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a
山东省19所名校2015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调)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 19 所名校 2015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莱芜凤城高中命题人:李传成毕研玲邵春娇审题人:车效水刘红李红菊考试时间 :2015 年 1 月 4 日下午 14: 30— 17: 00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 页。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 5 毫米黑色署名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2.第 I 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答案不可以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一定用 0. 5 毫米黑色署名笔作答,答案一定写在答题卡各题指定地区内相应的地点,不可以写在试题卷上;如需变动,先划掉本来的答案,而后再写上新的答案;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 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5 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木讷 (nè) 拙劣 (zhuō) 碑帖 (ti è)...B.脂肪(zhǐ) 剔除 (t ī) 霰弹 (xi àn) ...C.沏茶(q ī) 瞬间 (qǐng) 质量 (zhì) ...D.商埠 (bù) 煞景色 (shā) 乱七八糟 (tà)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商讨声东击西精兵减政嘉言懿行B.舶来品挖墙脚亭亭玉立平心而谈C.亲协力一举两得远见卓识要言不繁D.大姆指打抱不平椎心泣血小惩大诫不着边沿 (zhuó) .按捺不住 (nà).品位 (dǎng).爱憎分明 (jīng) .3.挨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对于市场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比于发达国家,订单可能更好拿,但买卖不必定好做。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考试化学答案

化学试题答案1、【答案】A【考点】化学识记知识的应用【解析】A、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故错误。
B、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溶液而不是胶体,故正确。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故正确。
D、纯碱可用于生产普通玻璃,纯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日常生活中也可用纯碱溶液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故正确。
2、【答案】D【考点】物质的分类【解析】A、增强体起骨架作用,故错误。
B、二氧化硫不电离,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错误。
C、纯碱属于盐,故错误。
D、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故正确。
3、【答案】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解析】A项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B项乙酸是弱酸,只有部分电离,所以2 L 0.05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小于0.1N A,故错误;C项,阴离子是氧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数目相同;D项,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0.2 N A×2=0.4N A。
4、【答案】D【考点】离子共存【解析】A、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但都不能与HCO3-共存,故错误。
B、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且亚铁离子有颜色,所以不能共存,故错误。
C、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产生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错误。
5、【答案】C【考点】部分有机物的性质,催化剂的特点,SO2的性质【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它不能改变转化率;A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不正确;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以及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颜色能复原;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D错误。
6、【答案】C【考点】离子间的反应【解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的氢碘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离子是NH+4和SO2-4。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山东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文)word版含答案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命题学校:莱芜一中命题人:陈洪波冯加辉审题人:张兆利侯鸾张凤考试时间:2015年1月4日上午8:00一10:00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用0.5 mm黑色签字笔和2B铅笔分别涂写在答题卡与答题纸上.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直接答在答题纸相应区域,不能答在试卷上;试题不交,请妥善保存,只交答题卡与答题纸.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V=Sh,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h是锥体的高.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则A. B. C. D.2.已知,则A. B. C. D.3.已知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那么的最小值为A.20B.25C.50D.不存在4.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4和3B.4和2C.3和2D.2和05.已知某集合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A. B. C. D.6.已知向量满足,则的夹角为A. B. C. D.7.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B. 若C.若D. 若8.已知函数若在其定义域上零点的个数为A.1个B.3个C.5个D.7个9.函数若(其中若)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若的图象,则只要将若的图象A.向右平移若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若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若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若个单位长度10.已知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的导函数为,满足,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A. B. C. D.第II卷(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已知_____________.12.已知正数满足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13.已知幂函数上为增函数,且在其定义域内是偶函数,则的值为__________.14.已知P为所在的平面内一点,满足的面积为2015,则的面积为___________.1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上)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若命题P为:;③,函数都不是偶函数;④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1)证明是等差数列;(2)令的前项的和.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函数,其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1)求函数的表达式及单调递减区间;(2)在中,分别为角A,B,C的对边,S为其面积,若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正四棱锥中,O为底面中心,SO=AB=2,E、F分别为SB、CD的中点.(1)求证:EF//平面SAD;(2)若G为SC上一点,且SG:GC=2:1,求证:平面GBD.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正项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且满足.(1)求的通项公式;(2)记数列,其前项和为,求证:.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若时,求的最大值.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A.(1)求曲线在点A处的切线方程,并证明切线上的点不会在函数图象的上方;(2)上单调递增,求的取值范围;(3)若,求证:.。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考试历史答案

