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化学竞争法检测生物素

合集下载

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原理

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原理
..
失Leabharlann .+H+还原

e-
电 极
激发态Ru(bpy)32+
基态Ru(bpy)32+
+
CH3CH2CH2-N-C-CH2CH3 H 三丙胺自由基 CH2CH2CH3 氧化 CH3CH2CH2-N-H + CH3CH2CHO CH2CH2CH3
丙醛 二丙胺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固相载体
独特的磁性微粒作为固相载体
TPA TRIPROPYLAMINE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竞争法检测原理
eagent Reagent
sipper
1.加入R1- [Ru(bpy)3]2+标记的抗体 2.加入待测样本,温育9min,形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3.加入R2 -生物素标记的与样本同源的抗体。 4.,加入M-亲和素包被的磁微粒;温 育9min。未与待测抗原结合的钌标 记物通过R2结合到磁微粒上 5.反应复合物被吸入测量室进行磁 性分离及其电化学发光测量。
美国FT4项目20个不同批号的的病人结果分布
mIU/ml
pMol/l
37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线性范围
宽广的线性范围
光子数范围:0-10,000,000(1亿)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宽线性及灵敏度
超宽的线性范围及检测灵敏度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简单的试剂管理
多模块通用试剂
E 170,e411,e601,e602
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原理—桥联法检测原理
桥联法(Bridging Principle) 双抗原夹心测定抗体 测定成正比: 信号低 = 浓度低 信号高 = 浓度高
理论基础: 单位IgG分子具有2个抗原结合位点

化学发光竞争法原理ppt课件下载

化学发光竞争法原理ppt课件下载

分离技术
1.磁颗粒分离法:用抗原或抗体包被磁颗粒,与标 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和酶标的抗体或抗原通过 一定模式的免疫学反应后,最终通过磁场将结合 酶标记物IC和游离酶标记物进行分离的技术。
2.微粒子捕获法:所用颗粒是无磁性微粒子作为 抗体或抗原的包被载体, 然后用纤维膜柱子进 行酶标记物的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的分离。
1.3 AMPPD
OO
OCH 3
AP /OH —

O-
HPO4 2—
4-MUP
• 4-MUP被AP催化生成4-甲基伞形酮,在360nm的 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448nm的荧光,可用荧 光光度计进行测量。
1.4 4-MUP
AP H3PO4 +
360nm 激发光

4-MU

2.直接化学发光剂
特点:不需催化剂,只需改变溶液的pH等条件 就能发光的物质。反应迅速、背景低、 信比高,发光量与AE浓度呈线性关系。
根据免疫学反应模式分 1.双抗体夹心法和双抗原夹心法 3.固相抗原竞争法:
荧光酶免疫测定技术反应原理图
E
E E
洗涤EΒιβλιοθήκη 弃上清EE
E
4MU
E
激 发 荧 光
碱性磷酸酶
是抗塑 体料利包微用被珠 理想标的记酶抗体荧光样抗底本原 物,生成的产物稳定并有 强的荧光强度,通过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定量。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技术反应原理图
②敏感度高,可达pg/ml或pmol水平; ③线性范围宽>104; ④反应时间短,20min以内可完成测定; ⑤试剂稳定性好,2~5℃可保持一年以上。
3.包被珠分离法:用聚苯乙稀等材料制成小珠,在 小珠上包被抗原或抗体,经抗原抗体反应后,将 结合状态和游离状态的酶标记物进行分离.

