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总结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综合素质评价: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综合素质评价: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高一上学期已经过去,初中生活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

时间在流逝,我们在成长,从初中到高中,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学期。

在这一学期里,我已经逐渐适应了高中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紧张、忙碌且充实。

学校为了激发同学们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按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将年组排名前30的同学组成一个奥赛班,余下为普通班。

期中考试我考了31名,在深感遗憾的同时,我暗下决心:期末考试我一定要考进前30。

两个月的努力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

总结起来,我觉得在高中的学习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其一,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真正理解老师课堂上讲的各个知识点。

高中的学习与初中相比,在难度上有很大提高,如果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思路,那就麻烦大了。

其二,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坚决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决不能有半点偷懒。

在前半个学期里,我自以为在老师的课堂上理解得还算不错,课后疏于练习,结果期中考试的时候做题速度跟不上,而且做题步骤也不太严谨,导致丢分太多,尤其是数理化。

其三,心情愉快,按时作息。

有人会问,心情愉快与学习有多大关系?关系大了。

试想,一个内心烦乱、郁郁寡欢的人如何去好好学习?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可以认真学习的保障和前提。

当然,任何人都会有烦恼,在烦恼面前我们必须学会自我调节。

另外,有的同学常常挑灯夜战,不过12点不睡觉,早上6点钟还得起床,往往在课堂上忍不住打瞌睡,这一点实在不可取。

我每天晚上11点必须上床躺下,中午午睡半小时,每天都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去听每一节课、做每一道题,保证了学习效率。

作为学生,学习很重要,其他方面也不可忽略。

比如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培养自己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这些,我自认为也做得不错。

高一上期末综合复习题.doc

高一上期末综合复习题.doc

A) (-4)° < O 4 B) 4一1<4一 C) 20'5 > 20'6 D)0.45>0.46A) xWlO B) xNO. 1 C) xN2 D)xW2 A) (x 3)2 = x 6 B) x^~x 3 = x 高一上期末综合复习题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2、下面关系正确的是13、 已知函数f (x) =x 2+bx+3的对称轴为x=2,那么f(T)、f(3)、f(4)的大小关系是( ) A) f (-1) >f (4) >f (3) B) f (4) >f (-1) >f (3) C) f (3) >f (-1)>f (4) D) f(4) >f (3) >f (-1)14、 若o.r<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100 A) 4 个; B) 5 个;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C) 6 个; D)无穷多个。

A) -2eN B ) 0 = { 0 } 1 — J 2 — x3、函数f(W= —的定义域是: y/xA) {巾<2且工。

0} B) |x|x< 2.S.X C ) Zc Q ( NO} C) {X O D) { 1 }G N)<x<2} D) {x|x < 2)4、 若 A=(2xT) (3x+2), B=(6x~5) (x+1),则( )A) A 二B B) A>B C) A<B 5、 不等式|x-l|>3的解集区间是:A) (-oo,4) B) (-00,-2)U(4,+oo) C) (—2,4)6、 小等x~-3x+2W0解集是 ( ) A) {x | xW2} B) {x | 1W X W2} C) (x | xNl}7、 %b>l” 是 “a>l 且 b>l"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8、 已知f (x)是R 上的偶函数,且f (-1) = 2,则f (1)=D) A 、B 的大小无法确定 ( )D) (-oo-2] U [4,+oo) D) (x | x^l 或 xN2}( )D)非充分且非必要条件( ) A) 2 B) -2 9、 下面为奇函数的是 A) y = -2x +1 B) y= — j+l 10、 下面函数在(0, +co)上为增函数的是 A) y = -2x + 2 B) y=—/+l 11、 下面等式不成立的是 c) 1 C) y=x ,(x>0) C) y=2* D) -1( )D) f (x)=-x 3( )D) y =O.3X( )1、设集合{非负数}, N = {x\-2<x<4},则集合M^N 的元素有( )C) x -2 =£ D) = \[x^15、奇函数f (x)在[2, 5]上有最大值3,那么,它在[-5, -2]上有( )A)最小值3 B)最小值-3 C)最大值3 D)最大值-3二、填空题:16、集合A={0, 1}的了集是:.17、若函数/(X)=妇双〉°,则/⑼=.x2,x < 018、已知函数f 3) = 3x — 1,那么/(2x + 5) =.19、以下正确的命题有个.命题:①设a<b, c<d,那么a-d<b-c ;②若~3x>3则x>T ;③若a<b则— > —;④若a>b, c>da b则 ac>bd.20、设2、=3, 2〉= 5,贝iJ23'-y =.三、解答题:2 321、计算:(1) 83 -(-)■* +(V3 + 2)°(2) Z?2(-2Va^3)2-(-|Va-^9)22、已知全集U = R,集合A = (x|-1 < x < 4},B = (x|0 < x < 5), 求(1) CyA;(2) AUB; (3) CuAnCuB.223、判断函数y = ——(x > 1)的单调性(写出判断过程). x-124、已知二次函数f(x)的图象与坐标轴交于(-1, 0)、(5, 0)、(0, 5),(1)求函数的解析式;(2)求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顶点坐标;(3)写出函数的单调减区间;(4)当 x 为何值时,y>0,y=0,y<0?(5)当0WxW3时,求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