历史答案与解析1.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能力。
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
战国时各诸侯国任用官吏时实行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
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
俸禄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
答案: C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反帝反封建的主要任务是1922 年中共二大提出的。
答案: C3.解析:本题考查了1954年一届人大及宪法,分析判断各选项,将错误项排除。
A 项人大制度并非各级人大都实行海选;B 项新中国成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D 项说法明显错误。
本题选C项一届人大主要功绩是为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答案: C4.解析: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说明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答案: C5.解析“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这体现的是革命史观;“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这体现的是近代化史观。
故选C。
答案C6.解析: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有“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有“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
答案: A7.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公社化”以及打油诗中平均分配可以判断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因此C项正确。
A 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是在一五计划提出;B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不是背景。
山东省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高三物理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5年山东省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联考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5•山东一模)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的思想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抽象的电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B.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C.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D.场强表达式E=和加速度表达式a=都是利用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根据物理方法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析】:解: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和磁感线描绘抽象的电场和磁场这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故A正确;B、伽利略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过B错误;C、用质点来代替有质量的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故C正确;D、场强表达式E=是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加速度表达式a=不是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故D错误;故选:AC.【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4分)(2015•山东一模)粗细均匀的电线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由于热胀冷缩,电线在夏、冬两季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若电线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考点】:力的合成.【分析】: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结合夏季、冬季的电线几何关系求解.【解析】:解: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两电线杆对电线的弹力的合力与其重力平衡,由几何关系得:Fcosθ=,即:F=由于夏天气温较高,电线的体积会膨胀,两杆正中部位电线下坠的距离h变大,则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变小,故变小,所以两电线杆处的电线拉力与冬天相比是变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夏季、冬季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故选:A.【点评】:要比较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关系,我们应该先把这个物理量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来,本题中应该抓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根据夏季、冬季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不同分析求解.3.(4分)(2015•菏泽一模)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4﹣5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做正功B.在0﹣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7m/sC.在前6s内,质点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30mD.质点在4﹣6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0﹣2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图读出速度的变化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线“面积”求出位移,再求解平均速度.【解析】:解:A、在4﹣5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根据动能定理知所受合外力做负功,A错误;B、在0﹣5s内,质点的位移为:x=×(2+5)×10=35m,平均速度为:===7m/s,B正确;C、在前6s内,5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最远距离为35m,C错误;D、由图线的斜率知:质点在4﹣6s内的加速度大小是0﹣2s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抓住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来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4.(4分)(2015•菏泽一模)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桌面接触,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g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2x时速度最大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加速度最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求出悬绳剪断前弹簧的拉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悬绳剪断瞬间A的瞬时加速度.当A物块向下运动到重力和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解析】:解:A、B、剪断悬绳前,对B受力分析,B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知弹力F=mg.剪断瞬间,对A分析,A的合力为F合=mg+F=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2g.故A正确,B错误.C、D、弹簧开始处于伸长状态,弹力F=mg=kx.当向下压缩,mg=F′=kx′时,速度最大,x′=x,所以下降的距离为2x.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解决本题关键知道剪断悬绳的瞬间,弹簧的拉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瞬时加速度.