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结识,并了解如何结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三、实验内容及环节拆解各类液压元件,观测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一定的环节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图见图1-1。

图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 5-键 6-齿轮 7-泵体8-前泵盖 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 12-积极轴 13-键 14-泻油孔15-从动轴 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互相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毕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互相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

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YB-6型叶片泵,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当轴3带动转子4转动时,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使得由定子5的内表面、配流盘2、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密闭容腔不断缩小,通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动)轴承 2-吸油盘 3-传动轴 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 8-滚针(动)轴承盖 9-叶片3. 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YBN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1)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θ互相大小关系,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进而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

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指导书8页word

液压元件及系统实验指导书8页word

《液压传动》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

2.弄清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拆装。

三、实验思考题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泵工作三要素)是什么?2.什么是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困油现象?在结构上是如何解决的?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齿轮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叶片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柱塞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二液压阀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换向阀、压力阀、调速阀等。

2.弄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先导式YF型溢流阀、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实验内容1.单向阀的拆装2.换向阀的拆装3.溢流阀的拆装4.减压阀的拆装5.顺序阀的拆装6.节流阀的拆装7.调速阀的拆装三、实验思考题1.对单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2.对电磁换向阀性能有那些要求?3.溢流阀有那些用途?4.先导式溢流阀在工作中阀芯阻尼孔堵塞,会出现什么现象?四、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叙述先导式YF型溢流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3.叙述调速阀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验三、液压泵容积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器材YZ-01(YZ-02)型液压传动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泵站 1台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 若干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q =。

实验原理见图一。

实验中,压力由压力表4直接读出,各种压力时的流量由流量计7直接读出。

实验中可使溢流阀5作为安全阀使用,调节其压力值为5MPa ,用节流阀6调节泵出口工作压力的大小,由流量计测得液压泵在不同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

给定不同的出口压力,测出对应的输出流量,即可得出该泵的()p f qq =。

液压实验指导书(机制班)

液压实验指导书(机制班)

机2005.08《液压、气压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陈淑梅、陈传铭编)祝榕生核机械工程学院机电系二零零五年三月实验一、液压泵拆装实验(一) CB型齿轮油泵装配实验一、概述齿轮油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制造容易、成本低以及对液压油的污染不太敏感,维护与修理方便等优点,因此已广泛地用在压力不高(一般在25公斤/厘米2 以下)的液压系统中。

齿轮油泵的缺点是漏油较多,轴承上载荷大,因而压力较低,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较大,噪音高,并只能作定量泵使用,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齿轮油泵在结构上采取措施后可以达到较高的工作压力。

CB型齿轮油泵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产品,工作压力为25公斤力/厘米2 ,为了适应高压系统的需要,在结构上稍加改进(采用了浮动轴套结构即可自动裣轴向间隙),可使油泵出口压力达到70~140公斤力/厘米2 。

CB型齿轮油泵在结构上考虑并较好地自理了轴向间隙问题,径向压力不平衡问题,困油问题等。

二、实验目的:了解CB型齿轮类油泵的结构特点和装配程度。

三、实验设备:供装配用的CB,OB-B,CB-G,CB-H等齿轮泵各一台。

四、装配要点及注意事项:1、仔细清选零件;2、各零件原规定的锐角处,应保持锐角,不可倒角修圆。

3、滚针装在轴承座圈内应充满、不得遗漏,滚针轴承应垂直压入前后盖板孔内,滚针在轴承保持架内应转动灵活无阻。

4、长、短轴上之平键与齿轮配合,侧向间隙不应过大,顶面不得碰擦,且能轻松推进,轴不得在齿轮内产生径向摆动现象。

5、CB型齿轮泵径向间隙为0.13~0.16毫米,轴向间隙为0.03毫米。

6、装配后旋转主动轴(长轴),保证用手旋转平稳无阻滞现象。

7、对带有油压自动补偿侧板的各类高压齿轮油泵,应注意侧板开关和安装位置。

CB型齿轮测泵装配实验报告(一)实验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专业________班级_______组别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下列思考问题:1、齿轮油泵的旋转方向与吸、压油口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通过观察油泵的结构说明齿轮油泵是怎样解决困油问题和径向油压力不平衡问题的?3、影响齿泵工作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一般中高压齿轮泵在结构上相应地采取了哪些措施?(二) YB型叶片油泵装配实验一、概述叶片油泵具有运动平稳、噪声小、流量均匀性能好,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有自吸性能差,转速不宜太高,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结构较复杂等缺点。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模板.doc

