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播种量与方式试验初报

合集下载

水稻不同免耕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水稻不同免耕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项 新技术 是上 杭县 普及 推广 抛秧 栽 培 技 术后 ,引进
m 加碳酸氢铵 4k 对水 6 g l g 0k ,均匀喷洒每一稻桩
及 田间 、田埂 杂草 。
常规耕作处理按习惯在早 、晚稻插秧前进行犁 耙耕作 。 13 观察 记载 观察 记 载种 植 品种 、施 肥 、灌溉 、 . 用药 、耕作状况及水稻分蘖 、病虫草鼠发生 、主要 生育期 、经济性状 、产量、成本 、收益状况等。 14 早季试验基本情 况 早 稻供 试品种 ( . 组合 ) 为汕优 8 。3 8日播种 ,软盘育秧 , 2 月 3月 3 做 i日 田埂 , 4月 4 日进 行免 耕处理 喷药 ,4月 1 4日抛 秧 ,每小 区 2盘秧。每 6 7m 施碳 酸氢铵 2 g 6 5k 、 上杭县产金 田复混肥 ( 氮磷钾含量 ≥2 % ,下 同) 5 4 g 0k 做基肥 ,A处理均匀撒施基肥后抛秧 ,B 、c
旅 ;妓 t》 }
( c处 理 ,下 同 )减 产 1. g 6 6k 、减 产 率 4 1 ;B .%
施杀虫双 、扑虱灵 、稻丰收防飞虱等 ;9 l 月 9日喷 施破 口药。l 月 4日 1 实割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 量 . 从 表 l 以看 出 ,早 季 A处 理 比对 照 可
小 区施金 田复混肥 2 5k (0k/6 。病 虫 防 . g 5 g67m )
复水 ,浸泡 5d 后排水施肥抛秧 ;晚稻在早稻 收割 的当天傍晚喷药 ,1d 复水浸 泡 ,浸泡 2d排水 后
施肥抛 秧 。用药 方法 :每 6 7m 用 2 %克 无 踪 2 0 6 0 0
维普资讯
1 0
1| 量 } 旅 舛妓
26 第 期 0 年 5 0
水 稻 不 同免 耕 栽 培 方 式 试 验 初 报

水稻育种实训报告范文

水稻育种实训报告范文

本次水稻育种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育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对水稻生长发育规律的认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农业大学水稻育种实验室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训材料:水稻种子、生长激素、培养皿、显微镜、电子天平等三、实训原理水稻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通过人工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本次实训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通过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

四、实训过程1. 亲本选择:首先,从实验室提供的种子中选出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性好的亲本。

2. 杂交操作:将选定的亲本进行人工杂交,确保杂交成功。

3. 种子处理:将杂交后的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催芽等处理,以利于种子萌发。

4.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在实验田中,注意合理密植。

5. 田间管理:定期进行田间观察,及时除草、施肥、灌溉,确保植株正常生长。

6. 田间调查:对生长情况良好的植株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株高、穗数、结实率等指标。

7. 选株: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作为育种材料。

8. 繁殖:对选出的育种材料进行繁殖,扩大种群数量。

9. 性状鉴定: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对育种材料的性状进行鉴定。

10.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经过一段时间的田间观察和性状鉴定,本次实训共筛选出5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株高、穗数、结实率等方面均优于原始亲本,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六、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水稻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2. 实训不足:在实训过程中,发现部分植株生长不良,可能是由于田间管理不当或种子质量不佳等原因导致。

3.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实训中,应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种子质量,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展望:水稻育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稻茬小麦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对比试验初报

