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MR分子影像学研究的进展

胃癌相关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Asian Case Reports in Oncology 亚洲肿瘤科病例研究, 2018, 7(1), 1-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590387.html,/journal/acrpo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590387.html,/10.12677/acrpo.2018.71001 Advance in Research on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Haiyin Long, Zhijian Li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Jan. 30th, 2018; accepted: Feb. 16th, 2018; published: Feb. 23rd, 2018 Abstract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s increased, while the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is different from common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pathogenesis is considered to be different too. Research on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his paper,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s well as biomarkers were reviewed, aimed at 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gastric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Ischemic Stroke, Pathogenesis, Biomarkers 胃癌相关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隆海银,梁志坚*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 收稿日期:2018年1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2月16日;发布日期:2018年2月23日 摘要 胃癌患者罹患脑梗死的风险增加,癌症相关脑梗死具有有别于常见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脑梗死的常见发病机制不同。近年来关于癌症相关脑梗死的研究逐年增加,本文从胃癌相关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胃癌相关脑梗死的潜在机制及血浆生物标记物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胃癌相关脑梗死的进一步认识。 *通讯作者。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 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 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 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 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 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失眠伴抑郁的机制与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 国际神经精神科学杂志, 2018, 7(2), 13-18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590387.html,/journal/ijpn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590387.html,/10.12677/ijpn.2018.72002 Advances in Mechanism and Neuroimaging Research of Insomnia with Depression Kaili Zhou, Rong Xue, Wei G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General Hospital, Tianjin Received: Apr. 23rd, 2018; accepted: May 8th, 2018; published: May 15th, 2018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pace of life and the increase of social pressure, the incidence of insomnia and depression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y are in close relations and often appear to-gether.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and neuroimaging of insomnia with depression. Keywords Insomnia, Depression, Neurotransmitter, Microglia, fMRI, SPECT, PET 失眠伴抑郁的机制与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周凯丽,薛蓉,高微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天津 收稿日期:2018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8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15日 摘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压力的增大,失眠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二者相互关系密切,常共同出现。本文从失眠伴抑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神经影像学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失眠,抑郁,神经递质,小胶质细胞,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正电子放射断层显像

