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章可循

合集下载

(四)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四)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四)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搏.击(2)丰硕.(3)无与(lún)比(4)顶(lǐ)膜拜3.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4分)①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

②它有很多种类,在春节期间张贴的,称为春联。

③如“一元复始,听爆竹声声辞旧岁,万象更新,看梅花点点迎新春”,就是一副年味儿浓郁的春联。

④春联在寥寥数语中寄托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祝愿,可谓寓意吉祥、语言简洁。

(1)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改写第②句画线部分,使表达更生动。

(2分)(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1分)(3)第④句中的语句前后不呼应,请写出修改建议。

(1分)4.下面是从网上搜索的关于宋词的资料,请分别提炼出主要信息。

(不超出所给字格)(2分)(1)在宋代的多种文学样式中,宋词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两宋期间,大批词人不断开阔写作视野,创新写作技巧,词坛呈现出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的鼎盛局面。

(2)从艺术风格上看,宋词有以苏轼、辛弃疾的作品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洒脱旷达、气象恢弘,还有以柳永、李清照的作品为代表的婉约派,词调蕴藉清雅、意境柔婉。

6.名著阅读。

(6分)(1)根据示例,完成《童年》中人物的相关情节概括与批注。

(2分)(2)依据《水浒》故事情节,仿照画线句续写两句话。

(4分)智,在吴用身上体现最明显:他巧借天气炎热之机,用掺了蒙汗药的酒麻翻杨志等人,是智;他巧借官军不知梁山泊虚实之机,十面埋伏,大败童贯,是智;,,是智;,,是智。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

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word版)内容预览:大连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一、积存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春华秋实周而复始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

(4分)(1)各具风韵(2)风餐露宿(3)美不盛收(4)因地治宜3.在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地点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李娜在2021年法国网球公布赛中夺冠,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此事,欢乐与自豪之情充满在每个人的脸上。

4.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2分)呼朋引伴草长莺飞回味无穷抑扬顿挫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儿落了》都采纳了插叙手法。

B.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写了一个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要紧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识破骗子的阴谋阴谋。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长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册。

D.《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小”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6.默写填空。

(10分).(1)风烟俱净,。

从流飘动,。

(吴均《与朱元思书》)(2)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诈了你》)(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论语>十则》中提倡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处世之道是“,。

”(5)古诗苑闲逛,同学们吟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吟诵辛弃疾的“,”,感受古人忠君报国、建功立业的一腔热血。

(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句子回答)7.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存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

(6分)(1)提示词:《骆驼祥子》人物经历主题①三起三落(任举两例):②主题:(2)名著人物事件人物作为性格《水浒》武松施恩欢乐林酒店被霸占③宋江梁山泊主事⑤忠心二、古诗文阅读(l 6分)(一)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八)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八)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八)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少年正是读书时1、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划横线词语中的别字。

(4分)(1)花圃.(2)殷.红(3)更胜一畴(4)左右逢缘2、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4分)(1)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坚持,是对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就是一种专注,是不求名利的全心投入。

(2)中国自古就不乏鲁班、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他们用不可一世的技艺,彰显着“工匠精神”的魅力。

(3)这种历经千年铸就的精神早已成为一种情怀、一份责任。

(4)我们年轻一代,应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1)第1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你的修改建议是:。

(1)(2)第2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该为。

(2分)(3)请将第4句中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语气更强烈。

(1分)4.默写填空。

(12分)(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3)/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4)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

(6)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美好。

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在茫茫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的壮美。

(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回答)5.名著阅读。

(6分)(1)在一篇题为《匪性与奴性的结合》的文章中,作者认为《水浒》中的李逵在宋江面前是一个“缺乏独立人格而甘愿为奴的形象。

你是否认同这位作者的观点?请结合原著内容简述你的理由。

(4分)(2)根据你的阅读积累,把下面的句子补写完整(2分)知识就是力量。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听说能力、文言文(满分30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10分)1.把下面小写的数字改成大写的数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1)壹二叁陆()(2)肆伍柒捌()(3)玖拾佰仟()2.在原文上修改下列病句。

(1)我们要学习“海空卫士”王伟同志英勇无畏。

(2)各级党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

3.写出与“风吹芳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4.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_____。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关孙悟空故事的名字:_____。

(二)听说能力(6分)读下面放学刚进家门的儿子和妈妈的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儿子:妈妈,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妈妈:不知道。