稻茬小麦免耕直播与翻耕直播对比试验初报
34 。 .%
表 1 免耕 直播 与翻 耕直 播小 麦 苗情 及产 量结构 调查 表
ghl 项 墓 万鍪 萼7 ̄ : 实 粒 产量 ∥k/n! 目 ∥ 曩 万 有h。 粒 干 ∥ c穗 Y效虑 m 对比
1 . 抢墒 播种 。1 月 1 .2 2 1 6日播种 , 用种 量为 10gh 2 8k/ m 。 采 取 分厢 定量撒 播 , 匀播 种 。播 前晒 种 1 , 均 d 在播 种 当天 每千
家肥 2 5 14g h , 素 2 5 gh 、 磷酸 钙 5 5 gh 、 .  ̄ 0k / m2尿 2 2 k / m2过 2 k / m 氧化 钾 10 ghn, 求 均匀撒 施 。 2 k / r2要
减 0 粒 , 收 产 量 485gh 2比 增 117 k /m2增长 . 5 实 4k/m , 5. gh , 5
133 田间管理 。除 播种 前不进 行化 学 除草 外 , .- 其他 栽培管 理措 施与 免耕 直 播一样 。
2 结果 与分 析
同, 前茬作物均为水稻, 种植 品种为泉麦 3 。试验点土壤 号
为平洋田的灰泥 田, 肥力中等。据惠安土壤普查资料 , 耕作
层 厚 度 1c 6m,有 机 质 含 量 2 9 ,全 氮 0 2%。速 效 磷 .% 1 .0 1
克 种子 用 1%粉 锈宁 2 5 g对 水 , 以拌 湿种 子 为准 , 随拌 随播 。 123 起 沟盖土 。播种 后 开厢挖 沟 , .. 一般 厢面 宽 3 厢沟 宽 m,
苗/ 苗/ m2 h m2 h “ 理 论 实 收 增 减 % 免 耕 2 9O 502 3 6 0 4 . 7 .0 9 . 5 0 . 1 4 5 6 . 48 501753 9 0 5 25 4 . 5 . . 6 4 翻耕 2 05 52O 24O 4 . 5 .0 5 . 0 9. 0 1 4 5 9 . 8 . 一 一 5 5 00 46 75 4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大 田进行栽培 的一种种植方式 。传 统的水 稻品种 区域
各 品种 的千粒重 、发芽率 以及 生产习惯确定单位面积 的播种量 , 称种装入合 适 的尼 龙 网袋 , 内外标签 , 同一
品种 不同重 复应分 装 ; 按常规方法催芽 , 白后稍长 即 露
试验均采用育秧移栽方式 ( 简称移栽式 , 下同 ) 进行 , 所
摘 要 : 20 以 0 9年南方 稻区国家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单季晚粳组参试 品种为材料 , 探索建立直播式水稻 品种 区域 试验技术规范 , 并与传统的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进行 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 与移栽式相比, 直播式试验误差略 小; 同时 , 生育期 缩短 , 有效穗 数增加 , 结实率提高 , 产量水平提高 , 试验成本降低 。另外值得 重视 的是 , 品种在直播式 和移栽式 区域试验中表现不完全一致 , 甚至明显不同或完全相反。表 明直播式 水稻 品种 区域试验是可靠 的、 可行 的,
直播 前 2 0d进行试 验 田翻耕 ;0d后再 次翻耕 , 1 耙平 ; 沉淀 2d后开排灌沟 ; 喷施除 草剂 , 静置 7d 。试 验 田准备 的技术关键 点是 田面尽量平整 , 软硬度适 中, 以保证出苗率 和出苗整齐一致 。
1 播种准备 . 2 计算各 品种的千粒重 , 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 ; 根据

增施磷 、 肥 ; 钾 水分 管理应坚持 “ 间歇灌 溉 、 干湿 交替 ”
的原则 ; 注意及 时防治病虫害 。 田间管理 的技术关键点
是控制杂草 , 以及适 当的肥水管理 。
收稿 日期:0 1 0 — 5 2 1- 8 0
3 ・ 6
程本 义等 : 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初探
中 国 书 米 21 ,76:6 3 0 11( )3— 9

水稻测产实验报告

水稻测产实验报告

水稻测产实验报告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水稻的产量又是评价水稻种植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本文将以水稻测产实验为主题,对相关实验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提高水稻产量。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田地、水稻种子、化肥、农药等。

2. 实验设计:选择合适的田块,设计不同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

例如:A组:施用推荐量化肥+农药B组:施用减量化肥+农药C组:施用推荐量化肥+生物有机肥对照组:不施肥、不打农药3. 实验步骤:① 土壤处理:根据田地情况,施以不同的肥料和农药。

② 播种:按照水稻的适宜播种时间和密度进行播种。

③ 管理:对各组进行相应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④ 采收:待水稻成熟后,进行收割,并记录每个处理组的产量。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统计,得到了以下结果:1.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组(施用推荐量化肥+农药):取得了较高的水稻产量,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B组(施用减量化肥+农药):水稻产量较A组略低,但仍高于对照组。

C组(施用推荐量化肥+生物有机肥):水稻产量与A组相差不大,但相比于B组有所增加。

对照组(不施肥、不打农药):水稻产量最低。

2. 分析:A组施用了推荐量的化肥和农药,能够满足水稻生长的养分需求,同时有效控制了病虫害,因此产量最高。

B组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导致了养分供应不足,水稻产量略有下降。

C组施用了推荐量的化肥和生物有机肥,有机肥的使用增加了土壤肥力,提高了水稻产量。

对照组未施肥、未打农药,导致养分和病虫害严重不足,水稻产量最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合理施用推荐量的化肥和农药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2. 减量化肥会导致养分供应不足,对水稻产量有一定影响。

水稻直播管理全过程,直播后多少天晒田

水稻直播管理全过程,直播后多少天晒田

水稻直播管理全过程,直播后多少天晒田1、整地:耕翻后灌水,耙平田面(高低落差控制在3cm以内),开沟做畦。

2、选种:稻种要求株高不超过8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

3、播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C以上时,进行播种,每亩地的用种量为2-2.5kg左右,同时在播种前,需要晾晒种子2-3天,并进行浸种催芽。

