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实习报告(0002)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我们也从此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以前只是从课本中了解专业知识,这次便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更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

通过建立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在电脑上绘制地形图等,我们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天,老师把我们召集起来,进行了实习动员,并向我们布置了实习任务,也根据相关规范告诉了我们一些注意事项,并对此次实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此次实习内容包括绘制一幅1:500的地形图和每人5公里的四等水准测量。

在任务布置完后,我们领取了全站仪、棱镜、跟踪杆、脚架等仪器,接下来便开始了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一、1:500地形图绘制在进行地形测量之前,首先需进行仪器的检查,如棱镜常数的检测和光学对点器的检验,接着便是对所测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以便之后的布网选点。

第一周我们便是进行了上述工作,也是在布网选点时我们遇到了实习中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组所抽到的测区是地坤、天工、图书馆一带,这些建筑物位于测区的中间部分,在测区的两边分别是一部分的中央森林公园和土木实验室附近的施工地区等。

由于要测一部分山区,我们组最开始准备从天宝阁的20号点开始,引到山区上的一条主干道上布导线,再绕到图书馆后的主干道上布点,最后回到20号点,从而构成一条闭合导线。

在布网一天后,我们发现所布控制网的区域有一大部分山区不是我们所在的测区,而且由于树木繁多在山上的通识效果不好,很难测到山下的地物,因此我们这一次的布网失败,需要重新设定布网方案。

在学校的控制点分布图中,我们发现测区里的一条主干道上有22、23、24、25、26五个控制点,另一条主干道上有41号控制点,但由于其中没有高程点,需要从20号控制点引高程,在听取同学的建议后,我们决定布两条导线。

一条附合导线:从21、22两个已知控制点开始,布导线到地坤楼楼下,一直引到图书馆前面,再从边上的山坡绕到图书馆后面的主干道上,最后接到附近的26、27号控制点。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数字测图一、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X公司实习时间:XXXX年X月-X月二、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数字测图技术逐渐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参与实际的数字测图项目,了解并掌握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实习内容1. 项目介绍:在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土地利用调查的数字测图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绘制指定区域的土地利用分布图,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对研究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

同时,还利用遥感影像对该区域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为后续的数字测图提供数据支持。

3. 数据处理:接下来,我们利用专业的地理信息软件,对采集到的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

这包括影像的校正、配准和投影变换等操作,以保证影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特征提取: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对影像进行了特征提取。

通过分析影像中不同的色彩和纹理信息,我们成功地将影像中的不同土地类型进行了区分,并提取出相应的特征参数。

5. 数字测图:最后,我们利用提取到的土地利用特征参数,绘制了完整的土地利用分布图。

在绘制过程中,我们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功能,对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分类和标注,使得图像更具可读性和信息丰富度。

四、实习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和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和特征提取,以及如何应用 GIS 技术进行数字测图。

同时,我还通过参与实际的项目,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数字测图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数字测图的实习。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经历,让我对测绘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实习的开始,我们首先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

了解了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

这为后续的实地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

全站仪的操作相对复杂,但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其测量功能,能够准确地获取角度和距离等数据。

而 GPS 接收机则在一些开阔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测量提供了便捷的定位信息。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面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条件。

有时候是炎热的天气,有时候是复杂的地形。

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按照预定的测量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

每一个测量点的选择都经过了仔细的考虑,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量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操作仪器,有人负责记录数据,还有人负责现场的标记和草图绘制。

大家相互配合,及时沟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遇到的问题。

数据采集完成后,就进入了数据处理阶段。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我们使用专业的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了初步的地形图。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检查每一个数据,确保其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测图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一个小小的误差可能会在后续的工程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注度。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还有待提高,在数据处理时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还不够强。

这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次数字测图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2)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2)

测绘实习报告一.前言1.实习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全站仪的使用。

(2)了解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

(3)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件的使用。

2..实习任务(1)测绘1:500比例尺校园地形图(测区面积250m×250m左右)(2)测绘1:500比例尺龙泉山地貌图(测区面积250m×250m左右)二.实习内容1.实习项目(1)在**校区完成一幅1:500的地形图,测区面积250m×250m左右,图根点由各小组自己埋设,并自行假设起点坐标,采用全站仪草图测记法,通过人机互助的方式在Auto cad以及金球测图系统环境下成图并输出。

