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与金属配合物主要为抗癌药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金属配合物是指由金属离子和一个或多个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研究、分子影像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金属配合物作为药物研究领域的重要一环,已经推动了新药开发的进展。
例如,白蛋白结合的铂配合物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其通过与白蛋白结合,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金属配合物还可以增强药物的靶向性和选择性。
以金属配合物为基础的抗病毒药物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高效抗病毒作用的药物,有效地抑制了病毒的生长和复制。
金属配合物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兴趣。
分子影像技术是一种可以观察和描述生物分子在体内活动和分布的方法。
金属配合物能够通过与靶向分子发生特异性配位,提供高对比度的影像信号,从而实现对疾病状态的准确检测。
例如,金属配合物被广泛应用于磁共振成像(MRI)中,通过调节配体的结构和性质,改变金属配合物的弛豫时间,从而实现对特定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除了在药物研究和分子影像领域的应用,金属配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测量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或生物过程的设备。
金属配合物作为传感器的信号增强剂,能够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研究人员利用金属配合物的热物理性质和发光性能,设计了一系列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离子和气体的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在生命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食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然而,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金属配合物在体内可能产生毒副作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精心设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以提高其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其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制备工艺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其稳定性和纯度,同时减少成本和环境污染。
有关金属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

自从 1978年 Kopf等人 [ ]发 现二氯二 茂钛 具有抗癌 活 性 以来 ,由于该类化合 物的毒性 远 比顺铂低 ,这 一领域 的研
Ph2SnX2·L2配合物对 MCF一7、WIDR等癌细胞的抑 制作用 , 究引起 了人们 的极大 兴趣 。相 继合成 出了许 多具有抗 癌活
并利用量子化学方 法和分子力场研究 了结 构和活性 的关 系 , 性茂钛羧酸衍生物。
3 有 机 锗 化 合 物 1971年 日本学者合成 了有机锗 化合 物 B一羧 基 乙基锗
doi:10.3969/j.issn.1672—0369.2009.04.080
中图分类号 : R978.7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0369(2009)04 —0406—02
随着人们 对金 属 配合 物药 理作 用 的认 识进 一步 深入 , 素诱 发剂 ,它可把“沉 睡”的巨噬细胞诱 发转变为抗肿瘤 的巨
此外 ,人们还合成 出各种类 型 的有 机锗化合物 ,如烃基 锗取代 的二氯二茂钛衍生物l ,锗的卟啉配合物 以及烃基锡 锗化物等 。研究表明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
由于有机锗化合物较强的抗癌活性及较低 的毒副作用 , 因此 ,进一步研 究其抗癌 机制 ,开发 新型有机 锗抗癌 药物具 有 重要 的意义 4j。 4 钯 配 合 物
钯(Ⅱ)配合物作为抗癌剂的研究进展

钯(Ⅱ)配合物作为抗癌剂的研究进展作者:闫碧莹来源:《当代旅游(下旬)》2017年第10期摘要:阐述了钯(Ⅱ)配合物作为抗癌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平面配体和氨基酸与DNA的共价结合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抗癌剂;平面配体;金属配合物生物的一些重要的基本生命过程从化学角度讲就是混配配合物形成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金属也就没有了生命。
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对于进一步揭示生命的奥秘,促进生物化学、药物设计和机理研究向前发展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元混配配合物在无机抗癌药领域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证[1]。
一、国外进展上世纪60年代末,人们发现了第一个具有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cis-[pt(NH3)2Cl2](简称顺铂,代号为CDDP,结构如图1),此后,铂类抗癌药物逐渐发展起来。
在铂类抗癌药发展的同时,为了寻找高效低毒、抗癌谱广的新药,科学工作者对铂系其他元素(如钌、铑、钯、锇、铱等)和一些金属元素(Cu2+、Cd2+、Co2+等)配合物的抗癌活性展开了大量研究工作,而且这方面探索日趋活跃。
在铂贵金属中,与Pt(Ⅱ)诸多性质颇相似的元素是Pd(Ⅱ)。
它们在形成配合物时,都用固定的配位数4,并且空间构型也为平面四边形,再加之钯在商品销售时,其价格远低于铂,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Pd(Ⅱ)配合物在抗肿瘤方面研究发展的主要原因[2]。
1984年Gill等人指出钯配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癌活性。
随后,印度科技学和孟买肿瘤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他们合成出尽20个钯(Ⅱ)-联吡啶-氨基酸三元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对于L1210白血病、P388淋巴瘤、S180肉瘤及艾氏腹水肺瘤等均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有些配合物对癌细胞的半数杀伤浓度IC50值小于相应的顺铂,即杀伤活性优于顺铂。
