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解第十七讲信息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知识点梳理与汇总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 IU=IR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教材知识梳理第十七讲信息的传递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2017年中考物理命题研究(河北专版)
Jie Shu Yu 在成败的分叉路口,把握好方向,让青春无悔。
九年级物理全册17

欧姆(G.S.Ohm,1787~1854)是德国物理学家。 他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奉献是发现了后来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欧姆定律。欧姆的研究,重要是在 1817~1827年担任中学物理教师期间进行的。现在 我们看到欧姆定律的公式那么简朴,却不要忘记欧 解姆决当这时一为难了题,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时的实验条件很差,那些测量 电流的仪器和电阻值不同的导体,都要自己设计制造。他能够完毕这 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重要得益于强烈的好奇心、执着的探究 精神。
实验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
思考与拓展:如正何用比图关像系法。来描述这个
规律,请同窗们课后用教材图17.1---1描 述出来。
进行实验 保持电阻不变,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U/V
3
·
2
·
· 1 · 实验O结论:0.保1 持电0.2阻不0变.3时,电流跟电压I/成A
正比关系。
如何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R/ Ω
. 15.
10.
.
5.
.
.. .
实验结O论:保0.持1 电压0.不2 变时0.,3 电0流.4 跟电阻成I/A 反比关系。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总 一、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结 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结
欧姆定律内容:
论 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二节 欧姆定律
物理量
物理意义
电流 电荷定向移动
符号
国际 单位
测量工 具
I A 电流表
电压 电阻
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的因素
U
【精选】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单元教案1(1)-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学习目标】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2、理解波的有关概念,知道电磁波的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了解电磁波的应用;3、了解现代通信和信息高速公路。
【重点难点】1、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2、电磁波的特性和传播。
【课前预习】一、信息与信息传播1、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是、、。
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是、、、、。
2、早期信息传播工具有、、、。
3、最早发明电报机的科学家是国的,同时也发明了电码。
4、国发明家研制成了最早的电话机。
电话是由和两部分组成,其中中利用了电磁铁。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1、所有的波都是在传播的运动形态。
2、叫做振幅,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它反映了。
3、叫做周期,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4、叫做频率,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5、叫做波长,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6、波的传播速度简称,用字母表示,其单位是。
7、频率与周期反映了,它们的关系是。
8、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9、国物理学家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国物理学家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是。
10、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为 m/s,光波(是/不是)电磁波。
11、电磁波(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
金属对电磁波有作用。
电磁波存在着副作用——。
12、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穿透能力越。
三、现代通信1、现代通信包括、、。
GPS全称为。
2、光纤传输信号的原理是。
【合作探究】1、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课本P63)(1)画出电路图:(2)在电路中,开关相当于机,小电灯相当于机。
2、活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课本P67)(1)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2)具体的操作方法:3、写出下列各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4、活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1)探究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中考物理(苏科版)复习九年级下册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教案及练习

中考物理(苏科版)复习九年级下册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教案及练习九下第17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信息与信息传播(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信息的定义,了解人类特有的信息有哪三种。
2、通过大量的图片,生动活泼地展现知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习重点]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
[学习难点]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学法指导] 自学、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学习过程]一、导入谈话:放映一段录像(学生上课举手、汽车转向灯亮、电话铃声响、电视广告等)问:在刚才的录像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问:你还能说出生活中一些例子来说明信息无处不在吗?问:那什么叫信息呢?二、自学自测:自主学习文本,完成自测作业学生预习成果展示:欧姆定律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1.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_________________、文字的诞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与生活密不可分,如天空乌去密布,标志着大雨可能降临;上课时,同学们举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不属于早期信息传播工具的是()A.可视电话B.在古代每隔一定的距离会设置一个驿馆C.飞鸽传书D.以前有急事时,经常会用的电报4.下列传播信息的方式中,传递信息的速度最快的是()A.利用古代的驿站的形式传播B.利用发电报的形式传递信息C.利用打电话的形式传播D.飞鸽传书三、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问: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有实际意义呢?问:那怎么才能让信息有实际意义呢?问: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再介绍一些早期的传播工具:海军用的手旗、灯光、擂鼓、鸣金、风筝邮、以邮行与以次行让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设计: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分别在自己一方按下开关时,对方一侧的电灯就会发光。
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1节 信息与信息传播(教案)苏科版

一、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二、信息传播
1、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
(1)语言的产生(2)文字的诞生(3)印刷术的诞生(4)电磁波的应用
(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三、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1、信息必须通过传播都有意义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3、电话的组成:话筒、听筒——它们教师根据电磁转换的原理设计的
四、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教后感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有哪些?