一、水稻直播管理全过程1、整地(1)播种之前,进行耕翻,然后灌水耙平田面,高低落差控制在3cm以内。

(2)开沟做畦,畦宽约为2-3m。

畦沟作为工作行,方便后续施肥,喷洒农药。

2、选种水稻直播一般选择株高不超过8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较强,适宜密播的稻种。

3、播种(1)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然后采用三浸三滤法进行浸种催芽,即浸种8小时(10g强氯精兑水5kg,浸种6kg),滤8-12小时,如此不断重复,直至80%种子破胸露白。

滤种期间,使用稻草进行保温,温度控制在20-25°C左右。

(2)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C以上的时候,进行播种。

(3)每亩地的用种量一般为2-2.5kg左右,如果天气较差,不利于出苗,应当适当增加播种量。

4、施肥(1)基肥:每亩地施加25-30kg高浓度复合肥作为基肥。

(2)追肥:二叶期时,每亩地追施7.5kg尿素。

六叶期时,每亩地追施7.5kg尿素,10kg钾肥。

穗肥,每亩地追施10kg高浓度复合肥,5kg尿素。

5、水分管理(1)播种之后,保证田间土壤湿润,但又没有积水。

晴天时,平沟水。

阴天时,半沟水。

雨天时,排干沟水。

(2)齐苗至3叶期之前,灌跑马水。

3叶期后,建立浅水层。

(3)当苗数达到预期苗数的80-90%左右时,放水起搁。

(4)生长中后期时,干湿交替,湿润灌溉。

二、水稻直播后多少天晒田1、晒田时间(1)水稻一般在分蘖末期,拔节初期的时候晒田。

(2)1-3叶期,湿润灌溉。

3-5叶期,浅水勤灌,期间多次露田。

《耕作与栽培》2010年总目次第1~6期

《耕作与栽培》2010年总目次第1~6期

62耕作与栽培2010年第6期其它耕作与栽培2010年总目次(第1~6期)研究报告施氮量和密度对机插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王世伟,张美良,潘晓华,等[1](1)………………………………超高产栽培中水稻无效分蘖的化学控制技术研究孙兵,钱晓刚,苏昌龙,等[1](4)………………………………赤霉素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特性研究吕小梨,王华磊[1](6)…………长期连作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王茂胜,陈懿,薛小平,等[1](8)………………………………贵州烤烟太阳能热泵密集型烤房烘烤效果研究王刚,何兵,谷仁杰,等[1](10)……………………………扬粳4038超750kg/667m2特征特性研究肖跃成,王显,王宝金,等[1](12)……………………………丹寨县日照变化及其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张健,梁平,王仁珍[1](15)…………………………………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的影响石磊,赵致,崔亮[1](18)…………………………………甬优8号产量850kg/667m2精确定量栽培研究肖跃成,王显,王宝金,等[1](20)……………………………川东北不同K肥水平对超级稻产量的影响严永德,姜心禄,牟中林,等[1](23)……………………………不同肥料配方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秦龙,邱金美,吕宏飞,等[1](25)……………………………玉米高产栽培喷施烯效唑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探肖光杰[1](28)……………………………………………………玉米间作条件下春红薯密度试验初报刘辉,刘时椿,黄正强[1](29)…………………………………玉米免耕与翻犁栽培效果分析邹军,朱怡[1](31)……………超级杂交稻引种效果分析陈光玉,文云书,刘辉,等[1](33)……辣椒疫病药剂防治试验初报杨军,李景明,柴梅丽[1](34)………杂交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简报向红梅,黄文美,李井彪,等[1](36)……………………………无盘旱育免耕抛秧增产节本效果分析杨军[1](37)………………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密度效果分析蒋颖,徐如宏[1](39)…………………………………………水稻翻耕直播不同品种比较试验初报严传军,黄正强,苏跃[1](41)…………………………………稻田马铃薯不同品种免耕栽培效果分析冯德华[1](42)……………甘薯不同密度栽培对产量的影响韩志军,王显权[1](44)…………稻田免耕小麦栽培产量初探张仕新[](6)…………………………黔东南不同优质稻品种对比效果分析杨云霞[]()………………不同播种时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单桂萍,殷登科,王艳平,等[]()……………………………玉米垄作栽培对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尹文书,向艳辉,蔡兰,等[1](50)……………………………清镇市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简报黄安芬,郑忠阳,王永贵[1](51)…………………………………辣椒引种试验简报吴庆桃,张久远[1](52)…………………………滨海盐碱稻区冬小麦栽培技术研究韩士钦,付立东,王宇,等[2](1)………………………………盐胁迫对两种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常瑛,陈凌娜,李彦荣,等[2](3)………………………………赤霉素在烤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罗定棋,张永辉,谢强,等[2](5)………………………………夏玉米单产800kg/667m2配套技术分析杨贵成,王加龙,杨贵春,等[2](7)………………………………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李本荣,文顺元,王伯仁,等[2](10)……………………………兴义市烤烟抗旱补水移栽技术研究郎胜勇,陈维林,田野,等[2](12)……………………………不同有机肥比例对春雷三号烟叶品质的影响杨通隆,梁亨武,张杰,等[2](14)……………………………酒用高粱水分胁迫实验初报丁小云,魏成熙[2](16)………………等级合格率对复烤烟叶质量影响研究初报许洪庆,王玉平,李淳[2](17)…………………………………贵州有机生态烟叶质量研究初报杨佳玫,王玉平[2](19)…………贵州旱地苕子不同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研究陈正刚,李剑,朱青,等[2](21)……………………………氮肥对无盘旱育免耕抛秧产量影响初探李桂平,万舒[2](22)…不同栽培方式对超级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向明,吴文平,刘元士[2](24)…………………………………三都县水稻不同配方施肥效果分析潘洪涛,平立燕,罗向琼,等[2](26)……………………………脱毒马铃薯不同带距种植效果初报肖光杰[2](28)…………………马铃薯不同肥料配比效应分析邓小强,范贵国,李天书[2](30)…………………………………仙居县有机水稻不同品种与密度初探吴旦良,周奶弟,姚爱国[2](32)…………………………………秧龄对淮北地区机插稻的影响初探刘强,杨波,段瑞华,等[2](35)……………………………水稻翻耕直播不同播种量与方式试验初报马袁勇,刘宗海,古文[](3)…………………………………三穗县机插秧不同育秧方法与播种量初探舒贤均[](3)…………水稻不同栽插方式与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姚支农,付国林,李定超[]()…………………………………14 