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密度的知识应用

合集下载

6.4 密度的应用【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物理

6.4  密度的应用【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物理

一般的产品包装用密度较小的材料还是用密度大的材料?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机床底座需要十分坚固可靠,则制作它的材料
要密度大的还是密度小的?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不饱满的种子


饱满的种子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
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
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

35
.
5
cm

40
cm
8.9g/cm3
空心部分体积 = V球- V铜
= 40cm3 -35.5 cm3
= 4.5 cm3
知识点三 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方法2:质量比较法
(1)假设这个铜球为实心,则:
实 铜
m实 8.9g/cm3 40cm3 356g 316g
m实

(2) V铜
知识点二 利用密度求体积
知识点二 利用密度求体积
知识点二 利用密度求体积
例2 如图所示的是一款白钢水龙头,它的质量为237g,请你
通过计算求出(ρ钢=7.9×103kg/m3,ρ铜=8.9×103kg/m3):
(1)生产这样的水龙头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钢?
m钢
0.237kg
-5 3
V钢 =
=
=3

知识点一 利用密度求质量
知识点一 利用密度求质量
解:
知识点一 利用密度求质量
例1
从冰箱中取出一个体积是500 cm3的冰块,放
在室外的阳光下熔化,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
质量是多少?(已知冰的密度为0.9 g/cm3 。)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6.4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苏科版

第六章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2.会利用刻度知识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3.会用公式V m =ρ 、m =ρv 、V=ρm 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探学】1.由公式Vm =ρ可知,m= ,v= ; 1t= kg= g = mg ;1cm 3= m 3,1dm 3= m 3;1mL (cm 3)= L (dm 3)= m 3。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例1 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52kg ,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65×10-3m 3,求:(1)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2)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已知ρ铅=11.3×103kg/m 3)例2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砌成。

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岩,长14.7m、宽2.9m,厚1.0m,它的质量约为多少吨?(花岗岩的密度为2.8×103kg/m3)例3. 体积为1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是多少?。

(ρ水=1.0×103kg/m3, ρ冰=0.8×103kg/m3)例4 某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

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ρ矿泉水=1.0×103kg/m3, ρ酱油=1.1×103kg/m3)(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为多少毫升?(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时至少能装多少毫升的酱油?例5 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6t,求:(ρ泥沙=2.4×103kg/m3)(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总结提学】1.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时,首先通过实验测出样品的,再与对比,从而大致判断出物质的种类。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 课前预习题单

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物理 第4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 课前预习题单

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2课时
【预习速填】
1.如图5-4-3所示奖牌,冠军奖牌是银质镀金,亚军奖牌是银质,第三名奖牌为铜质,三种奖牌各部分的体积、形状完全相同,那么三种奖牌中的金属质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若银牌中银的质量约为160 g,则铜牌中铜的质量大约是g。

(ρ金=19.3×103 kg/m3,ρ银=10.5×103 kg/m3,ρ铜=8.9×103 kg/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自我检测】
1.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2.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A.称得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
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预习速填】
1.金牌、银牌、铜牌 135.6
【自我检测】
1.C
2.C。

北大绿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优秀教学案例:第6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北大绿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优秀教学案例:第6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引导学生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3.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如密度的测量、密度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亮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如在讨论密度的影响因素时,学生可以举例说明不同物质密度的一般规律。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但是,如果两物体是不规则形状,
一个是银块,一个是铝块
如何进行区分?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计算原理:
ρ = m/V
需要的物理量
质量 m ;体积 V
需要的测量工具
质量:天平 ; 体积:?????
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
量筒 以及使用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什么是量筒?
密度知识的应用
关于密度

定义: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公式: 密度 = 质量/体积

ρ = m/V
单位:国际单位: g/cm3 常用单位: kg/m3 .