Mital.R等人研究了一系列Pd(Ⅱ)的单双核配合物对老鼠肝脏细胞的转录抑制能力(IC50)。
他们还针对苯丙氨酸体系浓度对转录活性的规律进行了比较,当固定了第二配体(苯丙氨酸),转录活性达到50%时,对于Pt(Ⅱ)配合物,其浓度约为1.2mM,而对于Pd (Ⅱ)配合物,则配合物浓度不到0.5mM。
金属Eu(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

青岛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金属Eu(Ⅲ)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姓名:张倩学院:化学与药学院专业:应用化学班级:08级2班学号:20084300指导教师:孙晓波2012年6 月10 日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引言 (4)1.1金属配合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4)1.1.1抗癌金属配合物 (4)1.1.2抗癌金属顺铂 (4)1.1.3 Schiff碱金属配合物抗癌原理 (7)1.1.4黄酮类金属配合物抗癌原理 (7)1.2 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 (7)1.2.1 配合物与DNA作用机理的探讨 (7)1.2.2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 (7)1.3 改性金属配合物 (7)1.3.1 改性金属配合物研究 (7)1.3.2金属配合物中的稀土金属 (7)2.实验部分 (8)2.1试剂与仪器 (8)2.2试验方法 (8)2.2.1 红外光谱的扫描 (9)2.2.2 紫外光谱的扫描 (9)2.2.3荧光光谱的扫描 (10)2.3光谱测定方法 (10)2.3.1红外光谱的测鉴定 (10)2.3.2紫外光谱测定 (11)2.3.3荧光光谱测定 (11)3.结果与讨论 (12)3.1红外谱图分析 (12)3.2 紫外谱图分析 (14)3.2.1 Eu-配合物与DNA作用紫外光谱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Eu-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函数 (15)3.3 荧光谱图分析 (17)4.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Eu(Ⅲ)-羧甲基乳糖配合物的制备及其与DNA的作用研究应用化学张倩指导老师孙晓波摘要:本文对乳糖进行羧甲基改性得到羧甲基乳糖,然后合成Eu(Ⅲ)-羧甲基乳糖配合物。
通过红外光谱对羧甲基乳糖、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乳糖红外光谱中3349cm-1处为O-H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羧甲基乳糖中偏移至3463 cm-1,而Eu(Ⅲ)-羧甲基乳糖配合物图谱中偏移至3421cm-1。
重金属在药理学中的作用研究

重金属在药理学中的作用研究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毒性的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广泛存在。
它们可以通过工业排放、农药使用等途径进入我们的生活环境,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然而,除了其毒性之外,重金属在药理学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在药理学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重金属的药理学作用1. 抗癌作用重金属元素如铂、锇等被广泛应用于化疗药物中。
这些化合物能够与DNA结合,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铂类化疗药物如顺铂、卡铂等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癌症的重要药物,为患者的生存率提供了显著改善。
2. 抗炎作用某些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例如,铜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抗菌,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保健产品中。
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在低剂量下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对炎症相关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3. 抗氧化作用一些重金属元素可以作为抗氧化剂,帮助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的伤害。
铜、铁等元素在维持细胞健康和延缓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硒、锌等重金属元素也能够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助于预防氧化应激相关的疾病。
二、重金属在药理学研究中的进展1. 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药效优化研究人员通过合成不同结构的重金属配合物,并测试其在药理学上的作用。
这些研究旨在发现更有效的化合物,提高其药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例如,一些研究正在探索铂类化疗药物的新配方,以提高其抗癌活性并降低耐药性的发生。
2. 重金属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重金属元素与药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于理解其药理学作用至关重要。
一些研究使用计算化学和分子模拟等方法,研究重金属与药物之间的结合方式、结合位点以及相互作用的力学性质。
这些研究为合理设计新的药物分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重金属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重金属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一些研究利用重金属纳米微粒作为载体,将药物包裹其中,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的作用

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的作用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金属离子是生物体内许多重要酶和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们参与了许多生物反应和代谢过程。