液压实验指导书修改稿模板.doc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实验一液压动力元件拆装一、实验目的经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可加深对泵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的了解, 能对液压泵的加工及装配工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并了解如何认识液压泵的铭牌、型号等内容。

二、实验用工具及材料内六角扳手、固定扳手、螺丝刀、各类液压泵 (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 )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拆解各类液压元件 , 观察及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 , 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 按一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

1.齿轮泵型号 : CB-B 型齿轮泵 , 结构图见图1-1。

图 1-1 齿轮泵1-轴承外环 2-堵头 3-滚子 4-后泵盖5-键 6-齿轮 7-泵体 8-前泵盖9-螺钉10-压环 11-密封环12-主动轴13-键 14-泻油孔 15-从动轴16-泻油槽 17-定位销工作原理 :在吸油腔, 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 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 完成吸油过程。

在排油腔, 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 , 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 , 实现排油过程。

2.双作用叶片泵型号 : YB-6 型叶片泵 , 结构图见图1-2。

工作原理 :当轴 3 带动转子 4 转动时 , 装于转子叶片槽中的叶片在离心力和叶片底部压力油的作用下伸出, 叶片顶部紧贴与顶子表面, 沿着定子曲线滑动。

叶片往定子的长轴方向运动时叶片伸出, 使得由定子 5 的内表面、配流盘2、 7、转子和叶片所形成的密闭容腔不断扩大 , 经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吸油。

往短轴方向运动时叶片缩进 , 密闭容腔不断缩小, 经过配流盘上的配流窗口实现排油。

转子旋转一周 , 叶片伸出和缩进两次。

图 1-2 双作用叶片泵1-滚针 ( 动 ) 轴承 2-吸油盘3-传动轴4-转子 5-定子 6-泵体7-压油盘8-滚针 ( 动) 轴承盖 9-叶片3.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型号 : YBN 型内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简图见图1-3( 1) 变量原理依据弹簧弹力与油液对定子内表面的作用力的合力产生的水平分力Fsin θ相互大小关系 , 使定子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的大小, 进而改变泵的排量和流量。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元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液压元件的组装方法和安装技巧。

3.增强对液压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的液压系统设计和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实验仪器和材料:液压入门实验仪器箱,液压元件,液压管道及相应连接件。

实验原理:液压元件是指在液压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的诸如: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方向控制等元件。

液压元件其基本组成部分主要有油缸、油泵、油箱、压力变换器、液压阀门、配管及控制元件等。

液压元件常常组成各种不同的液压系统,而液压系统又分为一级液压系统和二级液压系统,一级液压系统主要由油泵、压力变换器、油箱等组成;二级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阀门、油缸、管路及控制单元等组成。

实验步骤:一、实验前准备工作1.核对实验器材和设施是否进入运行状态和正常工作状态。

2.核对实验记录表格和实验指导薄。

二、实验目的和步骤1.液压流量指示器组件的装配及检验(1)检查液压流量指示器组件的散件是否齐全。

(2)采用添接法对组装前的液压流量指示器组件进行检验,以便判断配件大小,安装刻度筒和刻度针,正确组合打磨机械防水式计数器,保证汇水口和排水口得到正确连接。

(3)根据设备安装图进行组装。

2.调节液压阀门试验台的液压流量(1)要用流量计测量液压试验台缸的流量。

(2)调整阀门的流量,使看到的流量计显示与标准流量计正好一致。

(3)调整好后要检查其它回路,以保护气候。

3.调节液压阀门试验台的回路压力(1)关闭某个回路中的液压流量。

(2)在液压试验机安装压力表,调整阀门的压力,使压力达到标准。

(3)检查其它回路的压力。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人员在实验期间,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因个人疏忽而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2.在实验前检查检修设备并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确保操作安全可靠。

3.严格按照安装图,无丝毫差错地组装各种液压元件,保证其安全可靠。

4.当进行调试时,应及时判断仪表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流程是否正确,以避免各种情况的发生。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液压元件实验指导书