单位换算: 1 g/cm3 = 1000 kg/m3

水= 1000 kg/m3
物理意义: 体积为1m3的水,其质量为1000kg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质量、体积 无 关
①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用量筒测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④计算物体的密度
在第三步中,转移液体时会出现残留极少液体在烧杯中的情况,
这会导致测量的体积V偏小,计算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大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测量液体的密度
计算原理:
(1)使用量筒时,将量筒放在 水平台面上
(2)往量筒内倒入液体,测量量筒内液体的
体积
(3)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 凹面底部
相平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80


70
60
哪一个是对的?
视线应与液体凹面底部相平
密度知识的相关应用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个物体的密度越大,它就越重。

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密度的定义密度(ρ)可以用下式来表示:ρ = m/V其中,ρ是密度,m是物质的质量,V是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其性质之一。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比较大,而气体的密度通常比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会沉在水里,而气体会浮在水上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比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木材的密度通常小于水,所以木头会浮在水上。

相反,铁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会沉在水里。

密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天平来实现。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可以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位移量来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用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出其密度。

应用密度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和科学领域。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知道不同材料的密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

在天文学中,密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星球和恒星的性质。

在医学领域,密度可以用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

总结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密度,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

密度的理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物理密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密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密度的知识点总结
一、密度的概念
密度是物质质量与占有的体积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密度=质量/体积
或ρ=/
单位是克/立方厘米(/3)或千克/立方米(/3)
二、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1. 称量物质质量。

2. 测量或计算物质的体积。

对于固体体积直接测量,对于气体和液体可以使用容器测得。

3. 将质量除以体积即为密度ρ。

三、不同物质的密度大小
1. 密度最大的物质:锂的密度是0.534/3。

2. 密度最小的物质:氦气的密度是0.0000178/3。

3. 水的密度是1/3。

4. 金属类物质的密度大致在5-20/3之间。

5. 气体类物质的密度小于1/3。

6. 有机物类物质的密度约为0.8-1.5/3。

四、密度应用
1. 鉴别不同物质。

2. 计算物质体积。

3. 浮力计算。

4. 浓度计算。

5. 金属探测等。

以上就是物理密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希望对您理解和学习密度知识有帮助。

第六章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第六章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学会使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初步掌握利用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预习探学】1.阅读《密度知识的应用》这一节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其单位通常是,符号为,1mL= cm3。

(2)观察右图的量筒:最大测量值为mL,分度值为 mL。

(3)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上。

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

(4)仔细观察P12图6-9(b),说一说:如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计算得出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为。

2.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一)测量物质的密度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密度各不相同,应该怎样测量呢?2.设计测量方案:(1)要测量物质的密度依据的原理是什么?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对于固体(形状规则、形状不规则)、液体,需要测的物理量分别如何进行测量?分别需要哪些测量工具?交流:【预习探学】中第1(1)、(2)、(3)、(4)小题。

思考: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时,量筒中要放入适量的水,你认为适量的水的要求是:;。

(3)测量物质密度的合理步骤通常是先测什么物理量?后测什么物理量?(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形状规则的固体(如金属块)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如金属块)液体(如盐水)3.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4.交流评估:实验中哪些环节容易形成测量误差,如何减小误差?【总结提学】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其单位通常是,符号为,1mL= cm3。

2.使用量筒时,应将其放在上。

读数时,视线应与相平。

3.测量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步骤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计算得出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为。

