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设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设中小学英语教师扮演着教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促进英语教学实施的重要角色,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语言评价能力的定义》,我国制定了《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建》,以充分认识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需求,构建高质量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英语教学实施。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建》共分为三大块:一是知识基础素养;二是能力素养;三是专业发展素养。
其中,知识基础素养由英语语言理论知识、英语语言实践知识和语言评价知识三大部分构成,要求教师通过学习、练习、探究语言知识,完善对英语教学评价、语言教学以及语言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能力素养主要关注语言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结构知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泛读能力以及语言评价能力,如能够根据学生的语言表现,分析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语言特征,并能够根据学生的语言表现,准确地进行语言评价。
而专业发展素养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语言评价研究,不断提高语言评价素养和专业水平。
针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建》所提出的要求,中小学英语教师应重视语言评价素养的培养,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特点、分析学生语言表达素养并利用合理的语言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以提升语言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也可以参加语言评价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掌握最新的语言评价理论,不断摸索出有效的语言评价方式和策略,加强对学生的语言评价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参考框架构建》为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提供了基础,使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实践时有明确的标准指导,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

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在当今科学技术更新快,市场经济多样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
现如今中国所需要的英语人才,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需要听说读写全优的适应各个行业发展的人才。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并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英语全民化也正在悄然进行。
在这种形式下国家实时的提出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的的教育理念。
这些变化,随之带来的是英语课堂构建的转变。
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在学生的人生课堂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则是我们英语教师必须好好修炼的一课。
英语教学要激发学生研究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增加英语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要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丰富课程,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受益。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构建高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要求把探讨与创建学生核心素养体制作为课改的核心环节。
并充分要求学生应当具备适应终身发展的品质与能力,同时要求各个学科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因此,小学英语学科也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更好的进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这些将是我们本文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研究能力。
语言能力是通过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思维意识的能力;思维品质是思考分析能力,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活动。
文化品格是理解各国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
研究能力是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些都贯穿在整个英语教学中,同时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二、如何更好的进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构建?《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等基本理念,而这些理念与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相符合。
聚焦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

聚焦核心素养的新课标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摘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转变为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与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基本一致,也完全契合。
因此,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英语高段“教-学-评一体化”主要包括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目标的设置、指向核心素养的多样化教学任务体系和以核心素养为重心的科学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特别是语篇教学的构建。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是目前国内外小英语教学中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以为核心整合小学英语课堂目标也是当前我国小英语课堂中所提倡的,也因为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当前不同类别各级教育机构教学的共同目标。
因此我国小学英文"教—学—评一体"是贯彻"以内涵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最有效方法。
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英语课堂,将呈现出更具体的三个层次:一是围绕而设置的小学英语课堂多元化目标体系;二是指向的多元化课程任务体系建构;三是以为中心的科学性课程评估系统的建立。
一、围绕核心素质的小学英语教学多元化目标的发展设置根据核心素养的国小英语教学多样化要求,并按照教育多样化要求对国小英文的"教—学—评一体"进行优化整合,能使之在课堂上得到实施,进而最好地金融服务于孩子英文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
"教—学—评一体"将英文专业核心能力列为重点导向,为国小英文"教—学—评"制订规范并提出依据,意在提高学生语言认知和语篇水平,深化他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进而养成优秀的民族文化品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与能力,最终促使孩子核心能力全面均衡发展。
"教—学—评价一体化"多元化目标制定的核心,就意味着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的高度统一。
因此,根据核心目标设定了国小英语学习的课堂多样化要求,就是要确保任务、学习目标和评价目标的彼此契合与一致。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时期,建立起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任务。
而要在小学阶段打造一个“灵动课堂”,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都正在形成,因此在英语课堂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通过音乐、游戏、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素养是听、说、读、写。
