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互联网 +(第5版)【习题答案】202-8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概述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最主要的特点。

答: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R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最初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 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所有要连接在ARPANET 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而后发展为所有使用TCP/IP 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

第二阶段是1985-1993 年,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第三阶段是1993 年至今,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 结构的因特网。

1-24 试述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答:所谓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是为便于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而采用的综合了OSI 七层模型和TCP/IP 的四层模型而得到的五层模型。

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见图1-1 所示。

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层的主要功能:(1)应用层应用层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应用层不仅要提供应用进程所需要的信息交换和远地操作,而且还要作为互相作用的应用进程的用户代理(user agent),来完成一些为进行语义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所必须的功能。

(2)运输层任务是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间的通信。

因特网的运输层可使用两种不同的协议。

即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面向连接的服务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无连接服务则不能提供可靠的交付。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答案完整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的技术领域,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与交流。

然而,对于计算机网络这一复杂的技术体系,很多人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疑问。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内容,本文将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五版》的完整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第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以下是第一章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技术体系。

通过计算机网络,用户可以方便地共享文件、打印机、数据库等资源。

2. 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由多个互连的网络组成,通过国际互联网络协议(TCP/IP)进行通信。

因特网为用户提供了各种服务,包括电子邮件、在线聊天、远程登录等。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照覆盖范围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按照拓扑结构的分类(总线型、星型、环型等)以及按照传输技术的分类(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

第二章:物理层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该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实现数据的物理传输。

以下是第二章的一些重要问题及其答案:1. 什么是物理层?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栈中的第一层,它负责将比特流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

物理层主要关注传输媒体、物理接口、调制解调和编解码等问题。

2. 有哪些物理传输介质?物理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3. 什么是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是物理层中常用的设备,它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输,同时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上层使用。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第三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该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检测和纠正传输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互联网+(第5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系统基础
1-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发展阶段。

1-2.第4代计算机主要采用什么元件?
主要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3. 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大型计算机、微机、嵌入式系统。

1-4.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五大组成部分。

1-5.一条指令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
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

1-6.微机中总线的作用是什么?
总线是微机中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1-7.微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性能、功能、可靠性、兼容性等。

1-8.写出表达式1×23+1×20+1×2-2的二进制数。

1001.01
1-9.将二进制数[1101.1]2转换成十进制数。

13.5D
1-10.将十进制数25转换为二进制数。

11001B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
2-1.简要说明操作系统的作用。

(1)方便用户使用;(2)隔离硬件设备;(3)提高运行效率;(4)增强扩展能力。

2-2.简要说明图形用户界面的特点。

(1)用户很容易理解信息内容。

(2)操作简单方便。

(3)对系统硬件要求高。

(4)程序设计复杂。

2-3.简要说明图标、窗口、对话框、菜单的基本功能。

(1)图标:对程序或文件进行快捷操作。

(2)窗口:在规定范围内显示信息内容。

(3)对话框:进行有关参数设置。

(4)菜单:应用软件的操作列表。

2-4.简要说明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

2-5.鼠标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哪些?
指向,单击,右击,双击,拖曳等。

2-6.简要说明计算机的人机界面。

(1)控制台人机界面
(2)命令行人机界面
(3)图形用户人机界面
(4)多媒体人机界面
2-7.简要说明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1)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

(2)程序是静态的,进程是动态的。

(3)同一个程序可以有多个进程。

2-8.简要说明进程有哪些基本状态。

就绪、执行和阻塞。

2-9.简要说明在Windows中启动应用程序的方法。

(1)利用桌面快捷图标启动应用程序。

(2)通过“开始”菜单启动应用程序。

(3)直接在应用程序所在的文件夹中运行应用程序。

(4)在桌面创建应用程序的快捷图标。

2-10.分析Windows操作系统的容量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1)为了保持兼容性,老功能不能删除,新功能不断增加。

(2)操作系统支持的外部设备越来越多,导致驱动程序大大增加。

(3)程序设计越来越复杂。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6-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信息交流。

(2)资源共享。

(3)协同工作。

6-2.计算机网络的类型有哪些?
IEEE根据地理范围大小,将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 AN)。

6-3.因特网是什么?
因特网(Internet)是在世界范围内,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相互通信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

6-4.物联网的特征有哪些?
(1)互联网特征。

(2)识别与通信特征。

(3)物物通信的功能。

6-5.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包括哪些部分?
四大部分:信源、信道、信宿和噪声。

6-6.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改善通信系统的传输质量。

6-7.奇偶校验的特征有哪些?
奇偶校验可以发现数据传输错误,但是不能纠正数据错误。

6-8.TCP/IP网络协议定义了哪些层次?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6-9.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中,怎样区分客户端和服务器?
客户端和服务器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程序进程;
客户端指网络服务请求方;
服务器指网络服务提供方。

6-10.IATF(信息保障技术框架)标准定义的攻击的形式有哪些?
被动攻击、主动攻击、物理临近攻击、内部人员攻击和分发攻击。

第7章多媒体技术
7-1.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媒体有哪些?
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7-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实时性。

7-3.简要说明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采样、量化、编码。

7-4.MIDI音乐文件有什么特征?
MIDI很小,MIDI文件存储的是命令,而不是声音数据。

7-5.计算机中图形(graphic)和图像(image)有哪些区别?
(1)图形使用点、线、面表达物体形状;图像采用像素点阵构成位图。

(2)图形中顶点与顶点之间的联系决定了物体的形状;图像像素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图形的复杂度与物体大小无关,与物体的细节程度有关;图像的复杂度与物体的内容无关,只与图像的像素点有关。

(4)图形放大时不会失真;图像放大时会产生马赛克现象。

7-6.简要说明JPEG算法的设计思想。

恢复图像时不重建原始画面,而是生成与原始画面类似的图像,丢掉那些没有被注意到的颜色。

7-7.简要说明Photoshop中图层操作的基本要点。

只有被选中的图层才可以进行操作。

7-8.Photoshop抠图的方法有哪些?
矩形选框、套索、魔术棒、橡皮擦、通道等。

7-9.Photoshop图像色彩的调整功能有哪些?
有: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曝光度、色彩平衡、黑白、反相、色调分离、阴影/高光、变化、去色等功能。

7-10.Flash动画类型有哪些?
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第8章计算机新技术
8-1.简单说明机器学习的特点。

(1)机器学习是让计算机利用数据而不是指令进行工作的方法。

(2)机器学习的处理过程不是因果逻辑,而是通过统计归纳思想得出的相关性结论。

8-2.简要说明机器学习的技术难点。

(1)数据样本训练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极多。

(2)特征编号消耗极多的机器资源和很长的计算时间。

(3)大规模特征给存储和计算性能带来了巨大压力。

8-3.简单说明自然语言处理的统计语言模型。

统计语言模型依赖于单词与上下文(本词与上一个词和下一个词的关系)的概率分布。

例如,短语片段为:“他正在认真…”,下一个词可以是“学习、工作、思考”等(概率大),而不可能是“美丽、我、中国”等(概率小)。

8-4.简单说明大数据的特点。

(1)数据体量大,一般在TB级别;
(2)数据类型多,有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
(3)数据处理速度快,要做到数据的实时处理;
(4)数据的真实性高。

8-5.简要说明物联网的主要本质。

(1)互联网特征,联网的物品要能实现互联互通。

(2)识别与通信特征,“物”要具备自动识别与机器到机器通信的功能。

(3)智能化特征,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8-6.简单说明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将网络中的计算、存储、设备、软件等资源集中起来,将资源以虚拟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8-7.简单说明区块链特征。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 E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