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 必修一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必修三模块考试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必修三模块考试(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2年10月山西大学附中高三期中考5题)“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2.(2012年1月长沙一模10题)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中,籍贯来自福建的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4.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A.“大一统”思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5.(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5题)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民贵君轻B.兼爱尚贤C.中央集权D.无为而治6.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强调反对民族压迫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7.(2012年1月南通市期末4题)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认为“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科技成就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8.(2011年1月河南郑州高三质检28题)下表是全球电影历史票房排行前10强(到2008年5月止),这反映出电影事业()A.并没有受到经济大危机的显著影响B.以战争题材来获取市场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9.(2012年2月西安五校一模31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派的兴起和发展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10.(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二模30题)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其中说:“……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专题训练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选择题1.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2.山西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此诞生,随后它在中国很多省设有分支机构,到19世纪40年代,其业务扩展到日本、薪加坡、俄罗斯等国家。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B.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C.山西是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 D.新型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3.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4.(2011年12月开封模拟24题)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5.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6.(2011年12月山西诊断5题)《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
这表明当时当地A.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D.经济上以纺织业为主7.(2012年3月吉林市二模)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模块检测 岳麓版历史必修1、2 (含解析) (含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岳麓版历史必修1、2)(含解析)一、选择题1.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
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2.2011年7月31日上午,沉默26天的故宫博物院终于证实,一件贵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宋代哥窑瓷器珍品7月4口在进行分析测试时因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损坏。
下列有关瓷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哥窑是宋朝五大名窑之一,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B.瓷器制作水平的梢湛体现了宋代手工业的发达C.唐朝时中国瓷器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D.明清时期瓷器种类更丰富,出现了彩瓷、珐琅彩等3.(2011年10月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4题)1898年2月,《纽约时报》指出:“(各国在中国的行动)被危及的利益不仅是我们现今同中国各口岸的贸易,而且是所有这些贸易将来增长的权利。
”为了保证美国将来在中国贸易的增长,美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维护中国现行关税政策B.反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C.加大对华资本输出D.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4.(2011年10月安丘市检测14题)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
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
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对峙状态 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5.(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10题)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7.(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21题)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 选修一 专题一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选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一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上)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梭伦改革划分四个等级的主要依据是()。
A.财产多少B.出身贵贱C.能力大小D.学历高低2.(同安一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23题)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
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
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
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
”梭伦做出的“贡献”不包括()。
A.废除奴隶制B.实行财产等级制C.创立四百人会议D.组建陪审法庭4.(2010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6题)五百人议事会的主要职责有①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②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③两次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④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提案A.①②③B.①③④C.③D.③④5.(2010年5月南京市三模12题)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
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
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
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6.在梭伦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依据是()。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模块检测 岳麓版历史必修、选修综合 (含解析) (含答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12月一轮复习模块检测(岳麓版历史必修、选修综合)(含解析)一、选择题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指的是A.苏联解体导致全世界独立国家数量增多B.两极对峙变成了美、欧、中、日、俄势均力敌的格局C.美国日益受到欧、中、俄等力量的制约D.区域集团化使世界分裂成几个相互隔绝的地区2. 1904年梁启超在《新大陆游记》中曾称誉美国是“世界共和政体之祖国”。
他认为“美国之政治,实世界中不可思议之政治也。
何也?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各省政府之发生,远在联邦政府以前。
虽联邦政府亡,而各省还其本来面目,复为数多之小独立自治共和国,而可以自存。
此美国政治之特色,而亦共和政体所以能实行能持久之原因也。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梁启超认为美国的共和政体是最好的政体B.梁启超看到美国的共和政治有其特殊的历史因素C.梁启超认为美国共和政治不宜推广D.梁启超赞成在中国仿行共和政体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这些规定的意图是A.加强专制统治B.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C.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D.确立分权制衡的原则4.(三明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4题)“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迈出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但从称西方国家为“夷”这一角度看,其思想存在的不足之处是()A.藐视西方科学技术B.藐视西方思想成就C.主张全盘西化D.未放弃天朝大国的观念5.下列机构的设置,体现了通过分化事权来加强中央集权的是()①汉朝设置“中朝”②唐代设置三省六部③宋代设置“二府三司”④元朝设置中书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11年11月滨州期中13题)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幅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
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考试 新人教版必修1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必修一模块考试一、选择题1.(2012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13题)“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最能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显著特征是A.反对霸权B.睦邻友好C.多边外交D.不结盟2.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3.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4.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无所事事B.“统而不治”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5.参加美图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这番话真正意图是()A.美圈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够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府的出现6.(2011年东北四校联考25题)以下关于图8所示时期地方管理情况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因“强干弱枝”而致地方困弱B.民族对峙致使对地方控制松弛C.幅员辽阔,形成尾大不掉之势D.体制创新,适应疆域扩大需要7.《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
下列各组口号与上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平统一”B.“反贪污、反浪费”“改革开放”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拨乱反正”D.“向雷锋同志学习”“实现四个现代化”8.(2010年11月山东高密高三质检1题)巴黎公社规定:“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内,既不应有闲职,也不应有高薪;为此……各公社机关职员最高年薪为六千法郎。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必修二模块考试(含解析)