脑梗死治疗新进展

脑梗死治疗新进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0a10590387.html,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和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所有的脑血管病患者中以脑梗死为最多见,关于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下面就目前较流行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恢复脑灌注 脑梗死的治疗有效与否关键在于能否迅速的恢复脑灌注。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学者就开始了脑梗死的溶栓,恢复脑灌注的研究。近几年随着对脑梗死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及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急性脑梗死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有一个可逆和不可逆的转换过程。脑缺血2~3h内再灌注可有效的保护脑组织,采用溶栓及早恢复缺血半暗带区的供血及神经元功能。 1.1 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溶栓治疗的时间是发病后越早越好,最晚不宜超过6h[1],最好在3h内进行[2,3]。 1.2 常用溶栓药物临床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5种:链激酶(SK)、尿激酶(U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4]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甲氨苯甲酰化纤维蛋白溶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scu-Pa)[5]。t-Pa 及rscu-Pa具有更强的纤溶活性和更短的半衰期,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肯定,且出现再梗死或出血倾向者明显减少。其他常用药物有蛇毒制剂,巴曲酶[6]等,后者不仅有溶栓作用,而且还有对脑缺血再灌注时降低一氧化氮(NO)的神经毒性作用,减轻脑水肿程度,对缺氧后损伤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7]。脑缺血再灌注时NO含量明显升高,它具有典型的双重性,少量可扩张脑血管,调节脑血流,改善微循环及抗血小板黏附、聚集,过量则以自由基的形成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8]。 1.3 用药途径和方法在溶栓治疗中,给药途径有全身静脉给药和局部动脉给药溶栓两种。早期局部给药疗效肯定,通过动脉插管把药物直接注射到梗死部位,再通率达52%以上[9,10]。全身静脉给药的再通率和预后远较局部给药差。但局部用药需要一定的设备及技术条件,而且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窗,不利于半暗带区脑组织恢复,而全身静脉用药则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条件和准备时间,可以及时用药。目前根据我国的实际,仍应推广静脉溶栓治疗,常用UK和SK。 1.4 副作用溶栓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出血。据有的学者统计溶栓出血可达4%~20%,出血后死亡可达近50%[1,2]。出血可为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和出血性梗死。其他副作用主要是梗死,发生率约8%~13.5%。 2 神经保护剂 在脑梗死的早期,局部神经元蛋白合成停止,膜离子转运功能停止,神经元发生去极化,Ca2+内流导致兴奋性氨基醇-谷氨醇释放。此类物质反过来又能加速Ca2+内流和神经元去极化,从而使神经元损伤加重[11]。自由基的形成也能加剧神经元的损害。因此,早期使用神经元保护剂对脑梗死的恢复预后有重要意义。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分子影像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分子影像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过去的近百年里, 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 而21 世纪以来,影像医学影像发展的主要的因素将是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细胞病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正逐步向分子医学方向发展。而作为连接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分子影像学必将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与主导。分子影像学相比经典的医学影像学,所特有的——早期诊断也将对现代、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近十年,分子影像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国际知名学府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牛津大学等相继成立了分子影像研究中心,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已经应用分子成像技术对疾病的组织表现型、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细胞水平,用分子成像活体示踪影像学标记的细胞,已成功用于监测病变内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移植治疗中移植干细胞在活体内的迁移、分化情况。在分子水平,通过标记与靶组织特异性识别并能与之结合的分子,动态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同时监测多个生物事件,并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研究。这些过程包括:细胞代谢异常、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异常、酶活性异常、细胞凋亡、肿瘤血管生成等; 在基因水平, 应用报告基因(包括双报告基因及多报告基因)成像,可间接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已成功实现了对基因治疗过程的活体监测,并应用于肿瘤的发生、生长、转移及其他特性的研究。 我国自2002 年起才开始分子影像学研究工作。2002 年10 月在杭州举行的主题为“分子影像学”的第194 次香山科学会议就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重大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这次会议也说明,国家开始逐步认识到分子影像的重要性以及我们与国际的差距。虽然参加本次会议的学者来自于跨度很大的多个学科,但少有医学影像学专家,也可以看出本次会议的局限。 2004 年 4 月,在哈尔滨举办了以国内著名医学影像专家为主的国内首届国际分子影像学研讨会, 就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并达成以下会议共识:(1)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广大影像工作者应该尽快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沿并切实把相关研究工作开展起来;(2)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分子影像学研究领域有很大差距,但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还有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我们迅速选择研究切入点提供了机会,如果及时把握机会,就会迎头赶上;(3)要构建分子影像发展平台,增进国内外和学科间的交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分子影像学快速向前发展。此后,分子影像学研究在国内引起广泛重视。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田捷教授的带领下,国内科研人员率先攻克了分子影像学中的国际难题,提出了非匀质算法,令国外专家学者无不拍

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OO八?二OO九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23130006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导论主讲教师陈思平/汪天富评分 学号2006041034姓名涂远游专业年级大三工商管理(1)班 题目: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疾病诊断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已由以前单一的,传统的X射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射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形成了集医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学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新模式一一医学影像学。至今,医学影像学科已成为医院中作用特殊。任务重大,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其它临床各学科的发展。 自从伦琴198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核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些成像技术都是通过数字化探测器,将X射线影像直接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将该影像还原在显示器上,由医生观察显示器而无需拍片。现在数字成像已由CT和MRI等扩展到X射线成像,使传统的模拟X射线也改成为数字成像。数字成像改变了图像的显示方式,图像解读也由照片观察过渡到兼用屏幕观察,