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总结(17篇)

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总结(17篇)

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总结(17篇)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总结(精选17篇)高一上学期期末知识总结篇1这学期是本人第二次任教高一年级的数学科,鉴于第一年的工作经验和总结,本人在第二年的高一数学任教中,教学各方面都有所提高,总结几点经验如下。

1、勤于思考:创新的前题是理解。

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

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

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习的对象有所理解。

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

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靠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习惯。

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

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习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

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

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习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

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3、解决问题。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是在掌握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解题可以训练技巧,磨炼意志。

在解题过程中,首先应判断解题的大方向,大致有什么思路,在引导学生解题的探索过程中,要注意联想,要学会用不同的立意,不同的知识,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并善于在解题全过程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走弯路是否走入死胡同有没有出错需要及时调整,排除障碍。

这样长期形成习惯后,往往可以别出心裁,另辟解题捷径。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总结4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总结4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4出题:李长有 审核鲁江涛2014-1-61.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4日晚上,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背负众望的刘翔在起跑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快速追赶并一路领先,最终以13秒09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亚运会纪录,成就了自己的亚运三连冠。

刘翔的亚运夺冠,宣布“飞人”已经重返巅峰状态。

在比赛中,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冲线时刘翔可以被视为质点B .刘翔发生的路程与位移相同C .刘翔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40m/sD .冲线时刘翔的瞬时速度为8.40m/s2.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的原理图,它能自动随着风的转向而转向,使风总从图示方向吹向小球P 。

P 是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刚性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大小与锋利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 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sin F mg θ=B .tan F mg θ=C .cos F mg θ= D. /cos F mg θ=3.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相连,在外力作用下运动,已知12F F >,当运动达到稳定时,弹簧的伸长量为A .12F F k - B. 122F F k - C.12F F k + D. 122F F k + 4.春天,河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加速下陷时A .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他受到的重力B .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他受到的重力C .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 .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速度定义式x v t ∆=∆,当t ∆极小时,x 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类比法B .在用图线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C .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 .我们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时,得出结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里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6.某校科技兴趣小组观察“嫦娥二号”的发射过程后,用实验来模拟卫星的发射。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合集15篇)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上学期期末总结1(一)考试分数情况1.平均分语文:78 数学:82 英语:82物理:82 化学:90 政治:81 历史:84 地理:88总分:667横向比较:历史学科第一以外,其他学科不甚理想,尤其是语文与物理。

物理老师曾在私底下与我反映,感觉我班作业较好,且跟月考之前比努力也不少,但为何效果不佳?考试成绩与1班比差太多,有4分左右。

同是一个老师教的,尽管我承认与1班有一定的差距,但不至于差距会那么多!文科(政治、历史、地理)在各门学科中相对比较好,因此除了历史,其他二门文科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纵向分析:整体比月考有所退步,但数学比月考有一定的进步,当然,文科平均分的优势也不如月考明显。

理科中物理与化学的平均分有所退步,主要原因还是高分少,低分多。

2.各分数段分布的情况前10名1人,第十名,比上次的0人多1人,前20为1人,比月考的3人少2人,前30名4人,比月考的6人少2人,前50名5人,比月考的8人少3人,前100名13人,比月考的15人少2人,前200名19人,比月考的23人差4人,400名以上有11人,比月考的7人多4人。

所以,与上次月考相比,尖子生略微有点退步,但还是在可控范围内,班级内的前10名相对的人员结构没发生多大变化,这点上还是可以跟进的。

200名人数减少较多,意味着中间的人员可能在学习或者考试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而400名以上的人员增加也说明个别同学可能已经出现跟不上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期中考试不能说明一切,但肯定可以反映一些现象,说明一些问题的。