3、“生活、物理、社会”
4、电话的组成:话筒、听筒
它们教师根据电磁转换的原理设计的
答:烽火台、驿马、电报、电话、竹简、牛骨……
学生自己看书,了解莫尔斯电、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对照书本自己制作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小结
课后作业
见学案
课题:§17.1信息与信息的传递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所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
(2)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
(3)通过实验了解电报机与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看网了解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工具的发展.
(2)通过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制作能力和思考理解能力
举例说明
二、信息传播
1、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点评
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变革
(1)语言的产生(2)文字的诞生
(3)印刷术的诞生(4)电磁波的应用
中考物理 第十七章(17.1-17.3)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第十七章(17.1-17.3)《17.1信息与信息传播》达标检测题1、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 ,其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就。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如:万里长城上的,古代传递官文的等。
3、人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很多,请举出两种:(1);(2)。
4、小明同学在课后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到了一些记载信息的工具,请你帮他分析这些记载信息工具的优缺点。
A古代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B记录文字的书:C记录信息的光盘:5、、、、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经历了次巨大的变革。
6、1832年,美国发明家(填人名)受到电磁铁原理的启发,发明制成了电报机,电码用短和长脉冲代表字母,信息以莫尔斯电码的形式沿传送出去,而电话则是利用将人们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装置。
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反映了信息传播的有关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客船的信息是以声音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的。
B到客船的信息是以图像的形式,借助于空气传递的。
C到客船的信息是以语言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的。
D到客船的信息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递的。
8、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里,信息必须通过传播才有实际意义,下列工具中不属于传递工具的是()A电视 B电报机 C 手机 D 微波炉信息人们到处在谈论信息,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信息这个词汇。
我们听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迈向信息高速公路,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
那么什么是信息?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
一切存在都有信息。
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
然而,大量的信息是我们的五官不能直接感受的,人类正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仪器来感知它们,发现它们。
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
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
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
人教版物理中考二轮复习学案第十七讲信息与能源

人教版物理中考二轮复习学案第十七讲信息与能源一、知识网络:二、考点分析1.考点一:电磁波的产生及应用考点解读: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要知道电磁波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电磁波应用是《信息的传递》讲节考查的重点,对电磁波的产生及相关应用的考查,已成为考试的热点内容。
例1:(2014•日照)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象信号2.考点二:现代通信技术考点解读:随着社会的进步,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我们在享受它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应关注其科学原理。
虽然中招考试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单独考查得较少,但是这部分知识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往往在一些联系实际的综合题中出现,所占分值有上升的趋势,是同学们不能忽视的。
例2:(2014•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C.它们都只有接收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收功能,又有发射功能例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已普及到城乡家庭,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电器.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农村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碟形天线,它是用来接收什么传来的信号的?在城市更多的用光缆来传输电视信号,请写出光缆通信的主要优点.(2)在看电视的时候,开、关附近的日光灯时,会在电视机画面上出现短时间的雪花点,其原因是什么?(3)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资料表明:在电子时代,建筑物上普通的避雷针无法使电视机等各种电器免受雷击,请你提出电视机防雷的具体措施.(要求写出两条)三.优化考题集训:一、单项选择(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2014•河南)下列电器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A.手机 B.B超 C.电视机遥控器 D.微波炉2.(2014•福州)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通过的是()A.激光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3.(2014•茂名)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B.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C .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高D .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二、多项选择(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括号内)4.(2014•潍坊)电磁波家庭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y 射线等,电磁波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辨别钞票真伪 B.手机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3) C.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D.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一、知识网络: 二、考点分析 1.考点一:能源的分类 考点解读:常识性了解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什么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及其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届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讲解:第十七讲信息的传递(含2013年中考题)
