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许慎文化园作文

合集下载

游许慎文化园

游许慎文化园

游许慎文化园作者:张毅来源:《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14年第25期早就听说市郊的许慎文化园充满了古代文化的气息,今天,终于有幸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许慎文化园。

下午,阳光明媚,我和老师、同学们坐上了直达许慎文化园的公交车。

在车上,老师对我们说:“许慎是东汉时期出生的,是一位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

”老师的一番简单介绍,让我们对许慎这位历史名人有了初步的了解。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许慎文化园。

刚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

稍作休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许慎文化广场。

我放眼观望了屹立在广场的六个大柱子,老师对我们说:“这就是汉字造字的六种方法,是许慎总结出来的。

”看着看着,我不禁对许慎充满了敬仰之情。

怀着对许慎的敬仰,我们和老师一起步入文化园,开始对许慎做更多的了解。

进入许慎文化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有五百多米的汉字大道。

汉字大道是用大理石铺成的,在参观的时候,我看到了上面刻的甲骨文、隶书、行书、楷书等字体。

走在汉字大道边,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长河中哗哗的流水声。

跟着老师的脚步,我们又来到了字圣殿。

首先,我们看到了许慎的塑像,不禁对许慎投以崇高的敬意。

我还看到了四壁的文字,突然,我发现上面的文字没有标点符号,赶紧问老师,老师说:“古代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绕过许慎墓就是蟾桂山,当我爬上蟾桂山的时候,眺望许慎文化园,看到了许多绿色的柏树和一望无际的麦田,多么美啊!游览完了许慎文化园,我对许慎更加充满了敬意。

这次游览,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点评这篇游记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清晰地写出了游览许慎文化园的过程。

同时写出了观感,表达了对许慎这位文化名人的敬仰之情。

文中穿插对许慎的介绍、对古代文字没有标点的解释等,使内容更为丰富,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知识。

(魏得强)。

漫步许慎文化公园

漫步许慎文化公园

间 ,他 于政 事之暇 ,仍 坚持著书 。彼 时 ,濠城 霸王 城西侧 约2 0 0 米处 ,有

高塬 ,隔护城河相望 ,其 地傍河临
水 ,风光秀 丽 ,十分清静 ,很为许慎 喜 爱。他常 常驾- D r 扁舟 ,到该 处放 松 身 心 。 后来 ,在 那 儿建 了几 间 房
许 慎 文化 公 园
许 慎何许 人也?东汉 时的经济学 家和 文 字 学 家 。 人们 都 口 他 “ 许 浚
许慎所著 《 说 文 解字 》是 我 国
第 一部 以 “ 六 书 ”理 论 系 统分 析 字 形 、 解 释 字 义 的 字 典 ,是 我 国 汉
长 ”。何 以命 名, 7因为他 曾在汶县做 过县 长。这个汶 县 ,恐怕很少 为今人
舍, 《 说文解字 》的不少篇章都 是在
那 里 撰 写 的 。 因 此 ,后 人 把 这 里 称 为
“ 许 慎著 书台 ” ,当地人又称 “ 许家 大楼 ”。 1 9 5 6 年 ,沱 河疏 浚 改道 时 被切去 多半 ,曾出土大量 的古石器、
动物化石和许 多有价值 的文物。岁月 沧桑 ,风 雨侵 袭 ,当年 的 “ 许慎 著书
台 ”,痕迹 荒芜 ,只 留下无畏的荒草 莽莽苍苍 ,不经意 间低头 ,仍能捡到 汉代 的断砖 、碎瓦 、残 陶。这些 旧物 见证着古 迹的历史 ,眼前不 由; - 9 - 现 出 许慎 身着 汉 服 ,手 持 经 卷 的模 样 , 夕阳西下 ,他 正站在著 书台捻须苦思
许慎任 、 交长时修建 的许桥 ,经过 清代 大翻修 ,现为单拱 石桥 ,桥面铺 以石板 ,两侧 以大石 为栏 ,整个造型 古朴 大方。如今 ,我们 也只能在桥 身 雕 刻的 “ 五子 ” “ 六周”等棋盘轮 廓 上寻找昔 日许慎 留下的美丽传说 了。 许 慎 像 的后 面 ,是 一 大 片 广 阔 的水 域 ,占地3 l 万 平方 米 的公 园 。 除陆地 外 ,有7 0 0 多亩盈 盈碧 水 ,由 桥 明月夜 ,玉 人何 处教吹箫 ”还要美

