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B-T调制器单频网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11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同步机制

11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同步机制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同步机制
单频网组网方式(以三站为例):
节目复用后的TS流通过单频网适配器,根据GPS提供的外部参考信号(10MHz时钟和1PPS秒脉冲)插入秒帧初始化包(SIP),SIP包含了延时、工作模式和发射参数等系统信息,用来保证各单频网台站在发射时间和发射频率上的同步。

此外,单频网适配器还完成码率适配功能,即单频网适配器输出的TS流码率和由单频网适配器规定的发射机工作模式要求的净载荷码率完全相同,并且锁定在来自GPS的10MHz参考时钟上。

单频网适配器输出的包含SIP的TS流,经节目分配网络透明传输到各单频网台站,保证送到各台站激励器的TS流在内容和时序上完全一致。

各单频网发射台站的激励器在接收到TS流后,根据解析SIP获得的系统信息来设置激励器的工作模式和发射参数,同时,根据解析SIP获得的“最大延时时间”参数,结合本地GPS提供的1PPS秒脉冲信号计算出“传输延时”,激励器“附加调整延时”:
“附加调整延时”=“最大延时时间”(包括激励器基带处理所需要的时间)-“传输延时”
在解析完SIP之后,激励器通常会将SIP修改为标准的TS流空包。

此外,为保证单频网各发射台站发射频率的同步,要求各发射台站激励器输出信号频率为同一频率并与GPS 信号的10MHz参考时钟严格锁定。

DVB—T参考规划配置和参考网络

DVB—T参考规划配置和参考网络
23
l、 3 0
5 , 5
l. 7 2
l. 7 2
数据率 ( i ) 1. 2 . 2 . 2 . 1j 1 . 1..416 - . 1. 1. 1. l. 3 ~ 6l MBl 9 41 2 - 71 ~ 61 99- . . 8 0 ~ 21 3 - 61 j 1, / s 一 4  ̄ 3 , 6 0 0 - 2 3 1
维普资讯
D BT V —参考规划配置 和参考网络
[ / 薰軎 刘晓蓉】 文 李
摘要 :本文介绍 了 D BT中的参考 规划配 置和 参考 网 V —
络的概念 , 并分 析 了参考规 划配置和 参考网络在地 面数字 电 视频 率规划 中的作 用。 关 键词 :参 考规划配 置 参 考网络 DVB T —
下优 点 ;
1引 言
在地面数字电视频率规划过程中, 对同频服务区进行兼
容性分析 是建立规划期 间及随后阶段的一 个重要部分。 频 而
对分 配规 划尤其 有用
允许 在以后的 实施 阶段选择特 定的 系统 参数 通过 减少配置 数 目来简化规划
率规划 配置是 由很 多方面 组成的 , 如接收 模式 、 覆盖 质量 、 网 络 结构 、调制方式 与编码 率 、信逋带宽 、保护间隔等等 ,每
23 / 34 / 23 / l / 2 23 / 23 / 23 ,
地点概率 9 % 5
9% 5
9% 9
9 % 9
9% 5
9% 5
7% 0
9 % 5
表 2 D B T参考规划 配置 V —
RP Cl RP C2 R C P 3
接收模式
规划配置 调制
编 码 率

DVB-T技术手册(完整版)

DVB-T技术手册(完整版)