几种生物标志物的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几种生物标志物的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

几种生物标志物的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研究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或外界环境中表现出特异性的化学结构或生物功能的化合物,可用于检测和诊断生物体的状况或疾病。

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是近年来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新兴技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FRET技术利用荧光共振能量传递的原理,通过荧光染料间的能量转移来实现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通常,两个荧光染料分别标记在生物标志物的两个相邻位点上,当它们靠近并产生共振能量转移时,会发生荧光的猝灭或增强。

通过检测荧光的强度和光谱变化,可以实现对生物标志物的定量分析。

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标志物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实现电化学信号的转换和检测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抗体被固定在电极表面,当生物标志物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时,会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如电流、电压或电荷转移等,通过检测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可以对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

3. 纳米材料增强的发光和电化学检测:纳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反应活性和独特的光电性质,因此可用于增强发光和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常见的纳米材料包括金纳米颗粒、石墨烯、量子点等。

通过将这些纳米材料与生物标志物结合或修饰在传感器表面,可以增强发光或电化学信号的强度,从而提高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

4. 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种通过特定分子与模板分子的作用来合成的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聚合物材料。

在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可以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与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性结合进行检测。

通常,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修饰在电极表面或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当样品中的生物标志物与分子印迹聚合物发生特异性结合时,会引起电化学信号的变化,通过检测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可以对生物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

总之,随着新化学发光和电化学检测方法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应用于生物标志物检测。

甲状腺素测定

甲状腺素测定

甲状腺素测定(T4)1.方法:竞争法2.原理:采用竞争法原理,整个过程18分钟完成。

第1步:15µl标本和钌标记的抗T4抗体和ANS 。

后者释放结合的T4.第2步:加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和生物素化的T4。

后者占据标记抗体上仍然游离的结合位点,形成抗体-半抗原复合物。

形成的免疫复合物通过生物素、链酶亲和素之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

第3步:反应混和液吸到测量池中,微粒通过磁铁吸附到电极上,未结合的物质被清洗液洗去,电极加电压后产生化学发光,通过光电倍增管进行测定。

检测结果由机器自动从标准曲线上查出。

此曲线由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由从试剂条形码扫描入仪器的原版标准曲线而得。

3.仪器及参数:Elecsys 2010技术参数系统 30个标本位15个试剂位最大吸样头上载量为 360个最大反应杯上载量为180只标本类型 血清和血浆控制单元 触摸屏系统接口 双向串型RS232接口4.应用试剂:4.1瑞士罗氏4.2.直接上机使用4.3.M: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

R1:钌标记的羊抗T4多克隆抗体。

R2:生物素化的T4。

5.操作方法:详见 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仪操作规程6.临床意义:6.1. 检测范围及参考值检测范围:5.40-320.0nmol/l或O.420-24.86ng/dl正常参考值:66-181nmol/l或5.1-14.1μg/dl(范围:第2.5百分位-第97.5百分位,n=801)如有必要,各实验室应自己测定一个正常值范围。

6.2. T4测定是临床常规诊断的重要部分。

T4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产物,也是构成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调节系统完整性不可缺少的成份。

对合成代谢有影响作用。

T4由二分子的二碘酪氨酸(DIT)在甲状腺内偶联生成。

T4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贮存在甲状腺滤泡的残腔中,在TSH的调节下分泌释放。

血清中99%以上的T4以与其它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

由于血清中运输蛋白质的浓度易受外源性和内源性作用的影响,因此,在检测血清T4浓度的过程中需考虑到结合蛋白质的状况。

化学发光法生物素标记核酸检测试剂盒 D3308 说明书

化学发光法生物素标记核酸检测试剂盒 D3308 说明书

化学发光法生物素标记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包装 D3308化学发光法生物素标记核酸检测试剂盒1000cm 2产品简介:化学发光法生物素检测试剂盒(Chemiluminescent Biotin-labeled Nucleic Acid Detection Kit)是一种通过Streptavidin-HRP 及后续的BeyoECL Moon 试剂来实现化学发光检测Biotin 标记核酸的检测试剂盒。

适用于Southern blot 、Northern blot 、ribonuclease protection assay (RPA)或EMSA 等实验中,采用生物素标记的DNA 或RNA 探针时的检测。