14714927 292402010年第6期耕作与栽培63水稻无纺布育秧效果初探徐德利[2](41)……………………………小米椒施N、P、K效应分析冯明学,田正林,张万磊,等[2](43)……玉米使用生长调节剂效果分析王承星,覃移洋,张卫书,等[2](45)……………………………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商燕[2](46)………………………平菇栽培废弃料在马铃薯栽培中的肥效研究金华[2](48)………贵州省清镇市干椒新品种试验初报邱元红,李景明,柴梅丽,等[2](50)……………………………超级旱稻筛选试验初探刘廷海,王敏,唐相群[2](52)……………水稻施用沼液效益分析曾宪波,潘存林,蒲祖锋,等[2](53)………钾肥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张仕新[2](54)…………………………不同氮源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董守坤,刘丽君,李小梅,等[3](1)………………………………施锌对香稻产量、香气和品质的影响黄锦霞,肖迪,唐湘如[3](5)…………………………………喀斯特温和气候区半夏不同采收期研究王海玲,王孝华,梅艳,等[3](8)………………………………育秧组合技术对机插秧秧苗素质的影响夏恩荣,徐勇,杨波,等[3](10)……………………………氮硅互作对水稻硅素吸收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王显,张国良,霍中洋,等[3](12)……………………………超级水稻品种在广西的生育与产量表现及库容特性研究丁成泉,陈壬生,何礼健,等[3](14)……………………………耕地定级中土壤质量模糊综合评判研究吴琳娜,罗海波[3](18)…早熟晚粳南粳44机插高产高效技术定量化探讨胡晓林,刘晓霞,吴爱国[3](21)…………………………………水气平衡栽培相关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何金旺,陈爱秋,覃瑞设,等[3](24)……………………………淮北地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王学红,杨波,黄国彬,等[3](26)……………………………大头芥杂一代新组合在湖北襄樊的适应性研究张红,杨斌,张召荣,等[3](28)……………………………超高产栽培中水稻穴栽不同谷粒秧对成穗率及产量结构的影响孙兵,钱晓刚,苏昌龙[3](30)…………………………………贵州旱地玉米绿肥与氮磷钾化肥的效益研究陈正刚,田晓琴,李剑,等[3](32)……………………………天地福硫铁基腐殖酸多元肥在湘南红壤稻田的施用效果彭国华,高菊生,董春华,等[3](34)……………………………优质油菜单双株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徐守波,张海丽,胡世珍[3](36)…………………………………连麦2号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特点分析杨贵成[3](37)………………烤烟上部烟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带茎砍烤与烟叶质量关系研究杨通隆,杨秀春[3](39)…………………………………………习水县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邓小强,范贵国,李天书[3]()…………………………………马铃薯施用沼肥效果浅析甄达蓉[3]()……………………………沼肥在独山盐酸菜上的应用效果分析陆方祥[3]()………………稻田栽培早熟马铃薯效益分析赵永龙[3](5)………………………施用粒肥对玉米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宋碧,罗文周,卢敏[4](1)…………………………………大豆植株氮素营养日变化动态董守坤,闫中帅,刘丽君,等[4](3)………………………………伊犁河谷小麦绿肥适宜种植模式研究孟凤轩,迪力夏提,伊里哈木,等[4](5)…………………………不同育苗材料对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杨丽平,张小艳[4](7)………白菜施肥模型研究初报杨光海,张居菊,吴先勤[4](8)……………强筋小麦徐麦99磷钾肥最佳配比研究初报韩波,张光琴[4](10)…………………………………………P肥、K肥及种植密度对紫云一号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王卫强,高荣,黄世龙,等[4](12)……………………………硒肥喷施时期对水稻产量和籽粒中硒含量的影响池忠志,郑家国,姜心禄,等[4](13)……………………………水稻半免耕抛秧密度效果比较研究吕开周,赵文相,段红平[4](15)…………………………………郯麦98超高产栽培中适宜的种植密度探讨王成超,高建玲,王经龙,等[4](17)……………………………不同品种与密度对机插秧产量的影响向明,杨宇,张军,等[4](18)……………………………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技术研究姚爱国,周奶弟,顾慧芬,等[4](19)……………………………不同栽培模式对豇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许如意,袁廷庆,陈正,等[4](21)……………………………旱地向日葵覆膜集雨补灌试验初报杨培军,孙成军[4](23)………油研9号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初探徐守波,李桂平[4](25)……绵油11号油菜不同移栽规格效果分析彭万琼,田维军,吴昌富,等[4](26)……………………………铜仁市早春菜用马铃薯露地栽培适宜品种筛选初报黄文美,龙香玉[4](27)…………………………………………防虫网控制水稻两迁害虫试验初报曾义玲,向占群,李玉顺,等[4](29)……………………………杂糯间作抗稻瘟病效果初探王琴[4](31)…………………………杂交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初报向明,张军,张文秀,等[4](32)…水稻早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李刚,顾玉龙,倪秀红,等[4](34)……………………………滨海盐碱稻区春小麦栽培技术研究陈莉艳,付立东,王宇,等[5](22)……………………………经济绿肥在湖南农田循环生产中应用研究经济绿肥品种比较何录秋,薛灿辉,张亚[5](24)…………………………………优质稻内香8518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黄正连[5](26)………………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的影响郑元红,肖莉,牟东岭,等[5](28)……………………………氮磷钾配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和产量影响研究戴高星[5](3)……………………………………………………玉米施硫效应研究杨宗飞,马桂梅[5](3)…………………………超级稻准两优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吴秀丽,王承星,覃移洋[5](3)…………………………………40 