某某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复习必修二模块考试(含解析)一、选择题1.(2011年某某高考16题)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0%,-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2.(2011年4月某某十一县联考32题)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名著《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
……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
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
……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
”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A.在西欧殖民扩X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4.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并取得长足发展。
下列情况在清代作品中可能有所反映的有()。
①家中摆有青花瓷、彩瓷②一男子因不留辫子遭到官府惩罚③一商人因穿绸衣被告④有人开的票号倒闭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5.(2012年1月某某市期末22题)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B.1901~1911C.1912~1927D.1928~19376.(2011年高考某某文综1题)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①大都——②汴梁——某某③临安——某某④益州——某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考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训练岳麓版必修1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
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A.唐朝的刑部 B.宋朝的枢密院 C.元朝的中书省 D.清朝的军机处3.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被铲除,雅典的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的事件是()A.梭伦改革B.克利斯提尼改革C.伯利克里改革D. 五百人议事会改革4.(2012年2月温州一模12题)古代中西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
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 B.“解负令”颁布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 D.《十二铜表法》颁布5.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
”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6.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B.陪审法庭C.500人会议D.十将军委员会7.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交流频繁 B.法律体系完备C.民主政治发展 D.人文思想盛行8.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
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C.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9.(2010年10月广东信宜市高三摸底12题)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
公元前6—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A.分封制逐渐崩溃/建立起民主政治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居民参与公民政治10.(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9题)古代雅典贵族势力形成的背景条件是()A.贵族长老会议B.氏族血缘关系 C.垄断司法权力 D.剥削债务奴隶11.(2010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7题)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 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12.迈加克利斯(Megacles),出身于雅典Alopeke区,公元前486年被放逐;卡利色诺斯(Kallias),出身不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必修一)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11月赣州十一县期中3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2.(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4题)《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俨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有其名却无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3.(2010年9月汕头英华外语学校高三月考15题)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
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B.元朝设中书省C.明朝废除宰相制D.清朝设军机处
4.夏商周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的强弱
B.血缘关系的亲疏
C.担任官职的大小
D.拥有奴隶的多少
5.“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6.(2011年12月潍坊三县联考1题)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
封建时代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D.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7.夏商周社会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是()
A.经济实力的强弱
B.血缘关系的亲疏
C.担任官职的大小
D.拥有奴隶的多少
8.(2011年9月唐山市摸底24题)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文化与亲缘——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一文中说:“战国纷争之际,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却不是是否统一。
文中的“信念”源自()
A.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B.分封制的影响
C.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D.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9.(2010年4月天津市河东区一模1题)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
10.(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12题)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
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1.(2011年山东实验中一模10题)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13.(2011年山西太原高三调研3题)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曾说: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全国的土地都归皇帝所有B.皇帝对全国有最高控制权
C.全国的土地都归国家所有D.名归皇帝,实为民众所有
14.(2011年9月盐城摸底2题)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的父系社会就有了姓氏,源于居住村落、部族、君主封地等。
据此判断“宋”姓源于
A.君主封地B.帝王赐姓
C.居住村落D.生活部族
15.(2010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14题)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问题
据史书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请回答
(1)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
(2)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3)这则材料反映了明朝君权的哪些特点?
17.(2010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高三联考26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三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时画的“三权分立”的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创造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实现形式。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
(1)依据前三则材料,分别指出各自政体的性质。
(3分)
(2)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所示政体在权力结构上有何异同?(4分)
(3)材料一和材料四中的国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公民参政议政?(6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宣称其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5分)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解析:根据题目可以看出讲的是内阁制,所以首先排除A、B。
内阁是在废除宰相基础上,设立的辅佐皇帝的咨询机构。
4.B
解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5.C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罢丞相”“不许立丞相”,结合明朝废除丞相的史实,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答案。
6.D 7.B
解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8.C 9.B
解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是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分散脆弱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其存在的经济基础。
10.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中朝掌握决策大权,始终由高官任职不符合内阁由品秩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1.D
解析:此题可采取排除法,因为从整个社会来讲,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建立后,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12.D
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常识“鼎”。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
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D项正确。
13.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皇权至上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皇权至上不仅表现在经济特权、而且是政治、司法、军权等权力全部由皇帝一人总揽。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14.A
解析:宋姓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因此选A。
15.A
二、非选择题
16.(1)废除行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2)殿阁大学士。
(3)特点:君主专制,高度集权。
17.(1)奴隶制公民民主(制),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3分)
(2)同:中央集权制,中央政府部门的事权有一定分工。
(2分)
异:材料二君权至高无上,个人独裁专制;材料三三权分立,权力制约与平衡,民主政治。
(3)材料一的措施: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津贴制度等(3分)。
材料四的措施: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3分)
(4)不同意。
(1分)材料一是奴隶制公民民主,其公民只占总人口的极少部分,妇女、奴隶和外邦人均没有公民权,所以不是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少数人的民主。
(2分)材料四是社会主义人民民主,除了极少数敌对分子之外的绝大多数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是真正多数人的民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