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导学案

合集下载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乡下人家》的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装饰、率领、觅食、和谐、倘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乡下人家,想象乡下人家的生活画面。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读文字想画面,感受田园风光的独特美好,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1.多媒体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学生随着音乐节奏拍掌。

2.大家都听过这首歌吧,今天我们就踏上乡间小路,哼着乡间小曲,嗅着乡间花香,开始我们的乡间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扫清字词障碍。

(可借助工具书,与同桌、教师讨论交流来完成)2.把课文读通顺,找出概括乡下人家生活的一个自然段。

3.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

4.默读课文,看看其他几个自然段,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之处?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1)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再互相讨论。

(2)让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教师选择最合适的小标题板书: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冒春笋竹林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瓜架秋虫鸣月下人入梦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欣赏那乡下人家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想象画面,品读感悟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美丽的乡村画面,再次感受乡村的独特、迷人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面,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谈谈自己读后的所感所悟,组内同学纠正、补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推荐(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三、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

(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 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精选多篇]第一篇:《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乡下人家》(前置性学习内容导航)1.会认读5个生字:檐、饰、冠、捣、谐;会读会写下面14个生字: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

2.能把上面会读会写的14个生字组成新的词语:3.在本课生字中找出两个多音字,并组成词语。

4.能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第二篇:乡下人家导学案21《乡下人家》导学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天高地阔、月明人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难点掌握本课生字词,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一、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我会读词语。

棚架、风趣、装饰、鸡冠花、、顺序、照例、瞧见、率领、觅食、捣衣、向晚、归巢、和谐、催眠曲、辛苦、房前屋后、天高地阔、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令:倘若:向晚:照例:二、自学生字、交流展示三、合作探究课文写了乡下人家哪些生活场景?给每个场景分别取一个名字。

四.课堂检测:1.为加点字选择确读音,画上横线。

场.地(chángchǎng)倘.若(tǎngshǎng)装饰.(shìsì)鸡冠.花(guàngu 扎.到水下(zhāzā)捣.衣(dāodǎo)2、按课文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我的眼前就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幅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这一个个自然、和谐的场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全文,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1)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屋檐.装饰.鸡冠.花捣.乱和谐.率.领觅.食耸.着尾巴(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今:捣衣:向晚: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轮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二、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2、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它们会依着时令显出。

人们还会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到。

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三、梳理整合,回顾内容1、在这堂课中,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冠_()率()_()()2、全班一起回顾一下文中所描写的六个生活场景。

3、、.我要把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阅读理解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乡下人家》教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檐、饰、棚、捣等10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装饰、归巢、捣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教学重难点:1.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片断。

2.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揭题(播放乡下风光,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风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配乐播放乡村风光)2.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些美景,你仿佛来到了哪里?(乡下,乡村)是的,这些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乡村。

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家陈醉云先生,一起走近《乡下人家》(板书:乡下人家),去感受那自然和谐、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来,让我们亲切地读读课题。

(齐读)二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拿起课文。

听清要求: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生字新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想一想当我们走近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生字新词检查反馈。

师:请看大屏幕,老师来检查一下字词学习的情况。

出示:觅食捣衣归巢照例率领时令天高地阔月明人静(1)谁来读读第一组?(你读起来字正腔圆,真好听!)这三个生字(觅、捣、巢反红)容易写错,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觅:部首是爪字头,爪字的变形;捣:右边不要写成鸟;巢:上半部分是三个撇点,你看,真像小鸟用树枝在搭窝。

)(2)谁来读第二组?(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能给这组的词语找找近义词吗?真能干!找近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这里的“率”字也有点难写,它的笔顺是先中间,再两边,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3)谁来读读第三组?读着这两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高高的蓝天,广阔的大地,乡村就是这样的“天高地阔”。

乡下人家 导学案

乡下人家 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一、地域概况乡下人家,位于中国南方的一个小村庄,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人文淳朴。

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地方,居民大多以务农为生,过着朴实而幸福的生活。

二、文化传承乡下人家的居民虽然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但他们深深热爱着传统文化,家家户户都传承着古老的乡土文化。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古老的乡村音乐,观赏到原生态的民间舞蹈,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乡土美食,了解到乡下人家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

三、农耕生活乡下人家以务农为主要生计,他们勤劳耕作,在田野间播种收割,体味着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农忙时节,村庄里洋溢着喜悦和热闹的气氛,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收获着丰收的喜悦。

四、自然环境乡下人家的自然环境优美如画,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四季分明。

春季百花盛开,夏日翠绿如岛,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可以欣赏。

这里的森林、田野、溪流散发着独特的乡土风情,让人心旷神怡。

五、社区活动在乡下人家,居民之间相互关怀,互帮互助,形成了紧密的社区群体。

村民们经常举办各种集体活动,如赛马会、乡村音乐会、扶贫义卖等,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互动,也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六、教育医疗乡下人家虽然地处偏远,但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教学楼和医疗机构,为村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就医条件。