本试剂盒不适用于生物素标记蛋白的检测。

本试剂盒同时还提供了封闭液、洗涤液等检测时所需的配套试剂。

本试剂盒采用了高质量的Streptavidin-HRP Conjugate ,HRP 和Streptavidin 共价交联的比例大于3,这样比采用Streptavidin 和Biotin-HRP conjugate 两种试剂进行检测要更方便,并且灵敏度更高。

采用了非特异性结合比avidin 更低的strepatavidin ,使检测结果背景更低灵敏度更高。

本试剂盒没有提供生物素探针标记相关的试剂,生物素标记的DNA 探针或EMSA 探针的制备可以相应地使用碧云天生产的生物素3'末端DNA 标记试剂盒(D3106)或EMSA 探针生物素标记试剂盒(GS008)。

本试剂盒可以用于检测至少10块10×10cm 有生物素标记EMSA 探针的膜,即共1000cm 2。

包装清单: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包装 D3308-1 BeyoECL Moon A 液 55ml D3308-2 BeyoECL Moon B 液 55ml D3308-3 Streptavidin-HRP Conjugate100µl D3308-4 封闭液 380ml D3308-5 洗涤液(5X)250ml D3308-6检测平衡液 250ml —说明书1份保存条件:D3308-3 Streptavidin-HRP Conjugate 在-20ºC 保存,其余可4ºC 保存。

DHEA-S检测作业指导书

DHEA-S检测作业指导书
批量常规标本的输入,在主菜单下选择Workplace- Testslection,在Sequence No栏输入起始标本号,然后选择该标本所需做的单个项目或组合项目,点REPEAT,输入该批标本的最后一个标本号,点OK即可。
进样分析,将标本按在Workplace菜单中输入的标本号顺序在样本架上排好,放入进样盘内,按START键,输入该批上机标本的起始标本号,再点START键,仪器自动开始推架检测标本。
定标频率:每批试剂必须用新鲜试剂(试剂经仪器注册24小时以内)标定一次,如再次标定即根据下列要求:
Elecsys2010、E170或cobas e:
· 一个月(同一批号试剂)
· 7天(放置仪器上的同一试剂盒)
各种分析仪均适用的情况:
·根据要求进行标定:如质控结果超出范围时。
5.操作步骤(以E 170为例)
各种分析仪均适用的材料
· Elecsys 系统清洗液(SysClean) 货号11298500
4.仪器和校准
使用仪器:瑞士罗氏诊断公司生产Elecsys 2010/E 170/E 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自动分析仪
仪器校准:每批DHEA-S试剂有一条形码标签,含有该批试剂定标所需的特殊信息。应用CalSet定标液定标。
3.试剂、校准品、质控品和其他所需材料
采用罗氏原装配套试剂。
试剂:
M:链霉亲和素包被的微粒(透明瓶盖),1瓶,6.5ml。粒子浓度0.72mg/ml,生物素结合能力: 470ng生物素/mg粒子。含防腐剂。
R1:生物素化的兔抗DHEA-S抗体(灰盖),1瓶,9ml。浓度600ng/ml,磷酸缓冲液0.1mol/l,pH6.8。含防腐剂。
换算方法 μmol/l×36.846=μg/dl

生物素主要检测方法综述

生物素主要检测方法综述

生物素主要检测方法综述
齐鑫鹏;林子谣;吕秋月;李琦;莫晓凤;韩国成
【期刊名称】《分析化学进展》
【年(卷),期】2022(12)2
【摘要】生物素(biotin)别称维生素B7,也可称其为维生素H、辅酶R等,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肪酸的代谢中作为几种羧化酶的必需辅酶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构成视沉细胞内感光物质、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健全、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和抵抗力、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等有重要作用。

因此检测各类日常食物中的生物素以及人类每天摄入生物素的含量意义重大。

目前检测生物素的方法有微生物法、色谱法、荧光法、分光光度法、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等,本文主要对于生物素主要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尤其是生物传感器方法。