儿子:今天既是我的生日,又是世界节水日,您怎么给忘了呢?妈妈:___①__。

儿子:没关系。

我应该谢谢妈妈,__②___。

同学们听说我的生日和节水日是同一天,就推选我当了节水员。

从现在开始,我不仅要带头节水,还要监督其他人呢!所以,您可再不能像以前那么浪费水了。

妈妈:我用水大手大脚惯了,一时可改不过来。

再说,这么大个地球,还在乎我浪费的那点水呀!儿子:那可不行。

___③__,您怎么能例外呢?老师说了,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每个人都要有很强的节水意识。

您也不希望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是自己的眼泪吧!妈妈:有那么严重吗?儿子:那当然了。

现在地球上水资源减少得可快了,其中家庭用水浪费大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妈妈:既然节水这么重要,妈妈愿意服从你的领导,争当节水模范。

5.(1)上面①处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得体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上面②处的横线上应填入的简明连贯的一项。

()A.让我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B.让我出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c.让我生活得这么幸福D.让我出生在“世界节水日”这样一个特殊的光荣的不平凡的日子里(3)上面③处的横线上应填入的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14分)阅读下面的选文。

2023年辽宁大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辽宁大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3年辽宁大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请用正楷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

(2分)慧心妙笔青春远航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棱角.(léng)粗糙.(zào)截.然不同(jié)如释重付.(fù)B.生疏.(shū)秀.气(xìu)与日具.增(jù)前呼后拥.(yōng)C.庇.护(bì)瘦削.(xuē)长途跋.涉(bá)雕梁画栋.(dòng)D.章.显(zhāng)瞳.仁(tóng)间不容发.(fā)一气呵.成(hē)3.默写填空。

(12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

(赵师秀《约客》)(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_________________?悠悠。

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_________________。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5)在《三峡》中,作者对春冬景象进行概括性描绘并抒发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航天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志向,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念,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情怀,为我国航天梦的实现做出卓越的贡献。

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1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课外阅读时,如果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就能抓住文章的,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整体。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

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主题,如《月是故乡明》一文,从题目入手分析,可推测出本文的中心思想应是借描写明月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说明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说明的对象或对象的特征,如《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一文,从题目可推测出文章说明的对象应该是戏曲,说明的中心是戏曲的特点。

如何把握说明的中心内容?考生可沿着题目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总说性的语段、过渡性的语段,通常在这样的语段中能找出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或句子。

议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论述的话题或文章的中心论点。

如《谈宽容》、《说天才》,这些题目是作者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

《宽容是一种美德》、《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这些题目是作者对宽容和天才的看法,即论点。

由此可见,论题包含着论点,以论题为线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论点。

抓住议的中心论点,就抓住了文章的.中考语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2①文章读三遍:阅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

中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共有三个课外语段,对于任何一篇课外阅读,考生都要至少读三遍。

第一遍略读,整体把握。

第二遍精读,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

第三遍更换角度,检查试卷。

如果考生只草草地把文章读一遍,就下结论写答案,那么很容易中途受挫,或扭曲自己的思考方向,而且也容易忘记自己想表达什么。

②画重点词句:考生在阅读语段时,可以在重点地方(说明文**段的中心句,**段的首括句、尾结句,文中的设问句、过渡句;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句、议论抒情的句子、景物描写的句子、人物描写的句子、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议中标志中心论点的词语,如我认为、所以、总之、可见、综上所述等)用铅笔画线,以利于了解、分析问题,同时也节省了再次整体阅读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