到计算机辅助检测(CAD )。影像诊断也试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 ),以减轻图像过多,解读费时的压力。图像的保存,传输与利用,由于有了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使远程放射学成为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会诊工作。随着信息放射学的发展,远程放射技术作为传送图像信息的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远程放射技术分别采用普通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激光与通讯卫星相连的微波发射装置和远程通讯系统传送图像。远程放射技术的应用在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采用远程放射技术进行医学影像的诊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图像数字化,网络和PACS 得应用,影像科学将逐步成为数字化和无胶片学科。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微电子学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致使影像诊断设备不断改进,检查技术也不断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的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继CT与MRI 之后,又有脑磁源图(MSI)应用于临床。分子影像学也在研究中。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用图像引导技术可显示出器官的内部构造,便于脑部肿瘤。动脉肿瘤和其他缺陷的诊疗,增强了诊断和治疗之间的联系。用图像引导可缩小外科计划和实施两者之间的差距,结合先进的示踪技术,可在数字化的图像上测出外科器械的精确位置,使医生能观察到内窥镜或激光纤维之类的器械在体内的部位。

医学影像学综述

肺孤立型结节影像诊断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沈丽娜08102412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湖州,313000 【摘要】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胸部放射线检查中最常见的病变之一。大多为胸部X片或CT偶然发现。它的诊断和评价一直是当代医学所面临的挑战。判断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质,是放射科医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SPN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关键字】孤立型肺结节层螺旋CT 体层摄影术线计算机 肿瘤血管成像数字化影像技术 CT灌注成像 肺部孤立性结节(SPN)定义肺内单发的直径2~30 mm的圆形或卵圆形的肺实质性病灶,同时不合并淋巴结肿、肺不张和肺炎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处理主要在于尽早切除恶性肿瘤和尽可能少的对良性病变实施手术[14]。因此,发现SPN及鉴别其良恶性是影像学的主要任务。全世界每年通过筛查检出SPN约15万例。在检出的SPN中,恶性肿瘤占10%~70%,良性病灶中80%为炎性肉芽肿,10%为错构瘤。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中晚期的5年生存率低于5%[1]。影像学评价标准有助于提示SPN的良性或恶性可能性本文将在介绍SPN影像学诊断原则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以往SPN主要依赖于胸部常规X线摄片和透视,CT的主要作用在于确定结节的良恶性。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低剂量螺旋CT在胸部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即在减少受检者射线照射的前提下提高肺癌结节的检出率[2]。有研究指出,低剂量螺旋CT发现的病灶数是普通X线片8倍。胸部平片正位观察时,将有20%~25%的肺野被遮盖,侧位观察时,会有15%~20%的肺野被遮盖。还有学者发现,低剂量CT发现的亚临床小肺癌,76%在X线片上无法显示。所以,许多学者认为肺癌筛查的工具应当选择CT而不是X线片。对于低剂

分子影像学研究综述

分子影像学研究综述 2008-01-21 17:45 摘要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而逐渐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影像技术最早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之一,随着技术手段的逐渐完备和多样化,形成了自身的科学规律,进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分子影像学的定义是用影像技术在活体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的描述和测量。与经典影像诊断学不同,分子影像学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研究领域,远未达到成熟,现阶段主要研究内容是发展和测试新的工具,试剂在活体中进行特殊分子路径的成像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成像原理、成像条件和其意义应用等方面,最后做出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字:分子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 1引言 分子影像学是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放射医学、核医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的学科。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1]最早提出分子影(成)像学(molecular imaging MI)的概念,即应用影像学的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它主要是以体内特定分子为成像对比度源,利用现有的一些医学影像技术对人体内部生理或病理过程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无损伤的、实时的成像。它将遗传基因信息、生物化学与新的成像探针进行综合,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来检测,再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达到显示活体组织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的目的。 2分子影像学成像技术 分子影像学成像必须借助成像设备,不同的设备之间存在着敏感性、分辨率等不同,可相互补充。 2.1光学成像 光学成像无射线辐射,对人体无害,可重复曝光。这项技术对浅表软组织分辨高,可凭借软组织对光波的不同吸收与散射识别不同成分,并且可利用天然色团所特有的吸收获得功能信息。光学成像方法较多,主要有弥散光学成像、多光子成像、活体显微成像、近红外线荧光成像及表面共聚焦成像等,是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最早、最常用的成像方法。但光学成像技术穿透力有限,为数毫米到数厘米,目前仅用于小动物模型的研究。 2.2超声成像 超声也是无创成像方法,利用组织声阻抗的差别形成对比,使临床影像学的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超声分子成像主要是指将微泡造影剂通过血管进入靶组