漯河人去许慎墓文化作文

漯河人去许慎墓文化作文

漯河人去许慎墓文化作文
咱漯河人,要是没去看过许慎墓,那可就像守着宝藏却不知道珍惜一样。

那天,我就专门去了趟许慎墓。

我一路走着,心里就琢磨着,这许慎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

到了地方,远远就瞧见那墓静静地在那儿,就像一个沉默的智者,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带着一种古老的气息。

我在墓前站着,就像在跟许慎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对他说:“许慎老爷子,您可真是造福后代啊。

咱漯河人都因为您感到特别骄傲呢。

”周围也有一些游客,有个小朋友好奇地问他爸爸:“这个爷爷是谁呀?为什么这么多人来看他?”他爸爸就耐心地解释说:“这可是很厉害的许慎爷爷,他让我们知道了好多汉字的秘密哦。


我绕着墓走了一圈,看到周围的绿树和小草,感觉它们就像是守护许慎墓的小卫士。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我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有点滑稽的想法,我要是能穿越回许慎的时代,是不是能跟着他老人家学习汉字,然后成为一个超级大学问家呢?说不定还能帮他一起编书呢,那我可就出名了,哈哈。

游漯河文化许慎园作文

游漯河文化许慎园作文

游漯河文化许慎园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去漯河许慎文化园游玩的奇妙经历。

一到许慎文化园的门口,那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就像一阵清风,“嗖”地一下吹过来。

大门看起来特别有韵味,古色古香的,就像一个穿越时空的入口,仿佛只要走进去,就能和古代的文化来一场超酷的对话。

走进园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绿树和草地,那绿色呀,绿得就像被染坊里最拿手的师傅精心染过一样,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舒畅。

沿着小路慢慢往前走,我就像一个探索宝藏的冒险家,心里满是期待。

在文化园里,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就是那个汉字游戏区。

那儿有好多和汉字有关的小游戏,比如猜字谜、组字游戏之类的。

我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儿玩得不亦乐乎,我也忍不住凑上去玩了几把。

还真不简单呢!这些游戏看似简单,其实都是在考验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

当我成功猜出一个字谜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就像吃了一大块香甜的蛋糕一样,满满的都是幸福。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小湖边。

湖水清澈见底,湖面上有几只鸭子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它们时不时地把头扎进水里,然后又晃晃悠悠地抬起头来,那模样真是可爱极了。

湖边还有一些垂柳,柳枝随风飘舞,就像绿色的丝线在风中摇曳。

我找了个湖边的长椅坐下,静静地享受着这美好的景色,感觉时间都在这一刻慢了下来。

不知不觉,太阳就开始慢慢西斜了。

整个许慎文化园被夕阳染成了一片金黄,就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我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个充满文化魅力的地方。

漯河许慎文化园之旅就像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既有趣又能学到很多知识。

我想,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吧,它就像一个永远挖不完的宝藏,总是能给人带来惊喜。

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这里,再好好感受一下这份独特的魅力呢!。

游许慎文化圆作文

游许慎文化圆作文

游许慎文化圆作文
《游许慎文化园》
哎呀呀,今天终于去游览了心心念念的许慎文化园。

一走进那大门呐,我就感觉像走进了一个特别的世界。

瞧那些建筑,古色古香的,特别有味道。

我顺着路慢慢溜达着,东瞅瞅西看看。

嘿,你还别说,真的特别有意思呢。

我印象最深的啊,就是看到了那尊巨大的许慎雕像。

我就站在那盯着看了好久,感觉许慎先生就好像在冲着我微笑呢,好像在说:“欢迎你来了解我呀”。

然后我就在那雕像下面各种摆拍,还学着雕像的姿势,可把我朋友给逗乐了。

我朋友说我像个调皮的小孩子,嘿嘿,我才不管呢,出来玩不就是要开开心心的嘛。

接着我们又去了那些展示厅,里面有好多关于许慎和他的著作《说文解字》的东西。

我看着那些古老的文字和解释,脑袋里就开始胡思乱想,要是我生在那个时候,能不能看懂这些字呀,哈哈。

逛了一大圈,我都感觉有点累了,就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歇歇。

这时候一阵微风吹过来,可真舒服呀。

我抬头看看天,蓝天白云的,真美呀。


着这次来许慎文化园的体验,真的是让我收获满满呢,不光了解了好多知识,还玩得特别开心。

等休息好了,我又溜达了一会儿,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哎呀,真希望下次还能再来这好玩的许慎文化园呀!。

许慎文化园写景作文

许慎文化园写景作文

许慎文化园写景作文
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许慎文化园游玩。

刚走进大门,就看见了一个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许慎文化园”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顺着石阶走上去,就看见了许慎雕像。

雕像上,他正在吟诵着《说文解字》的部分章节,给人一种文化的气息。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许慎读书洞。