42 44 42 1141464耕作与栽培2010年第6期紫云英与黑麦草混播生物学效应初步研究张辉,吴一群,兰忠明,等[5](35)……………………………新型肥料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分析张明海,余常兵,夏伏建,等[5](36)……………………………地果丰在花生上施用效果研究杨顺国,代仕学,冉庆文,等[5](38)……………………………萝卜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效果分析夏可容,谢光忠[5](39)…………………………………………气流上升式普通烤房改为密集烤房试验王怀珠,邱坤,李洪勋[5](41)…………………………………蚯蚓处理玉米茎杆配方筛选周启权[5](43)…………………………玉米免耕栽培技术试验效果效益分析毛亚勋,卢峰,何晓明[5](45)…………………………………黔兴201不同密度与不同种植模式探讨郑满江,莫邦兰,张吉友,等[5](46)……………………………玉米垄作覆膜栽培效果分析田维军,吴昌富,彭万琼,等[5](48)…不同密度对马铃薯稻草全程覆盖免耕栽培产量的影响罗龙学[5](49)……………………………………………………杂交玉米不同品种适宜密度初探郑满江,向艳辉,张吉友,等[5](50)……………………………四季豆秋延晚栽培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谢光忠,夏可容[5](52)…………………………………………幼令树行间间作杂粮研究张文兴[5](53)……………………………小麦极限播期试验初探顾月萍,徐树仁[5](55)……………………紫色甘薯新品种万紫56的最佳栽插及收获期初探张菡,王良平,乐正碧,等[5](56)……………………………石阡县不同油菜新品种适宜性分析杨秀微,黄正强[5](57)………水稻直播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播种种植效应探讨苏昌龙,钱晓刚,杨桂兰[6](22)…………………………………水稻不同育秧方式比较研究吕开周,赵文相,段红平[6](24)………黔兴201NPK及种植密度优化配置研究李云珍,李星,张卫书,等[6](27)………………………………玉米/马铃薯套作模式研究初报王朝海,顾霄,王朝贵,等[6](29)……………………………磷肥施用量对油研599油菜养分吸收量及产量的影响李剑,朱青,陈正刚,等[6](31)……………………………水稻抽穗扬花期施用粒肥效果研究苏昌龙,钱晓刚,杨桂兰[6](33)…………………………………马铃薯专用品种克新1号适宜密度试验研究裴晖平,王多成,肖占文,等[6](35)……………………………铜仁市晚秋菜用马铃薯品种筛选初报黄文美,向红梅,李桂平[6](37)…………………………………生态旱育秧不同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初探李桂平,万舒,胡和平[6](38)…………………………………句容市水稻磷肥临界值研究文平兰,吴行国,朱桂诊[6](3)…………………………………晴隆县兴黄单不同密度效果初探杨虎[6]()………………油研号不同肥料种类配施效果分析王腾,张光松[6]()……不同用量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李华,於永杰,钱宗华,等[6](42)……………………………双低油菜绵油33直播技术研究范其新,蒙大庆,汤天泽,等[6](43)……………………………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泛麦8号的影响陈清林[6](45)…………………施用不同沼液浓度对高粱产量的影响吴定志,陆清忠,刘元晴[6](47)…………………………………不同栽培密度对蓝板蓝产量的影响刘玉全,张业黔,姜莉[6](48)…………………………………水稻旱育秧用沼肥对秧苗素质的影响龙晓东,杨勰,龙见铖,等[6](49)……………………………防治茶小绿叶蝉药剂筛选初报姜星,黎祖新,汪再蓉,等[6](50)……………………………甘薯品种筛选试验初报王显权[6](51)………………………………综述缓/控释肥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张德奇,季书勤,王汉芳,等[3](46)……………………………水稻硫素营养和施硫效应的研究进展孟赐福,姜培坤,曹志洪,等[3](49)……………………………糯玉米起源、研究及发展概况李玉军,刘婷婷,张泽志[3](52)……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肥料管理现状分析牛新胜,张宏彦[5](1)……………………………………………连云港市水资源状况与节水农业探讨王礼焦,孙皓,杜永,等[5](5)………………………………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毛加梅,唐一春,玉香甩,等[5](9)………………………………黔南州马铃薯产业发展障碍及对策唐维民,朱江洪,龙风[5](11)…………………………………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现状及治理对策夏忠敏,吴琼,邵昌余[5](14)…………………………………苏北地区水稻纹枯病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张安存,韩正光,解兆海,等[5](16)……………………………黔东山区病虫测报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探讨刘泉,刘哲,郎国兴,等[5](18)……………………………黔东南太子参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杨华,郑桂云,左群[5](20)…………………………………专论内蒙古河套地区循环农业典型模式实证分析子以杭锦后旗康尔徕五位一体模式为例,孟德,李春生,段宇坤,等[1](53)………………………安吉县无公害稻米生产实践与探索殷钰,沈小明,冷明珠[1](55)…………………………………黔南民族地区优质稻生产现状、问题及对策杨跃星[1](57)………贵州耕地质量监测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吴康,晏家珩[1](59)……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进展刘波,吴礼树,鲁剑巍,等[](55)……………………………信阳茶产业优势分析张顺,金开美,苏东[](5)………………黔南州沼气建设模式及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赖建萍[3](5)…………9 99940 