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慎文化”刍议
教师许慎文化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位伟大的文化传承者——许慎先生及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许慎,一个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许慎的世界,感受他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一、许慎简介许慎,字叔重,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
许慎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尤其对《说文解字》的编纂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汉字字典,对后世汉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许慎的文化贡献1. 编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字字典。
许慎在编纂这部字典时,广泛搜集了当时的汉字资料,对每个字的读音、意义、形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这部字典不仅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汉字知识,而且为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2. 传播儒家文化许慎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儒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所著的《五经正义》对《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3. 重视文化传承许慎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他提倡“古文经学”,主张恢复古代文化的真谛。
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文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许慎文化的影响1. 对汉字学的影响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汉字学的重要里程碑,对后世汉字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历代学者纷纷借鉴《说文解字》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汉字学的发展。
2.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许慎一生致力于文化传承,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无数学者、文人墨客受到许慎文化思想的熏陶,为我国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对社会的影响许慎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汉字学和儒家文化领域,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说文解字》为我国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他的儒家文化思想为我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提供了精神支柱。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说文解字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部语言文字学著作,作者为东汉时期的许慎。
该
书系统地讲解了我国古代文字的构造、义理、用法和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发展汉字
文化和研究文字学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从《说文解字序》中探讨许慎的语言文
字观。
一、思想方法
许慎的思想方法是具有独特性的,他不仅注重文学自然,更加注重自然文学。
他强调“音、义相生”,“礼乐之用由言”等思想,认为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与自然、社会、宗教、风俗习惯等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他也注重从自然现象、动植物的特性、人体
结构等各个角度来挖掘字义,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的本质。
二、关于汉字
许慎认为汉字是“天造之书”,即人们通过长期的使用和演化,创造出一种与自然融
为一体、富有韵味和内涵的文字,从而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他强调汉字具
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个字都具备唯一的义理和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汉字文化。
三、关于语言
许慎重视语言的规范性和精准性,认为语言是传递人类思想的工具,必须严格掌握语法、词汇等基本知识,才能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力。
他主张语言应该“古而简”,即
要借助古代经典作品和古代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语言的表达更加优美、简练,突显语
言的本质和魅力。
四、关于文字修养
总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是与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体系密切相关的,它体现了中
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学术和文化价值。
同时,许慎的语言文字观也为我们
认识现代汉字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摘要】许慎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的重要代表之一,《说文解字》是他所著的重要著作。
本文通过分析许慎对语言文字的重视和《说文解字》对他的影响,探讨了他对文字的系统性认识、象形化解释和历史意义。
还介绍了《说文解字》的编写背景和在语言文字学史上的地位。
在总结了许慎对语言文字的贡献,以及《说文解字》对后世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许慎的语言文字观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深刻了解许慎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以及《说文解字》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关键词】许慎、语言文字、《说文解字序》、重视、影响、系统性认识、象形化解释、历史意义、编写背景、语言文字学史、贡献、启示、后世影响1. 引言1.1 许慎对语言文字的重视许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说文解字》中展现出对语言文字的极大重视。
