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_S研究性学习手册
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

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一、前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希望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活动计划1. 制定学习目标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之前,首先要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可测量,并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目标。
2. 完善学习内容在制定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完善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应当具体、详细、全面。
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深度。
3. 制定学习计划在完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应当具体、细致、科学。
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计划的进度和步骤。
4. 设计学习活动在制定学习计划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应当多样、有趣、有效。
可以根据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5. 指导学习实践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可以指导学习实践。
学习实践应当积极、创新、有收获。
可以根据学习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6. 鼓励学习成果在指导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习成果。
学习成果应当积极、丰富、有成效。
可以根据学习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和展示。
7. 评价学习效果在鼓励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评价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应当准确、客观、全面。
可以根据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实施步骤1. 教师策划作为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时,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和学生档案,确定学习目标和重点;其次,要制定学习计划和设计学习活动,确定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最后,要指导学习实践,鼓励学习成果,评价学习效果,为学生提供协助、指导和支持。
2. 学生参与作为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手册的活动计划时,首先要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其次,要主动查询学习资料和进行学习实践,积极探索学习成果;最后,要主动总结学习经验和展示学习效果,努力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创新能力。
中学研究性学习使用手册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手册(——学年)课题名称:指导教师:学科:年级:年月日一、课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集中代表了新课程核心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理念。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和经验,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涉及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四个领域,密切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学科课程学习活动保持相对独立而又密切的联系。
2、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内容,既可以由地方、学校、教师提供选择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
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历史各种现象和问题的探究,也可以就跨学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
3、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可分为课题探究与项目设计两大类。
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
如:社会调查、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等;项目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性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性活动设计、科技类项目设计两类。
前者如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设计;后者如某一设备设施的制作、建设或改造的设计等。
4、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
在学习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
5、学分的配置: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意见》规定每个课题3学分,3年5个课题(项目)。
每学期(除高三下学期外)至少完成1个研究课题(项目设计)。
学生的课题研究(项目设计)在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中荣获县、市级一等奖奖励一个学分;荣获地、州级一等奖奖励二个学分、二等奖奖励一个学分;荣获自治区一等奖奖励三个学分、二等奖奖励二个学分、三等奖奖励一个学分每个课题的奖励学分以获得的最高等级计算,获得奖励学分的学生在累计完成15个学分后,允许选修其他课程。
研究性学习手册

研究性学习手册研究性学习手册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意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主动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责任感。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也能促进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1.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研究课题。
选择课题时要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确定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2.调查: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采集,找到与课题相关的有效信息。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多种多样的资料,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实施:根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4.总结: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结果,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相关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分享:学生将研究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将成果向同学、教师或其他人介绍,收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网络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范围。
3.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造力。
4.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和展示能力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研究报告:学生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评价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成果展示:学生将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专业知识。
4.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手册

海拉尔第二中学研究性学习手册学年度学期年级班课题名称课题组长课题组员指导教师使用说明1.《手册》由课题小组长妥善保管,研究性学习后上交。
2. 所有表格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字迹工整美观。
3. 承诺书要求每个组员均署名。
4.课题研究活动记录填写要求:在表格里根据实际活动次数填写,每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活动次数不少于5次,超过10次可另附页。
目录1. 研究性学习课程简介 (5)2. 诚信承诺书 (9)3.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10)4.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12)5.结题报告表 (22)6. 结题报告 (24)7. 海拉尔二中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撰写求 (25)6.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表 (30)7. 研究性学习成绩评价与学分认定表 (34)9.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文 (35)10.附1 (37)研究性学习课程简介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研究性学习活动共15学分。
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且三年累计不少于三个研究课题。
其学分认定条件为: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题研究成果;有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科学态度与探究能力;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培养严谨求实、不断追求、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对自然、社会与人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

研究性学习活动手册部分一:定义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它促进了对已知现象的探究,鼓励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这种学习方式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并通过解决问题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联接起来的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它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从事研究性工作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们通过使用科学方法来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会寻求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做出结论,并与他人分享这些结果。
这种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并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促进了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成功。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元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问题导向:研究性学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增加知识和技能。
2. 学生中心: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人翁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能够自主地进行研究并做出学术贡献。
3. 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能够针对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提供更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4. 深入思考: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和探究了解背景信息,并能够构建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5. 创新: 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提供新的想法与洞察力等来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技能。
研究性学习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1. 了解问题:学生选择感兴趣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寻找相关背景信息和文献。
2. 制定问题:学生制定详细且具体的问题,决定如何收集数据,并制定研究计划。
3. 收集数据:学生按照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和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
4. 分析数据:学生分析数据并寻求问题的答案,可能需要建立统计学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5. 得出结论:学生根据所得数据和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思考并讨论其结果的意义。
6. 分享展示:学生准备研究报告,并在班级、会议或其他场合分享和展示研究成果。
重点高中研究性学习手册

