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

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

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考核目的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的例子:

1. 交货期:供应商是否能够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是考核的重要指标。评分标准可以包括准时交货率、交货延迟次数和延迟时间等。

2. 质量: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采购方的生产和运营。评分标准可以包括产品合格率、不良品率、退货率、投诉率等。

3. 价格:价格是采购方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评分标准可以包括价格水平、降价幅度、付款条件等。

4. 服务:供应商提供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也是考核的重要方面。评分标准可以包括服务态度、响应速度、解决问题能力等。

5. 创新能力:供应商是否具备创新能力,能否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也是考核的一个方面。评分标准可以包括新产品开发周期、专利申请数量、研发投入占比等。

6. 供应商稳定性:供应商的稳定性对于采购方来说非常重要。评分标准可以包括供应商财务状况、生产能力、员工流动率等。

7. 信用度:供应商的信用度是评价其可靠性和合作意愿的重要指标。评分标准可以包括合同履行情况、付款记录、诚信记录等。

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

供应商考核评分标准 扬光教育文件编号:YG-PZ-05-2019 版号:A1 第 1 页共 3 页 1.目的 目的:为规范对合格供应商之日常评鉴,使供应商管理更合理公正,特制定本评分标准。 2.适用范围 仍在采购之合格供应商的季度评鉴,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执行。 3.职责划分 3.1 采购科长负责主导供应商的考核、评价与评分工作的执行; 3.2品质部负责对来料质量的数据分析统计,参与评分; 3.3 制造中心负责制程不良物料统计分析,参与评分; 3.4 采购人员负责日常采购中供应商的监督;采购资料的汇总及归档;协助采购科长制定考核方案、考核供应商;进行考核结果的整理与汇总等各项工作; 3.5总经理负责合格供应商考核评分结果的核准;供应商处理办法的审批;负责本标准的制定、修改、废止的审批。 4.定义:无 5.供应商考核表

6.供应商日常监督 6.1 采购人员需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交期监督,要求准时交货,同时核算由供应商延期交货造成的损失; 6.2 采购科对合格供应商进行质量监督,出现不合格产品时应当对供应商提出警告,连续三批产品不合格的供应商应暂停采购,由供应商出具分析改善报告,整改后达标再恢复采购; 6.3 责令质量严重不合格的供应商出具分析改善报告,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如果质量有所改进且达到接收标准,予以采购;如果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出具分析报告且质量没有改进的,由采购科长上报总经理批准后终止合作。 7.供应商考核纪律 7.1 规定考核周期内,采购部需对所辖供应商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考核工作; 7.2 考核过程中,由相关部门按照供应商考核表上的所列项目对供应商进行评分,并由采购部将评分结果传达至供应商; 7.3 采购科将结果汇总,根据汇总结果确定供应商级别并报请总经理对其进行处理。 8.考核结果运用 8.1 供应商考核等级划分 根据月度或年度考核结果将供应商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8.2 供应商考核结果运用 8.2.1、A类(90分以上)为优秀供应商,采购科应优先向其采购,予以倾斜订单的优惠政策; 8.2.2、B类(78分-89分)为良好供应商,由采购科提请厂商改善不足之处; 8.2.3、C类(66-77分)为合格供应商,由采购科要求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并以书面形式出具分析改善报告,经品质、研发、采购评审确认后再决定是否继续采购或减少采购量; 8.2.4、D类(65分以下)为不合格供应商,应当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删除,并终止采购; 8.2.5、被淘汰厂商如欲再向本公司供货,需再次经过供应商的调查评估。 9.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 10.附表(供应商季度汇总表) 供应商季度汇总表

供应商考核标准

供应商考核标准

供应商考核四大标准 一、质量指标 质量是用来衡量供应商的最基本的指标。每一采购方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标准,要求供应商遵从。供应商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供应商来料免检率等。 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100% 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100% 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含在线生产时发现的)/来料总数】×100% 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各类数/该供应商供应的产品总类数)×100% 其中尤以来料批次合格率最为常用。此外,也有一些公司将供应商质量体系、供应商是否使用以及如何运用SPC于质量控制等也纳入考核。例如,如果供应商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达到某一水平则为其加分,否则不加分。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质量文件如

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成分性能测试报告等,并按照供应商提出信息完整、及时与否给予考评。 二、供应指标 供应商的供应指标又称企业指标,是同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划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1、准时交货率 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实际批次/订单确认的交货总批次)×100% 2、交货周期 交货周期是指自订单开出之日到货之时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天为单位来计算。 3、订单变化接受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是衡量供应商队订单变化反应灵敏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双方确认的交货周期中供应商可接受的订单增加或减少的比率。

供应商等级评定评分标准

供应商等级评定评分标 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议对质量的评价将不良率等换算成质量损失成本,依据损失的质量成本来评分比较合理,如某一零件1%的不良率造成的质量损失成本为1万元,评分基准为每万元质量损失扣一分,这样就只扣1分,若1%的不良率造成的质量损失为2万元,而评分基准不变,则要扣2分.当然计算质量损失成本要以整个产品因该零件的失效而导致的质量损失成本计,而不应该只是零件本身的成本损失而已. 供应商等级评定评分标准 供应商等级评定评分标准1,批次合格率的评分标准(25分):批次合格率100%,每下降2%扣1分,扣完为止,每特采1批扣2分.批次合格率计算方式:当月IQC检验合格批数÷交货总批数×100%执行MRB流程,取消代用称谓.2,制程PPM值评分标准(25分):制程PPM值超过限度,每增加100PPM扣1分,扣完为止,客户对来料抱怨每次扣2分.PPM值计算方式:当月生产线发生的不良数÷交货总数×10000003,交货及时率的评分标准(30分):交货准时配合度良好30分,每延期一天扣3分,当月延期交货累积超过5天以上,无论最终评分多少,不能评为C级以上.交货及时率的确定方法:依据供应商交货及时率汇总表,采购部填写订单栏,仓库填写供应商实际交货日期、数量,确定交货及时率.4,服务态度(5分):重工、批退配合度不好、处理不彻底每次扣2分.5,品质改善及时性和效果(10分):同一不良现象改善不及时或效果不佳每次扣2分.6,文件回覆及时性与合理性(5分):文件未按指定时间回覆每次扣1分,回覆不具体、不确实每次扣2分.