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摘要:脑梗死又被称之为缺血性的脑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出 现供应障碍,使脑部组织出现局部的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引起脑组织出现缺血性 坏死。现在为了能够更好的治疗脑梗死,我们对脑梗死的治疗进行研究。 关键词:脑梗死;治疗现状;研究进展 现在,脑梗死对患者造成了重大的伤害,其中脑卒中有80%的患者都是由于脑梗死造成的,并且脑梗死有着很高的复发率,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残疾,更严重的会出现死亡[1]。脑梗死在我国是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致残率在各种病情中排在首位,致死率仅仅在心肌梗死、癌症的后边,位列第三[2]。脑梗死的出现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降低患者的 生活质量,并且会给患者的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给我国的医疗机构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现在这种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3]。现在我们对脑梗死病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1治疗现状 1.1基本治疗 1.1.1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正常。在病情的急性期,要对患者进行呼 吸道的护理,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在必要的时候,给患者提供机械通气,保证患者的血 氧饱和度处于正常值以上。?控制患者的体温[4]。患者的体温大于39°或者患者的意识不清楚,要了解患者的发热原因,对患者及时的采取降温措施,或者给予患者抗生素的治疗,将患者 的体温控制在正常的水平。?控制患者的血压。患者在急性期血压往往会升高,当患者的血压大于210/120毫米汞柱时,要对患者进行降压措施,并且要时刻的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患 者血压变化过快[5]。④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监测。少数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会出现肌钙蛋白增高的状况,要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6]。 1.1.2维持患者的血糖保持平稳,并且保证水电平衡[7]。出现急性脑梗死的病患要时刻注 意体液的控制,每天补充液体1500毫升左右;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液中钾的浓度和钠的浓度。脑梗死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较低,但是,低血糖会导致脑部出现缺血损伤,并且会 发生水肿,所以要尽快的调整患者的血糖浓度[8]。大约有2/5的患者在脑梗死后会出现高血糖,这种病症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对患者使用胰岛素,将患者的血糖浓度 调节在正常水平[9]。脑梗死的患者如果可以正常的进食,不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营养补充,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则需要使用鼻饲,如果患者的进食困难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还需要对 患者进行肠外营养[10]。 1.2溶栓治疗 1.2.1静脉溶栓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在发病短时间内,患者有溶栓适应证,要及时的对患 者进行静脉血栓治疗[11]。越早的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越好。现在,溶栓对 脑梗死的患者是最有效也是速度最快的治疗方式[12]。在进行溶栓时,最先使用的溶栓药物 是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要求比较简单,操作简洁,速度快,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治疗的时间比较短,所需要的费用较低,容易被患者接受[13]。静脉溶栓,可以在短时间内 将患者的病灶减小,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状况,对于脑神经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14]。静脉溶 栓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还对患者的术后生活有着明显的改善,但是 这种手术方式用药量比较大,容易造成患者大量出血,二次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对于存在微 血栓的患者效果最好[15]。 1.2.2动脉溶栓 ①动脉溶栓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是使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对股动脉或者颈动脉进行穿刺,通过血管造影对患者的病灶进行定位,把微导管导航穿刺进入到脑血管,对患者进行动脉内 的溶栓[16]。动脉内溶栓治疗方式,使用的药剂量较少,病灶周围的药物浓度比较高,可以 很好的对病灶进行治疗,取得的溶栓效果好,治疗时间较短[17]。这种方式适用于血管较大,出现的是单一的血栓,或者手术后不适合使用静脉血栓治疗的患者。但是动脉内溶栓,需要 借助血管造影,这需要的费用比较高,操作比较困难,需要耗费的时间比较长,需要技术比 较高超的医疗人员来进行操作[18]。这样动脉内溶栓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够支付起,所以 会有很多患者符合治疗的条件,但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通过研究表明,脑梗死的患者使用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研究现状