【总页数】9页(P102-110)
【作者】齐鑫鹏;林子谣;吕秋月;李琦;莫晓凤;韩国成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润滑脂的主要性能及其检测方法综述
2.水体中颗粒物主要检测方法综述
3.人血清铁蛋白的生物素—抗生物素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
4.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斑点
免疫结合试验检测棘球蚴病患者的免疫应答5.不同生物素检测系统在核酸分子杂交检测中的应用——Ⅲ 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标记生物素检测系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生物体内维生素浓度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生物体内维生素浓度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生物体内维生素浓度测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生物体内维生素的浓度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指导营养补充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方法对维生素的测定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操作繁琐、响应时间长、灵敏度低等。

而光电比色分析仪器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测定方法,近年来在生物体内维生素浓度测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生物体内维生素浓度测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首先,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中具有显著优势。

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剂,常被用于评估人体的抗氧化能力。

传统的维生素C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以及不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等问题。

相比之下,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具有仪器简单、操作便捷、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因此在维生素C浓度测定中被广泛应用。

研究者们采用光电比色分析仪器结合合适的底物反应体系,能够准确快速地测定细胞内维生素C的浓度,为抗氧化剂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其次,光电比色分析仪器也在维生素A浓度测定中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维生素A是维持视觉、生殖、生长和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

传统的维生素A测定方法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UV-Vis光谱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对样本预处理较为复杂、响应时间较长等问题。

相反,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得其在维生素A浓度快速测定中具备较大优势。

近年来,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将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应用于维生素A的浓度测定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此外,光电比色分析仪器在维生素B浓度测定方面也显示出了潜力。

维生素B是人体必须的一类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和叶酸等。

传统的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化学竞争法检测生物素作者:刘世利等来源:《分析化学》2013年第10期摘要[HTSS]建立了光电化学系统竞争性检测生物素(Biotin)小分子浓度的方法。

采用联吡啶钌[Tris(2,2′bipyridine)ruthenium, Rubpy)]作为标记物,以氧化锡纳米颗粒为电极,草酸盐为电子供体还原标记物。

在470 nm光激发下,联吡啶钌的外层电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变为激发态,注入半导体氧化锡纳米颗粒电极的导带,形成光电流信号;草酸盐还原失去电子的联吡啶钌使其恢复初始状态,从而可以再次作为电子供体受激发产生光电流信号。

在竞争性检测生物素(Biotin)浓度时,亲和素(Avidin)吸附到氧化锡纳米颗粒电极表面作为识别元件,在浓度大于0.5 g/L时能够达到最大的电极表面覆盖率。

1 μmol/L Rubpybiotin与不同浓度Biotin组成的混合溶液与电极表面的Avidin发生亲和反应,光激发后检测光电流大小;当溶液中Biotin的浓度增加时,致使与电极表面Avidin结合的Rubpybiotin量减少,在光照射下光电流信号降低。

这一竞争性光电检测方法检测Biotin时,检出限为8 μg/L。

本方法可进一步扩展,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竞争性免疫检测。

1引言小分子普遍存在于人类生命活动以及所处的环境中。

环境中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也是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如多环芳香烃、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以及多氯联苯等。

在诸多常用的检测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中,基于抗体识别的免疫检测方法在速度、通量和成本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免疫检测小分子时,通常会采用竞争性检测的方式,即将待检测物标记后与其抗体结合产生可检测的信号;当加入未标记的待检测物时,与标记的待检测物竞争有限的抗体结合位点,导致信号下降[1]。

目前多种标记物和相关的检测方法与仪器已被开发应用,如放射性同位素、荧光染料、酶、氧化还原分子等。

目前量子产率最高的光电化学电池采用纳米TiO2颗粒膜组装在导电玻璃上,并利用表面吸附的钌吡啶化合物使之敏化[2],Kalyanasundaram等[3]对其它宽带隙半导体电极和敏化剂也进行了研究。

使用敏化剂作为标记分子可以进行生物分子亲和反应的检测,并且光电化学检测方法理论上应该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因为在这种方法的激发信号(光)和检测信号(电流)不会产生相互干扰[4]。