在许慎看来,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交流思想和传承文化的工具。
他致力于研究文字的起源、演变和含义,希望通过解字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许慎认为文字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一种符号系统,可以反映人类思维和社会生活的特点。
他的语言文字观强调文字的内在联系和象征意义,认为文字是一种表达世界和思想的艺术,需要深入挖掘和理解。
许慎对语言文字的重视体现在他对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细致研究中。
他追求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注重文字的形、音、义的统一性,力求揭示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沿革。
在《说文解字》中,许慎系统地整理了当时的文字形态、意义和用法,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字形解释和观点,为后世文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语言文字观影响深远,对后世文字学、词学和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慎的《说文解字》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学著作,展现了他对语言文字的无比热爱和敬畏之情。
1.2 《说文解字》对许慎的影响《说文解字》对许慎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作为中国最早的字书之一,《说文解字》以其严谨的方法论和广泛的收集资料,对后世的文字研究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承民族精神 宏扬许慎文化

大力弘扬许慎文化致力传承民族精神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大力弘扬许慎文化致力传承民族精神》(田:)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我们美丽富饶的家乡,人杰地灵的漯河,诞生了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的旗帜人物——许慎。
(杨:)他8岁入学馆,13岁攻读《春秋》,五经及诸子百家,18岁就应试中选,“白天理政务,夜里诵诗书”,钻研文字,习练书法,32岁开始撰写《说文解字》,学术水平居汉文化泰斗。
(田:)辛勤数十年完成的《说文解字》共收字9353个,总结出汉字的创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阐明了汉字的形、音、义,是千古未有的伟大创举,是我国的传世珍宝,为汉字的统一和规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他的高尚道德品质,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出众的才华,他不朽的历史功绩,被历代人奉为中华民族的“文宗字祖”,中国“字圣”,这位世界第一部大字典的作者,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奠基人,将光耀千秋。
(田:)辉煌的传统历史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是精神支柱,对一个城市而言,是活力和灵魂,是标志和旗帜,许慎文化就是漯河的活力和灵魂,就是漯河的标志和旗帜。
(合:)我们为自己是漯河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杨:)许慎是中国文字学不祧之祖,《说文解字》是文字学不刊之典。
许慎以自己创造性的实绩和21年艰苦的劳动使得漯河这块土地被他的智慧照亮,也使得中国在世界民族字苑中得以辉煌。
(田:)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不少地方,不少人存在着对我们老祖宗不尊敬的地方,不仅不认真书写汉字,大街小巷挂牌刻字的地方时不时出现的错别字,甚至有时自己还胡编乱造汉字,我们身为字圣故里的炎黄子孙,难道不汗颜吗?!(杨:)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字圣”许慎故里的学生,在全世界汉语热的今天,要以许慎的精神认真钻研、学习汉字、规范用语、努力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田:)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汉语正在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我们作为“字圣”故里的后人,有义务,有责任珍惜呵护许慎文化,大力宣传,开发利用许慎文化。
从“六书说”与“文字二分说”论许慎的文字学思想

从“六书说”与“文字二分说”论许慎的文字学思想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说”及“文字二分说”有较详细的论述。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观念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二者本身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都蕴含了许慎的主要文字学思想。
正确认识许慎的文字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许慎与《说文解字》及其取得的成就。
标签:许慎六书说文字二分说一、“六书说”与“文字二分说”溯源(一)六书说“六书说”是汉代人对古代汉字结构的归纳与总结。
“六书”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尽管有了“六书”这一名称,但其内涵的丰富及核心理论地位的确立得益于汉代学者对汉字认识的提高与总结,他们将“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结构的六项基本方法,以班固、郑众、许慎为代表,史称六书“三家说”。
班固《汉书·艺文志第十》:“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在《周礼·地官·保氏》注中对六书的阐述在次序与名称上则稍异于班固:“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较详细地对六书进行了说明并举例,见于《说文解字·叙》(《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六书说”提出之后,人们对其争议颇多。
今天我们所言“六书”一般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二)文字二分说许慎是第一个把汉字划分为“文”和“字”,并精辟地阐明二者关系的学者。
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刍议

神州文化钟州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刍议朱菲辉漯河市许慎文化园管理处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统筹好 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 合理适度利用,这就为新形势下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文物事业改 革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因此,漯河许慎文化园的保护 与开发势在必行。