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7-10-24T12:22:07.9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作者:罗惠珊1 田宗武2 李佩(通讯作者)2 [导读] 许多新的影像设备和影像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水平。 1长沙医学院15级医学影像学本科3班湖南长沙410219 2.长沙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对医疗水平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医学影像学作为临床医学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已经由传统的单一X线成像(透视、摄影和血管造影),快速扩展为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显像(主要是SPECT 和PET)、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组成的“家族”。同时,许多新的影像设备和影像技术被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疗水平。 一、医学影像检查方法 (一)X线 1.X线的产生、成像原理及应用 X线是一种高频(约3×1016Hz~3×1020Hz)、短波长(约10-3~10nm)、有较强穿透作用的电磁波。自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拍出第一张X线照片以来,X线就在医学影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X线具有穿透性、感光效应与荧光效应。而人体不同组织间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别,一部分X线经人体组织器官吸收后,剩余的X线使照片感光或荧光屏显象,最终使人体形成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图像。X线机的出现,使人们能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尤其在呼吸及骨骼系统的运用非常广泛。 2.X线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X线逐渐衍生出新的检查方法:计算机X线摄影(CR)与X线数字摄影(DR)。CR摄影的优点是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高并且降低了患者辐射剂量。DR摄影相比CR摄影,其优点更多,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是计算机与X线相结合的诊断技术。CT成像包括三个连续过程:获取扫描层面的数字化信息、获取扫描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以及获取CT灰阶图像,将X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换器处理后输入计算机,最后用不同灰度等级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目前随着世界人口老年化比例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因骨质疏松而引发的相关临床疾病。所以出现了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又称微型CT、显微CT,它是一种非破坏性的3D成像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1]。骨骼是 Micro-CT 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其中骨小梁又是主要研究对象。 (二)超声 1.超声诊断原理及应用 超声诊断(ultrasonic diagnosis)是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测量了解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发现疾病,作出提示的一种诊断方法[2]。它具有无创、无痛、方便、直观的特点,尤其是B超,应用广泛,大到颅脑、心脏,小到尿道、前列腺、卵巢等,以及用于孕妇产前检查。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并称为4大医学影像技术。 2.超声诊断发展 超声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实时、无创无辐射等优点。新的超声检查,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还在研究之中,如何减少成像或治疗过程产生的不良反应等,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彩色超声从二维、三维到四维,影像检查更加清晰,特别是在胎儿检查中,发挥着及其重要作用。 (三)磁共振 1.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通过对静磁场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氢质子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3]。 2.磁共振成像应用 MRI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以及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目前利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three dimensionalartery spin labehng,3D ASL)进行灌注成像,在颅内肿瘤新生血管给与准确的肿瘤分级。为了抑制脂肪物质对检查的影响,提高病变与背景组织之间的对比,准确显示病变部位,提高诊断效率,目前多采用多对比度成像。 (四)介入放射 1967年,Margulis提出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它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或扩张成形等“非外科手术”方法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4]。介入是一门融医学影像学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涉及人体消化、呼吸、泌尿、骨科、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的病症(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介入开拓了新的治疗途径,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合并症少、见效快。 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一种由X线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综合应用的技术——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被运用于临床,DSA 是应用电子计算机将含碘浓度很低的血管影像,运用数字减影技术增强、提高到肉眼能够见到的水平。随着DSA的迅速推广,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五)核医学影像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5]。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核医学对病人安全、无创伤,它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既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

