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因数、倍数和公因数等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做准备的,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很大作用。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数学五班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数学五班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二、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一)探索公倍数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1.列举法2.分解质因数法3.短除法(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8和249和185和6 2和7 9和4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找最小公倍数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6的倍数有:6、12、18、24、30、… …4和6公倍数有:12、24、… …最小公倍数:12人教版数学五班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2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2、初步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育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

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纳情景教学法,制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第【1】篇〗《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会用集合图表示。

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

教学重点:建立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掌握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倍数,请你填一填。

生:(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2)2的倍数有:(2,4,6,8,10,12,14……)3的倍数有:(3,6,9,12,15,18……)5的倍数有:(5,10,15,20,25……)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倍数的有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引入,不仅能对旧知进行复习,还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本节课,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出示:4和6的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分别找到4和6的倍数有哪些,再找这两个数公有的倍数,最后看公有的最小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32,36,…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4和6公有的倍数有12,24,3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师:我们也可以用下图这样表示: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想想12、24、36为什么填在中间部分?剩余的为什么填在两边?生:12、24、36是4和6的公倍数,所以填在中间,其余是它们各自的倍数。

师:我们在学习倍数的时候知道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只有最小的倍数,所以两个数也只有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最小公倍数说课稿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小公倍数说课稿1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0页例3。

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活动设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在学习新知识前,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回顾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请你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2和148和9第一组: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数,可以先写出9的倍数,再从中圈出6的倍数,其中从小到大第一个圈出的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组:因为14是2的倍数,所以14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组:因为8和9只有公因数1,所以两个数的积72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教学例3。

这节课,我们一起利用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王叔叔在装修房子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请你认真读一读,题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呢?(出示例3)阅读与理解:王叔叔装修墙面用的墙砖是一个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要用许多块这样的长方形墙砖铺成一个正方形,而且墙砖必须用整块的,王叔叔想让我们帮着找一找,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分米?其中最小是多少分米呢?可以怎么拼呢,一起试一试。

分析与解答:横着铺两块,我们先铺一行,铺成的图形显然不是正方形,再铺一行,也不是正方形,那么铺三行呢?铺成的图形是正方形吗?我们一起算一算,横着铺两块,它的长就是2个3,6分米,铺了这样的三行,竖着看就有3个2,它的长度也是6分米,不错,我们铺成了一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和精选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和精选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和精选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及重点题分析最大公因数一、基础知识(1)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列举法:②短除法:把各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一直除到各个商是互质数为止,(也可以用较大的合数质公因数去除)然后把左半圈所有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36 24 482 18 12 243 9 6 123 2 4此时3与2,4都互质,这三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停止短除。

(即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时,要使所有的数最后所得的商没有公因数就可,如果其中几个商有公因数,也不再除)。

因此,36,24,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3)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①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

(如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不同的质数等)(4)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这些公因数中最大的。

二、求最大公因数在计算中的应用作用:最大公因数在计算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约分,即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成最大公因数为1的最简分数。

化最简分数最简捷的方法:①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数②用划线法分别约去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写出分子、分母被最大公因数除的商。

③练习:(1)填空:A α,b 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a ÷b=10 ,那么α,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解题分析:由题可知,α是b 的倍数,此时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的较小数b ,最小公倍数是其中的较大数α。

B 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化最简分数6318、9824、7545、5036 (3)判断: A 6318比216的分数单位小,所以6318比216小。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 最小公倍数(课件)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课  最小公倍数(课件)
8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72。 72+3=75(个)
苹答果:的这个筐数苹比果8和至1少8有的7公5倍个数。多3,至少有 多少个,就是比8和18的最小公倍数多3。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 (2)倍数关系的两个数。 (3)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
(3)9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 1 ),最 小公倍数是( 90 )。
课堂练习
算一算。
2.小明6天去一次图书馆,小红8天去一次图书馆。 今天他们两人一起去图书馆,下次两人同时去图 书馆是多少天以后?
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 6和8的公倍数有:24,48……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
4和6的公有的倍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小 倍数是多少?
4的倍数 6的倍数 201,63,2828,…,4,1326,2…4,64,320…1, 8,
也可以4和这6样公表有示的。倍数 4和6公有的最小倍数是12。
探究新知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 有叫没做有它最们大的的公公倍倍数数。呢其?中12是最小 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 60 42 3 30 21 10 7
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 60和42的最小公倍数:
2×3×2×5×7=420
2×3×10×7=420
探究新知
最小公倍数
观察思考:(1)每次用什么去除? (2)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3)怎样求出最小公倍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小公倍数》(例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小公倍数》(例3)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小公倍数》(例3)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章《最小公倍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小数和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最小公倍数,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倍数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小数和整数知识,对倍数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含义,能够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和求法。

2.如何运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最小公倍数。

2.使用实例讲解,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来理解最小公倍数。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讲解所需的道具。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呈现(15分钟)讲解最小公倍数的定义和求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最小公倍数。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解释原因。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最小公倍数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最小公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板书(5分钟)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5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中的《最小公倍数》是学生在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难点:对于复杂数字的最小公倍数的求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小组合作任务,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在玩抓石子的游戏,小明每次抓4个,小华每次抓6个,他们两个抓完一次后,石子总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例如,有两个数字2和3,他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因为2和3的倍数分别是2, 3, 4, 5, 6,其中6是最小的满足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数字。