关键词:漯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开发许慎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是中国文 字学的开山鼻祖。
许慎文化园是依托许慎墓兴建而成的文化景 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 物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就为新 形势下漯河市许慎文化园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 方向。
一、 潔河市许慎文化园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许慎文化园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已经成为漯河旅游 业的一张名片。
2005年起,许慎文化园已经举办了三届许慎文 化国际研讨会。
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前提下,许 慎文化园已经非常有效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自身价值,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继承和发展,探 索出了一条符合科学发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二、 潔河市许慎文化园的历代保护与开发1. 清代的保护许慎文化园的建设依托许慎墓,许慎文化园的保护工作始 于对许慎墓的保护。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8年),郾城知 县温德裕最早在墓前立“汉孝廉许公之墓”碑(东汉时期许慎 曾被举为孝廉)。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郾城知县王凤森在墓 东侧立“许夫子从祀文庙碑记”碑(清代光绪皇帝下旨,把许 慎的牌位移入孔庙)。
这两通碑为后代许慎文化园的兴建、保 护和利用奠定了基石。
2. 80年代以后的保护与开发1982年,河南大学于安澜教授在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年会上 倡议在河南召开一次有关许慎的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通报了 许慎墓地在河南省郾城县(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
1985年这 次学术研讨会在开封市召开,会后专家学者们专门去郾城拜谒 了许慎墓。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从《说文解字序》看许慎的语言文字观《说文解字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字典之一,由汉代学者许慎编写。
这部字典的序言是许慎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本文从《说文解字序》的阐释中,来探讨许慎的语言文字观。
首先,许慎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让人类感知和表达世界的工具,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他说:“语之为能,莫大于是。
言之为器,莫利于此。
”语言能够传达人类的思想和感受,是人类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字则是记录和传承这种语言的工具,具有长期保留和传播价值。
其次,许慎还认为语言文字是一种与自然相连的存在,其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密不可分。
他说:“望气以存,考古以尽,夫今之谓文者,言之所以为文,文之所以存者也。
天地草木、鸟兽虫鱼,莫不以其类相从也。
夫语化则人道也,故爱相从,而言之所以为文,始于望物状理。
”许慎认为,文字的演变是自然进化的产物,随着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许慎还强调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规律性。
他认为,文字不仅代表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体验,还反映了它的规范性和内在逻辑结构。
他说:“文之所以为文,有间而已。
夫间者,规矩之中也。
水火不容,义义相与,各守其分而不相侵也。
今文之起,亦有规矩也。
”他认为,只有遵循文字规范,才能真正理解和表达其内在意义和隐喻。
最后,许慎还关注了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文字的功用是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世界,更好地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和文化发展。
他说:“文之所以为文,欲成其功。
为善则善矣。
”只有在正确使用和发挥文字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其价值。
许慎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路径探析

许慎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路径探析【摘要】本文探讨了许慎文化如何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路径。
首先分析了许慎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然后探讨了许慎文化与思政教学的融合。
在具体路径探析中,提出了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等方法。
结论部分指出许慎文化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许慎文化,从而促进思政教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关键词:许慎文化、思政教学、内涵、融合、传统文化、文化自信、道德修养、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许慎,字号广文,西汉时期著名学者,他所编撰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字书之一,被誉为“文字宝库”。
许慎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文字学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思想家。
其著作《说文解字》不仅在文字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校本课程领域,如何将许慎文化融入到教学当中,成为了教育者需要面对的挑战。
通过对许慎文化内涵和特点的深入挖掘,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寻求许慎文化与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将围绕许慎文化融入思政教学展开探索,明确其研究背景及意义,旨在借助许慎文化的力量,探索一条符合时代特点的思政教学新路径。
1.2 研究意义研究许慎文化融入思政教学的具体路径探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许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规范。