分子影像学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影像学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发表时间:2012-05-24T08:14:56.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郭正义1 刘春丽2 [导读]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郭正义1 刘春丽2 ( 1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放射科山东泰安 2 7 1 0 0 0 ) ( 2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山东泰安 2 7 1 0 0 0 ) 【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从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早期的生物学特征,为疾病发生的早期检测、预警、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它的研究成果将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关键词】分子影像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基因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64-02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与迅速进展,是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事件[1-3].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分子影像学在生物体完好无损的环境下,在分子或细胞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可视化、定性、定量研究,所获得的数据,与常规研究手段所得到的数据比较,更加接近机体的真实情况[2]。对病理过程的分子影像学研究,有望在早期疾病诊断和发现,从分子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影像学能够帮助我们在分子水平真正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而不是在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与体征之后。传统医学影像诊断显示的是生物组织细胞病变的解剖变化,而分子影像学则着眼于生物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它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望在分子细胞水平发现疾病,真正达到早期诊断。 1 分子影像学成像原理及核心 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生物化学、数据处理、纳米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因其具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图像的高分辨率,因此今后能够真正为临床诊断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资料。由此可见,分子影像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各种技术的一次整合。分子影像技术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是高特异性分子探针,第二是合适的信号放大技术,第三是能灵敏地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的探测系统。它将遗传基因信息、生物化学与新的成像探针综合输入到人体内,用它标记所研究的“靶子”(另一分子),通过分子影像技术,把“靶子”放大,由精密的成像技术来检测,再通过一系列的图像后处理技术,达到显示活体组织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学过程的目的,从而对疾病进行亚临床期诊断和治疗。其中分子特异性探针构建是分子影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研究工作中,成像对象——“靶”的选择尤其重要[5-7]。由于靶向探针的构建与生物学特性研究耗费巨大,“靶”的选择可能决定研究最终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价值,需要慎之又慎。根据基础医学研究成果,考察“靶”的生物学功能,尤其在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是选择合适成像“靶”的依据。一般的选择标准:该“靶”与某种疾病发生、发展、转移紧密有关;或者其变化过程反映治疗效果。另外,还需要考虑分子靶标的位置(在细胞上或者细胞内)以及表达量。比如血管生成中的整αv β3,上皮细胞上的黏蛋白-1(mucin-1),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以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MDR1 P-glycoprotein, Pgp)等,均是理想的靶标。常用的分子特异性探针多由2部分构成:信号组件(s i g n a l i n gcomponent)与亲和组件(affinity component)。应用化学或生物物理方法优化探针,使之具有合理的体内生物学行为,包括稳定性、高信噪比等,是探针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 2分子影像学对影像医学的影响 影像医学发展逐渐形成了3个主要的阵营:经典医学影像学:以X线、C T、M R、超声成像等为主,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介入放射学为主体的治疗学阵营;分子影像学:以MR、P E T、光学成像及小动物成像设备等为主,可用于分子水平成像。三者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相互印证,相互协作,以介入放射学为依托,使目的基因能更准确到达靶位,通过分子成像设备又可直接显示治疗效果和基因表达。因此,分子影像学对影像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影像医学从对传统的解剖、生理功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的成像,去探索疾病的分子水平的变化,将对新的医疗模式的形成和人类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人们迫切需要从细胞、分子、基因水平探讨疾病(尤其是恶性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监测到病变的产生,从而实现疾病的早期预警和治疗,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提出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它是以体内特定分子作为成像对比度的医学影像技术,能在真实、完整的人或动物体内,通过图像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它在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架起了相互连接的桥梁,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是二十一世纪的医学影像学。 传统影像学主要依赖非特异性的成像手段进行疾病的检查,如不同组织的物理学特性(如组织的吸收、散射、质子密度等)的不同,或者从生理学角度(如血流速度的变化)来鉴定疾病,显示的是分子改变的终效应,不能显示分子改变和疾病的关系。因此,只有当机体发生明显的病理或解剖结构的改变时才能发现异常。虽然图像分辨率不断提高,但是若此时发现疾病,已然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然而,在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帮助下,分子影像偏重于疾病的基础变化、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基因分子改变的最终效应,不仅可以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有望在分子水平发现疾病,真正达到早期诊断。分子影像学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各种技术的一次整合,它对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可能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分子影像学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三点:其一,分子影像技术可将基因表达、生物信号传递等复杂的过程变成直观的图像,使人们能更好地在分子细胞水平上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特征;其二,能够发现疾病早期的分子细胞变异及病理改变过程;其三,可在活体上连续观察药物或基因治疗的机理和效果。通常,探测人体分子细胞的方法有离体和在体两种,分子影像技术作为一种在体探测方法,其优势在于可以连续、快速、远距离、无损伤地获得人体分子细胞的三维图像。它可以揭示病变的早期分子生物学特征,推动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为临床诊断引入了新的概念 3影像学的难点 目前最为常用的分子影像学技术有核医学成像技术,尤以PET的分子显像研究最具活力分子。另外,MR成像及MR波谱成像(MRS)、光学成像以及红外线光学体层亦颇多使用,而这些影像技术均有各自的利弊。就单从基因治疗来看,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