此外,金属配合物还可以作为生物药物、抗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一下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中的作用。
一、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许多生物反应和代谢过程。
例如,钙离子是细胞信号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调节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分化和分泌等。
镁离子在生物体内也是重要的催化剂,它可以促进许多生物反应的进行,例如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
二、金属配合物作为生物药物金属配合物作为生物药物在生物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白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药物载体,它可以通过配合金属离子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一些金属离子还可以作为抗炎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配合物使用,例如银离子可以作为抗菌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杀死许多细菌和病毒,同时还能减少炎症反应。
三、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在生物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铂配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它可以通过与DNA结合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此外,一些其他金属配合物也可以用作抗癌药物,例如铁配合物和铜配合物等。
四、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病毒药物金属配合物作为抗病毒药物也是生物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例如,锌是一种重要的抗病毒元素,它可以通过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来帮助人体抵抗病毒感染。
此外,金属配合物也可以作为抗病毒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金配合物可以抑制HIV病毒的生长和复制。
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参与许多生物反应和代谢过程。
此外,金属配合物还可以作为生物药物、抗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属及其配合物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金属抗癌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金属抗癌配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徐绍彬(化学化工学院,1081109001)摘要自顺铂显示出抗癌活性以来,金属配合物的药用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合成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的金属抗癌药物。
本文对最近几年新开发的金属配合物在抗癌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关键词金属配合物抗癌癌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症, 对癌症的治疗显得尤其紧迫。
开发新型有效的抗癌药物是当今世界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
但无论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手术都无法根治癌症。
联合治疗时代的到来主要体现在内科治疗显示其越来越重要地位,尽管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运用于临床,而且对其中的一些肿瘤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但大多数药物只能是缓解病情。
因而各国都在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发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随着人们对金属配合物的药理作用的认识的进一步深人, 新的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不断被合成出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所突破。
本文对最近几年合成的一些金属配合物如铂类、锗类、钌、铜、银、金等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1 铂类配合物铂类配合物的合成已历经三代。
顺铂是第一代铂类抗癌药物。
目前它已成为广泛用于治疗睾丸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和膀胱癌的化疗药物之一。
该药的使用局限性是它的耐药性及剂量毒性尤其是对肾脏的损害较大。
第二代铂类配合物结构如图1.2 所示 。
其中以卡铂为代表,其水溶性优于顺铂,肾毒性低于顺铂,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
第三代铂类代表化合物是奥沙利铂(Oxalip latin)和乐铂(Lobap latin) 。
奥沙利铂全称是草酸-(反式-L-1, 2-环己二胺)合铂,实验研究表明,对大肠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等多种动物和人类肿瘤细胞株,包括对顺铂和卡铂耐药株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乐铂全称是环丁烷乳酸盐二甲胺合铂( Ⅱ) ,由德国爱斯达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研制。
研究表明,该药的抗肿瘤效果与顺铂、卡铂的作用相当或者更好, 毒性作用与卡铂相同, 且与顺铂无交叉耐药。
铜(Ⅱ)配合物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铜(Ⅱ)配合物抗癌活性研究进展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的研究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铜(Ⅱ)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