4.测量物质的密度所依据的原理是,所需的测量器材是和;测量的合理步骤通常是先测,后测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第六章第四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1课时)课后作业班级姓名一.必做题:1.如图所示的量筒,其量程是mL,分度值是mL. 三名同学在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同学读数正确,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mL.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B.计算石块的密度.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根金箍棒的大小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用来除妖魔时,
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1/20,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 是金属锇,密度是22.5×103 kg/m3,地球上能找到做成此时的
金箍棒的物质吗?
答案 (1)金箍棒的质量 m=13 500 斤=6 750 kg, m 6 750 kg 金箍棒的密度ρ= V = 0.86 m3 =7.85×103 kg/m3,它可能 是铁制成的。 (2)此时金箍棒的体积 V'= 1 V=0.043 m3,质量不变,此 20
【教师总结】(1)判断物体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有三种:比较密 度法、比较体积法和比较质量法。
(2)进行计算时必须像例题那样,先写出公式,再代入数据,在
数据后写明单位,必须有必要的文字叙述。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谈谈自己学习的收获与体会
。 四、检测反馈
1.体积为100 cm3的水凝固成பைடு நூலகம்后,冰的体积(
【学生讨论】水的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系,大部分物质遵从“热胀
冷缩”的规律,而有些物质则遵从“热缩冷胀”的规律。水在4 ℃
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 3.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师提问】两块外形完全相同的正方体,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
材料制成的吗 【学生回答】(1)把它们锯开看看,就知道是什么材料了。 (2)测出它们的密度,可以判断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3)请科学家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 【教师总结】在我们现有的条件下,最可行的办法就是测出它们 的密度,根据密度来鉴别是哪种物质制成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掌握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
法及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格式。 【教师提问】如果知道了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能不能判 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学生回答】(1)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与组成该物体的物 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该种物质的密度,就 空心的,如果两个密度相等,就是实心的。 (2)可以假设物体是实心的,计算出实心物体的这种物质的质 量,与物体的质量进行比较,也可得出结论。 (3)可以假设物体是实心的,计算出已知质量的这些物质的体 积,与物体的体积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 心的。
3.两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铁球和铝球,下列情况中,
不可能的是( ) B.铝球是空心的 D.两球均不是空心的
A.铁球是空心的 C.两球均是空心的
答案 D
4.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 魔的如意金箍棒本来是东海中的一根“定海神针”。书中写道 “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细,有13 500斤”。其体积用国际单 位表示大约是0.86 m3。(1斤=0.5 kg)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是多大;可能是用地球上的什 么金属制成的?
m 6 750 kg 时金箍棒的密度ρ=V'=0.043 m3=157×103 kg/m3,因 157×103 kg/m3>22.5×103 kg/m3,故地球上没有此种物质。
第 4 节 密度的知识应用
鉴别种子的质量 密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密度与材料 度 密度与物质的纯度 与 社 物体的热胀冷缩与风的形成 密度与温度 会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生 根据密度鉴别物质 活 密度与物质鉴别 判断物体空心还是实心
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不同密度的材料,制造不同的器物。 ④鉴别物质的种类以及其纯度或浓度,也经常利用密度的知识。 【教师总结】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1)风的形成 【学生观察】挂图龙卷风。
【学生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点拨】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 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因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风能是可供人 类利用的能源之一。 (2)水的反常膨胀 (3)水结冰体积变化
第4节
密度的知识应用
知识与技能 1.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 的物理现象 。
2.了解物质的密度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
3.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 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
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 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影像资料: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含有风车工作的
场景);龙卷风的发生片断。
一、新课导入 播放风车王国——荷兰风光片断和龙卷风发生的片断,组织学 生认真观看风车工作场景和龙卷风的危害。风车为什么能转动 ?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新课教学 1.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学生思考】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 【教师点拨】①人们利用风力区分饱满的种子与瘪粒,就是 利用了密度的知识。②在生产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 合适的材料、制造飞机以及航天器时,选用高强度、低密度的 合金材料。
A.大于100 cm3 C.仍是100 cm3 答案 A B.小于100 cm3 D.无法判断
)
2.现有几堆稻谷,要比较它们的质量好坏(这里所谓“质量好” 指稻谷中空瘪的种子粒数较少,饱满的种子较多),下列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
)
A.体积相同,比较质量 B.质量相同,比较体积 C.比较一定颗粒数的质量 D.比较颗粒的大小 答案 D
【学生思考】水结冰后,它的体积会有什么变化? 【教师提示】水的密度是 1.0×103 kg/m3,冰的密度是 0.9×103kg/m3。 9 【学生回答】1 kg 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为原来的 ,体 10 10 积变为原来的 9 倍。 【教师举例】用水做冷却液的汽车,在寒冷的冬天,要把散 热器中的水放掉,防止水结冰而冻坏机器。北方的冬天,露在外 面的自来水管要用东西包起来,否则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 备的损坏。 【教师举例】在严寒的冬天,河面结冰封冻了,但较深河底 的水却保持 4 ℃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