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宝贵》说课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生命最宝贵”。
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我们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技术知识,但是即使我们拥有了这些,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一个事实:生命最宝贵。
生命是无价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新闻,比如车祸、火灾、自杀等等,因为这些事件往往导致无数的生命逝去,带来不可估量的痛苦和损失。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命的珍贵性呢?
首先,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关注交通安全、注意消防安全、积极预防疾病等方式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向他人传达生命的珍贵性,让更多人加入到生命保护的行列中来。
其次,作为未来的领袖和建设者,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命的价值。
在学校和家庭中,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来让孩子们了解生命的意义,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们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推广生命保护的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个话题的重要性。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生命是无价的,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珍惜每一天,尽可能地去做自己认为对生命有益的事情。
同时也要记得,在追求生命幸福、安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以更好地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权益。
谢谢大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7课《生命最宝贵》是一篇以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为主题的文章。
文章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能够理解生命的概念,但对于生命的宝贵性、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珍爱生命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概念,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播放短片,引导学生关注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宝贵性的思考。
2.教学新课:讲解生命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
3.巩固新课: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对生命宝贵性的认识。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珍爱生命的理念,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5.总结课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宝贵性,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一、说教材《生命最宝贵》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与本单元其他两课“学会自护自救”“警惕人际安全”构成单元的逻辑主线。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的话题是“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验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了解父母养育、呵护自己付出的心血,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行为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想象身体受伤后面临的诸多困难,遭遇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给家人带来的巨大创伤。
有一系列体验性活动,激发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更应该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和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个沉重、不吉利的词,因此人们会对儿童回避这一话题。
儿童对死亡所知甚少。
很多学校会进行安全教育,但是仅限于交通安全、防火防盗、自我保护等具体操作的层面,并没有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
其实,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将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有以下3条:1.认识到生命不可重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珍爱生命的意识;2.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3. 了解身体受伤后要面临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学会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其中,“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7.生命最宝贵》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7.生命最宝贵》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7.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是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教材从生命的宝贵性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有限性,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图片、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感知、体验中学习,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生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进一步感知生命的宝贵,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更感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珍惜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性,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珍惜生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形成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分享法、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讲解生命的宝贵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珍惜生命。
3.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4.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交流,感受生命的宝贵。
5.实践活动:教师学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生命的乐趣,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XXX《生命最宝贵》第二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最宝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生命最宝贵》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而编写的。
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二课时“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主要是引导学生有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护身体的行为,体会身体受伤后要面临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痛苦。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有三个教学目标1.有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
2.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护身体的行为。
3.体会受伤后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其中”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护身体的行为,“是本节课的重点,“体会身体受伤后要面临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痛苦”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护的意识和能力。
而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没有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
学生身体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我认为生命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产生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进而自发的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四说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讲授目标,我将以创设情景和体验活动作为讲授的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在活动中体验,领悟,落实行为中。
三年级的孩子思想很活跃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考虑问题不全面,很难归纳总结。
在学法上我主要接纳小组合作和自立探究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孩子归纳总结。
五说讲授过程围绕本节课的讲授目标和重难点,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激趣揭题,回归生活。
视频导入,让学生谈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总结揭露课题《生命最贵重》。
(板书生命最贵重)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视频激发孩子对本节课的兴趣。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命最宝贵》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命最宝贵》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中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但对于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讨论,使他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讨论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的生命起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分别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重要性、尊重和关爱生命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1)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和讨论,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3)尊重和关爱生命:教授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3.巩固拓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总结生命的宝贵,强调尊重和关爱生命。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一旦失去,就无法挽回。
在本次说课中,我将以“生命最宝贵”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参与活动的方式,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并拓展关于生命价值的意义。
【导入】开始说课时,我会给学生讲一个生命宝贵的真实故事,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性和宝贵性。
例如,我会讲述一个患有严重疾病的孩子为了救其他孩子而捐献器官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希望学生从情感上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引发他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展开】1. 探究生命的定义和价值:在这个环节,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命的定义和价值。