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铜(Ⅱ)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和铂(Ⅱ)配合物的活性对比、与DNA的作用﹑与氨基酸的共价作用及对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等方面作了介绍。
标签:铜(Ⅱ)配合物;结构特征;抗癌活性;共价作用;诱导凋亡60年代末期,顺铂(cis-platin)做为抗肿瘤药物应用于临床,引导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研究步入了一个新领域,引起了人们对金属配合物抗肿瘤研究的重视。
近年来已证实锗、钼、钯、铜、锌等金属配合物也具有抗肿瘤活性,对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热点之一[1]。
铜是一种很重要的微量金属元素,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和锌。
所有的动物、植物都需要靠它来生存和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
同时铜还是机体内氧化还原体系中有着独特作用的催化剂。
目前已知铜存在于生物体内金属蛋白和金属酶的活性部位,对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形成以及皮肤色素的沉积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2]。
铜作为配合物的活性中心还存在于具有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分子中,其配合物多变的配位结构和活化小分子的催化活性,使其对生命体系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催化作用。
而目前的研究表明:铜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须的,亦是治疗许多疾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近期研究也证实铜与肿瘤血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铜配合物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
早在1912年,德国就用一种由铜的氯化物和蛋黄素组成的混合物来治疗患有面部癌的患者。
这一治疗的成功说明铜化合物具有抗癌功能[3]。
在众多的过渡金属中,铜具有良好的配位特性,且其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裂解活性[4],众多的研究者们开始将铜配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对铜(Ⅱ)配合物抗癌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1 铜(Ⅱ)配合物的结构特征Cu(Ⅱ)金属原子的配位多含O、N原子,Cu(Ⅱ)配位数从4~6多变,配位构型有四面体、三角双锥、八面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与DNA的插入作用可以引起其紫外 共振拉曼光谱的缺色性,即拉曼光谱谱峰强度 的变化。而与DNA沟槽键联的药物,不仅能 引起拉曼光谱的缺色性,而且其光谱还会产生 频移。由于共价键联的药物的共振拉曼光谱 没有缺色性,因此可以把共振拉曼光谱的缺色 性作为区分插入作用和共价键联作用以及沟 槽联接作用的依据。
目前国际上用共振拉曼光谱方法研究抗癌 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工作十分活跃,其主要 研究目的以及发展趋势在于:
(1) 进一步证实共振拉曼光谱的缺色性是否是 插入和沟槽联接的好的判断根据;
(2) 利用脉冲激光共振拉曼光谱研究激发态 药物与DNA的复合物的结构和谱带特征;
(3) 药物与DNA相互间的弱相互作用,如氢 键、库仑力等;
随着各种新激光技术如激光倍频技术、紫
外可调谐激光技术等的发展,将有力推动光谱 技术在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和其他生 物大分子结构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等研究工作 的应用。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有着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来生,王宁晓,黄伟东,王丽萍 荧光法研 究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报) 2001.11 第25卷第4期
2. 廖见培,刘国东,黄杉生 水溶性金属席夫碱 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分析测试化学报 2001.5 第20卷第3期
3. 沈昊宇,包信涛,乐芝凤 含d-2-氨基-2-脱葡萄糖的 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紫外和荧光光谱 应用 化学 2001.3 第18卷第3期
4. 李蔚,陈五高,梁永茂 抗癌药物与DNA相互作 用的共振拉曼光谱研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1998年第7 卷第2期
(4) 通过紫外共振拉曼光谱技术来精确确 定药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准确位置;
(5)如何使共振拉曼光谱技术实用化等。
三 小结
光谱法是研究DNA与金属配合物的相互 作用的主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紫外光谱为吸收光 谱,荧光光谱是激发光谱,拉曼光谱是散射光 谱的一种,这3种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一般 是结合使用,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
(4)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物质的荧光度有一定影响,一般来 说温度越高,荧光强度越低,对Mn席夫碱而 言随温度升高荧光强度降低,但在Mn席夫碱DNA体系中,随温度上升,体系的荧光强度先 升后降。在较低温度下,DNA双链堆积较为紧 密,Mn席夫碱嵌入碱基对中,因而荧光强度 较弱,随温度升高,DNA双链堆积程度减弱, 荧光强度增强。但当温度升至60摄氏度时, DNA双链几乎完全松散,变性DNA的荧光猝灭 保护作用减弱,因而该体系的荧光强度又降低。
由左图可知 随Mn席夫碱浓 度增加,EBDNA体系荧光强 度减弱,当增至
c(compl)/c(DNA) =31.84时,体系 的荧光强度已降 至48.5%,表明 Mn席夫碱嵌入 到了DNA双链之 间。
右图比较
了几种席夫碱 与DNA相互作 用的强弱,其 中作用最强的 为Co(II)席夫碱, 最弱为Zn席夫 碱.