DVB-T技术手册(完整版) DVB-T技术手册(完整版)目录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DVB-T技术概述2.1 DVB-T的定义2.2 DVB-T系统组成2.3 DVB-T传输流程3、DVB-T传输层3.1 传输信道3.1.1 FIC信道3.1.2 PLP(物理层管道)信道3.2 基带处理3.2.1 信号源编码3.2.2 交织与打包3.3 调制与解调3.3.1 选择合适的调制方案3.3.2 解调器性能要求4、DVB-T信道编码4.1 FEC(前向纠错码)方案4.1.1 RS编码4.1.2 Convolutional编码4.2 信道编码参数配置4.2.1 RS码参数设置4.2.2 Convolutional编码参数设置5、DVB-T调制与解调5.1 调制技术5.1.1 C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5.1.2 星座图选择5.2 解调技术5.2.1 选择合适的解调算法5.2.2 信道估计与同步6、DVB-T接收机结构6.1 前端模块6.1.1 RF放大器6.1.2 滤波器6.2 中频模块6.2.1 混频器6.2.2 中频放大器6.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6.3.1 采样与量化6.3.2 解调与解码7、附录7.1 附件1:DVB-T技术规范7.2 附件2:DVB-T信道编码表7.3 附件3:DVB-T调制与解调器性能指标注释:1、DVB-T:数字视频广播-地面传送技术,是一种用于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标准。

2、FIC信道:Fast Information Channel,用于传输系统信息和指导接收机操作的特殊信道。

3、PLP信道:Physical Layer Pipe,是DVB-T系统上层数据流与底层物理层之间的接口。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DVB-T技术规范附件2:DVB-T信道编码表附件3:DVB-T调制与解调器性能指标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纠错码技术。

DVB-T编码调制的仿真和FPGA实现的开题报告

DVB-T编码调制的仿真和FPGA实现的开题报告

DVB-T编码调制的仿真和FPGA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和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数字视频和图像的传输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实现数字视频和图像的高速、高效传输,需要对其进行编码压缩和调制处理。

其中,DVB-T编码调制技术在数字电视和数字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Terrestrial)是一种数字电视广播标准,采用OFDM技术进行信号调制,可实现多路数字信号的同时传输。

DVB-T编码调制技术是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和数字通信的基石,具有压缩带宽的优势,在无线传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旨在对DVB-T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DVB-T编码调制原理研究,掌握其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性能参数。

2. 基于MATLAB对DVB-T编码调制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建立仿真模型来分析各种编码、调制方案的性能优劣。

3. 设计和实现一种DVB-T编码调制的FPGA硬件电路,验证仿真结果,并分析其性能和优化方法。

三、研究意义DVB-T编码调制技术作为数字电视和数字通信领域的基石,已经成为数字媒体传输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DVB-T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有效提高数字媒体传输的效率,并且在无线传输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对DVB-T编码调制技术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为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在设计和实现DVB-T编码调制的FPGA硬件电路方面,可以提高硬件电路设计和开发能力。

四、研究方法通过对DVB-T编码调制技术进行原理研究,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在MATLAB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最终在FPGA硬件平台上实现DVB-T编码调制电路,验证仿真结果。

五、预期结果本课题预期结果如下:1. 掌握DVB-T编码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了解其性能参数和优化方法。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一种广播传输技术,旨在实现多个地面数字电视信号通过相同频率传输,节约频谱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本文将介绍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应用流程。

第一步是选址和规划。

选择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信号塔的位置,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广阔且信号强度稳定。

根据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信号塔布局。

第二步是频率分配。

根据当地的频谱政策和规定,将可用的频率资源进行分配。

在单频网中,所有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都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传输,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协调,以避免干扰。

第三步是建设信号塔和传输设备。

根据规划设计,建设信号塔和传输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信号塔通常由天线系统、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用于发送和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

第四步是信号调试和测试。

在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信号调试和测试,确保信号质量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五步是应用推广。

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调试后,可以开始推广应用。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资源,增加节目的丰富程度,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推广,吸引用户观看数字电视节目。

尽管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频率干扰、信号覆盖不均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数字电视观看体验,促进数字化传媒产业的发展。

第六步是监测和维护。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监测包括对信号质量、覆盖范围和干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维护包括定期对信号塔和传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资源,增加节目的丰富程度。