利用Cd量子点(Quantum Dots)[5]和纳米管[6,7]进行光电化学传感已有报道;Pandey等[8]利用DNA嵌入染料蒽醌作为指示剂光电化学检测溶液中的DNA,该方法中光激发的蒽醌在溶液中被电子供体还原,利用修饰的石墨碳原子电极可以检测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

利用蒽醌的光电化学性质也可研究固定于金电极上的双链DNA的电荷传输性质,并可以用于疾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9]。

半导体纳米颗粒电极较其它电极在光电化学检测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灵敏度,本研究组在检测溶液中的DNA研究中已经证明[10]。

除利用半导体纳米颗粒电极检测DNA[11,12]外,还可利用纳米颗粒电极非标记检测了多巴胺(Dopamine)[13]和ATP[14]的浓度。

关于光电化学检测生物结合反应已有报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抗体/抗原的结合反应的光电化学检测[15,16]。

联吡啶钌作为标记物已广泛用于电化学发光检测免疫反应[17,18],可利用联吡啶钌合吩嗪(Ru(bpy)2dppz, dppz=dipyrido[3,2a:2′,3′c]phenazine)与dsDNA具有高亲和性(K=106-107 L/mol)[19]的特点检测金电极表面固定的双链DNA[20,21]。

Zhang 等[14]采用纳米颗粒电极和Ru(bpy)2dppz 检测了癌细胞中ATP的浓度。

本研究组曾采用染料敏化的光电化学系统定量检测溶液中的DNA[10],该检测系统包括光电化学标记物Ru(bpy)2dppz,电子供体草酸盐和电极材料氧化锡纳米颗粒。

由于该分析系统具有许多高量子产率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的优点,所以在检测溶液中的DNA时,灵敏度比导体电极、金电极和碳电极有显著改善。

本研究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竞争性检测Biotin,Rubpybiotin复合物在此竞争性检测中作为光电化学标记分子;当各种浓度的Biotin(待检测物)与1 μmol/L Rubpybiotin混合溶液与电极表面的Avidin反应后,标记分子受激发所产生的光电流会随Biotin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本方法对Biotin的检出限为8 μg/L。

本研究为采用光电化学方法竞争性检测小分子的浓度提供了参考。

2实验部分2.1仪器与试剂双(联吡啶)4′甲基4羰基吡啶钌N琥珀酰亚胺酯双六氟磷酸酯(Ruthenium bis(2,2′bipyridine)(4methyl4′carboxyl2,2′bi pyridine) NHS ester(RuNHS),美国Fluka公司);Avidin和Biotin(美国Sigma公司);Succinimidyl 6(biotinamido)hexanoate (biotinLCNHS,美国Pierce公司)。

WLTNSI090铟锡氧化物镀膜玻璃(涂层(96±4) nm,片电阻(18±2)Ω),深圳伟光股份有限公司)。

2.2实验步骤2.2.1Rubpy标记avidin和biotinRubpy标记Avidin按文献[22]方法进行。

Rubpybiotin(图1)的合成:向溶于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 DMF)的RuNHS中加入10倍过量的乙二胺,冰浴中反应1 h;在减压情况下,去除未反应的乙二胺和DMF;将所得固体溶解在丙酮中,加入乙醚沉淀;沉淀所得固体和biotinLCNHS以摩尔比2∶1溶解在DMF中,室温反应3 h,Sephadex G25柱分离产物。

产物通过NMR, UVVis吸收和循环伏安法表征。

[TS(]图1Rubpybiotin复合物的结构Fig.1Structure of tris(2,2′bipyridine)ruthenium (Rubpy)biotin conjugate[HT5][TS)]2.2.2Biotin和Avidin的结合反应氧化锡电极按文献[22]方法制备。