例如,我会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生命?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会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宽泛定义以及生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个体生存上,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影响和贡献上。
2. 分享生命的伟大故事:在这个环节,我会分享一些有关生命伟大的故事,例如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奋不顾身的事迹,或者人类为了追求正义和和平而付出生命的牺牲等。
通过这些故事,我希望学生能够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和宝贵,激发他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
3.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这个环节,我会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从不同角度来思考生命的宝贵性。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医生、病人、父母等角色,通过模拟场景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进而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和珍贵性。
【总结】在本次说课中,我通过导入故事、引导讨论和参与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拓展关于生命宝贵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珍惜生命、关爱他人,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地传递生命的宝贵价值观。
最后,我希望学生们能够铭记“生命最宝贵”的观念,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成长和行为中。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生命最宝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要内容。
教材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宝贵性、珍爱生命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以及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深入。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生活中往往忽略了生命的宝贵性,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性,学会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宝贵性。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小组讨论中总结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原则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最宝贵》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生命最宝贵》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中的第一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与本单元其他两课“安全记心上”“心中的110”构成单元的逻辑主线。
本课由两个板块组成。
第一板块的话题是“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验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了解父母养育、呵护自己付出的心血,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目的是让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行为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想象身体受伤后面临的诸多困难,遭遇伤害甚至失去生命给家人带来的巨大创伤。
有一系列体验性活动,激发学生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更应该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
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又缺乏自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和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个沉重、不吉利的词,因此人们会对儿童回避这一话题。
儿童对死亡所知甚少。
很多学校会进行安全教育,但是仅限于交通安全、防火防盗、自我保护等具体操作的层面,并没有把安全教育上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的角度来讨论安全的话题。
其实,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这既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情感基础,也是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将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到生命不可重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珍爱生命的意识;
2.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
3.了解身体受伤后要面临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学会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其中“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不可重来,学会爱护身体、珍惜生命”是本课时的教
学难点。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本课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层面比较丰富,我将延续上一课时的内容,既注重学生具体行动的引导,把生命教育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又要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身体残疾后遇到的困难,体会家人失去孩子后的痛苦和悲伤。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活动板块
活动一:如何对待来之不易的生命。
活动二:不珍惜生命的悲剧。
活动三:我们的行动。
活动四:失去健康的痛苦。
活动五:家人的痛苦。
下面我来详细阐述每一活动环节的具体操作。
活动一:如何对待来之不易的生命。
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我的生命来之不易”,提问学生:从中都懂得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并引出第二课时内容: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养育和爱护。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的宝贵,应该怎样对待宝贵的生命呢?顺其自然地揭示课题《生命最宝贵》。
(板书《生命最宝贵》)
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认识到自己的出生,成长倾注了家人无数的心血,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
让孩子初步产生正因为有很多人对自己的生命和成长都倾注了无尽的关爱与呵护,生命如此宝贵,所以才更
应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
活动二:不珍惜生命的悲剧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小故事---《莫莫的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听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爱护自己方面,莫莫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爱惜身体,不珍惜生命会遭受极大的不幸。
交流总结后课件出示“故事的忠告”----1.要听从爸爸妈妈的告诫和嘱咐;2.要远离可能发生的危险,爱护身体,珍惜生命;3.不要对事物盲目好奇、胡乱尝试
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书本中呈现的一个小学生由于玩火而被烧伤的故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莫莫的爱好、梦想和烧伤以后的现实进行对比,让学生认识到不爱护自己的身体,所有的希望都可能落空。
从而认识到不爱惜身体,不珍惜生命会遭受极大的不幸。
活动三:我们的行动
学生听了莫莫的故事后进行自我反省,那么,在爱护自己的生命和身体方面,你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呢?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组长记录要点,再在全班汇报,最后总结出自己在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方面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
随后课件出示5道情景小判断,提问学生下面的做法是好还是不好呢?还可以在校园里拍摄一些学生生活的片断和照片,先让学生辨析其中哪些是爱护自
己的表现,哪些不是,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谈论。
最后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的小细节,会不利于我们保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爱护自己。
对于我们做得好的地方,要继续保持,对于我们做得不好的地方,要经常反省,积极改正!
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反思自己在爱惜身体和生命方面的表现,总结出自己在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方面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做得不好的方面会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做得好的方面是怎样做到的,可以如何来提醒或监督自己。
让学生知道爱惜身体和生命的具体做法。
活动四:失去健康的痛苦
教学这一部分时找几位同学做模仿盲人的体验活动。
出示活动要求:用蒙布把眼睛蒙上,模仿一下盲人的生活。
并完成以下任务:1.从你的书包里拿出课本、作业本和文具盒。
2.请你从位置走出,走到讲台,再从讲台走回自己的座位,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体验后进行采访:
1.你在模仿盲人的过程当中有怎样的感受?
2.生活当中,你还可以想象得到盲人会有哪些不便?让学生说出自己体验后的真实感受。
教师总结:能拥有健全、健康的身体多么幸福!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惜自己。
随后进入“头脑风暴”
活动:请你设想一下,如果你身体的一部分受伤了,你的生活和学习会遇到什么困难?让学生分别从“假如腿受伤、手受伤、听力受损,眼睛、耳朵等受到伤害”来进行说明。
再阅读书本上“阅读角”的小诗,说一说朗诵完这篇短文以后,你有怎样的体会?最后教师进行小结:人的身体不能重生,人的生命不能重来,我们要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并进行板书(板书“爱护身体,珍惜生命”)
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体验性活动认识到在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生活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而认识到拥有健全、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珍贵,需要好好爱惜。
这一环节教学是对难点的突破,要让学生深刻体会残疾带来的“难”,生存的难,生活的难、交流的难,内心的难,体会失去健康或健全身体后的难受,着急、后悔,痛苦,因而要珍惜身体。
活动五:家人的痛苦
教学时首先出示故事背景:妞妞出生不久后就被诊断患有绝症,带着这绝症极可爱也极可怜地度过了短促562天便夭折了。
父母对妞妞的细心照料,最终也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
为了表示对孩子的怀念,妞妞的爸爸写了一篇札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本“阅读角”中的内容,读后提问学生:1.同学们,文中的父亲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你能从他的札记中体会这种失去孩子的痛苦吗?说一说你的感受吧!2.由此,你认为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回
答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了巨大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
所以,我们不仅要感恩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呵护,还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此板块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展开讨论,充分感受到我们要以身体健康为基础,懂得爱护身体,激发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最后提问学生本节课的收获并进行课堂小结:通过今天
的学习,我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家人。
因此,珍惜我们的生命,爱护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把生命之花开得更长,更久,更美,是我们每个人对父母最大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