专业基础实验三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年级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实验小组号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2014 . 9目录前言--------------------------------------------------------------------------------------------------1注意事项--------------------------------------------------------- --------------------------------2一、装拆实验实验一:CB—B齿轮泵的装拆实验--------------------------------------------------------3实验二:CB—H齿轮泵的装拆实习--------------------------------------------------------- --4 实验三:DTB型叶片泵的装拆实习------------------------------------------------------------5实验四:CY14—1型向轴柱塞泵的装拆实习----------------------------------------------6实验五:中压,高压先导式溢流阀的装拆实习------------------------------------------7二、液压元件性能实验实验六:液压泵性能实验-------------------------------------------------------------------------8试验七:溢流阀静态性能实验---------------------------------------------------------15 实验八:节流调速特性实验---------------------------------------------------------------------22前言液压传动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可以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基本的试验方法。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液压泵的特性实验一、实验准备知识预习思考题1.液压泵的功能和种类 2.液压泵的特性3.液压泵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分别指的是什么?实验基础知识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把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输到系统中去的油液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

液压泵(液压马达)按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输出(所需输入)油液体积可否调节而分为定量泵(定量马达)和变量泵(变量马达)两类;按结构形成可以分为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

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是指泵(马达)实际工作时的压力。

对泵来说,工作压力是指它的输出压力;对马达来说,则是指它的输入压力。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额定压力是指泵(马达)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的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超过此值就是过载。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排量(用V 表示)是指泵(马达)轴每转一转,由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所算得的排出(输入)液体体积,亦即在无泄漏的情况下,其轴转一转所能排出(所需输入)的液体体积。

液压泵(液压马达)的理论流量(用q t 表示)是指泵(马达)在单位时间内由其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计算而得的排出(输入)的液体体积。

泵(马达)的转速为n 时,泵(马达)的理论流量为 q t =Vn 。

实际上,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是有损失的.因此输出功率小于输入功率。

两者之间的差值即为功率损失,功率损失可以分为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两部分。

容积损失是因内泄漏、气穴和油液在高压下的压缩(主要是内泄漏)而造成的流量上的损失。

对液压泵来说,输出压力增大时,泵实际输出的流量q 减小。

设泵的流量损失为q t ,则泵的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ην来表征。

ην =tt t t q q q q q q q 111-=-= 泵内机件间的泄漏油液的流态可以看作为层流,可以认为流量损失q 1和泵的输出压力P 成正比,即q 1 = k 1P式中,k 1为流量损失系数。

因此有ην =Vnpk 11- 上式表明:泵的输出压力愈高,系数愈大,或泵的排量愈小,转速愈低,则泵的容积效率也愈低。

液压实验指导书

液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泵的构造认识与拆装1、实验目的(1)了解叶片泵、齿轮和柱塞泵的构造(2)了解三种泵的工作原理(3)了解三种泵的配流机构(4)了解三种泵的结构及性能特点(5)了解多作内曲线马达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6)掌握泵的使用调整方法、容易产生的故障及原因、排除方法(7)拆装油缸,掌握其构造,工作原理2、实验时间:2学时3、实验仪器:(1)齿轮泵、叶片泵、轴柱塞泵、内曲线马达、各种油缸。

(2)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等。

4、实验内容与方法(1)进行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的折装。

(2)进行分析观察各种泵的结构组成;分析工作原理。

(3)认真观察分析多作用内曲线马达的结构,弄清各部分的作用。

(4)分析容易产生故障的部位、原因、现象及排除方法(5)观察油缸、分析其类型、构造组成、工作原理5、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拆装过程要合理有序,避免乱拆,拆后装配要完整(2)合理使用工具(3)拆卸后,零件要注意保管,避免碰磨(4)认真分析观察,并画好工作原理简图6、实验报告内容(1)画出各种泵的工作原理简图,标注主要零件,说明工作原理(2)列表分析各种泵的特点,功用,容易产生的故障及原因(3)画出油缸工作原理简图,标注主要零件,说明容易产生的故障及原因实验二液压泵性能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液压实验台及其计算机测控系统结构、原理(2)了解液泵负载特性实验的液压回路及其计算机测控、传感器及步进电机的原理及测控线路(3)认真观察分析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2、实验时间:2学时3、实验仪器:(1)液压实验台(2)计算机测控系统4、实验内容与方法(1)液压泵的压力、流量特性(2)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3)液压泵的总效率5、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各元件连接应牢靠(2)调整适当压力和转速(3)随时检查管路运行情况,避免漏油6、实验报告内容(1)分析各种泵的性能特点(2)分析实验数据(3)分析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实验三阀的构造认识与拆装1、实验目的(1)了解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节流阀、调速、方向阀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基础实验三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实验指导书年级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实验小组号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2014 . 9目录前言--------------------------------------------------------------------------------------------------1注意事项--------------------------------------------------------- --------------------------------2一、装拆实验实验一:CB—B齿轮泵的装拆实验--------------------------------------------------------3实验二:CB—H齿轮泵的装拆实习--------------------------------------------------------- --4 实验三:DTB型叶片泵的装拆实习------------------------------------------------------------5实验四:CY14—1型向轴柱塞泵的装拆实习----------------------------------------------6实验五:中压,高压先导式溢流阀的装拆实习------------------------------------------7二、液压元件性能实验实验六:液压泵性能实验-------------------------------------------------------------------------8试验七:溢流阀静态性能实验---------------------------------------------------------15 实验八:节流调速特性实验---------------------------------------------------------------------22前言液压传动实验是学习液压传动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可以帮助同学加深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学到一些基本的试验方法。