走进洞里,你会发现洞里十分昏暗,只有当你闭上眼睛时才能感觉到外面的阳光有多强。

洞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石桌和一块刻着“海右此亭古”五个大字的石头。

再往前走几步就能看见一个石碑,上面刻着“明许慎墓”四个字。

出了读书洞我们就来到了许慎广场。

广场上有两座雕像和一座牌坊。

广场左边是一座高大的“许慎铜像”,铜像高5米、重10吨;铜像左边是“明许慎墓”牌坊,上面刻着“明许慎墓”四个金色大字。

我们走进墓区,墓区里有三个石碑。

—— 1 —1 —。

许慎文化园介绍作文

许慎文化园介绍作文

许慎文化园介绍作文
我们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添校园文化气息,
举行了“许慎文化园”开放活动。

同学们都非常高兴,都想去看看。

今天,我们就走进了“许慎文化园”。

刚进大门,我就看见了“许慎文化园”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走近一看,才知道这是用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图片
做成的,还有一个巨大的许慎雕像。

我看见雕像旁有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许慎文化园”五个字。

我们随着人流进入了景区。

第一个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思故台”,是一块约15平方米的
大石头。

据说以前有人在这块大石头上刻过字,但是由于时间太
久了,上面的字已模糊不清了。

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位老婆婆在
和我们说话呢!
第二个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许慎图书馆。

图书馆共有两层。

第一层是许慎事迹展览区,里面有很多关于许慎生平事迹的
资料和图片,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许慎的故事和传说呢!
第二层是一个很大的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

里面有很多
关于许慎著作和生平事迹的书。

—— 1 —1 —。

散文《走进许慎文化园》发今日郑州日报

散文《走进许慎文化园》发今日郑州日报

走进许慎文化园侯发山一千多年前,一个官职并不显赫,也不曾征战沙场的人物,凭着他的一部《说文解字》,让整个华夏民族开始统一于一种精神,开始了华夏文明的一种高级阶段,让现代人借此能够读懂古代,让千秋万代能够循着一种绵绵不绝的精神,永远前行。

他,就是许慎。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

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理论和字例。

还未进园,就已经感受到了浓重的汉字文化气息。

许慎是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经学家。

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思想治天下的汉朝,他放弃所有功名利禄,胸怀国家和民族,以科学严谨的理念和执着敬业的态度,创制了《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创制了540部首,将9353个小篆按部首编排,并逐一释义析形,有的字还有书证或音注,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形制完备的汉语大字典。

西欧直到18世纪才有了这种形制的字典,比西欧早了一千五六百年。

《说文解字》是文献语言的奠基之作,也是书面语言、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研究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它不仅保存了先秦的字体和东汉以前的文字训诂,反映了我国汉语词汇的面貌,总结了我国古字学的发展历史,而且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文字学的“文字说理论”。

可以说,《说文解字》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

在“叔重堂”展区,透过那些反映许慎一生重要节点的24幅生平国画,我仿佛看到,许慎正伏在简帛书籍堆积如山的书案上,为弄清一个的音形义的来历,从天黑坐到了天亮;为掌握方言用字和读音,他跋山涉水,亲临其地……让人对许慎心生敬意的不仅是他的忘我治学精神,还在于他博大的学者胸怀。

他作《说文解字》时引经据典,征引文献群书、引通人说多达1300余条。

他17次引用恩师贾逵的学说,他不呼名,皆称官职“贾侍中”,表现了他尊师重教的美德。

尤其让人敬重的是,许慎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完成书稿后,想的不是稿酬,不是版税,而是让儿子把书稿交给了朝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游许慎文化园作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春游许慎文化园作文》的内容,具体内容: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篇1昨天...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篇1
昨天,春光明媚,万里无云,我的心情像天气一样格外好。

因为我们要春游了。

老师领着我们坐上了公交车,车要启动了,同学们在公交车里叽叽喳喳讨论许慎文化园是什么样的,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