七、展望未来乡下人家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里的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将得到全面发展,乡亲们的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人们在这片美好的乡村中幸福生活,传承乡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

这就是乡下人家,一个充满魅力和希望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乡村,感受那份纯朴与浓厚的乡土情怀。

愿乡下人家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乡亲们幸福安康!。

乡下人家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乡下人家》导学案一、主题阐述《乡下人家》是一篇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具有乡土气息的画卷。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乡下人家的生活、风景和情感,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

二、知识链接1、背景介绍:简述文章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

2、原文欣赏:提供原文文本,供学生阅读、赏析。

3、语言技能:针对文章中出现的生字、生词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4、文化知识:介绍文章所涉及的乡村文化、风俗习惯等。

三、问题探究1、文章主旨: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旨大意。

2、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段落分布及逻辑结构。

3、写作技巧:探讨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技巧,如修辞手法、叙事视角等。

4、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四、实践运用1、阅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2、写作训练:结合所学知识,请学生以乡村生活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

3、口语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乡村经历,讲述对乡村生活的感受。

4、综合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关于乡村文化的综合性活动,如乡村文化展览、乡村音乐会等。

五、学习反思1、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如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掌握的写作技巧等。

2、学习收获:回顾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收获,如对乡村文化的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等。

3、学习不足: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对某些写作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等。

4、改进方案:针对学习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如加强某项写作技巧的训练、阅读更多关于乡村生活的文章等。

六、拓展阅读提供一篇与《乡下人家》主题相关的拓展阅读文章,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阅读视野。

通过以上导学案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乡下人家》这篇散文,同时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在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全文,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

(1)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 ) ( ) ( ) ( ) ( ) ()()()屋檐.装饰.鸡冠.花捣.乱和谐.率.领觅.食耸.着尾巴(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今:捣衣:向晚: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轮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二、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2、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 ,它们会依着时令显出。

人们还会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到。

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三、梳理整合,回顾内容1、在这堂课中,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冠()率()()()2、全班一起回顾一下文中所描写的六个生活场景。

3、、.我要把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阅读理解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儿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xì jì)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崔磊
【教学内容】默读课文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学习生字有浓厚的兴趣
2独立自主地识字
3积极参与小组交流与评价
过程与方法:4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5在小组中能积极参与交流合作与评价
6能借助工具书和生活实际理解生词含义
知识与能力:7具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
8能用硬笔熟练地写生字
9默读不出声、不指读
10能够互相评价
【教学重点】自主识字
【教学难点】自主识字
【教学资源】实物展台、ppt、12个信封装的“学习卡”“检测卡”“小组识字情况统计卡”“小组汇报评价卡”;每人一本字典或词典。

【教学流程】
同学们去过乡下吗?说说乡村生活给你留下的印象?今天,我们就走进乡村,体验乡下人家的生活情趣——(板书:乡下人家)齐读课题,(正音“人”是翘舌音)
二、自主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一)解读“学习指南”独立学习
另附:《学习卡片1》《生字检测卡》《小组识字统计表》《小组汇报评价表》
《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分享快乐了解顺序写作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 积极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积极参与小组分角色朗读
3 认真进行小组交流与评价
过程与方法:4 边想象景物边朗读
5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6 在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朗读的感受
知识与能力:7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8 能对重点句段进行朗读
9 能把握适当的语速和音量朗读
10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资源】实物展台、ppt、12个信封装的《朗读检测评价表》《小组朗读汇报评价表》、开放空间课桌椅【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乡下人家》,复习生字词语,易读错句子。

读准了字音和词语,我们来尝试朗读课文。

二、独立自主练习朗读
(一)交流朗读注意要点(2分钟)
思考:怎么样算是读好课文?
预设:姿势端正——坐姿(头正、背直、脚平,双手立书)站姿(头正、身直、两脚放正,端书于眼前,距离适当);声音——音量适当;字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恰当;语调——升降平缓;流畅——不回读、不停读、连贯;有自信、有感情……
三、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每组可有两人去走廊开放空间完成。


2. “重点练习”:交换各自《朗读检测评价表》,换回语文书,根据对方标注与建议进行矫正练习。

【提前完成的小组可画出人物对话,练习朗读。


(建议8分钟)
另附:《朗读检测评价表》《小组朗读汇报评价表》
《乡下人家》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了解写作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2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特别是从未接触过农村生活的城市的孩子
3 认真进行小组交流与评价
过程与方法:4独立、积极思考
5在组内与同学交流自己思考所得
知识与能力:6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7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资源】实物展台、ppt、开放空间课桌椅
【教学流程】
3.小组内互相交流
4.班内交流
三、明确写作顺序(10分钟)
1.你认为作者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2.小组达成一致意见
3.班内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