【考纲要求】
1.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知道光是电磁波;
2.了角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的概念,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命题趋势】
本章在中考试题中,主要以填空、选择和综合应用题的形式考查。
选择题主要考查电磁波的应用。
在今后的中考试题中,仍会与往年相同。
考查的知识点有:电磁波的应用等。
【考点探究】
考点一、电磁波的简单计算
【例1】2010云南楚雄州)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四十一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媒体通过通讯卫星用波把上海世博会的信息及时传到世界各地。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频率为52.5M Hz(1 MHz=106Hz),则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波长为 m。
解析:通讯卫星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由公式由c=λf得f===5.7m 答案:电磁波 5.7m
方法总结:有关电磁波的计算,一类是利用“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求解其中之一;另一类就是利用“波速、波长、频率”三者的关系进行求解其中之一。
考点二、信息的传递
【例2】“3G时代”的到来,可以使用3G手机随时通过无线网络上网。
手机无线上网时,是()
A.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数字信号
B.利用电磁波传输的模拟信号
C.利用超声波传输的数字信号
D.利用红外线传输的模拟信号
解析:手机也就是移动电话,它既是无线电发射台也是无线电接收台,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随着数字信号的普及,数字信号已逐渐取代了模拟信号。
答案: A
方法总结: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是越来越紧密。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等通信方式都是靠电磁波来工作的,家用电器中微波炉也是利用电磁波工作。
目前数字技术已成熟,数字信号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数字电视、数字手机。
今后可能还有更多的利用电磁波技术的设备进入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要注重物理知识与社会的联系,要记住电磁波在不同地方中的应用。
电磁波是“信息的应用”章节重点,对于电磁波应了解其产生、传播、分类以及相关物理参数,更应该了解其在传递信息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考点三与其它知识的综合
【例3】.2009年3月1日北京时间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的预定撞击点,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假如你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可以完成的是()
A.用电磁波传递信息B.开演唱会
C.用电风扇送风 D.用水银气压计测大气的压强
分析: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也不能形成风没有大气压。
答案:A
方法总结:电磁波不是中考的重点,对它的考查一般结合其它知识点进行,其中将电磁波和声音知识联系起来最为紧密,其次是将电磁波和电磁现象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经典考题】
1.(3分)(2013•绵阳)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体现出了名族大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电磁波
D.超声波
3.(2013菏泽)黑龙江最大的火山湖镜泊湖,冬季捕捞创造过一网打鱼86万斤的记录。
捕捞时,在厚约1米的冰面上开一个进网口和一个出网口,两口相距1500米,捕捞所用的渔网,长约1500多米,宽约800米,网到冰下水中后,要在广泛的湖中展开,还要准确地在出网口收拢。
关于网头上的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接收装置
B.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发射装置
C.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网头上应装有信号接收传感器
D.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人拿的指挥棒上应装有信号发射传感器
4.(2分)(2013•永州)我国是手机使用人数最多的国家,手机之间通过进行通讯;在真空中它的传播速度是m/s
5.(扬州市2013年)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
由于_________,探测器在月球下降时不能采用降落伞,只能靠探测器上发动机点火受力,软着陆在月球表面。
着陆后,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90天,月球车的构造如图所示,中间有一个“桅杆”,上面有______(凹/凸)透镜制成
的“眼睛”,可对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拍摄;上面还有天线,地面上的工作人员通过______波实现对车的控制。
【模拟预测】
1.如图所示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肮系统”示意图.截止目前.中国已成功发射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1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导系统区域组网顺利实现,可以向亚太地区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行服务。
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导纤维
2.汽车导航仪在与“北斗”卫星联系时,利用的是()
A.超声波
B.微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3.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
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
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
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
4.图示中,有一款内置微型“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专用鞋,当穿着它离开指定的区域时,鞋中的“GPS”便会自动发出使用者所在的位置信息.该信息被卫星接收后再发送到手机.此过程中由波传递信息,传播速度约为m/s.
5.艾力在实验室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然后打电话呼叫真空罩中的手机,手机(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
6.手机已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手机通讯靠传送信息,其传播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光速.
7.世界上凡是计算机集中的地方,例如企业、机关、某些居民小区等,大都已经把自己的计算机联在一起了.这些网络又互相联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
8.LED液晶电视的发光二极管是由(填“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卫星电视的图象信号是由卫星通过传送信息的.
参考答案【经典考题】
1.D
2.C
3.A
4.电磁波 3×108
5.月球周围是真空,没有空气;凸;电磁.
【模拟预测】
1.A
2.B
3.A
4.电磁;8
3 .
10
5.能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6.电磁波(或微波)等于
7.因特网
8.半导体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