很快到了目的地——许慎文化园。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东西两侧。

跨入园区大门,只见一条绵延的汉字大道陈列在眼前,呈展开书卷状,长约80米汉字大道从史前远古符号开始,采用石刻铜铸的工艺,展示了汉字发展的十大重要阶段。

再往前走有一座雕像,呈暗黑色,不用说,他就是字圣许慎了。

他长长的胡子,身着宽袖长袍的汉服,庄重、儒雅、智慧,让人感到可亲可敬。

我们还围着许慎墓转了三圈,心里默默的许愿,希望字圣许慎能保佑我
们都能考上大学。

许慎文化园使我了解了祖国文化历史悠久,这次春游活动真有意义,令我难忘。

篇2
春天的一个午后,天气晴好,阳光灿烂,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了位于市区东北隅的许慎文化园.
走近许慎文化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广的六书石柱广场.六根高约六米的花岗岩石柱排成两行,分别矗立于园区门外广场的东西两侧,上面刻着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书的理论和字例.还未进园,我就已感受到浓浓的汉字文化气息.
跨过园区大门,只见一条绵延的汉字大道陈列在眼前.它直通字圣殿,呈展开的书卷状,长80米,听人说这是寓意中华文字到现在已有8000年的沧桑历史.汉字大道从史前远古符号开始,采用石刻和铜铸的工艺,展示了汉字发展的十个重要阶段.一路浏览下来,我细致了解到汉字发展演变的曲折历程.
沿着汉字大道往前走,不一会儿我便来到园区的核心建筑——字圣殿.字圣殿气势恢弘,为九开九进的汉代风格建筑,木石结构,殿内金砖铺地.殿名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书写,字体古朴大方.走进大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的贴着金箔的青铜许慎坐像,他庄重、儒雅、智慧,且让人觉得可亲可敬.铜像前方有座香炉,不时有游人焚香叩拜.绕过铜像往北走,我看到铜像后面的影壁上有一个个浮雕字形.靠近仔细一看,原来刻的是许慎根据汉字建立的540个部首.
走出大殿,又经过一座高大的牌坊,我来到位于墓冢保护区的许慎青铜立像前.这尊立像高约3米,许慎身著宽袖长裾的汉服,右手后背,左手握一卷竹简书,神态祥和地平视南方.遗憾的是由于长期风吹日晒,铜像呈暗黑色,我一连拍了多张照片,效果均不佳.
许慎立像身后不远处即是许慎的长眠处——许慎墓.墓冢高约5米,周长约33米,整个坟墓被或白或黄的菊花覆盖着,像一个巨大的花篮.墓前有石碑三块,东边的两块历史较为悠久:一块为康熙四十六年郾城县知县温德裕所立,上书"汉孝廉许公之墓"七个大字;另一块碑是光绪二年郾城县知县王凤森所立,上面镌刻着他本人书写的"许夫子从祀文庙记"一文,可惜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了.
之后,我还游览了说文馆、叔重堂、字形牌坊及魁星亭等建筑.纵观整个园区,不论是旧的古迹,还是新的景观,它们浑然一体,都给人以厚重古朴的感觉,无不展现了华夏文化的悠远绵长.在这里徜徉,犹如置身于在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我禁不住思接万载,神游八极.
瞻游许慎文化园,我再一次被强烈震撼,禁不住更深地爱上脚下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篇3
星期三,五年级要去参观许慎文化园。

我们欢声笑语到达了目的地。

一下车,就进了大门。

我们沿着长长的文化大道,边走边观赏上面的汉字演变过程和字义解释。

到了大道的尽头,就到了许慎爷爷的字圣殿,殿门前放了一只功德箱。

接着,祭奠许慎的仪式开始,第一项是由四名同学向"字圣"许慎献花。

献过花,由主任介绍许慎文化园的状况:"字圣殿"长
九间房,五开,是当时皇帝才能用的房子。

殿里矗立着一座许慎像,身高4.2米,底座宽2米,字圣殿总长80米,代表了汉字漫长的八千年演变的艰苦岁月。

殿两旁有"说文馆"、"叔重堂",其中"说文馆"里陈列了许多汉字的发展与进步、说文解字之类的书籍。

第三仪式是对"字圣"三鞠躬。

我们全体师生怀着敬意,充满敬佩的向许慎爷爷鞠了躬。

第四项仪式:全体同学集体背诵《说文解字》:"其建首先,立一为瑞,方以类具......"朗朗清亮的声音在许慎墓上空徘徊,仿佛在谱一支歌颂字圣的乐曲。

最后,由万辉老师致结束词,宣布仪式结束。

我们迅速分列两队,去欣赏说文馆。

在那玻璃匣子里,摆着各种各样精致的文字书籍,这放着许多刻的甲骨字形、金文字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许多同学都用手机照像做了留念。

从"说文馆"出来,我们又走进了"知识长廊"。

长廊是用木头雕刻的,长度未知,不过上面的木板上雕着一些图画,如:许慎小时候的故事,求学好问的青年许慎,做了官的许慎等等。

让人赏心悦目,又增加了对"字圣"许慎的敬意。

到了回家的时间,我拖着疲惫的步子,心里却充满了收获知识的喜悦。

加油!为了自己的未来!加油!为了汉字的进程!加油!为了祖国的明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