当弹力和重力相等时,速度最大.5.(4分)(2015•山东一模)伽利略曾利用对接斜面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如图,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倾角均为θ的两斜面,以光滑小圆弧相连接.左侧斜面顶端的小球与两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球从左侧顶端滑到最低点的时间为t1,滑到右侧最高点的时间为t2.规定斜面连接处为参考平面,则小球在这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v、加速度的大小a、动能E k 及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从而得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根据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得出动能与时间t变化的关系求解.【解析】: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在两斜面的运动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两阶段的加速度都恒定不变,小球在左侧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a1=gsinθ﹣μgcosθ小球在右侧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a2=gsinθ+μgcosθ,小球在左侧斜面下滑时的加速度较小,故A错误,B正确;C、小球的动能与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即E k=mv2,因此,动能与时间关系图象是曲线,故C错误;D、由于小球在两斜面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因此,小球机械能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不是连续曲线,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判断出物体的运动情况.6.(4分)(2015•山东一模)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不同位置的三个小球斜上抛,沿三条不同的路径运动最终落在同一点,三条路径的最高点是等高的,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路径1抛出时的小球落地的速率最大B.沿路径3抛出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间最长C.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竖直分量相等D.三个小球抛出的初速度水平分量相等【考点】:抛体运动.【分析】:三个小球都做斜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分解法,将其运动分解为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研究,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列式,再进行分析.【解析】:解:设任一小球初速度大小为v0,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 y,水平分量为v x,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运动时间为t,落地速度大小为v.A、C、D、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小球竖直方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g,由0﹣=﹣2gh,得:v y=,h相同,v y相同,则三个小球初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由速度的分解知:v y=v0sinα,由于α不同,所以v0不同,沿路径1抛出时的小球的初速度最大.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知,小球落地时与抛出时速率相等,所以可知三个小球落地时的速率不等,也是沿路径1抛出时的小球的初速度最大.又有 v y=v x tanα,v y相同,α不同,则v x不同,初速度水平分量不等,故A正确,C正确,D 错误.B、由运动学公式有:h=g()2,则得:t=2,则知三个球运动的时间相等;故B错误.故选:AC.【点评】:对于斜抛运动,要能熟练运用运动的分解法进行分析,掌握相关的运动学公式是解题的基础.7.(4分)(2015•山东一模)火星表面特征非常接近地球,可能适合人类居住.2010年,我国志愿者王跃参与了在俄罗斯进行的“模拟登火星”实验活动.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自转周期基本相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g,若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在忽略自转影响的条件下,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A.王跃在火星表面所受火星引力是他在地球表面所受地球引力的倍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D.王跃在火星上向上跳起的最大高度是【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出王跃在火星上受的万有引力是在地球上受万有引力的倍数.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从而得出上升高度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的关系.【解析】:解: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所以王跃在火星表面受的万有引力是在地球表面受万有引力的倍.故A 错误.B、由得到:g=.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故B错误.C、由,得v=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故C正确.D、王跃以v0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可跳的最大高度是 h=,由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王跃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可跳的最大高度h′==.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物理规律把进行比较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通过已知的物理量关系求出问题是选择题中常见的方法.把星球表面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常见的问题.8.(4分)(2015•山东一模)一个正点电荷Q静止在正方形的一个角上,另一个带电质点射入该区域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角a、b、c,如图所示,则有()A. a、b、c三点电势高低及场强大小的关系是φa=φc>φb,E a=E c=2E bB.质点由a到b电势能增加,由b到c电场力做正功,在b点动能最小C.质点在a、b、c三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2:1D.若改变带电质点在a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可能使其经过a、b、c三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考点】:电势能;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荷受到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与固定在O点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存在引力,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Q与ac距离相等,都小于b,故B点的电势低于ac两点的电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解析】:解:A:根据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Q与ac距离相等,都小于b,故B点的电势低于ac两点的电势;;,故A正确;B:电荷受到的合力指向轨迹的内侧,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与固定在O点的电荷是异种电荷,它们之间存在引力,所以质点由a到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由b 到c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在b点动能最小;故B正确;C:粒子P在a、b、c三点时的加速度大小要根据库仑定律求出库仑力.由图可知,,代入库仑定律:,可得:由牛顿第二定律:.故C错误;D:由C的分析可知,带电粒子abc三个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可能其经过a、b、c三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属于电场中轨迹问题,考查分析推理能力.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出电荷受到的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进而判断出电荷是负电荷.9.