重点高中研究性学习手册————————————————————————————————作者:————————————————————————————————日期:年期年级班级姓名课程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位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
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学年共计270课时、15学分,高一至高三上期每周3课时。
学习活动时间由学校根据各学段课时总量合理安排,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使用。
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周的社会实践(包括军训、参观、考察、生产劳动等),获得2学分。
社会实践三年不得少于3周,获得6学分。
学生在三年中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建议学校分别在高一和高二年级集中安排1周参与社区服务。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走进社区、农村,融入社会,参与社区服务和新农村建设。
填写说明1.本手册每人一册。
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有关表格内容。
要认真记录研究过程及个人思想。
本手册各表格的完成应该与课题进度相同,不能提前或拖后完成。
结题时,和最终研究成果一起上交。
2.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书面及电子稿)、原始资料、实物材料(如制作的图片、模型、照片,实物样本,音像资料等)。
3.在研究的每个阶段都应该随时向指导教师请教。
除却手册中需要指导教师填写的内容必须认真完成外,还应该与指导教师建立密切联系,邀请指导教师全程参与。
4.研究性学习分为课题和项目(活动)设计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的表格在手册中都有出现,请按照课程教师的指导进行认真填写。
5.遵照各小组情况,本手册可自由增减表格,须向课程教师申请执行。
6.本手册须妥善保管,如遗失则需向学校购买并补齐有关内容。
研究性学习活动选题情况记录表我发现的问题: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项目设计类:我把问题转化的课题:课题名称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课题组构成组长成员班级相关学科指导教师课题产生背景课题目的意义课题组分工研究方法与步骤活动所需条件图书资料:交通工具:其他(如上网、计算机、摄影机等):预期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制作模型、实验报告等):指导老师意见签名:开题报告及答辩评价表指导老师: 课题组成员组 长组 员评价项目评 价 要 求评价分数(以下每项满分10分)立题的科学性 符合科学原理,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研究方法科学,应用知识综合程度较高。
研究性学习工作手册

研究性学习工作手册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选择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进行实践活动和自主总结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工作手册是指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总结和指导,以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文将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意义、实施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选择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进行实践活动和自主总结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1. 选择课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知识选择研究课题,也可以结合教师的建议进行选择。
2. 制定研究方案:学生需要根据所选课题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3. 实施研究活动:学生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实践活动,收集资料、进行实验、调查等。
4. 总结成果:学生需要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或展示成果。
四、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课题: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考虑课题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2. 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考虑到时间、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
3. 注重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实践活动,学生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积极参与实验、调查、访谈等活动。
4. 注意总结和展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结束后,需要对研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或进行成果展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研究性学习手册