通过研究许慎文化与思政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提供具体路径和方法。
许慎文化融入思政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强化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面对世界和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慎文化”刍议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升温,有些学者明确提出了“许慎文化”的概念。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倡导和宣传,“许慎文化”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许慎文化”的核心是许慎精神,即求真务本、兼容并包、发展创新的学术精神;“许慎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是汉字学和汉字文化研究。
许慎通过《说文解字》为中华经典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支配中国人思想的五经有重要贡献。
在当代中华文化建设上,“许慎文化”仍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许慎;许慎文化;汉字学;中华文化中国文字学会和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于2005年和2010年在河南漯河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
两次会议都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就“许慎文化”与《说文解字》进行学术研讨。
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倡导和宣传,“许慎文化”成为河南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河南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教授提出“许慎文化”概念并大力倡导中原家乡进行许慎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后,也有部分学者加以响应并撰写了有关文章①。
关于如何理解“许慎文化”的内涵、如何利用“许慎文化”强化河南文化建设乃至中华文化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文拟就上述两方面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并加以简单论述。
一、“许慎文化”的提出许慎用数十年心血完成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不仅在汉字学史上为奠基之作,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说文》自产生以后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历朝历代研治《说文》者大有人在。
至有清一代,更是大家层出,学者们对《说文》的推崇更是达到顶峰。
“家有洨长之书,人习《说文》之学”②,《说文》获得了崇高的地位。
历代注疏之学,多得益于《说文》,历代工具书大抵是直接或间接祖述《说文》。
今天,《说文》仍是我们认识汉字、分析形义关系所必需借助的工具书,也是我们弄懂其他古代文献的锁钥与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核心地位是无可争议的。
正是由于《说文》的重要地位,后来形成了所谓的“《说文》学”或称“许学”。
在大力建设先进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河南文字学会会长王蕴智教授明确提出“许慎文化”的概念。
这与近年来学术界重视《说文》研究、重视《说文》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密切相关。
1985年,在河南大学教授、中国训诂学会顾问于安澜先生的倡议下,中国训诂学会在河南大学和许慎故乡漯河市郾城县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纪念许慎学术研讨会,同时建立了许慎纪念馆,修葺了许慎墓、许南阁祠,扩建了许慎陵园。
王蕴智教授参与了纪念许慎的各种学术活动,并撰写了一些论著,逐渐将“许慎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提出来。
③2005年和2010年在漯河召开的两次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以及学者们的相关论著标志着“许慎文化”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可和重视。
二、“许慎文化”的内涵2005年7月初,王蕴智教授在《许慎的历史贡献和许慎文化资源的开发》一文中提出许慎文化的内涵“包括了许慎精神和《说文》学两方面。
这个界说还可以广义一点来理解,即‘许慎文化’当是指华夏同胞热爱汉字、学习研治汉字的传统人文精神以及由许慎所发凡、创立的汉字学”。
此后,河南文字学会也发出过“关于进一步弘扬许慎精神、促进许慎文化资源开发的倡议”。
河南漯河利用许慎和许慎文化的宣传作用,进行了较多的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设施的建设。
不过,大家对于许慎文化的内涵并未再进行深入探讨。
在2010年10月的第二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专门举行了“许慎与中华文化”名家访谈活动。
访谈专家包括中国文字学会会长黄德宽教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台湾大学叶国良教授、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古胜隆一教授等。
学者们就许慎文化的内涵、许慎作为经学家和文字学家的关系、许慎文化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以及许慎文化在“汉语热”中起到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者们大多认为许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文化、经学成就和许慎精神。
④我们认为许慎文化的最高层面是许慎精神,呈现出来的是汉字学、汉字文化以及经学贡献。
(一)许慎精神的本质是求真务本、兼容并包、发展创新的学术精神许慎在东汉时期的今古文之争中,不满对于一部经书的随意解释,而要从本源上来清理文字,从而为正确释读经书打下基础。
汉代很多学者对经学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都希望凭自己的学说走上仕途。
许慎和他们不同,他用20多年写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做学问,并且表现出求真求善的研究精神。
他身上具有近现代学术的很多精神,比如善于归纳和分析。
《说文》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与许慎写作的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许慎不满当时今文学者根据隶书随意解释经典的做法:“诸生竞说字解经谊,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⑤他自己的研究都是“信而有征”,“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⑥。