11412294高坡红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吴琳,马天进,余显权,等[3](56)……………………………贵州蕨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谢光新,顾昌华,刘明智[4](35)…………………………………浅议阳溪镇玄参的开发应用与栽培姚友木[4](37)…………………贵州刺梨研究进展敖芹,谷晓平,孟维亮[6](1)…………………遵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析犹世政[6](4)………………贵州木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宋吉轩,丁海兵,李云[6](8)……浅议开阳富硒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陈永波,吴一鸣,刘源,等[6](9)………………………………平塘县发展优势农产品的思考王仲华,刘莉,杨昌银,等[6](10)……………………………技术探讨烟草黑胫病防治方法的探索苏畅涛,姜于兰,罗斐,等[6](12)…连云港市耕地质量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浅议倪丹,王礼焦,孙皓[6](14)…………………………………滇中粳稻单产800kg/667m2科学施肥的实践探讨毕景亮,戈芹英,张朝钟,等[6](16)……………………………遵义县茶树病虫害优势种群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张雯晴,夏忠敏[6](18)…………………………………………浅析贵阳市茶园春季低温危害的防治刘源,吴一鸣,陈永波,等[6](20)……………………………贵阳市乌当区沼气池使用问题及对策初探高翔,陆剑,方忠领[6](21)…………………………………新品种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金农油1号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林卫红,张瑞茂,陈大伦,等[1](61)……………………………栽培技术铜仁市稻田马铃薯地膜全程覆盖高密度栽培技术谢小燕,李桂平,向红梅[1](62)…………………………………黔糖5号(果蔗)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雷石富[1](63)……………宣汉县不同生态区域水稻高产栽培的氮肥运筹方法李涛[1](封三)…………………………………………………湿热地区秋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康艳琼[2](62)……………………………………………………夏秋番茄套种秋四季豆栽培技术蔡国芬,潘桂萍,莫招业[3](62)…………………………………顺单6号玉米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张毅[3](64)……………………………………………………宜宾市烤烟砂培育苗技术向金友,张吉亚,杨懿德,等[3](封三)…贵州低海拔地区杂交水稻超高产田基础条件与技术组装分析杨桂兰[4](47)……………………………………………………苏北地区高产粳稻看叶实时诊断与定量促控技术张达余,陈洁[4](50)…………………………………………平塘县法国细刀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索绍霞,曾义玲,向占群,等[](5)……………………………遵辣号高产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令狐昌英,余常水,李岸桥,等[](53)…………………………贵阳市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刘先友,张向鹏,赵益祝,等[4](55)……………………………红花岗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张有林[4](56)……………巢湖市南粳44的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晏娟,彭浩,赵雄成[4](57)…………………………………中熟中粳宁粳4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王学明,吴爱国[5](58)…………………………………………大蒜/菠菜粘玉米/秋黄瓜四熟高效间作套种技术张蕊[5](59)……………………………………………………马铃薯双膜拱棚栽培技术张丽华[5](61)……………………………贵州反季节无公害春大白菜栽培技术赵大芹,李琴芬,董恩省,等[6](53)……………………………贵杂系列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徐贵华[6](55)…………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搞好草地管理的技术措施向清华[6](56)……………………………………………………五常市玉米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范成海,付秀英[6](58)………示范推广保山市昌宁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推广前景分析杨树红,罗永春,师鸣风,等[2](64)……………………………水稻旱育中大苗厢式丢秧单产800kg/667m2示范效果与配套栽培技术分析文云书,刘辉,陈光玉[4](58)………………西南旱地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组装与示范效果汤永禄,李朝苏,余秀芳,等[4](60)……………………………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效果浅析王敏,令狐昌英,刘廷海,等[4](62)…………………………兴义市农区鼠害防治成效与措施姜学阳[4](64)……………………兴义市下午屯办事处小麦主要病虫综合治理技术效果与措施梁仕红[4](封三)…………………………………………………标准化生产对黔东南现代烟草农业的推动作用邓瑞康,杨鹏[5](62)…………………………………………四川丘陵区芋/玉/豆模式主要栽培技术及效益李钟,郑祖平,张国清,等[5](64)……………………………平塘县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效果与措施熊永琴,杨通虎,严洪,等[6](60)……………………………农业气象油菜冻害发生气象因素类型与防治技术林卫红,饶勇[3](58)…乌当区下坝乡樱桃树营养特征的研究初探陈开富,蒋志毅,冯梦喜,等[3](60)……………………………稻飞虱迁入成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王长金,顾欣,易志学,等[4](39)……………………………紫云山地小气候在推广种植冰脆李中的应用分析郑西,田玉莲[4](41)…………………………………………黎平县气候变化对水稻生育期影响分析吴廷兴,黄承勇,吴胜文,等[4](43)……………………………年朗溪柑橘增产气候条件分析谢仁波,王文理[]()………六枝日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张淑莹,熊应祥,罗巧梅[](6)…………………………………41 44200944444。