DVB-T调制器

DVB-T调制器
物理接口 TS 流输入 BNC 接口 , 75Ω 射频输入 F 型 , 75Ω TS 流输出 BNC 接口 , 75Ω 中频监视输出 BNC 接口, 75Ω 射频输出 F 型 , 75Ω 网络接口 以太网接口(RJ45 接口, 10/100M 自适应)
物理参数 运行温度 5~45°C 存储温度 -25~80°C 湿 度 10~75% 供 电 AC90~260V , 50/60Hz 功 耗 40W 外型尺寸 483×300×44mm 重 量 3kg
加扰模块 对指定节目和传输流进行实时加扰 符合 DVB 通用加扰算法 DVB-CSA 支持 DVB 同密接口 , 兼容多个 CAS 条件接收系统 输入有效码率 1~60Mbps 可发送固定或可变控制字加扰, 加扰周期最小为 5 秒 支持码率自适应 , PCR 校正 最多可对 100 个不同的节目加扰, 支持 PID 加扰方式 处理和复用与 CA 相关的 PSI/SI 信息
DVB-S (QPSK)解调 输入频率 950~2150MHz 输入电平 -65dBm~-25dBm 输入阻抗 75Ω , 英制 F 头 符号率 2~45MBauds (SCPC 或 MCPC) 滚降系数 0.35 Viterb 纠错码 1/2 , 2/3 , 3/4 , 5/6 , 7/8
DVB-S2 解调(兼容 DVB-S) 输入频率 950~2150MHz 输入电平 -65dBm~-25dBm 输入阻抗 75Ω , 英制 F 头 符号率 1~45MBauds (8PSK)sss 解调方式 8PSK/QPSK FEC 解码 DVB-S2: 1/2, 3/5, 2/3, 3/4, 4/5, 5/6,
DVB-T (COFDM)解调 解调方式 COFDM(编码正交频分复用) 调制方式 QPSK, 16-QAM, 64-QAM 带 宽 8 MHz 载波模式 2K/8K 保护间隔 1/4, 1/8, 1/16, 1/32, off FEC 解码率 1/2, 2/3, 3/4, 5/6, 7/8 输入频率 470~862MHz、174~230MHz 输入电平 -20~-70dBmV 输入阻抗 75Ω,IEC 型(7/8MHz)或 F 型(6MHz)

监测监管理论考试题A卷

监测监管理论考试题A卷

2023年(第28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预选赛(XXX 赛区)监测监管专业试题A 卷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 安全播出指的是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输过程中的节目完整、 和 。

2. 在调频广播中,最大频偏为 。

3.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为采样、 、 。

4. 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中,其载波方式支持单载波和多载波模式两种模式,在多载波模式时,其子载波数量C= 。

5. 以太网的帧长度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一般最大的帧长是 字节,最小的帧长是 字节。

6. IPSec 协议的子协议包括 协议和 协议,其中协议能够提供机密性和完整性服务。

7. 以太网物理地址(MAC )长度为 位。

8. 5. ISO /OSI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为网络通信制定的协议,它把通信过程分为 层。

9. 拒绝服务攻击(DoS )指攻击者通过网络节点、 或 ,致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正常服务响应的网络攻击行为。

10. 信息安全的实质是保护信息的安全属性,即机密性、完整性、 、和 和 。

11. 县级融媒体中心监测系统由 、 、业务管理层和综合展示层组成。

二、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 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域音频基准测量电平应为( )。

A. 0dBFS B. -20 dBFS C. 0dBu D. 4dBu2. 无线电技术中,把音频信号(或其他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无线电波的过程叫作( )。

A. 调频B. 调相C. 调幅D. 调制3. 在卫星通信中,接收系统的参数G/T 通常表示的含意是( )。

A 、接收系统的放大倍数 B 、接收系统的品质因素 C 、天线增益 D 、信噪比4. MPEG-2 TS 的包长度是固定的,其中包头占( )字节。

A. 1B. 4C. 8D. 325. 根据TR101 290 DVB 系统测量指南,以下错误中不属于码流一级错误的是( )。

A. TS 同步丢失B.PAT 表错误C.PID 错误D. PCR 错误6. 为保证节目正常播出,规定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适配器输出TS 流传输抖动范围为( )。

dvb-t

dvb-t

DVB-T1. 什么是DVB-TDVB-T(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 Terrestrial)是一种数字电视广播技术,用于通过地面无线传输数字电视信号。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洲和亚洲国家的数字广播技术标准。