(每小题1分,共10分)1. 气宇轩昂A. 行动迅速B. 样子威武C. 心情愉快D. 身强体壮答案:B2. 著述等身A. 没有丝毫遗憾B. 前途光明C. 成绩优异D. 产生兴趣答案:C3. 舐犊情深A.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B. 观察入微,洞察力强C. 父爱深厚,对子女表示深深爱意D. 热情高涨,兴致盎然答案:C4. 摇摇欲坠A. 狼狈不堪,窘迫不堪B. 内容丰富,广博C. 摇摇摆摆,轻浮不稳D. 即将倒塌,岌岌可危答案:D5. 推己及人A. 生活富裕,物质充足B. 能够以身作则,为他人着想C. 高人一等,追求卓越D. 控制情绪,心灵健康答案:B6. 寥寥可数A. 众多繁杂,让人眼花缭乱B. 十分稳定,毫无变化C. 可能性极低D. 极少,数量稀少答案:D7. 日新月异A. 进步神速,不断创新B. 顺其自然,不加干涉C. 看问题全面D. 行为严谨,一丝不苟答案:A8. 醍醐灌顶A. 疾病缠身,痛苦不堪B. 心头豁然开朗,领悟到事情的真相C. 没有建树,功绩不为人知D. 知识深渊,博大精深答案:B9. 放虎归山A. 留下隐患,后患无穷B. 彼此关系紧密C. 完成任务,取得成功D. 退避三舍,逃避困境答案:A10. 亡羊补牢A. 事后才解决问题,不能弥补损失B. 处理问题魄力十足C. 思考全面,不偏不倚D. 充分准备,做到万无一失答案:A二、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

(每小题1分,共10分)1. 那场运动会的收入将会全部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

答案:救助2. 这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答案:逼人3. 他的行为真是太可恶了,简直是人之所应厌恶的。

答案:土4. 在这个小镇上,他已经打下了自己的事业。

答案:硕果5. 格言告诉我们,学习需要积极主动,不能被动等待。

答案:主动6. 这首歌给我一种无法言表的美妙感觉。

答案:带来7.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们的作业都写得很好,无一失察。

辽宁省大连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语文中考2024-2025学年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语文中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憔悴(cuì)祈祷(qǐ)蹒跚(pán)相得益彰(zhāng)B. 孱弱(càn)恣睢(suī)涟漪(yī)随声附和(hè)C. 羸弱(léi)污秽(huì)颔首(hàn)万籁俱寂(lài)D. 踌躇(chú)哽咽(yè)讪笑(shàn)恪尽职守(gè)答案:B解析:A项有误,“祈祷”的“祈”应读“qí”;C项有误,“羸弱”的“羸”应读“l éi”;D项有误,“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B.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C.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诚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D. 夏天来了,荔枝、龙眼、西瓜、葡萄等水果陆续上市了。

答案:C解析:A项有误,搭配不当,应删去“扑面的吹来”;B项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项有误,不合逻辑,荔枝不属于水果类,应删去“荔枝、”。

3、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百年孤独》答案:D解析:中国四大名著通常指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不属于中国四大名著。

4、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有章可循近几年来,大连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共八道问题可概括为六种题型,整体感知、行文思路、重点词语、比较句子、探究类题、读写结合,完全遵循课标的要求设计。

在此情况下我们从以下方面对现代文阅读进行复习。

1、分项训练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会了的东西(不熟练)还不能成为能力,只有熟练了的东西,即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运用自如。

因此,复习阶段的强化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中考阅读题型都已确定,所以针对这六种题型进行专项强化训练,那么就一定能达到掌握、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不仅速度快,而且记得牢,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概括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文章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展现。

概括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的方法归纳:(1)寻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

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

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

(2)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这些都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

(3)恰当利用段中的提示性语言标志,如“总之”、“因此”、“其实”、“这就是说”等等,其后所跟句子大多跟段意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概括中,有一些有特点的地方需要我们在答题时点出,如,引用诗句或者故事,句子或段落的结构特点,揭示的情感与主题等。

(二)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谈谈你的理解或看法类也是每年中考必考题,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的方法:(1)分清含义的类别,是弦外之音还是言简意丰,是寄深于浅还是托物寓情。

依此类别展开联想,找出实际义。

(2)分析句子构成深刻含义的原因,是语言的凝练还是采用了象征、对比、比喻、双关等写作手法。

(3)抓住关键词语,如强有力的动词,富有感情色彩的形容词,以及一些特殊的虚词,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4)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句意。

包括分析文章背景、体裁、作者的写作意图。

生活经历以及文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5)从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去理解句意等。

(三)重点词语赏析方法“重点词语”是指对文本的表情达意起到重要作用的,或体现作者观点的,或反映深层含义的,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的词语近几年中考的考查题型有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妙处;去掉加点的词语是否合适;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认识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加点词互换可不可以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包括词典义和语境意。

分析时有的要把握特定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如《背影》中,“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有的需联系人物形象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孔乙己》中“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联系写作手法理解词语的含义,如:幽雅的歌厅里,一会飘出‘贝多芬’一会又飘出‘莫扎特’,令人顿生‘三月不知肉味’之感。