如果某种化合物能与DNA发生类似溴化 乙啶与DNA这种作用方式的反应,就会竞争 溴化乙啶与DNA体系的荧光,跟踪这一体系 的荧光变化,可以判断化合物是否与DNA发 生作用。
(2)EB和化合物的竞争实验
EB与DNA发生嵌入作用使其荧光强度 大增,而Mn席夫碱与DNA发生类似作用, 两者竞争结合位点,减弱EB-DNA体系的荧 光。通常以c(compl)/c(DNA)<100为限,荧 光值减弱50%作为化合物是否与DNA作用 的判据。
近年发现,一些金属络合物如金属席夫 碱,在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能够断裂或者键 合DNA。
席夫碱及金属席夫碱化合物是一类抗 癌药物,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机理, 对选择核酸酶及抗癌药物的合成具 有重要意义。
二 主要研究手段
1.紫外光谱法
双链DNA分子由于含有芳香性碱基和磷酸 根,其紫外光谱在260nm附近有1强吸收峰。 DNA的碱基是很多药物与DNA结合的位点。 结合药物后,DNA的上述特征吸收峰会发生位 移。
(3)KI的猝灭实验
一些物质(如卤素离子、硝基化合物、重 金属离子等等)可使荧光猝灭,称为荧光猝 灭作用。KI为常用的荧光猝灭剂。
通过在有CTDNA(小牛胸腺的DNA)和无 CTDNA存在的情况下,KI对Mn席夫碱猝灭 情况的不同,可进一步论证Mn席夫碱与DNA 的嵌入作用。
由左图知 Mn席夫碱的 荧光程度随KI 的增加快速降 低,没有DNA 存在时比有 DNA存在时降 得更快,表明 Mn席夫碱嵌 入DNA双链中, 因受到磷酸基 团保护从而使 荧光猝灭变慢。
金属席夫碱的结构图
对于Mn 席夫碱,随着 DNA的加入, 其吸收光谱发 生明显的减色 效应,同时其 234nm处的吸 收峰有2nm的 微小紫移。
2. 荧光光谱法
(1) 用溴化乙啶作荧光试剂的原理
溴化乙啶(EthBr)能插入双链DNA的碱基之 间与DNA发生专一作用,因此其本身荧光强度被 大大增强,达100倍,成为测定DNA及各种性质 的灵敏试剂。
光谱法在DNA与金 属配合物相互作用Biblioteka 研究方 面的应用报告人:周智
一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金属配 合物与DNA的作用时,发现Ru2+、Co3+ 的八面手性金属配合物具有识别DNA二 级结构的能力, 从而发展了一种能识别B 型DNA的手性配合物探针.
杨频等人用EB作探针研究了Fe(p hen)3Cl2·6H2O等手性金属配合物与 DNA的作用机理。
(5)其他因素的影响 .pH的影响 变性DNA的影响 DNA盐效应
3. 拉曼光谱法
用激光辐射样品时,会发生散射。在散 射光谱中,有些光的频率与入射光频率不同, 强度要弱得多,其中就有拉曼光谱。
共振拉曼效应即当激发激光波长落入 分子电子吸收峰附近时,分子振动的拉曼 信号强度得到极大增强,约是普通拉曼光 强度的104~10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