DVB-T采用信号压缩和数字处理技术,可以实现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传输。

它利用更高的压缩比和错误校正技术,提供了比传统模拟广播更高的图像和声音质量。

2. DVB-T的特点DVB-T在数字电视广播领域具有以下特点:2.1. 高质量的音频和视频传输DVB-T采用了现代的信号压缩和纠错技术,使得音频和视频传输具有更高的质量。

相较于传统的模拟广播,DVB-T可以实现更清晰的图像和更逼真的声音。

2.2. 多路传输和多媒体服务DVB-T能够同时传输多路电视频道和音频频道,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此外,它还支持数据传输,可以用于提供互动服务、电子导航、电子商务等多媒体服务。

2.3. 灵活的服务覆盖DVB-T广播信号可以通过地面传输,能够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提供服务覆盖。

由于信号传播距离远,用户可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能够接收到稳定的数字电视信号。

2.4. 高效的频谱利用DVB-T利用信号压缩和多路复用技术,使得同一个频率上可以同时传输多个电视频道。

这种频谱利用方式大幅提高了频段的利用效率,能够提供更多的电视节目选择。

3. DVB-T的应用DVB-T广播技术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电视广播DVB-T是数字电视广播的主要技术标准,许多国家已经全面转向数字电视广播。

用户通过DVB-T接收器可以收看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并且可以通过互动服务获得更多的信息。

3.2. 移动电视DVB-T也可以用于移动电视的传输。

通过将DVB-T接收器集成在移动设备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例如在公交车、火车上等场合。