在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造一个以口语交流为主的英语课堂。
可以通过模仿、跟读、朗读、背诵、作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和美妙。
三、采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互动式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体验。
四、注重英语语境营造英语是一种语境性语言,学习英语需要在语境中进行。
在英语课堂中,应注重语境营造,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英语。
可以通过分组活动、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创造真实的语境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五、强化英语综合素养培养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交际能力、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素养。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在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中,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更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坚实地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

作者: 赵光存
作者机构: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安徽亳州236800
出版物刊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167-171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素质技能 框架体系 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摘要:构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自身,对于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的认识以及实际操作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片面性,缺乏系统性。
因此,有必要构建一套相对比较系统、科学、符合学生实际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技能框架体系,并以此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指针。
本文试着构建了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技能框架体系以及各素质技能维度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技能的途径。
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训练体系的构建

高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与训练体系的构建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小学教育专业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毕业后发现自己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无法顺利地进入教学实践领域。
因此,构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训练体系变得尤为重要。
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教育基础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二、教学实践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管理等实践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加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
三、小学科目课程:这部分内容包括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科目的学习,为学生打好相应学科的基础,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素质教育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思路。
五、选修课程: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教育评估等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小学教育专业的训练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实习:学生通过在小学进行教学实习,深入了解教学实际情况,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二、教学竞赛:学生可以参加小学教学竞赛,通过比赛得到提升和进步。
三、课程设计:学生需要进行课程设计,提高课程开发和管理能力。
四、教研活动:学生需要参加教研活动,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五、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需要积极建设小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构建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和训练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需要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保障。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图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图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图是英语课程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它代表了英语学习的架构。
它给小学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认知框架,使小学生能够有目标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的结构图,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英语知识,包括语法、词汇、句子以及英语书写规则等,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对英语语言本身进行学习的基础和手段;第二部分是英语实践技能,其中包括阅读技能、写作技能、听力技能和口语技能,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技能来增强学生的英语水平;第三部分是英语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英语情景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
英语的运用;第四部分是英语文化学习,这一部分由学习英语文学、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英语文化的学习来深入理解英语;最后,第五部分为英语应用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英语应用中遇到问题时该如何发挥作用。
从结构上看,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图由五个部分组成,即“英语知识”,“实践技能”,“情景模拟”,“英语文化学习”及“应用培训”。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学生在熟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技能的学习,学习情景模拟,进行英语文化学习,最后,根据自身基础,进行应用培训,以达到最终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小学英语课程体系结构图提供了一套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但能够
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进程,而且能够帮助小学英语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语,为他们未来的英语学习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优秀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和内涵