引导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求数字4和6的最小公倍数,数字8和12的最小公倍数等。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概念的理解。

2023年《最小公倍数》教案四篇

2023年《最小公倍数》教案四篇

2023年《最小公倍数》教案四篇《最小公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8—69页。

教学目标:1. 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学号吧,我叫到学号的同学请起立,看看谁的反应快。

(课件出示:学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是6的倍数的同学请起立)哪些同学站起来2次?请站起来两次的同学再次起立,依次报出你们的学号。

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站起来两次?生:因为他们既是4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师: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公倍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公倍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报数游戏,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一)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 回忆学习方法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样研究公因数的?生:先分别写出两个数的因数;从这些因数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就是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游戏中4和6的公倍数问题。

2. 自主探究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数。

3. 汇报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同学间互相讨论。

(两个数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4. 小结概念,课件演示集合图。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公因数,这里让学生通过迁移的方法,很快地认识到这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培养学生推理、归纳、总结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以趣激疑
比比谁的声音亮?请两组学生报数,并请报到2、3倍数的同学分别起立。

问: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些人起立了两次?让学生初步感受有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教师引导学生用“既是…又是…”来表达想法。

)
师: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们就可以说6、12、18、24……是2和3的公倍数。

(师板书“公倍数”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公倍数”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为什么喜欢他?(他聪明、机智、幽默、……)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讲个阿凡提的故事:从前有个长工,在巴依老爷家干了一年也没有拿到一个铜板。

长工们于是自发地组织了起来并邀请阿凡提帮他们去向巴依老爷讨工资。

巴依老爷含着烟斗冷笑着说:“工资我可以给你,不过我的钱都在我的账房先生那里。

从八月一日起,我要连续出去收账3天才休息一天,我的账房先生要连续收账5天才可以休息一天,你们就在我们两人同时休息的时候来吧。

我肯定给钱。

”阿凡提动了动脑筋,便带长工们离开了。

到了某天,他真的从巴依老爷家帮长工拿到了工钱。

请大家想一想,阿凡提是哪天去巴依老爷家的?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找到这个日期的?你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

全班汇报,交流想法。

(同学们达成共识:要先分别找出巴依老爷、账房先生的休息日、再找出他们两人的共同休息日。

)
同桌两人合作,通过在日历上圈一圈、本子上写一写等方式,寻求解决的办法。

师巡视,并重点引导学生辨析休息日的日期应是4和6的公倍数,而不是3和5的公倍数。

全班交流,汇报。

师板书:巴依老爷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账房先生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八月份的共同休息日:12、24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如果阿凡提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那18日这天去巴依老爷家行吗?引导学生明确阿凡提要把事情办好,只有在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都在家休息的日子去才行。

所以阿凡提可以在12日和24日这两天去找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

你们猜猜阿凡提会哪一天去巴依老爷家呢?
师板书:最早的共同休息日:12
师: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用数学的眼光,来看看巴依老爷和账房先生的休息日的数据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把板书“巴依老爷的休息日、账房先生的休息日、他们八月份的共同休息日”相应地改写成“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倍数”。

师:“4和6的倍数”还可以怎么说?(4和6的公倍数)“公”是什么意思?(你有我也有、共有)数据“12”是什么?(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你还有其他的表示方式吗?(集合圈的图示方式)
谁能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教师板书课题。

2、加深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现实意义的理解。

现在我们再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图,一些小朋友在组织跳绳活动。

班长说:“我们可以分成6人一组,也可以分成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

”请大家猜猜这些学生可能有几人?
细细体会班长说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要求总人数就是求6和8的公倍数。

引导学生介绍用“大数翻倍法”等,简化步骤,不断改进方法。

注意学生用省略号表示不同的可能性。

师:如果这些学生的总人数在50以内,那么他们最多有几人?我们所求出的“48人”是6和8的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为什么不用学习求最大公倍数呢?(因为每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都是无限的,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因此,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
3、归纳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师:想一想找“共同的休息日”和“总人数”的过程,说一说可以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①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②找公有:把各个数的倍数进行对照找出公有的倍数;③找最小: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
4、看书88——89页,你还有什么问题?
师:观察一下,为什么6和8这两个数不相同,却可以写出相同的公倍数呢?公倍数与原有的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公倍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又有什么关系?
教师画出数轴表示6和8的倍数,并可生动地比喻6宝宝步子小,要走3次才能到达24的位置。

而8宝宝步子大,只要走两次就到达24的位置。

到达24的位置后,6宝宝和8宝宝就碰面了。

可见公倍数24是6和8的不同倍数。

三、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互质数和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出示书第9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决,填写在书上。

观察一下这里的每一组中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提示:3和5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3和5的公倍数有哪些?最小公倍数是几?15与3、5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提问:根据刚才的分析,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
2、打电话游戏。

师:许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七位数,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1)2和8的最小公倍数(2)最小的质数(3)既是6的倍数又是6的因数(4)5和15的最大公因数(5)既是偶数又是质数(6)比所有自然数的公因数多7的数(7)2和3的最小公倍数。

你能说说老师家的电话吗?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你们分析得多好啊!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收获最大的是什么?你有什么学习经验介绍给大家?
五、作业
运用这单元学习的知识,也给你的朋友编一个谜语,让他们猜猜你们家的电话号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