培养同学使用、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实验效率,根据液压传动实验要求,同学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实验前应在熟悉和掌握课堂内容基础上,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所做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和实验报告要求。

2.实验时要严肃认真,抓紧时间,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认真观察、分析,可在实验报告中加以分析说明。

3.实验中要遵守纪律,不是本次实验内容的设备、仪器、按钮等,不得随便操作,实验后应使设备处于正常关闭状态,切断电源,做好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

4.实验结束后,应整理恢复实验装置,填好实验数据,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数据处理和作图要独立完成,并书面回答思考题。

实验报告按时交教师批阅。

本实验指导书作为《专业基础实验二》---液压传动实验课程的实验指导用书。

也可作为《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课程的实验指导用书。

作为液压传动实验课程,须单独进行成绩考核。

该实验指导书由牟吉平、严继东二同志编写,主要得到了温州巨林教具仪器厂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万分的感谢。

本指导书如有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注意事项⒈因实验元器件结构和用材的特殊性,在实验的过程中务必注意稳拿轻放防止碰撞;对实验的回路确认安装稳妥无误后才能开机实验。

⒉做实验之前必须熟悉元器件的工作原理,掌握快速组合的方法,绝对禁止强行拆卸,不能强行旋、扭各种元件的手柄,以免造成人为损坏。

⒊实验中的行程开关为感应式,开关头部距离感应金属约4mm之内即可感应信号。

⒋严禁带负载启动(要将溢流阀旋松),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⒌学生做实验时,系统压力不得超过规定压力7.5MPa。

⒍学生做实验之前一定要了解本实验系统的操作规程,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进行实验。

⒎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回路中任何一处有问题时,应立即切断泵站电源,并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只有当回路释压后才能重新进行实验。

⒏实验完毕后,要清理好元器件,注意搞好元器件的保养和实验台的清洁。

一、装拆实验实验一 CB—B齿轮泵的装拆实习一、型号及主要参数:CB—B齿轮泵,额定压力P H =2.5MP a,额定流量Q H =25 l/min,额定转速n H=1450 r·p·m。

二、装拆要点:1.了解CB—B低压齿轮泵的工作原理;2.了解消除团油的方法;3.体会限制齿轮泵压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三、思考题:1.根据外形及内部结构,如何确定齿轮泵的转向和进出油口(附图说明)?2.齿轮泵可变密封容积由哪几个零件组成,描述油液从吸油缸至压油腔的路径。

3.齿轮泵有几条内泄漏渠道,油液泄向何处?哪个部位泄漏量最大?为减少内泄漏,在结构上可采取哪些措施?4.齿轮泵壳体二端面上的环槽起什么作用?5.CB—B泵的径向力是怎样产生的?常采用什么措施来减小齿轮轴承上承受的径向力?6.齿轮泵为什么产生困油现象?困油现象又何危害?如何消除困油现象?7.齿轮泵出现外泄漏常发生在什么部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实验二CB—H齿轮泵的装拆实验一、型号及主要参数:CB—H8OC—FL,额定压力P H =14MP a,额定流量Q H =76~80 l/min,额定转速n H=1800 r·p·m。

二、装拆要点:1.了解CB—H齿轮泵端面补偿的工作原理;2.了解CB—H齿轮泵减小径向力的方法。

三、思考题:1.提高齿轮泵的压力,关键问题在哪里?2.该泵与CB—B泵相比,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压力分布情况有何区别?3.为提高泵的寿命,该泵是如何改善轴承所受的径向力情况的?4.该泵内的卸压片有什么作用?5.CB—H泵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困油问题?采用的结构有何特点?6.为提高工作压力,该泵与CB齿轮泵比较,在哪些方面作了改变?实验三 YB 型叶片泵的装拆实习一、型号及主要参数:DTB 型叶片泵、额定压力P H =21MP a,理论排量H =10ml/r ,额定转速n H =960 r ·p ·m 。