3.3. 数据广播DVB-T还支持数据广播,可以用于传输天气预报、新闻快讯、股票行情等实时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scribed tlle d鹪i伊of SDRAM contmuer in detail.ne desi弘is impleI鹏nted usiIlg Verilog HDL b鹪ed
Fl,G.A,椭ch on
h鹊a good c伪珥地tibili哆tllat can be used in other ma黯st啦叫萨applications.
为了保证严格的时间和频率同步,单频网中各调制器需要采用一个统一的时间和频率参照.在实 际应用中,每个发射机都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同步.GPs可以提供10MHz的同步时钟和lpps(1 pulse per second)的时间基准.
鬻H嬲l啪调糯
眦G城用雠黩H瑟黧№布网络
r_肃 10MHzl llpps 从站l
收稿日期:2005一“一09
作者简介:许志猛(1980一),男,助教.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资助项目(KD4004)
万方数据
第5期
许志猛,等:DVB—T调制器单频网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75·
人为多径扩散是主要方式.人为多径的大小取决于发射机之间的距离.采用OFDM多载波调制方式时, 对于落在保护间隔内的多径信号,在经过均衡以后,非但不会产生符号问的干扰(ISI),甚至可以加强 有效信号的功率.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中现存的三大国际标准中,欧洲的DVB—T和日本的IsBD—T都采 用多载波调制技术,所以这两个标准的数字电视广播的组网方式就可以采用单频网技术.显然,保护间 隔越长,发射机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越大,但同时系统的传输效率也就越低.在DVB—T和IsDB—T标准 中都提供了保护间隔大的8K模式以实现大尺度的单频网. 1.1单频网网络结构
由于发射机位于不同的地方,数据从中心发射站传输到各个发射机经过了不同的网络路径,所以 在通常情况下TS流数据并不会同时到达各个发射机,如果不进行同步处理,多个发射机产生的信号将
万方数据
·676 ·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4卷
会互相干扰以致无法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鸭码流数据进行延时适配. 图2为动态延时适配的示意图.图中按照输出时间的先后,巨帧分别编号为Ⅳ一1.Ⅳ+2.主站适
典型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单频网网络结构如图l所示[2】.单频网网络主要由一个主站和若干个从 站组成.主站决定了网络的传输参数,所有的从站都采用主站规定的参数工作.在主站中,先将要发送 的传输码流(Tr眦sport Stre帆)进行复用,然后通过单频网主站适配器进行适配,把调制参数和时间信息 通过巨帧初始化包MIP(Mega—fra呲IIlitializ砒i∞P8cket)插入传输码流中并组成巨帧(Mega Fr锄e)格式, 最后送入发送网络适配器,经分布网络到达各个分站;分站中,接收网络适配器从分布网络中恢复出码 流数据送人单频网从站同步系统,然后根据MIP信息和GPS(Global P0sitioning system)信号进行适当的同 步处理,之后调制器把同步后的码流数据调制成发射信号送到发射塔进行发射.
(2)
主站适配器输出 从站适配器输入 从站适配器输出
图2单频网动态延时同步示意图 Fig.2 SlN synchrolli盟don llsing dy腿mic dehy
时间
2同步系统延时存储器的设计和实现
根据以上对单频网时间同步原理的分析,单频网调制器同步系统必须能够对MPEG一2码流数据提 供一定的延时以达到同步适配的效果.在此,采用延时存储器来实现延时同步功能.码流数据传输到从 站调制器后,先存入存储器,直到发射时刻才开始从存储器输出到调制器.所需存储器的容量大小根据 输入码流的速率和在适配器的延时量决定.在DVB—T系统中,码流的传输速率由调制的模式、内编码 速率和保护间隔决定,最大为31.67 Mbi“s.在传输网络中为了使得接收端的时标和1pps具有可比性, 规定了最大延时为1 s.因此,存储单元的容量不小于31.67 Mbit.
考虑到延时存储器在同步适配器中只是起到延时存储的功能,并不要求实现在存储器中对码流数 据的随机存取,sDRAM存储器设计成FIFo的形式以简化操作.SDRAM是单端口读写器件,为了实现双 端口读写采用了读写分时复用的方式.写入数据先在输入nFo中缓存,然后以突发的方式写入 sDRAM;一旦SDRAM中写入数据,就把数据从SDRAM中突发读到输出FIFO,并且保证在sDRAM中还 有数据未读出时输出FIFo不为空.这样,就可以实现sDRAM的双端口读写功能.为了实现以上功能, 必须保证FIFo和SDRAM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要大于外部读写速率之和.根据以上设计思想,延时存
1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原理
在单频网中,对于接收机而言,多径模型不仅包括反射、散射等造成的自然多径,还包括不同地点 的各个发射机在同一频率上所发射的相同信号而产生的大量人为多径.在无线信道中,天然的多径扩 散通常达到20—30肛s,这意味着最大路径差在6—9 km.在单频网中,相邻的单频网发射机间隔一般比 这大,引入的人为多径扩散远大于这个值,而且在一些点上强度可以和主信号相比拟,因此在单频网中
第34卷第5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鲤鱼生!Q旦』竺型竖坠塑!垫堑竺业!型坐型塾!!坠!12
v01.34 No.5
坐!:兰堂
文章编号:1000一2243(2006)05—0674一05
DVB—T调制器单频网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许志猛,余轮,刘大茂,王华栋,郑海峰
(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2.1 SD】融蝴延时存储器的设计
sDRAM是一种具有同步接口的高速动态随机存储器,其输入输出都与系统时钟CLK的上升沿同 万方数据
第5期
许志猛,等:DVB—T调制器单频网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77·
步.cs、RAs、cAs和wE等信号的组合可以产生一组控制命令,sDRAM在时钟的上升沿对命令采样译 码,决定具体的操作动作,地址线和BANK选择控制线在部分操作中作为辅助参数输入.输入信号与 sDRAM控制命令的对应关系参见文献[5].
Key啪rds:DVB—T;SFN;sYNC system;SDRAM;FPGA desi弘
数字电视的地面广播可以采用多频网(Multi一抽quency Net啪rk,MFN)和单频网(single F他quency
Ne№rk,sFN)两种不同的组网方式.单频网即指若干个发射台同时在同一频段上发射同样的无线信号
储器的电路实现?…结…构如…图…3…所示一.一虚…线一框一内为一F一P吼一设一计一的控一制…逻…辑…电…路.一]
坐女☆ 输入FIF0
┃┃