综合实践活动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活动记录学分认定手册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说明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及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基础,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探究为方式,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及基本过程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可以统一安排,也可以年级、班级或研究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研究性学习活动一般要经历如下四个基本过程: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分认定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15个学分。
在高中三年中,为获得15个学分,每个学生必须要完成3—5个研究课题或项目的研究。
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评价形式评价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相结合。
评价均采用等级制,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一般。
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时间统计表课题开始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课题结束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统计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表备注:活动方式包括小组讨论、访谈、实验、查阅资料、调查等;活动目的指要解决什么问题;活动过程要详细记录;活动结果包括得到了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出现了什么新情况等;活动评价则要求对以上各项以及小组成员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更新、小组的合作性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有何启示。
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6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研究性学习课题评价点评.评价标准及研究成果得分、等级情况备注:该表由指导老师填写。
优秀:86—100;良好70—85;一般60—7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与系统》课程研究性学习手册姓名学号同组成员指导教师时间专题研讨二、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研讨题目:连续时间信号Fourier 变换的数值近似计算题目分析:连续时间信号频谱计算是信号和系统频域分析的基础。
由于实际信号大多无简单的解析表达式,所以必须用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本题的目的对频谱计算中误差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在计算实际信号频谱的近似计算中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若信号x (t )的非零值在0≥t ,在可用我们提供的函数ctft 近似计算其频谱。
函数ctft 的调用形式为[X,f]=ctft(x,Fs,N)其中调用变量x 存放信号x (t )的抽样值,Fs 表示对连续信号x (t )的抽样频率(Hz),N 表示用DFT 进行近似计算时DFT 的点数,为提高算法的计算效率,N 最好取2的整数次幂,如512, 1024等。
返回变量X 是计算出的信号频谱,f(单位Hz)表示对应的频率点。
返回变量X 一般是复数,可用函数abs(X)计算出幅度谱,函数angle(X) 计算出相位谱。
(1)取Fs=50Hz, N=1024 近似计算信号)(e )(t u t x t -=的频谱,并和理论值进行比较; 仿真程序(1)function [X,f]=ctft(x,Fs,N)X=fftshift(fft(x,N))/Fs; f=-Fs/2+(0:N-1)*Fs/N; (2) Fs=50; N=1024; t=0:1/Fs:5; x=exp(-t).*(t>0); [X,f]=ctft(x,Fs,N); figure(1); subplot(3,1,1); plot(t,x); grid;xlabel('t (s)');ylabel('f(t)'); title('f(t)'); subplot(3,1,2); plot(f,abs(X)); grid;xlabel('f (Hz)');ylabel('abs(F(jW))'); title('幅度频谱');axis([-5,5,0,1])subplot(3,1,3);plot(f,angle(X));grid;xlabel('f (Hz)');ylabel('angle(F(jW))'); title('相位频谱');axis([-5,5,-2,2])figure(2);P=1./(1+j*f*2*pi);subplot(2,1,1);plot(f,abs(P));axis([-5,5,0,2])xlabel('f (Hz)');title('幅值频谱理论值');grid;subplot(2,1,2);plot(f,angle(P));axis([-5,5,-2,2])xlabel('f (Hz)');title('相位频谱理论值');grid;figure(3);subplot(2,1,1);plot(f,abs(P)-abs(X));axis([-5,5,-0.01,0.02])xlabel('f (Hz)');title('幅值误差');grid;subplot(2,1,2);plot(f,angle(P)-angle(X));axis([-5,5,-1,1])xlabel('f (Hz)');title('相位误差');grid;仿真结果00.51 1.522.533.544.550.51t (s)f (t )f(t)-5-4-3-2-101234500.51 f (Hz)a b s (F (j W ))幅度频谱-5-4-3-2-1012345-202 f (Hz)a n g l e (F (j W ))相位频谱-5-4-3-2-101234500.511.52 f (Hz)幅值频谱理论值-5-4-3-2-1012345-2-1012 f (Hz)相位频谱理论值-5-4-3-2-1012345-0.010.010.02 f (Hz)幅值误差-5-4-3-2-1012345-1-0.500.51 f (Hz)相位误差(2)若将信号的时域有效宽度t Δ定义为)Δ()(1.0t max x t x =试分析时域有效宽度t Δ对近似计算的影响。