(2)在***各组自行埋设控制点并假定起点坐标,对250m*250m左右的地区行地貌测绘,并采用人机互助方式完成测区等高线数字地图。

2.测区概况(1)对于校园测区,地形不是很复杂,主要是要尽量避开车辆人流相对较多的地方,挑选通视良好并便于进行碎步测量的地方埋石标记,架设图根控制点形成一个闭合导线圈。

(2)对于龙泉山,地势高低起伏,并有大量杂草树木丛林,对于架设棱镜带来一定的不便,诸多地方需要用镰刀来开路。

3.技术要求实习参照<<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的技术要求进行。

(1)测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为0.5m.(2) 图上地物点相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毫米。

(3)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毫米。

(4)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毫米。

(5)图根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n为测站数)(6)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S为斜距km, D为测距边长km)4.作业方法及实习成果(1)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图根三维光电测距导线测量,在控制点间布设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的观测。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3篇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3篇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3篇第一篇: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3篇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3篇数字测图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

下面是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这次实习,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这次实习,相比于以往的教学型实习,真正的工程(实习)显然能够更好的体会所学到的知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的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测区属于山西的一部分,动植物种类较少,地势不是太,地貌比较复杂,但在这实习的一年里还是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艰辛。

现在细细想来,这一年的经历,虽然艰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

我明白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提高工作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时,可能感觉枯燥无味,但当你工作以后,你才会发现专业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如我学的工程测量.在学校我们只学了些皮毛, 通过毕业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对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实习中,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推委和逃避。

因此,这让我深深明白理论知识的重要,在学校余下的时间里,我要安心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回顾,做到胸中有沟壑,一目了然。

为以后实际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

数字测图的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的实习报告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践的参加者:兰徽实践时间:2008-07-20——2008-08-21实践地点:厦门湖里区五缘湾片区一、本次社会实践的过程如下:(一)1、实践目的:让我们从实际工作中更加了解、认识测绘专业,联系测绘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课程实践,通过参加实际工作,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实践单位: 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3月31日,专门从事测绘工程,地质物探工程,地下管线探测与测漏,管道防腐层检测与评价,地质灾害评价及其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构建的技术服务型企业,是集科技开发、生产经营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司。

公司原隶属冶金工业部,现隶属国家国资委,是中央直属企业。

公司在济南设有测绘、航测遥感、管线、物探、软件、电子等六个专业公司,并在淄博、潍坊、烟台、临沂、泰安、广州设立六个分公司,同时在香港注册香港正元有限公司。

公司组织结构完善,技术全面,是一支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管理系统开发与建设的专业技术队伍。

公司现有在职员工700多名,其中教授级高工3人,高级职称68人,中级职称289人,在读硕士6人,在读博士2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70%。

现拥有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其中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RTK)接收机12套、探地雷达3台套、浅层数字地震仪1台套、地下管线探测仪56台、电子全站仪65台套,各种软件开发及数字化成图设备(数字摄影测量解析工作站、自动绘图仪、数字化仪、电子扫描仪、高档计算机等)200多台套,技术设备力量雄厚。

公司具有国家首批认证的甲级测绘资质、地质勘查物探资质、桩基础检测资质、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估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并取得对外经营出口权。

公司还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和城市勘测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团体会员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工测分会理事单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会员单位、山东省测绘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先后获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全国测绘质量表彰单位”称号及“山东省测绘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5月公司建立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并在业内较早通过认证。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三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字测图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

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3) 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 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

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

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的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测量工程是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培养我们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学校安排了为期六周的教学实习,其目的与要求有以下几点:1、熟练掌握使用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图根导线测量,交会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3、了解全站仪测图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

4、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掌握大比例尺测图方法和成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1)布设和施测一条闭合导线控制测量;(2)在布设的导线的基础上.,进行碎部测量,并利用CASS进行室内成果处理。

三、实习仪器和软件仪器: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竖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