延时及刷新计数器
写谙童 ┃一
号 生逻辑
AM ┃
号┃ 道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_j sD蜥延时存储器的实现结构
.3 A mlementa60n blck di增m 0f SDAM deay m烈ry 2
配器在MIP中加入同步时间标签(Syllch∞nization Time st锄p,S鸭)以及网络的最大延时f~.t弼即MIP 指向的下一个巨帧头到上一个GPS lpps上升沿的时间差.从站同步系统接收到对应的MIP时,提取出
t啪和f一,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确定下一个巨帧头开始发射的时刻t~,所有的发射机都在这一时刻 发送信号,由此实现了单频网的同时发射.假设第Ⅳ+1个巨帧离开主站适配器的时刻t邸为300瞄,
H.A关键电路实现 AM需要正确的上电逻辑和模式设置来进入期望的工作模式,之后才能进行正常的读写操
摘要:通过分析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调制器的同步工作原理,介绍了如何利用sD砌Ⅲ实现单频网调制
器的延时同步功能,并重点论述了sDRAM控制器的设计.该设计基于FPGA,采用veriIog HDL硬件描述语
言进行编程实现,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其它需要大容量缓存的应用场合.
关键词:DvB—T;单频网;同步系统;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FPGA设计
频率同步要求每个单频网发射机的工作频率都彼此相同,对于多载波而言,还要求每个子载波的 绝对频率相等.频率同步可以利用GPS提供的10 MHz参考频率控制所有的调制器来实现b】.
0FDM多载波调制的保护间隔大小决定了系统能处理的最大多径延迟时间.在0FDM系统中加入保护 间隔后会带来功率和信息速率的损失,所以保护间隔大小的选取应该权衡整个系统的性能,不可能任意加 大.在DVB—T系统中,保护间隔一般选用1,4,1,8,1,16,l,32信号周期.为了让有效的保护间隔在处理 多径上发挥作用,而不是消耗在补偿发射机之间的同步误差上,应该使得各发射机实现时间同步.
在其中的一个从站同步系统中接收到巨帧Ⅳ+1的时刻t。是650眦,那么这一个巨帧的发射时刻和在 此从站同步系统应该进行的延时量(包括调制器的延时)的计算如下.
发射机发射时刻:
t。=(t啪+t一)modl07=200 ms
(1)
在从站同步系统的延时时间:
ldd盯=(ts窍+t叫一tt∞)modl07=550 ms
10甾5
鬻H勰l啪调制器
主站
10黼3黼2
( GPS 】
图1典型的数字电视单频网结构
Fig.1 A typical SFN呲hitect啪for digital Tv
1.2单频网调制器的同步系统设计
单频网中要求网络中每一个发射机在相同的时间以相同的频率发送相同的数据.所以要求各个发 射机在频率上和时间上都实现同步.
传统的数据缓存的方案有2种:FIFO存储器和双端口RAM.由于高速大容量的nFO和双端口 RAM价格昂贵而且不好找,所以这2种方案只能适用于容量小的应用场合,显然不适合作为单频网调 制器同步系统中延时存储的实现方案.另外一种方案为采用单端口存储器,通过设计切换控制电路实 现分时读写,此种方案适用于需要较大容量存储器缓冲器的应用场合.由于需要有31.67 Mbit的容量, 即使是采用SRAM也很难找到这么大的单片存储器,而动态存储器结构简单,可以大规模集成,价格便 宜,因此这里采用了SDRAM来实现延时存储器.具体采用的型号为韩国Hvnix公司的 HY57v641620HG,单片容量为4×1M×16 bit‘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