给出一个由信号时域有效宽度t Δ估计近似计算中所需信号长度s d NF T =的经验公式。
DFT 是连续傅里叶变换的一个近似,它是把时域中为离散值的信号变换成频域中的离散频谱。
支持DFT 的是时域采样定理和频域采样定理。
连续信号能离散成数字信号的理论依据是时域采样定理。
FFT 是DFT 的快速变换,通过对N 取2的n 次方来简化计算,将计算量变成原来的一半。
大大简化了计算。
误差是由混叠效应产生的。
若信号不是限时信号,还应对f(t)做截断处理,截断也会引入一定的误差。
用DFT 近似连续傅里叶变换的抽样,其逼近误差为对限带信号合理选择T(T<fc21)可使 为零。
对无限带宽信号,要使 充分小,就得选择足够小的T ,来确保F(f)的重复部分充分地远离原点,从而使它们的作用忽略不计。
,用DFT 对连续信号进行傅立叶分析必然是近似的,造成误差的原因有两个:混叠和泄漏。
根据Shannon 采样定理,要使对模拟信号采样所 得的数字信号能完全代表原信号,必须有: f>2fs即只有当采样频率至少是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才能不失真的恢复该信号。
若信号频率较高,采截取周期延拓截取信号周期的整数倍样频率较难达到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就有部分频谱相互交叠起来,不能分开和恢复这些部分,这种现象就叫“混叠”。
这时,采样就造成了信息损失 2.2 频谱泄漏由于FFT 运算的实质是截取了离散傅立叶级数的一个主值。
因此,实际FFT 分析过程是截取若干个整数周期进行DFT 分析,将其延拓后与截取前信号相同,则DFT 分析结果与其傅立叶级数系数成比反之,如果截取周期信号不是其周期的整数倍,那么周期延拓后将出现不连续点,与截取前信号不同,则DFT 分析结果也与原信号不同。
频谱能量会泄漏到旁瓣中去,从而造成测量误差。
因此matlab 实际上有通过各种窗函数来来分析无限长连续时间信号。
比如说汉明窗,克莱曼窗。
先将CFT 的正、逆公式合写为:22()[()](1)j ft j ft y t y t e dt e dfππ∞∞--∞-∞=⎰⎰对信号在时域上进行离散化:(0,1,1)St n T n N →⋅=-采样的长度是有限的,信号长度为:(1)S SL N T N T =-⋅≈⋅频域上离散化:(0,11)f k fk N →⋅∆=-显然输出最高频率为:(1)S F N f N f=-⋅∆≈⋅∆信号长度Td=N*T S 。
抽样频率Fs=N *△f(3)定义信号频域有效宽度f Δ为)Δ()(1.0f max X f X =给出一个由信号频域有效宽度f Δ估计近似计算中所需抽样频率s F 的经验公式。
仿真程序 仿真结果抽样引起的混叠 频率为f 0 Hz 的正弦信号可表示为)π2sin()(0t f t x =按抽样频率f s =1/T s 对x(t)抽样可得离散正弦序列x [k ])π2sin()(][ssk f f t x k x kT t === 在下面的实验中,抽样频率f s =8kHz 。
(1)对频率为2kHz, 2.2 kHz, 2.4 kHz 和 2.6 kHz 正弦信号抽样1 秒钟,利用MATLAB 函数 sound(x, fs)播放这四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仿真程序 (1) f0=2000; t=0:0.0001:1; x=sin(2*pi*f0*t); sound(x,8000) f0=2000; fs=8000; k=0:1:8000;x1=sin(2*pi*f0*k/fs) sound(x1,8000) (2) f0=2200; t=0:0.0001:1; x=sin(2*pi*f0*t); sound(x,8000) f0=2200; fs=8000; k=0:1:8000;x1=sin(2*pi*f0*k/fs) sound(x1,8000) (3) f0=2400; t=0:0.0001:1; x=sin(2*pi*f0*t); sound(x,8000) f0=2400; fs=8000; k=0:1:8000;x1=sin(2*pi*f0*k/fs) sound(x1,8000) (4)f0=2600;t=0:0.0001:1;x=sin(2*pi*f0*t);sound(x,8000)f0=2600;fs=8000;k=0:1:8000;x1=sin(2*pi*f0*k/fs)sound(x1,8000)仿真结果这组信号的音调逐渐升高。
(2)对频率为7.2 kHz, 7.4 kHz, 7.6 kHz和7.8 kHz正弦信号抽样1 秒钟,利用MATLAB函数sound(x, fs)播放这四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仿真程序(1)f0=7200;t=0:0.0001:1;x=sin(2*pi*f0*t);sound(x,8000)f0=7200;fs=8000;k=0:1:8000;x1=sin(2*pi*f0*k/fs)sound(x1,8000)(2)f0=7400;t=0:0.0001:1;x=sin(2*pi*f0*t);sound(x,8000)f0=7400;fs=8000;k=0:1:8000;x1=sin(2*pi*f0*k/fs)sound(x1,8000)(3)f0=7600;t=0:0.0001:1;x=sin(2*pi*f0*t);sound(x,8000)f0=7600;fs=8000;k=0:1:8000;x1=sin(2*pi*f0*k/fs)sound(x1,8000) (4)f0=7800; t=0:0.0001:1; x=sin(2*pi*f0*t); sound(x,8000) f0=7800; fs=8000; k=0:1:8000;x1=sin(2*pi*f0*k/fs) sound(x1,8000)仿真结果这组信号的声调逐渐降低。
(3)比较(1)和(2)的实验结果,解释所出现的现象。
幅度调制和连续信号的Fourier 变换 本题研究莫尔斯码的幅度调制与解调。
本题中信号的形式为)π2sin()()π2sin()()π2cos()()(132211t f t m t f t m t f t m t x ++=1)其中信号x (t )由文件ctftmod.mat 定义,可用命令Load ctftmod 将文件ctftmod.mat 定义的变量装入系统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