(4分)(2015•山东一模)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 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压轴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由图可知电路结构,由滑片的移动可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各电表示数的变化及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化;再分析质点的受力情况可知质点的运动情况.【解析】:解:由图可知,R2与滑动变阻器R4串联后与R3并联后,再由R1串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容器与R3并联;当滑片向b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同时R1两端的电压也增大;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流过R3的电流减小,则流过并联部分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示数增大;故B 错误;因并联部分电压减小,而R2中电压增大,故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因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故电荷受到的向上电场力减小,则重力大于电场力,合力向下,电荷向下运动,故C错误;因R3两端的电压减小,由P=可知,R3上消耗的功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题目,一般可以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进行分析,注意电路中某一部分电阻减小时,无论电路的连接方式如何,总电阻均是减小的.10.(4分)(2015•山东一模)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将某一物体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实验测得x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根据图象可求出()A.物体的初速率v0=3m/s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C.取不同的倾角θ,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的最小值x min=1.44mD.当某次θ=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动摩擦因数;动能定理.【分析】:由题意明确图象的性质,则可得出位移的决定因素;根据竖直方向的运动可求得初速度;由水平运动关系可求得动摩擦因数;再由数学关系可求得位移的最小值.【解析】:解:A、由图可知,当夹角θ=0时,位移为2.40m;而当夹角为90°时,位移为1.80m;则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可知:v02=2gh;解得:v0===6m/s;故A错误;B、当夹角为0度时,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x=mv02;解得:μ==0.75;故B正确;C、﹣mgxsinθ﹣μmgcosθx=0﹣mv02解得:x===;当θ+α=90°时,sin(θ+α)=1;此时位移最小,x=1.44m;故C正确;D、若θ=30°时,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分力为mgsin30°=mg;摩擦力f=μmgcos30°=0.75×mg×=mg;一般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故小球达到最高点后,不会下滑;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受力分析及竖直上抛运动;并键在于先明确图象的性质,再通过图象明确物体的运动过程;结合受力分析及动能定理等方法求解.11.(4分)(2015•宝鸡模拟)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为M的木板,在木板的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木块,在木块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木块与木板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时间t分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则时间t增大B.若仅增大木块的质量m,则时间t增大C.若仅增大恒力F,则时间t增大D.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时间t增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m和M的加速度,抓住位移之差等于板长,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脱离的时间,从而进行分析.【解析】: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的加速度,M的加速度根据L=.t=.A、若仅增大木板的质量M,m的加速度不变,M的加速度减小,则时间t减小.故A错误.B、若仅增大小木块的质量m,则m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变大.故B正确.C、若仅增大恒力F,则m的加速度变大,M的加速度不变,则t变小.故C错误.D、若仅增大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则小明的加速度减小,M的加速度增大,则t变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和位移时间公式得出时间的表达式,从而进行逐项分析.12.(4分)(2015•宝鸡模拟)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界电场,边界MN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Ⅰ、Ⅱ,在区域Ⅱ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I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A,如图甲所示,小球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3:5B.在t=5s时,小球经过边界MNC.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大于电场力做功D.在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功能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小球进入电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电场后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由图可以看出,小球经过边界MN的时刻.分别求出小球进入电场前、后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重力与电场力之比.根据动能定理研究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电场力做的功大小关系.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与电势能总和不变.【解析】:解:B、小球进入电场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进入电场后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做减速运动,由图可以看出,小球经过边界MN的时刻是t=1s时.故B错误.A、由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得小球进入电场前的加速度为:a1=,进入电场后的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1…①F﹣mg=ma2得电场力:F=mg+ma2=…②由①②得重力mg与电场力F之比为3:5.故A正确.C、整个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电场力做的功大小相等.故C错误.D、整个过程中,由图可得,小球在0﹣2.5s内向下运动,在2.5s﹣5s内向上运动,在1s~4s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由于整个的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总和不变,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一要能正确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抓住斜率等于加速度是关键;二要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分别研究小球的受力情况和外力做功关系.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16分.13.(8分)(2015•山东一模)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所示.①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0.4 m/s,木块加速度a= 1 m/s2;②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斜面倾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③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A.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C.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分析】:(1)由于滑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即可求出加速度;(2)为了测定动摩擦力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木板的倾角θ;(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摩擦力因数μ的测量精度,可行的措施是A点与传感器位移适当大些或减小斜面的倾角.