供应商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供应商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供应商已经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们 的质量和服务也成为企业是否能够稳定运营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供应商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考核项目 1. 产品质量 该项目主要考核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产品合格率:即产品经过检验后是否达到要求的合格率。 •产品缺陷率: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率,包括质量缺陷、性能缺陷等。 •产品可靠性:指产品在使用寿命内性能变化小,不易发生故障的能力。 •产品环保要求:指产品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客户的环保要求。 2. 服务质量 该项目主要考核供应商的服务质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供货周期:指供应商从接到订单到发货之间的时间。 •响应速度:指供应商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回复和解决的速度。 •售后服务:指供应商对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提供的售后服务质量。 •技术支持:指供应商向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信息管理:指供应商在信息交流与沟通上的能力,如信息反馈及时性、信息准确性等。 3. 价格 该项目主要考核供应商的价格水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价格水平:即供应商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 •价格稳定性:指供应商价格是否变动频繁、是否具有市场趋势预测能力。 •报价透明度:供应商在报价上是否存在优惠等优势,且报价是否明细透明。

评分标准 在考核项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考核项目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以下为供应 商考核的常见评分标准: 1. 成绩达标 成绩达标即供应商在各项考核指标上均达到要求,且客户对供应商的评价达到 了预期要求,综合考虑得分在90分以上。 2. 待提高 待提高即供应商在某一或某几项考核指标上未达到要求,但远未达到出局条件,综合考虑得分在70-89分之间。 3. 出局 出局即供应商在某一或某几项考核指标上表现严重不足,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造成影响,综合考虑得分在70分以下。 结尾 综上所述,对供应商的考核和评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考核项 目和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及得分情况的综合评估,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供应商的综合实力,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并与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

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 一、考核目的及原则 供应商是企业采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供应链的绩效和效率。在制定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考核结果应基于客观可衡量的指标,不因任何主观因素对供应商进行歧视或偏袒。 2. 有效性原则:考核过程应简洁高效,结果能够准确反映供应商的绩效和能力,以及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 3. 透明度原则:供应商应清楚了解考核指标和具体评分标准,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和改进。 4. 合作共赢原则:供应商考核不仅是对供应商的一种约束和管理,更是促进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共同成长的机会。 二、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为了准确评估供应商的绩效和能力,我们建议制定一套综合而全面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的示例:

1. 交货准时率:根据供应商按时交付的货物比例进行评分,提 前交付得到额外加分,延误交货扣分。 2. 产品质量: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进行评分,非合格品数量多少决定扣分比例。 3. 服务水平:考核供应商在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方面的表现,例如技术支持响应时间、问题解决能力等。 4. 成本控制:评估供应商在供应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能力,如是 否提供合理的价格、是否节约成本等。 5. 合作态度:考核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态度,如是否积极 沟通、配合度等。 三、考核周期和结果反馈 供应商考核管理办法中应明确考核的频率和周期,一般可按季 度或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应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并进行沟通 和解释。考核结果可以采用等级制度或得分制度来表示,供应商 可以根据考核结果了解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改进空间。 四、考核结果应用 考核结果应用于采购决策和供应商管理中,例如:

供应商考核标准

供应商考核四大标准 一、质量指标 质量是用来衡量供应商的最基本的指标。每一采购方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标准,要求供应商遵从。供应商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来料批次合格率、来料抽检缺陷率、来料在线报废率、供应商来料免检率等。 来料批次合格率=(合格来料批次/来料总批次)×100% 来料抽检缺陷率=(抽检缺陷总数/抽检样品总数)×100% 来料在线报废率=【来料总报废数(含在线生产时发现的)/来料总数】×100% 来料免检率=(来料免检的各类数/该供应商供应的产品总类数)×100% 其中尤以来料批次合格率最为常用.此外,也有一些公司将供应商质量体系、供应商是否使用以及如何运用SPC于质量控制等也纳入考核。例如,如果供应商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供应商的质量体系审核达到某一水平则为其加分,否则不加分.还有一些公司要求供应商在提供产品的同时也要提供相应的质量文件如过程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出货质量检验报告、产品成分性能测试报告等,并按照供应商提出信息完整、及时与否给予考评。 二、供应指标 供应商的供应指标又称企业指标,是同供应商的交货表现以及供应商企划管理水平相关的考核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准时交货率、交货周期、、订单变化接受率等. 1、准时交货率 准时交货率=(按时按量交货的实际批次/订单确认的交货总批次)×100% 2、交货周期 交货周期是指自订单开出之日到货之时的时间长度,一般以天为单位来计算. 3、订单变化接受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是衡量供应商队订单变化反应灵敏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双方确认的交货周期中供应商可接受的订单增加或减少的比率。 订单变化接受率=(订单增加或减少的交货数量/订单原定的交货数量)×1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