目前 , 教师专业 发展 已成 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 的趋势 , 也是 我 分尊重和适合教学特点及规律的学科知识 , 教学知识是充分尊重和 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的趋势 。教师是教育改革 的重要媒介 , 是 适 合 学 科 知识 体 系特 点 的教 学 知识 , 两 类 知 识 不 再 是 两 个 各 自完 这 改革成败 的关键【 1 1 。外语教师的专业 素质在教育课程改革 中备受关 全 独 立 的 概念 , 是 经 过磨 合 的 知 识 , 生 1 1 2的效 果 。 而 产 +> 注。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的基本问题是外语教师应该发展成什么样 22英语教 学观。英语教师应树立新 的语 言教学观 , 分领会 . 充 的教师 , 以构建英语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 , 所 一定要 了解优 秀英 语 英 语 课 程 工具 性 和 人 文 性 的 性 质 , 以此 来 指 导 教 学 实 践 。就 工 具 性 教师专业素质 的框架和内涵是什么。 而言 , 语课程承担着 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英 1小学优 秀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标准形成 的基本思路 的任 务 。就人 文性 而 言 , 语课 程 承 担 着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人 文 素 养 的 英 11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 。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 任务 。 . 英语不仅仅是符号 体系 、 是工具 , 它更是反映了一个人对人生 动所必备 的专 门知识 、 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实的理论基础 、 的看 法 和 理解 。英 语 学 习过 程 是 学 习者 人 格 化 的 过 程 。教 师 在 教 学 扎 熟练的专业技能 、 全面的业务能力 。 l 【 z 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是指从事英 过 程 中应 能 以 多种 方 式 提 高 学 生 的语 言 文化 意 识 , 在课 堂 上把 教 学 语学科教学 的教师在其教师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 的 , 在教育活动 内容 与人 文知识 有机结合 ,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 和终 身发展 打下基 中体 现出来并直接作用 于教育过程的专业 知识 、 专业能力和专业 情 石 。 } Ⅱ 意 的 总和 。p l 23英 语 教 师 职 业 观 与职 业 道 德 。优 秀英 语 教 师 群 体 的职 业 观 . 1 . 2教师认 知的研究 。教师认知研究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 和职业道德是他们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 是构成他们专业素质的重 主要 内容之一 。构建英语教师应有的专业 素质 , 一定要 了解优秀外 要维度。 热爱英语 、 热爱英语教学 、 热爱教师职业 、 有责任心 、 关爱和 语教师的知识结构 、 教学行为 的认 知渊源和思维过程。S u n提 尊重学生是每个英语教师应该具备 的最基本的素质 。 国教育家第 hl ma 德 出 教 师 的 “ 识 基 础 ”1 os的认 知 教 学 观 T u 对 专 家 型 教 师 斯多惠曾言 : 知 [ Wod 4 、 、 si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 而在于激励 、 唤醒 、 鼓舞 , 专长的研究 探讨 了教师知识的特性 , 揭示 了教师知识在教学 中的 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 。 崇高的职业 观和职业道德是教 运用特点 。教师专业知识 的发展与教师学 习不可分离 。D w y的经 师 自我 成 长 的原 动 力 , 是 学 生 成长 的指 路 灯 。 ee 也 验学习理论11 Shn提 出的“ 7 和 cs 1 8 反思性从业者” 概念I 9 1 为教师学习提 24英语教 师学 习 与发展观 。建构 主义学习观认为 , . 教师从一 供了理论依据 。 一个优 秀的教师必须兼备学者型 、 研究型 、 反思型的 开始任教就对教学有 自己的理解和期待 , 他们不断用在教学 中获取 综合 素质 。 的新信息 , 来检验 自己的已有 的知识和理解并积极构建新的知识和 1 . 3教师信念的研究。教师信念是 教师 对课 程 、 教学 、 评价 、 理解 。 师 教师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评价 、 筛选 、 吸收 、 消化 、 生关 系等教学相关 问题 的看法。 教师信念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效能和 调整 或摒弃 , 构建新 知识 、 新理解 , 将其融 人教师 的个人知识 系 并 专业发展 的重要因素 , 进教 学实践改变和教学改革实施的基本 统 , 是促 教师学 习随之发生。教师发展 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 中不 断 条件 。[教师信念反映 出的教学观 、 I O l 教师观 、 学生观 、 习观对形 成 学习 、 、 学 反思 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通 过实践 与反思 , 教师有机整合学 优 秀教师专业素质产生重大影响。 科 知 识 和 学科 教 学 知 识 , 深 对 教 育 教 学 过 程 和 学 生 学 习过 程 的理 加 1 . 4教师专业性 向的研究 。教师专业性 向是适合教育工作的人 解和认识 , 形成 自主的专业发展意识 和能力 。 格 特征和成功从事教育工作 的基本能力 , 包括心灵 的敏感性 、 的 爱 结语 : 本文提出小学优秀英语教师应具 备的专业素质框架和 内 品质 、 交流 、 沟通的意愿 、 对教育 工作 的兴趣等人格特质和语 言表 达 涵 , 其意 义在于明确小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方 向和过程 。英语教师教 能力 、 交流沟通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在内的职业品质。_ 育要在正确教 育观和教学理念 引导下 ,注重对教 师学科教 学能力 、 l 】 ] 教师专业性 向与专业素质有关 , 是形成合格教师素质的必要条件 。 职 业 道 德 的培 养 , 并在 培 养 过 程 中 引 入促 进 教 师 学 习 的 机 制 。 2 小学优秀英语教 师专业素质的框架和 内涵 参考 文献 通过参考 国内外英语教育专 家(euma 吴一安【: Sh l n1 E 4 ; I 张金 秀l []t n o s , . 8 . ee r sa b s ) t c igC/ n JRu - 2 l 】 1 e h u e L 1 5R sac a a i f e hn []I . d 3 1 Sn 9 h si r a / 等) 对英语教师专业 素质 的研 究 , 笔者初 步提 出了新课 程背景下 的 d c & D. o kn ( d 。.e erh a B ssfrT a hn :Re — uk t p is e s)R sac s a ai o e c ig t M ng rm t W r o wr n e tnn o eOxo d:H en m a n. ie n 小学优秀英语 教师 的专业素质 , 旨在尝试为小学英语教 师的专业发 i s fo he o k f La e c Se h us . fr 展提供指导性 框架 。 小学优秀英语教师 的专业素质框架 由四个维度 【1 2张庆奎 , 周春 燕. 大学 生素 质教育理 论 与实践[. 苏 高教 ,04 J江 ] 2 0 5) 构成 : 1英语 学科教学能力。( ) () 2 英语教学观。( ) 3 英语教师职业观 ( . 与职业道德。( ) 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 4 英语 [] 3李心艳. 谈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 纪桥 ,0 2 1:2— 2 . J世 1 2 1 ( )14 15 21英语学科教学能力。英语学科教学能力包括英语学科知识 []c um n LS1 8 . n w e g a d e c i : F u d t n f n w . 4S h | a , .. 7K o ld e n t hn 9 a g o n a o o e i ( 含技能 ) 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 含技能 ) 英语教师应具备 的学科知 rfr 『1 awad E u ain lRe iw 5 :— 2 。 e m J H r r d c t a o . o v 71 2 . e 识包 括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 如英语语法 、 汇 、 词 语音 、 语篇 等 [] o s D.9 6T ah r o nt n n a g a e T a h r gB l f, 5Wo d , 1 9 .ec e C g io i L n u g e c ei :ei s i n e 知识 , 扎实 的语 言基本 功和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教师应能用 De iin ma ig a d Ca som rcie [ .a )ig :IP cs0 — kn n lsro P a t c M】 m1 d eC J . C r 英语实施课堂教学 , 阅读专业文献 , 参加学术交流 ; 教师还应具有较 []s iA.. 2 0 . n es n ig E p  ̄i i e c igCae Su - 6T u , BM. 3 d r a d x e s n T a hn : s td 0 U t n e 强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英语教师 的学科教学知识 , 即教 师 i fS c n q g a e T a h r M .a b i eC P e o e o d L n u g e c es ] m r g :U . s [ C d 通过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 、 发展语言能力 的知识 。㈣张 []e e ,. 3 .o hn [ .e okDCHel . 7D w yJ1 3H w WeT ik M] w Y r: .. a h 9 N t 金秀老师将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技能分为三个维度 :学科技能 、 教 [] e e ,. 3 /9 3E p r n e a d E u mi [ . e Y r : 8 w y J1 81 6 .x e e c n d c o D 9 i n M] w N ok c la 学设 计技能和教学实施技能 , 体现为十一项小技能 , 更为准确地 阐 M a m iln 释了教师应该具备 的英语学科教学能力 。 优秀英语教师能够在教育 []c S , . .9 3T e Re et e P a tin r Ho P oeso as 9S h n D A 1 8 . f ci rc t e: h l v io w r si l f n hn n co [ . n n m l i 1 d T  ̄ . ( 下转 1 6页 ) O 与教学 目标指导下 , 有机融合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 。学科知识是 充 T ik i A tnM] ) o:e p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