(1)不够“静心”要想出色地完成一件事情,没有静下心来是一定完成不了的。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复习(有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复习(有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英语期末复习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一卷(三部分,共10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 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ich sport does the woman like best?A. BaseballB. BadmintonC. Volleyball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A. Going shoppingB. See a filmC. Have hair cut.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hospital.B. At a shopC. At a post office.4.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Colleagues. B .Friends. C. Couple.5. What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do?A.A reporter.B.A student.C.A tour guide.第二节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请听第6段对话材料,回答第6—7题6. What happened to the man?A. He lost his job.B. He failed his final test.C. He was late for school.7. How is the man’s feeling to the woman?A. Frightened.B. Grateful.C. Disappointed.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 Where will the woman take the boys to?A. SchoolB.P arkC. Hospital9. What is the man planning to do?A. Open a savings account.B. Bake a birthday cake.C. Buy a birthday present.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12题.10. What kind of music does the woman prefer?A. Classical music.B. Pop music.C. Country music.11.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classical music?A. He listens to it when cooking.B. It is good for his brain.C. It can help reduce stress.12. What does the woman tell the man in the end?A. He can find some recordings on the Internet.B. He can buy some new CDs online.C. He can listen to Mozart’s music.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16题。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总结5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总结5

2013学年高一物理迎期末综合复习5出题:李长有审核:鲁江涛2014-01-061、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 t -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前3s 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 .最后2s 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 .前3s 内与最后2s 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 .第3s 末至第5s 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2、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 ,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 。

则【 】A .F1的大小是唯一的B .F2的方向是唯一的C .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 .F2可取任意方向4、倾角为a 、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木块收到的摩擦力大小事mgcosa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 sin a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acosa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 )g5、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1OO 、2OO 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 、1O 、2O 转动,在O 点悬挂一重物M ,将两相同木块m 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

f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N F 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

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1O 、2O 始终等高,则【 】 A .f F 变小 B .f F 不变 C .N F 变小 D .N F 变大6、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

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11篇)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11篇)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11篇)一、总结的特点(1)自身性。

总结都是以第一人称,从自身动身。

它是单位或个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反映,其内容行文来自自身实践,其结论也为指导今后自身实践。

(2)指导性。

总结以回忆思索的方式对自身以往实践做理性熟悉,找出事物本质和进展规律,取得阅历,避开失误,以指导将来工作。

(3)理论性。

总结是理论的升华,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阅历、教训的分析讨论,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熟悉,以正确的熟悉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4)客观性。

总结是对实际工作再熟悉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忆。

总结的内容必需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状况、总结阅历。

二、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精选11篇)时间一晃而过,一个学期的工作马上告一段落,每一个学期的工作都是特别宝贵的,每一次我们都能从中收获很多成长!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期末总结。

下面是小编细心整理的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精选11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总结1眼间,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过去了。

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出来了,考了班级第六名,但仍有很多不抱负的地方。

这次我失分主要在语文英语上,语文才考了九十一分,英语更是才考了七十七分。

是我有史以来这两门科目考最差的一次。

惋惜答题纸没有发下来,就连试卷也收上去了,导致我根本不知道错了哪些题目。

其他科目没有什么可说的。

数学考了一百分,物理政治历史总共才扣三分。

我觉得这次语文和英语没有考好的缘由是:上课时没有仔细做好笔迹,导致下课后复习不便利。

课后复习时,遇到不会的问题,抱有幸运心里,觉得考试时不会出这类问题。

考试前的预备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复习充分。

考试中没有沉下心来仔细答题,太心急,由于太心马虎导致许多不该出错的地方消失错误,扣了分。

以后我在考试的时候,在做题前,肯定要时刻当心仔细。

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根据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视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美丽,这些只是考试时的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综合练习分数: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A.悲怆. (chuàng ) 粗犷.(guǎng ) 摽.掠( piāo ) 炽.热(zhì)B.颤.栗 (chàn) 桑梓. (zǐ) 隽.秀( juàn ) 贫瘠.(jí)C.赭.色(zhě)粘.贴(zhān) 敕.造(chì) 离间.(jiàn)D.纶.巾(guān)气氛.(fèn) 翘.首(qiáo)摭.拾(zhí)1、C正确:A炽.热(chì)、B颤.栗 (zhàn)、隽.秀( jùn )、D气氛.(fēn)。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沧桑震撼枕藉沉湎B.田塍管制寒喧肆虐C.纷纭襁褓惦念廖廓D.祈求厮守蜇居厄运2、A正确:B喧—暄、C廖—寥、D蜇—蛰。

3、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一夜之间便洛阳纸贵....。

购书中心开门十分钟不到,上百本莫言作品存货被一扫而空。

莫言是我国著名作家,获诺奖之前已经蜚声..海内外,可是在获奖之前,他的作品湮没于众多包装得美轮美奂....的书籍当中,无人问津。

对于因得奖而引发的抢购、阅读莫言作品热潮,莫言很不以为意....,他说:“我不希望出现所谓的‘莫言热’,即便有,也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冷却下去。

大家该干嘛就干嘛。

”A.洛阳纸贵 B.蜚声 C.美轮美奂 D.不以为意3、C (A、洛阳纸贵: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B、蜚声:扬名。

C、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这个成语只能用于建筑物,不能用于其他事物。

D、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4、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外,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