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词语的含义,如“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

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设计啊!”做此题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

(四)删改题型据中考模拟卷看,现代文阅读23题为删改题,涉及题型和知识面广,归纳总结答题方法:1先表明观点。

开放性试题答删与否均可,关键在理由的阐述。

2理由从以下几方面阐述(言之有理):⑴结构——结构完整性、照应、伏笔、铺垫。

⑵内容、主旨——是否影响内容完整,是否与中心有关,是否突出中心。

⑶写作手法——运用何手法,达到何效果,对中心有何帮助。

⑷风格——是否体现作者文风(更高要求)。

3结合具体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据)。

(五)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要了解什么是表达方式,包括狭义与广义,狭义包括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答这道题时可先考虑狭义表达方式,然后找是否有修辞手法,如有一定要具体说出,如比喻要说出“把……比喻成……”“生动形象地写出……”如有写作手法、人称、感官、长短句等也要指出。

(六)感想感悟题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品味。

运用精练准确、形象生动、个性化、精辟含蓄、朴实清新自然的语言等,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看法。

2、文体复习记叙文的阅读可以先找出此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

议论文的阅读可以抓中心论点,找出论据(如果有分论点,那么分论点同时是中心论点的论据)理清论证的结构,分析论证的方法。

说明文的阅读可以抓住特征,理清顺序与层次,抓住并理解关键词语等。

散文阅读要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理好“形”与“神”的结合点,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现代文阅读一、了解大意,辨明文体考试时拿到文章以后,首先应快速的把文章读一遍,目的除了了解文章的大意,使自己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受,文章大致写什么,要表达什么主题,语言表达有何特点外。

我觉得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要辨明文章的题材。

现在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是三种文体,一是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传记、一般记叙文等),二是说明文,三是议论文。

后二种文体的特征都非常明显,容易判断,第一种文体如果仔细辨别,也不能看出是那种形式。

我们应当认真的回忆过去学过的一些文体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辨明文体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具体答题时,用来表达的语言和运用的一些文体知识要符合这篇文章的题材,这样我们的答案才准确。

当我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又辨明了文章的体裁后,就为我们下一步答题奠定了基础,使答题更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再读文本,联系课内经过第一步了解大意辨明文体以后,接下来的任务是再把文章从头到尾细看一遍,进入文章的内部,对文章内容做进一步的了解。

这时要回想过去学过的课文,看眼前的文章和哪一篇相近。

我们发现虽然考的是课外文章,但是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和我们过去曾经学过的课文似曾相识。

如果能找到和这篇文章对应的课文,无形中就会觉得眼前的这篇文章的难度会下降很多。

也促进我们更加准确的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表达。

三、三读题目,勾连课文这一步主要是阅读文章后面的题目,弄清楚各个题目的题意,针对题目的要求(这二点非常重要,此处不多说),再回过去阅读文章的相应部分。

有的题目直接指明要阅读哪些部分,然后作答,那么我们就把它要求读的部分,进行仔细精确的阅读。

有的虽然没有指明,但我们还是应该认真的把文章读一遍,找到与题目的相关内容,仔细阅读。

四、构思答案,动笔写出通过以上阅读,我们再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大脑中构思出初步答案,加以反复斟酌,组织好所要表达的语言,动笔写出来。

如果时间比较宽裕,我们可以先写在草稿纸上,加以修改完善后再誊抄到试卷上,如果时间有点紧,则直接写在答卷上。

五、回读检查,完善答案当我们把试卷上所有的题目都答完后,发现时间还有很多。

此时千万不要急着交卷,应该进入细致地检查阶段。

对于阅读题来说,我们应该载把文章、题目和答案再读一遍,如果发现有的题目的答案不是很准确,或语言表述上有问题,应该马上予以修改完善。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测试中,说明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河北省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说明文属必考内容。

文章选自课外,分值在10分左右。

邢老师就说明文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考查类型及答题对策分别进行总结、归纳,原来同学们感觉困难的说明文阅读,也没有什么神秘的。

说明文答题技巧考点之一:说明对象考查类型:直接让学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对策: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的特征的句子对策: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的语句、中心句)。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考点之三:说明顺序[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对策: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特殊)、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

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

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考点之四:说明方法[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类型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简要说明它的作用?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