作者:齐玉翡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34期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如何构建和完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成了当前阶段相关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基于素质技能框架体系对如何提高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专业框架体系素质技能
一、素质技能框架体系
1.专业知识
(1)语言知识:词汇、语音、语法及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相关技能以及英汉互译能力。
(2)教学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明确学生相关特征及成长规律,在明确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具备足够的教学知识。
(3)通识知识:在认知和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的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方法,掌握相应的信息技术知识。
2.职业技能
(1)教学技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保证课堂氛围的和谐、有序;具备良好的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能力;课上板书规范严谨,使用标准普通话;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制作教具;具备英语游戏设计和组织能力,为学生构建趣味性的课堂氛围。
[1]
(2)教学评价和反思能力:通过多元形式对学生表现进行合理评价,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结合相应的教学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将理论充分运用于实践,以此发挥教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工作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自身教学工作。
[2]
3.情感态度
(1)良好的教师观:教师观主要是指要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并明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角色,不仅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研究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沟通合作能力: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特征进行巧妙表达,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与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时,要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保持谦逊之心,共同进步;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时,要本着为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发展。
二、培养和提升学生素质技能的路径分析
1.加强语音教学,提升听说能力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份,受自身家乡方言影响,致使学生英语发音存在不足。
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英语发音方面的规范训练。
笔者总结出如下几点举措:(1)在学生入学后开展统一的发音测试,掌握学生语音能力的实际情况,对个别语音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进行记录并追踪指导;(2)根据教学安排,在第一学期开设英语语音课,选择语音能力较强的教师进行执教;(3)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下学期继续接受培训,直至合格为止;(4)重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加强口语课教学工作。
本系教师要处理好与外教间的关系,让口语教学可以符合我国学生特征并满足学生需要,使得口语训练具备趣味性和实效性;(5)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英语课外活动,比如英语电影配音、口语竞赛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英语素质和技能。
2.优化教育类课程,提升学生教学能力
在合理把握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还要加强学生书写技能、教师语言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比如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研讨等。
以此让学生掌握充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同时使得学生跨学科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到达工作岗位后可以快速进入角色,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
此外,在选择此类课程任课教师时,要尽可能选择专业素质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以此不断拉近学生与小学教育教学之间的距离。
还可以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教案设计、模拟课堂等相关比赛,不仅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好地提升自身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素质和技能。
3.加强实践类教学,彰显师范特征
在对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还要充分重视实践类课程的作用,适当增加综合实践的课程安排。
除每学期固定的专业见习外,还要在寒假、暑假为学生合理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比如练习英汉书法、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报告等,在开学后进行统一提交,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考核,考核成绩与学分直接挂钩。
同时,系科还要加强与本区域城
乡小学之间的联系,与其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本专业学生进行见习、实习。
在开展相关见习、实习工作时,还要充分重视其阶段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本着“大一看、大二学,大三做”的基本原则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合理安排。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各个实习地点要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实习期间学生制定的教案需要由指导教师进行审核并签字,完成实习后学生需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对于不参加实习、见习或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予毕业,以此增强学生对于实践类教学活动的重视程度,以此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技能,最大程度上缩短其入职上岗适应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发展的同时,构建和完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技能框架体系,对于学生素质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认为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还要在原有教学基础上不断加强语音教学、優化教育类课程、完善实践类课程,以此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1]龚亚夫.中小学英语教育需要四个转变——通过英语教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3):7-9+31.
[2]徐莉.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