【解析】:解:(1)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得0.4s末的速度为:v=,0.2s末的速度为:,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2)选取木块为研究的对象,木块沿斜面方向是受力:ma=mgsinθ﹣μmgcosθ得:所以要测定摩擦因数,还需要测出斜面的倾角θ(3)根据(2)的分析可知,在实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使木块的运动时间长一些,可以:可以减小斜面的倾角、增加木块在斜面上滑行的位移等,传感器开始的计时时刻不一定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①0.4,1;②斜面倾角(或A点的高度);③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以及会通过实验的原理得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从而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14.(8分)(2015•山东一模)某科技小组要测量一未知电阻R 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A.待测电阻R xB.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约5Ω)C.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000Ω)D.电压表(量程5mA,内阻约10Ω)E.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额定电流1.0A)F.开关、导线若干该小组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不同的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或外接)进行测量,并将其测量数据绘成U﹣I图象,如图甲和图乙所示.①由测量结果判定甲图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其测量值R x= 1.08×103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 x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请把正确的测量电路图画在丙中方框内.【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①U﹣I图象的斜率等于电阻阻值,根据图示图象求出待测电阻阻值,根据待测电阻阻值与电表内阻的关系分析答题.②伏安法测电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由于电压表分流,所测电流偏大,电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时,由于电流表分压,所测电压偏大,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根据电阻测量值大小判断电流表接法,然后作出对应的实验电路图.根据待测电阻阻值与电表内阻的关系确定电流表的接法.【解析】:解:①由U﹣I图象可知,电阻测量值:R甲==≈1.08×103Ω,R乙==≈7.22×102Ω;电流表内阻为10Ω,电压表内阻为3000Ω,相对来说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则甲图测量结果较准确,其测量值R x=1.08×103Ω;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分压作用,电压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由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测量值大于真实值.②由①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时测量结果较准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5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为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故答案为:①甲;1.08×103Ω;大于;②电路图如图所示.【点评】: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实验电路,电流表的外接法与内接法,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时采用内接法.三、计算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2015•山东一模)近来我国高速公路发生多起有关客车相撞的严重交通事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距,据经验丰富的司机总结,在高速公路上,一般可按你的车速来确定与前车的距离,如车速为80km/h,就应与前车保持80m的距离,以此类推,现有一辆客车以大小v0=90km/h的速度行驶,一般司机反应时间t=0.5s(反应时间内车被视为匀速运动),刹车时最大加速度a1=5m/s2,求:(1)若司机发现前车因故突然停车,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该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按经验,车距保持90m是否可行?(2)若客车超载,刹车最大加速度减为a2=4m/s2;司机为赶时间而超速,速度达到v1=144km/h;且晚上疲劳驾驶,反应时间增为t′=1.5s,则从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并说明在此情况下经验是否可靠?【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追及、相遇问题.【分析】:客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和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求出总位移,从而进行判断.【解析】:解:(1)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1:90km/h=25m/sx1=v01t=25×0.5m=12.5m刹车时间前进的距离x2:m司机发现危险到客车停止运动,客车通过的最短路程x:x=x1+x2=12.5+62.5=75m<90m 经验可行.(2)若客车超载,司机发现前方危险在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x3:v02=144km/h=40m/sx3=v02t=40×1.5m=60m。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考试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1、答案 A (解析:B项脂肪zhī C项档.次(dàng) D项一塌.糊涂(tā))2、答案 B (解析:A项精兵简政 C项亲和力要言不烦 D项大拇指)3、答案 B (解析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
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法规以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
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
爆发: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
暴发: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
4、答案 C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
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危如累卵: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摔碎的可能。
5、答案 CA项宾语残缺,应在“做出”后面加上“承诺”B项“大约”与“0.3---0.5”重复。
D项“因素”与“原因”重复。
6、答案 CC 项原文是“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7、答案 C原文是“作为反映,强调得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在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
8、答案DA项原文是“道家作为儒家的补充和对立面”B项原文是“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C项对文章断章取义。
9、答案:选C 缮:整治10、答案:选DA、①介词让/②介词因为B、①代词,他/②副词,难道C、①代词,代崔/②助词,定语后置标志D、①介词,在/②介词,在11、答案:选C①是世祖对李顺才能的肯定,④是李顺对待世祖赏赐的表现,⑥是世祖对崔浩所说的话,只有②③⑤能表现李顺得到世祖的宠幸。
12、答案:选 B “从此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错,李顺与崔浩两人私下里相互猜忌并非源于这件事,两人早就如此。
13、答案:(1)但是我与他有姻亲关系,对他的品行有较深的了解,他性情果断(不慎)于进退,不能委以特别的任务。
2015年山东省19所名校联考高考一模数学试卷(文科)【解析版】

2. (5 分)已知 a,b,c∈R,且 a<b,则( A.a3>b3 B.a2<b2 C.
3. (5 分)已知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an},若 a1•a20=100,那么 a7+a14 的最小值 为( A.20 ) B.25 C.50 D.不存在
4. (5 分)若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 别为( A.4 和 3 ) B.4 和 2
【解答】解:由 x2﹣2x﹣3≤0,解得:﹣1≤x≤3. ∴A={x|x2﹣2x﹣3≤0}={x|﹣1≤x≤3}. 由 ∴B={x| ,解得:﹣2<x<2. }={x|﹣2<x<2}.