氧化锡电极吸附Avidin 的方法是以25 μL Avidin蛋白溶液覆盖0.5 cm2 电极表面,静置30 min;以20 m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 7.2)冲洗后,用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电极,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进行Biotin和Avidin之间的结合反应时,将25 μL Biotin或Rubpybiotin混合液覆盖在Avidin吸附的电极上,并在无外力混合情况下室温反应1 h;冲洗后,在电解液中测定光电流。

2.2.3光电流测定光电流测定用CHI800型电化学分析仪,Pt作为对电极,Ag/AgCl作为参比电极,电极间所加偏压为+0.3 V;激发光源来自蓝色发光二极管(深圳Lamp公司),照明面积为0.2 cm2。

在进行光谱测量时, 500 W的氙灯和光栅用于产生单色可变波长的光,用于激发。

3结果与讨论3.1检测条件的优化本研究以Biotin/Avidin为模式系统,研究光电化学方法检测小分子的可行性。

Biotin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244 Da)。

Avidin是蛋清中存在的糖蛋白(66 kDa)。

Avidin和Biotin的亲和性非常高,解离常数为1015 mol/L。

Avidinbiotin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以及分子生物学测定。

本实验将Avidin固定在氧化锡电极表面,使之捕获溶液中的Biotin或Rubiotin,通过测量Ru标记物产生的光电流测量溶液中Biotin的浓度(图2)。

Avidin含有碱性氨基酸如赖氨酸和精氨酸,等电点约为10,易于吸附到带负电荷的电极表面。

实验表明,Avidin对氧化锡电极的吸附性很强,所以采用吸附法在电极上固定Avidin。

将电极在各种浓度的AvidinRu中浸泡2 h,冲洗后,通过测量光电流评估蛋白吸附效果。

由图3可见,当AvidinRu浓度从0增加至1 g/L时,光电流先随溶液中AvidinRu浓度增加而增大;AvidinRu浓度大于0.5 g/L时,光电流达到平台期,证明在这种浓度下蛋白吸附趋于饱和。

表面固定的AvidinRu保持相对稳定,[TS(]图3吸附在氧化锡电极上的AvidinRu产生的稳态光电流与AvidinRu浓度之间的关系,小图:AvidinRu吸附的氧化锡电极浸泡在Ph 7.5,20 m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a)0 h(b)2 h后的光电流Fig.3Steadystate photocurrent of Rulabeled avidin adsorbed on SnO2 electrode as a function of the protein concentration. Inset: Photocurrent of Rulabeled avidin coated SnO2 electrode after soaking in 20 mmol/L phosphate buffer, pH 7.5 for (a) 0 h (b) 2 h光电流测定采用pH 5.5,10 mmol/L草酸钠/100 mmol/L磷酸钠溶液,以470 nm光激发。

为了平衡光电信号和灵敏度的要求,标记物剂浓度选择1 μmol/L用于竞争性检测。

对照实验采用吸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电极与1 μmol/L Rubpybiotin反应。

它的光电流仅为吸附Avidin电极的1/3,并和未与Rubpybiotin的BSA电极产生的光电流相同,对比证明吸附Avidin电极产生的光电流响应是由于Avidin和Botin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电极吸附Avidin 反应的Rubpybiotin受激发产生光电流时,光电流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情况见图5。

光电流的谱形类似自由标记分子(插图)的吸收光谱,在470 nm处达到峰值。

Avidin/氧化锡电极本身并未表现出波长依存性,证明光激发所产生的光电流是由金属Ru络合物引起的。

3.2检测溶液中biotin的浓度确定了标记物Rubpybiotin的浓度后,在吸附了avidin的氧化锡电极上竞争性检测Biotin 浓度。

检测时,各种浓度的Biotin与1 μmol/L Rubpybiotin混合,并与吸附了Avidin的本研究组曾采用相同的光电化学检测系统定量检测了溶液中DNA的浓度[10]。

在本实验中。

利用标记物竞争性检测Biotin浓度,检出为8 μg/L,可与一些酶标记的电化学免疫测定方法相媲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