水稻实验报告

水稻实验报告

水稻实验报告水稻实验报告一、引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都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取了同一品种的水稻种子,土壤,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2. 方法:(1) 土壤处理:将土壤分为四组,分别标记为A、B、C、D组。

(2) 施肥处理:A组不施肥,作为对照组;B组施用有机肥料;C组施用无机肥料;D组同时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

(3) 播种:在每组土壤中均匀撒播水稻种子。

(4) 管理:对每组水稻进行相同的灌溉、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5) 数据采集:记录每组水稻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和株粒数。

(6) 产量测定:收获成熟水稻后,对每组的产量进行测定。

三、结果与讨论1. 生长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B组和D组的水稻生长状况较好,植株高度较高,叶片数量较多,而A组和C组的生长情况相对较差。

2. 产量测定:收获后,对每组水稻的产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B组和D组的产量明显高于A组和C组。

这表明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对水稻的产量有积极的影响。

3. 结果分析:有机肥料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无机肥料则能够迅速为水稻提供养分,增加其吸收效率。

因此,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可以综合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四、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因此,建议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肥方式,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五、实验的局限性与展望本实验只研究了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施用对水稻的影响,未对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进行比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肥料类型和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凉 , 并用旱育保姆 以 1: 3的 比例包 种后 按试验 设计 分小
区播 种 , 播 小 区力 求 抛 撒 均 匀 , 撒 条播 小 区采 用 拉 绳 条 播 , 播
: (/ ) 丑月 (/ ) 日月)日月 (/ ) 日月 ( / ( /) () 竖 日月 (/ ) 日月 ( / ( /) 日月 ( / ) 日月)目月 d 直播 1 94 / 4 / 2/ 26 1/ 2 7 3/ 19 05 / 16 0 08 / / 1 5 2 10 6 常规 插 83 1 3 1 4 2/ 2/ 2/ 57 1 8 1/ 栽 / 4 6 74 O5 95 / / / 5 68 /
21 0 0年
第2 期
耕 作 与 栽 培
- 7・ 3
水 稻 翻 耕 直 播 不 同播 种量 与 方 式试 验 初 报
马袁勇 ,刘 宗 海 ,古 文。
(. 1 赤水市农业局 ,贵 州 赤水 5 4 1 ;2 赤 水市 天台镇农 服中心 ;3 671 . .赤水市大同镇农 服中心) 作苗肥 , 4叶 1 心期 ( 4月 2 9日) 用稻草隆等水 田除草剂 以 施 防除大 田杂草 , 同时施用尿素 4 g 67 作分蘖 肥 ; k / 6 m2 常规栽 插 区也 于 4月 2 9日结合施用除草剂追施尿 素 4 g 6 7 作 k / 6 m2 分蘖肥 。水分管理严格按照湿润育秧要求 , 四叶期 前保持 在
