平分线性质证明d=r,得出AC是⊙D的切线。
证明:连AD,DE,过D作DF⊥AC
∵AB=AC,BD=CD ∴∠BAD=∠CAD
∵AB与圆相切于点E ∴DE⊥AB
∵DF⊥AC∴DE=DF ∴DF是圆的半径,又DF⊥AC ∴AC是圆的切线
二、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
1.利用角度转化证垂直
利用角度转化,得到角+角=90°
例2.已知:△ABC内接于⊙O,过点A作直线EF。
(1)如图2,AB为直径,要使EF为⊙O的切线,还需添加的条件是什么(只需写出三种情况)?
(2)如图3,AB是非直径的弦,∠CAE=∠B,求证:EF是⊙O的切线。
分析:第一问是证明切线的最简单情况,已经连接半径,直接证明垂直即可。
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迁移,首先还是要想到连半径证垂直,进而利用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进行转化,进而证明垂直。
解:(1)①BA⊥EF;②∠CAE=∠B;③∠BAF=90°
(2)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CD,
则AD为⊙O的直径,∴∠D+∠DAC=90°
∵∠D与∠B同对弧AC,∴∠D=∠B,又∵∠CAE=∠B,
∴∠D=∠CAE,∴∠DAC+∠EAC=90°
∴EF是⊙O的切线
2.利用全等证垂直
例3.如图4,AB是⊙O的直径,BC⊥AB于B点,连接OC,交⊙O于点E,弦
AD//OC,求证:CD是⊙O的切线
分析:要证CD为切线,就要证明∠ODC=90°,即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证明:(1)由AD//OC,得∠1=∠2
弧BD所对应圆心角和圆周角:∠BOD=2∠1
而∠BOD=∠2+∠3=∠1+∠3,则∠2=∠3又OB=OD=半径,OC是公共边,所以
△COB≌△COD以及BC⊥AB,所以∠ODC=∠OBC=90°
即CD⊥DO于D,即CD是圆O的切线。
总之,几何证明题目千变万化,关键是掌握方法,灵活做出辅助线,合理利用判定定理,掌握好方法技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对圆的切线加以判定。
参考文献:
[1]曹文喜.圆的切线的证明[J].考试,2004(12).
[2]王晓峰.巧构圆解题[J].数学月刊,2005(12).
编辑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