水准尺:与水准仪配合进行水准测量的标尺。

分为黑面尺和红面尺。

本次实习中在四等水准测量中用到棱镜:配合全站仪所使用的仪器。

在高程测量以及测图测量中用到,在测量前还需将棱镜常数改正垫尺:用于架设转点。

钢尺:用于在高程测量和测图测量时测量仪器的高度卷尺:用于四等测量时仪器间的距离的测量,因为在测量时要求两水准尺的距离与仪器的距离有一定的要求,两水准尺应小于80m软件:南方CASS 。

四,作业方法四等水准仪在四等水准测量时我们用到的仪器是水准仪。

所要的操作步骤如下: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

水准测量在安置之前应该正确的放置三脚架,首先,松开架腿上的螺旋,伸缩架腿,跳到合适的位置。

旋紧制动螺旋,三脚等距分开,是架头致水平。

如若在泥土地面上,应该将三脚架的三个脚尖踩入土中,使三脚架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姓名余志刚学号 114130634专业测绘工程班级 11级组号 1组指导教师李金平老师、喜文飞老师2013年 8月27日至 2013 年 9月16 日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三、实习计划与设备 (1)四、数字地形图测绘依据 (1)五、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2)六、控制点成果表 (7)七、平面控制网观测值略图 (8)八、导线坐标计算表 (9)九、高程控制网观测值略图 (10)十、高程误差配赋表 (11)十一、实习总结 (12)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实习使每个学生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外业工作和内业计算的方法,掌握数字数字地形图测绘方法和内业成图过程,为后续生产实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500的数字地,每一幅面积为50cm*50cm;(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

(4)上交各种资料及实习报告、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

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三.实习计划与设备:实习时间为3周,每组仪器为水准仪、全站仪以及各种工具和用品,每组配备计算机一台。

四.数字地形图测绘依据:1.《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2.《GB7427—96 1:500 1:1000 1:2000 1:5000地形图图式》数字地形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云南师范大学东区,地形十分熟悉。

老师带领我们在东区大门口及其附近还有文聚六栋后面的路上选择四个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13个点。

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是否相互通视,架设仪器是否安全方便。

2、控制测量(1)高程控制测量:水准仪测量高程和距离。

沿着已选定的导线点(GPS点)布设四等附和水准测量路线,进行四等水准测量。

对水准外业观测资料进行检查、整理,然后再利用测量计算程序或高程误差配赋表计算各导线点的高程。

(2)平面控制测量:全站仪测角、测边。

在已知导线点上架设全站仪,对中整平后量取仪器高、开机。

同时将棱镜架设在待测点出对中整平。

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C10904,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在当前文件下,按照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和给定的坐标、仪器高、目标高(取至毫米位),设置EDM,并瞄准后视点,进行后视置零定向。

定向完后仪器照准目标点棱镜,盘左盘右观测并测存,将屏幕显示结果记录在导线坐标记录表上。

导线边长、水平角施测要求及精度要求:① 观测:水平角观测一个测回,起始点采用全圆方向法观测,内角采用测回法观测;距离测量往测一测回(瞄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直接读记平距;② 取位:角度取至秒,距离取至mm ,坐标取至mm ;③ 限差:对中误差≤3mm ,水准管气泡偏差<1格,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较差≤±24″,半测回归零差≤±24″,距离测量一测回读数差≤5mm ; ④ 精度要求:导线内角和闭合差≤±20″n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

计算方法:由A 点出发,取正北方向为0方向,测定连接角β0,以及各个左连接角12345,,,,ααααα,那么对于各个边的方位角之间就有关系:180βααβν=-++后左前,若α前<0°,则+360°,若α前>0则-360°,保证方位角在0°~360°的范围之内。

而对于第一条边P1P2边的方位角12101P P P A βααββν=+++,同时也要注意方位角的取值范围。

最后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出各个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1)碎步测量技术要求碎步测量在观测精度上的要求没有控制测量的那么严格,在测量时也没有控制测量那么多要求和限制,一般情况下所得的数据精度完全符合碎步点的要求。