’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B.恺撒、西塞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惟妙惟肖....,深黄的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C.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D.文学鉴赏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与体味,不能不学会咬文嚼字....,学会欣赏语文的巧妙,语言的美。

4、C不正确:休戚相关:指彼此的优喜祸福紧密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就不恰当,可换为“息息相关”。

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的话。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咬文嚼字: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打破这压抑,放起了《泰坦尼克号》的用萨克斯吹出来的音乐,这音乐更给人带来一种梦幻般的死亡感觉。

B.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高出于众人之上、受到众人钦佩并无可非议的东西。

C.那种不顾客观实际环境,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因此低碳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D.有关调查表明,中国人幸福感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爱攀比、缺信念、不互信、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等心理因素。

5、D正确:A项,“放起”前缺主语。

B项,语序不当,语序应为“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

C项,成分残缺,“那种”“以……为代价”等都是定语,缺少中心语。

可以在“代价”的后面加上“的做法”做这个句子的主语。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

”重复“法语”一词,写出了作者身处法语环境的极度烦闷,并将之比喻成一座监狱,表现了作者在异国“失语”的苦闷孤独。

(《我心归去》)B.“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用“手”指向“天边的排浪”,用“手”托住大海上的太阳,气象恢宏,意境壮阔,作者以此表现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永不泯灭的理想。

(《相信未来》)C.“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

”把“晨霜”形象地比作“黑女脸上的脂粉”,描写出江南冬天晨霜之白。

(《江南的冬景》)D.韩愈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论断,在当时则具有冲破门阀观念的作用,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

(《师说》)6、B(“天边的排浪”是“手指”的喻体,“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是“手掌”的喻体。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尼采把梦和醉看做两种基本的艺术状态。

除梦之外,酒与艺术也有不解之缘。

那么,酒只是工具,只要能达于醉的状态,没有酒也可。

天下酒徒未必都是艺术家,大艺术家往往无酒而常醉。

①曹操“对酒当歌”,李白“斗酒诗百篇”,欧阳修自号“醉翁”②醉打破日常生活的藩篱,使人与山水相融合,与宇宙相融合③中国文人中多爱酒之人④不过,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A.①②④③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7、C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举匏尊以相属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暴秦之欲无厌8、B正确:A属—嘱、C缪—缭、D厌—餍。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干)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跟)B.君子不齿..(不以……为耻辱)苏子愀然,正襟危.坐(端正的)C.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简直)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后天晴)D.则耻师焉,惑.矣(糊涂)施施..而行(缓慢行走的样子)9、B正确:不齿:不屑一提。

10、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①读过《红楼梦》的人,自能体会诗中悲凉的意味。

②是的,没有作者、读者的一路同行,我们怎能在这漫漫长途上走到今天?③字字看来皆是情,十年同路见真心。

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⑤今天,作为编者,我们如果学着写诗的话,最想说的是:⑥当年曹雪芹写完《红楼梦》后,曾在题诗中写下这样两句:A、①⑥④⑤③②B、⑥③①⑤④②C、⑥④①⑤③②D、⑥④①②⑤③10、C正确。

11、仿照下列例句,以“夏天”、“秋天”为情境,写两段与例句句式基本相同、语义相关的话。

(4分)例句:微笑是春天里的一缕轻风,温柔地吹拂着每颗沉睡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苏醒。

微笑是夏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笑是秋天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答案示例】微笑是夏天里的一片绿荫,真诚地呵护着每颗烦躁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平静。

微笑是秋天里的一串硕果,多情地告慰着每颗稚嫩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成熟。

【评分标准:两个结构与例句基本相同,语义相关,一句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危:不安B.山川相缪.缪:同“缭”,连结,盘绕C.酾.酒临江酾:斟酒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12、A(端正)1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逝者如.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纵一苇之所如.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不知东方之.既白觉而.起,起而归师道之.不复,可知矣13、D(取独。

A,被/比;B,像/动词,往;C,表转折/表承接)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举曹操之例,表述即使是英雄人物也不能与天地共存之意,并发出自然永恒而自我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慨。

B.作者借用江水、明月等自然景物,阐述事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二重性,并得出“水月值得人类羡慕”的结论。

C.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最终主说服客,表现他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后的议论,是写景、抒情之后的说理,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辩论最终让作者悟透而喜,物我两忘。

14、B(应是“水月不值得人类羡慕”的结论。

)15、将上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6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分)(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3分)15、(1)何况我和您(“你”也可)在江中沙洲打鱼、砍柴(或“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砍柴”),与鱼虾作伴侣,与麋鹿作朋友(或“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

(评分标准:“渔柴”译成动词1分,“侣”“友”意动1分,译出状语后置句式1分。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东西。

(评分标准:“是”译对1分,“藏”译对1分,“食”译对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共9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