许慎之子许冲在《进说文解字表》中也说,其父秉承了“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的问学传统,而这一传统恰恰是我们古已有之又经过许慎发扬光大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用这种基本精神来研治学问,就能做到求真务实的考辨。
许慎正是具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写出下面这一段实实在在的话:叙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说凡十三万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⑦没有一种认真的求学态度,不可能写出这5个非常精确的数字。
用这种精神来治学就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在许慎时代,有不少学者具有这样的求实精神,在做扎扎实实的学问,所以汉代学术被称为汉学,后世又称之为朴学。
朴学在中国学术史上影响深远,一直到现代还有大批的追随者。
兼容并包是说许慎在写作《说文》过程中,能兼采众长、吸收各家说法,按照许慎的话说就是“博采通人”。
通人是当时有学识的儒家学者。
许慎本人虽然是古文学家,但是他兼通古今文之学。
根据许冲《进说文解字表》等史料看,许慎少年所学很可能是今文经学,到了洛阳之后,师事贾逵,又改治古文经学。
在古今文学派的斗争中,许慎善于客观评判是非,兼取两家之长。
根据清人陈寿祺辑录的《五经异义》记载,其中既有“古尚书说”,又有“今尚书欧阳夏侯说”,既有毛诗说,也有鲁、齐、韩三家诗说;既有“古春秋左氏说”,又有今春秋公羊说……另外的经书说解也都是今文和古文说解并存。
《说文》一书中,直接指明引经的地方有20余处,群书及通人之说有40多种,方言土语40多种。
许慎真正做到了好学深思,博学多闻,在创作《说文》中既能坚守师承,又不墨守成规。
这样才能凭借自己的深厚功力,又兼采众长,发现汉字构形的规律和系统,在汉语言文字的研究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发展创新是指许慎能在博采通人的基础上,发挥可贵的科学独创精神,写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
许慎之前的类似著作都是童蒙识字课本一类的材料,如《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等,这些著作是没法和《说文》相比的。
北齐的颜之推曾经给予《说文》以高度评价:大抵服其为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
⑧段玉裁也称赞说: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若网在纲,如裘挈领,讨源以纳流,执要以说详,与《史籀篇》、《仓颉篇》、《凡将篇》乱杂无章之体例不可以道里计。
⑨许慎通过对小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提炼出540部,阐明了六书体例并用其分析9353个小篆。
许慎创立了汉字部首,提出了六书条例并以之揭示了汉字内在的系统性,编写了第一部汉字字典,体悟到汉字表意性质并进行汉字形义关系阐释——他的很多工作都具有开创性。
正因为《说文》的博大精深,所以自从公元121年产生以来它就在学术界发挥着广泛而持续的影响,成为解释经典的钤键,规范正字的标准,分析六书的依据,编写字典的示范,考据文字的阶梯,研究古韵的资粮。
其影响早已经超越语言文字本身,而遍及整个知识界。
这都是许慎具有创新精神并以之来创作《说文》的结果。
(二)“许慎文化”内涵的核心是汉字学和汉字文化研究在第二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的“名家访谈”中,黄德宽先生明确提出许慎文化就是汉字文化,香港大学单周尧教授指出许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文化。
日本学者古胜隆一教授说:“我认为许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学。
汉字学不仅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特别是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许多国家,至今都保持着学习和使用汉字的传统。
汉字本身比较难认,但许慎通过《说文解字》,为国外学者打通了一个学习、认识、理解汉字的管道。
”⑩黄德宽教授提到许慎对文字学最重要的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许慎的文字学思想具有现代科学意识;二是《说文》保留了当时的很多文字数据,是后人研究古文字的桥梁;三是对中国人传播汉字和汉字文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这些说法都是中肯的。
从文字学的角度看,《说文》是一部奠基之作。
其在文字学上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保留了经过人为规整同时体现原始构形意图的小篆系统,开创了遵循形义统一原则进行构形分析的基本体例,充分认识并分析了汉字的构形系统性。
《说文》小篆字系在整个汉字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它是汉字从古文字阶段到今文字阶段的桥梁和纽带。
“汉字的一切规律全部体现在小篆形体之中,这是自绘画文字进而为甲文金文以后的最后阶段,它总结了汉字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结构的全部精神。
”因此,在近代以前,整个的汉字学史基本上都是围绕《说文》进行的,《说文》学甚至成为文字学的代称。
《说文》小篆研究一直长盛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说文》研究有了很大进展。
《说文》研究始终是文字学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对于这样的一部经典性著作,我们不应该像当代有些学者那样,因为其存在个别的局部的不足就加以贬斥,那种做法是不合乎学术事实的。
从汉字文化的角度看,《说文》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这与许慎对经学的研究和贡献是分不开的。
清华大学的彭林教授说:所谓的许慎文化就是通过准确地解释文字来揭示经典的意义。
中国的学术是经、史、子、集,它们是并列的关系,同等重要。
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一个人的生活理念,需要一套理论的表述,而这些东西都在经典里面,即中国的核心文化五经。
……许慎开辟了一条揭示经典的途径。
许慎认为,只有先把每一个字的字义理解准确,才能对经义有个准确的把握。
许慎从研究文字入手,以文字解释经学,以经学解释文字。
从这个意义上讲,许慎树立了中国人研究中国学典范,创立了通过文字学研究经学的一种范式。
他认为许慎是为了研究经学而研究文字,研究文字是其研究经学的工具,因此许慎对中华文化的最终贡献应该定位在经学方面。
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叶国良教授也认为《说文》本身就是一部经学著作,不能只从文字学的角度来看待它。
关于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曾经提到,《说文》这部书其实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说字、解经、谈文化。
如果不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说文》,那么对《说文》的理解将是不全面的。
比如《说文》对“王”字的解释:王,天下所归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