2 2 秧 苗 素 质 .
常规栽 插旱育秧 和直播各 处理在秧 苗 叶龄 5叶期 时进 行秧苗素质考查 , 结果显示 , 直播区各处理无 明显差异 , 与常 规栽插旱育秧相 比, 也只有 出苗率 、 白根数 、 干鲜重等几 项指
标有差异 ( 表 2 。 见 ) 表 2 水 稻 Ⅱ优 6 2 耕 直 播 不 同处 理 与 常 规 0翻 栽 插 旱 育 秧 秧 苗 素 质 考 查
试验 设 A( 种 量 ) B 播 种 方 式 ) 个 因 素 。 A 因 素 设 播 、( 两
AlO 9 g 6 7 ) A21 2 g 6 7 ) ( . k / 6 m2 3 (. k / 6 m2 、 (. k / 6 m2 、 15 g 6 7 )
个水 平 ; B因素设 B ( l 分厢 撒播 ) B ( 距 3 条 播) B 、 2行 0m c 、3
2 结果 与 分析
2 1 生 育 期 表 现 .
方便 , 交通便捷 , 前作泡冬 , 是赤 水极具代 表性 的水 稻土 。供
试种为大穗型中晚熟杂交稻组合 Ⅱ优 6 2 0。
12 试 验 设 计 .
直播 区各处理 品种相 同 , 培管理 水平一 致 , 栽 生育期 表
现 没 有 明显 差 异 , 4月 1日播 种 , 4月 9日 出苗 , 7月 2 日抽 0 穗,月 3 8 0日成 熟 , 生 育期 12 ; 规 栽 插 区 虽 与 直 播 区 全 5d常 品种 相 同 , 理 水 平 相 近 , 播 种期 和 栽 培 方 式不 同 , 育期 管 但 生 表 现 差 异 明显 ( 表 1 。 见 )
( 距 3 c 条 播 ) 水 平 。采 用 随 机 区 组 设 计 , 次 重 复 , 行 6m 3个 3 9 个处 理 , 2 个 小 区 , 共 7 每小 区 长 6 6 m, 3 面 积 2 l . 7 宽 m, O 2 H。
表 1 水稻 Ⅱ优 6 2翻耕直播 与常规栽插生育情况调查 0
选择背风、 向阳、 势平 坦 、 沃疏 松 、 源条 件好 的旱 地 肥 水 地, 采用旱育保姆包种旱育方 法培育壮 秧 , 3月 8日播种 , 播 种量 3 g H2 1 1心时喷施 敌克 霜防病 。 5 / l, 叶
13 2 大 田整 理 和 基 肥 施 用 ..
按常规方 法清 除 田中 杂草 , 一 用微 耕 机进 行 翻耕 整 统
直 播 小 区厢 面湿 润 不 开 裂 , 中 有 水 , 叶 后 同 常 规 栽 插 处 沟 四 理 进 行 水 分 管 理 。5月 1 日施 用 杀 虫 双 大 粒 剂 防 治 二 化螟 , 2
水稻是赤 水市 的主要粮食作物 , 其产 量约 占全市 粮食 总 产量 的 6 。为进一步 探索适应赤 水地 区生 态条件下 水稻 O 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 2 0 年按贵州省农 业技 术推广 总站 的设 计方 案 , 进行 了水稻翻耕 直播 不 同播 种量 与不 同播 种方式 的双 因素
试验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地 与 品 种 .
6月 1 2日施用井 冈霉素和螟王星防治纹枯病和稻纵卷叶螟 ,
7 1 月 0日施 用 飞 施 宝 、 敌 畏 等 防治 稻 飞 虱 。 敌
试 验 地 设 在 天 台镇 三 块 村 百 亩大 田罗 世 国 责 任 地 , 积 面 0 3 h , 拔 3 0 紫 色 砂 土 , 力 中 等 , 层 深 厚 , 灌 . 3 m2海 3 m, 肥 土 排

播种 出 苗 移栽 分蘖 拔节 孕穗 抽穗 成熟 收割 全生育 期
试验旁设 一常规栽插 区 , 面积 3 0 , 插行 距 3 m, 0 m2栽 0 c 窝距 1. 密度 13 万窝/ 6 2 7m, 6 c .3 6 7n 。 r
1 3 栽 培 管 理 . 13 1 常规 栽 插 育 秧 ..
田 , 整 田时 施 入 农 家 肥 1 0 k / 6 m2 复 合 肥 5 k / 6 在 0 g67 , 0 0 g67
m2锌肥 2 g 67 作 基肥 。 田块平 整后 拉绳划 分试 验小 , k / 6 m2
区。
13 3 直 播 和 移 栽 .. 直 播 试 验 区 于 4 1日, 选 好 的 种 子 浸 种 2 h后 捞 出 月 将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