∴A∩B={x|﹣1≤x≤3}∩{x|﹣2<x<2}=[﹣1,2) . 故选:A. 2. (5 分)已知 a,b,c∈R,且 a<b,则( A.a3>b3 B.a2<b2 C. ) D.ac2≤bc2
A. (﹣∞,e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1. (5 分)已知 tan(π﹣α)=﹣ ,则 tanβ= . .
12. (5 分)已知正数 x,y 满足 3x+4y=xy,则 x+3y 的最小值为 13. (5 分)已知幂函数 f(x)=
(m∈Z)在(0,+∞)上为增函数,
第 4 页(共 17 页)
2015 年山东省 19 所名校联考高考数学一模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5 分)已知集合 A.[﹣1,2) B. (﹣2,2) C. (﹣1,3) ,则 A∩B=( D. (2,3] )
. (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填
(2)令 bn=an•an+1,求{bn}的前 n 项的和 Sn. 17. (12 分)已知向量 =(cosωx,sinωx) , =(cosωx, <ω<2) .函数, 其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 cosωx) ,其中(0 .
1山东省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一 小说情节类的 题目
题目类型:1 梳理、概括情节 2 分析情节作用 3 赏析情节技巧
1 、关于情节的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温馨提示 (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 (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叙述角度叙述。 (3)模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核心要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五、六句忽然荡开,诗笔从镜前宫 女一下子转到室外春景:春风骀荡,鸟声轻碎,丽日高照,花影层 叠。这两句写景,似乎与前面描写宫女的笔墨不相连属,事实上, 仍然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 (“花影”)来写的。在欲妆又罢的一刻,透过帘栊,暖风送来了 动听的鸟声,游目窗外,见到了“日高花影重”的景象。临镜的宫 女怨苦之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更唤起了她心中无春 的寂寞空虚之感。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风暖”这一联设色浓艳,《诗人玉屑》(卷三)把它归入“绮丽” 一格。风是“暖”的;鸟声是“碎”的──所谓“碎”,是说轻而 多,唧喳不已,洋溢着生命力,刚好与死寂的境界相对立;“日 高”,见出阳光的明丽;“花影重”,可以想见花开的繁茂。绮丽 而妙,既写出了盛春正午的典型景象,反衬了怨情,又承上启下, 由此引出了新的联想。
16.(2014泰州二中学情调研)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 ) A.近年来,“司母戊鼎”的名字被某些专家错改的现象屡见不 鲜,先是“后母戊”,后又“司马戊”,使一般群众不知所措。 B.中科院学者洪源认为,某国舰机频繁对我舰队进行挑衅,从 应对敌方威胁角度来说,中国军舰火控雷达锁定敌方舰机,防止 被突袭,那也是无可厚非的。 C.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在秘鲁首都利马发车,比赛所需的高昂 费用让中国车手叹为观止,今年仅有两张中国面孔出现在南美。 D.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 虾,他们的画作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 峰。 选D 解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搭配、 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此题“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 容受窘或发急。不符合语境;“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指说 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此处应该是“无 可非议”;“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曲 尽其妙”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 力很强,符合语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19所名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
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
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4.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5.“当西方被定性为侵略者和剥削者(魔鬼般的西方)时,义和团对西方的反抗使中国的爱国者深感满足,并被冠以赞美之词。
然而,当西方被看成是现代生活的源泉(天使般的西方)时,义和团那种毁坏西方电报电话设施、铁路和汽船的行为,则往往成为造成严重困境的缘由而遭到严厉的遣责。
”上述材料体现的史观有A.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C.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D.全球史观、文明史观6.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联邦制原则B.中央集权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两党制原则7.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农村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实行公社化,不分你我他,人都是公家的,一碗稀饭是自己的。
”该打油诗流传的背景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弊端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移C.“大办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D.经济体制妨碍了生产力发展8.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
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
”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9.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10.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
这反映了当时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11.在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
1874年至1894年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
以上现象表明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D.自然经济被彻底破坏12.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13.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美德即知识”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14.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说明了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15.“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引文描述的艺术形式是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16.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
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
”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A.高速度B.高指标C.浮夸风D.共产风17.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失落D.近代社会生活新旧并存特点18.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
这些言论A.批评了冷战政策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119.《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20.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
”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A.坚持“城市中心”B.工农武装割据C.坚持持久战D.实行人民民主21.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
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
”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人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2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
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
”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3.《从曼彻斯特到硅谷》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包括奥地利) →东欧:俄国→日本。
与法德同时的还有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
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B.工业革命沿主要贸易线路蔓延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D.代议制民主是工业革命的前提24.1875年,法国共和派要求在宪法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被保皇派否决后,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该议案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
由此可见①保皇派复辟的道路就此在法律上被阻断②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③共和政体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④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5.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中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应当更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
”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16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
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
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
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