本次实习,采用草图法进行碎部测量。

一组中测站1-2人,镜站1-2人,领尺员(绘草图人员)2人。

根据地形情况,镜站可用单人或多人。

领尺员负责画草图和室内成图,是核心成员。

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

照准一图根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坐标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 。

检查另一测站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基本等高距;仪器高、镜高应量记至毫米。

采用绘草图的数字化成图系统,应在采集数据的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

(2)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舍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要素,并对各要素进行名称注记、说明注记及数字注记。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A、各级测量控制点均应展绘在图上并加注记。

控制点按地物精度测定平面位置,图上应表示。

B、测绘居民地和垣栅。

居民地按实地轮廓测绘,房屋以墙基为准正确测绘出轮廓线,并注记建材质料和楼房层次,依据不同结构、不同建材质料,不同楼房层次等情况进行分割表示。

1:500、1:1000测图房屋一般不综合,临时性建筑物可舍去。

城区道路以路沿线测出街道边沿线,无路沿线的按自然形成的边线表示。

街道中的安全岛、绿化带及街心花园应绘出。

依比例尺表示垣栅,准确测出基部轮廓并配置相应的符号,不以比例尺的垣栅测绘出定位点、线并配置相应的符号。

街道的中心处、交叉处、转折处及地面起伏变化处,重要房屋、建筑物基部转折处,庭院中,各单位的出入口等择要测注高程点,垣栅的端点及转折处也要择要测注高程点。

C、凡具有判定方位,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的设施应测注高程点,例如入井口、水塔、烟囱、打谷场、雷达站、水文站、岗亭、纪念碑、钟楼、寺庙、地下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等。

D、独立地物是判定方位、指示目标、确定位置的重要依据,必须准确测定位置。

独立地物多的地区,优先表示突出的,其余可择要表示。

E、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所有的铁路、有轨车道、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均应测绘。

车站及附属建筑物、隧道、桥涵、路堑、路地、里程碑等均需表示。

在道路稠密地区,次要的人行道可适当取舍。

公路及其他双线道路在大比例尺图上按实宽依比例尺表示,若宽度在图上小于0.6mm时, 则用半比例尺符号表示。

公路、街道按路面材料划分为水泥、沥青、碎石、砾石、硬砖、沙石等,以文字注记在图上。

辅面材料改变处应用点线分离。

出入山区、林区、沼泽区等通行困难地区的小路,以及通往桥梁、渡口、山隘、峡谷及其特殊意义的小路一般均应测绘。

居民地间应有道路相连并尽量构成网状。

F、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正确测绘管线的实地定位点和走向特征,正确表示管线类别。

永久性电力线、通信线及其电杆、电线架、铁塔均应实测位置。

电力线应区分高压线和低压线。

居民地内的电力线、通信线可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绘出连线方向。

地面和架空的管线均应表示,并注记其类别。

地下管线根据用途需要决定表示与否,但入口处和检修井需表示。

管道附属设施均应实测位置。

G、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

海岸、河流、湖泊、水库、运河、池塘、沟渠、泉、井及附属设施等均应测绘。

海岸线以平均大潮高潮所形成实际痕迹线为准,河流、湖泊、池塘、水库、塘等水压线一般按测图时的水位为准。

高水界按用图需要表示。

溪流宽度在图上大于0.5mm的用双线依比例尺表示,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沟渠宽图上大于1mm (1:2000测图大于0.5mm)的用双线表示,小于1mm(1:2000测图小于0.5mm)的用单线表示。

要表示固定水流方向。

水深和等深线按用图需要表示。

H、地貌和土质利用等高线,配置地貌符号及高程注记表示。

当基本等高距不能正确显示地貌形态时加绘间曲线,不能用等高线表示的天然和人工地貌形态,需配置地貌符号及注记。

居民地中可不绘等高线,但高程注记点应能显示坡度变化特征。

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在70°以下表示为斜坡。

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时宜表示为陡坎并测注比高,当比高小于1/2等高距时,可不表示。

I、植被。

应表示出植被的类别和分布范围。

地类界按实地分布范围测绘。

(3)地形图的检查与验收地形图的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专人检查。

3、其他注意事项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

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

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

4、内业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

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5、内业成图方法: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7.0软件进行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