二、装拆要点:1.了解叶片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试分析该泵叶片在高压区和低压区的受力状况; 3.了解单作用,双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三、思考题:1.该泵的可变密封容积由哪几个零件组成?请介绍其工作原理(简图表示)。

2.定子内曲线由哪几种曲线组成?请介绍两种过渡曲线,说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3.配流盘上环形槽起什么作用?4.该泵转子上按放的叶片是径向放置的吗?为什么(叶片是前倾或后倾)?与DTB 型叶片泵有仕么区别?5.为何要在配流盘压油窗口边缘开三角沟槽?6.用游标卡尺等测量仪器量出泵计算看流量的有关数据,并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泵的理论平均流量(考虑叶片厚度的影响)Q P = 2·b[π(R 2-r 2)- R-rcos θ·S ·z p ]·n p ·η▽p该泵容积效率η▽p =0.9,比较YB 型叶片泵的按放倾角θ一般取为130。

7.提高泵的转速可提高泵的流量,但实际上泵的转速不能无限制升高,为什么?为何又规定泵的转速必须大于500转/分?尤其是双作用叶片泵,为什么?实验四 CY14—1型向轴柱塞泵的装拆实习一、型号及主要参数:2.5CY14—1型轴向柱塞泵,额定压力P H =31.5MP a,理论排量q H =2.5ml/r, 额定转速n H=1500 r·p·m。

二、装拆要点:1.了解轴向柱塞泵可变密封容积的形成;2.了解轴向柱塞泵变量原理及变量机构;3.了解配油盘的结构和各孔的作用;4.了解轴向柱塞泵滑履静压支承原理。

三、思考题:1.该柱塞泵由哪些零部件组成?其配油盘上盲孔有什么作用?2.转子如何支承在壳体上,大轴承主要起什么作用?3.配油盘和斜盘的相对位置如何确定?在安装时,配油盘从正确位置上转过900,其后果如何?4.该泵是如何实现吸压油过程(用简图说明)?5.为调节泵的流量,在手动改变斜盘倾角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6.柱塞泵中,滑靴与球头的小孔有什么作用?若小孔阻塞或变大,有什么影响?7.柱塞泵的内漏、外漏部位在哪里?8.试比较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的性能特点。

实验五中压、高压先导式溢流阀的装拆实习一、型号及主要参数:Y—63中压先导式溢流阀,额定压力P H =6.3MP a,额定流量Q H =63 l/min;YF—B20H4—S高压先导式溢流阀,额定压力P H =32MP a,额定流量Q H =100 l/min;二、装拆要点:1.了解先导式溢流阀的结构特点,掌握它的工作原理;2.理解在高压大流量系统中为什么必须采用先导式溢流阀;装拆YF高压溢流阀和Y—63中压溢流阀。

三、思考题:1.简述Y型溢流阀的工作原理2.试描述Y型,YF型溢流阀在结构上的区别。

为什么Y型的工作压力低于YF型?3.先导式溢流阀远程控制口有什么作用?如果溢流阀进出油口接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4.主阀芯上的小孔和圆周方向的沟槽各起什么作用?主阀上小孔过大或堵塞,阀的工作性能有何变化?5.如果将Y—63型中压溢流阀改为自控顺序阀,在阀的结构(即通道)上要做哪些改动,(从顺序阀和溢流阀之间的差异着手)?6.如何利用先导式溢流阀给液压系统卸荷?卸荷的意义?7.从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上,试比较直动式和先导式溢流阀的性能特点。

二、液压元件性能实验实验六 液压泵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液压泵的主要性能,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测绘液压泵的性能曲线,掌握液压泵的工作特性。

二、实验内容(1)测试液压泵的输出流量——负载特性; (2)测试液压泵的容积效率——负载特性; (3)测试液压泵的机械效率——负载特性;(4)测试液压泵的总效率——负载特性;功率——负载特性; 三、实验要求复习课文中有关液压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复习液压泵扭矩、功率、效率的计算,并做好实验报告的预习。

四、实验器材YZ-02型液压综合教学实验台 1台 泵站 1台 节流阀 1个 流量传感器 1个 溢流阀 1个 油管、压力表先导式溢流阀 若干 (或QCS003实验台及相关仪器)五、实验基本原理及方法1. 液压泵的流量——压力特性测定液压泵在不同工作压力下的实际输出流量,得出流量——压力特性曲线()p f q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