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多美教学设计.doc1

合集下载

《夏夜多美》的优秀教案

《夏夜多美》的优秀教案

《夏夜多美》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夏夜的美景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夏夜美景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运用生字词。

(3)描绘夏夜美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夏夜美景的图片或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夏夜的美景。

(2)板书课题《夏夜多美》,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夏夜的美。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运用。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深入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夏夜美景有哪些特点?(2)小组分享:你眼中的夏夜美景是怎样的?(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夏夜的美。

4.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夏夜的美。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自然美景,写一篇短文。

(3)和家长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夏夜美景知识。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夏夜的诗歌或故事。

(2)和同学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让美景永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15篇荐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15篇荐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15篇荐《夏夜多美》教学设计1【课前透视】《夏夜多美》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读了这个故事,就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通过生动的动画再现,形象的语言渲染,多种方法读文等形式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中,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一个角色去感悟夏夜美丽的景色,去体会睡莲、蜻蜓、萤火虫美好的心灵。

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体验、感悟夏夜的美景。

【教学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调动情感:通过导语的激趣引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带着对夏夜的美好感觉,进入课文《夏夜多美》所构筑的情感世界。

──创造美2、以读为本,自读自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模仿读、表演读、评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像,使每一个学生能进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充分感受夏夜池塘边发生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在教学中,教师主要用语感联结学生的.感觉、感受和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品味。

──品味美3、借助课件,真切感悟:对蜻蜓、萤火虫送蚂蚁回家过程部分的教学,播放课件,以音乐烘托,以画面渲染,配以表演,促使学生沉醉在夏夜美的意境中。

──赞赏美4、开放实践,合作交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文学完后,让学生画一幅《夏夜》的图画或把这个动人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对夏夜之美的认识得以升华。

不仅感受到夏夜池塘的美丽景色,而且体验到睡莲、蜻蜓、萤火虫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讨论美【教学目标】1、复习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美景。

《夏夜多美》教案(精选10篇)

《夏夜多美》教案(精选10篇)

《夏夜多美》教案(精选10篇)《夏夜多美》教案 1课前透视: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课文既写了夏天的美景,又写了夏天的情趣。

读了这个故事,学生感到夏天的夜景美,小动物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插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潜移默化的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保护环境,爱护昆虫。

教学重点:学习睡莲姑姑、小蜻蜓、萤火虫帮助小蚂蚁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

信息资料:1、范读录音带、课件或动物挂图、生字卡片、学生自制的头饰。

2、学生收集一些小昆虫的资料。

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出示挂图。

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蜻蜓、萤火虫、小蚂蚁的挂图)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2、演示课件。

教师播放夏夜美景的画面,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欣赏后让学生谈感受。

(板书课题)对话平台自学(学生圈点批画,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词句可以想办法解决。

识字(多种方式巧记生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秘诀(如歌谣识字、猜谜识字、做动作识字、偏旁归类识字等)(部分学生识字方法单一、枯燥,互相交流利于学生反思,开动脑筋巧记生字;另外对于学生的识字秘诀,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主动识字的乐趣。

)朗读(多层次自主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1、检查读。

教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2、指正读。

把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教师随机指导。

3、想象读。

先听范读录音,然后指名读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课文《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课文《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课文《夏夜多美》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夏夜多美》。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夏夜的美丽和和谐。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想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夏夜美景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3. 体会夏夜的美丽和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创造性表达。

3. 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互相帮助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夏夜多美》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学卡片、实物等辅助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夏夜的景象。

(2)引导学生谈谈对夏夜的感受,引出课文《夏夜多美》。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学习课文:(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归纳课文的主要信息。

4. 口语表达:(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描述夏夜的景象。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夏夜的感受。

5. 创造性表达:(1)学生模仿课文,创作关于夏夜的小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6.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谈谈对友谊的看法,珍惜友谊、互相帮助。

(2)教师讲述与夏夜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7.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夏夜的美丽和和谐。

《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

《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

《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夏夜多美》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教学理念】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昆虫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课件欣赏,感受“景色美”1、同学们,刚送走姹紫嫣红的春天,美丽多情的夏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入她的世界中吧!2、课件出示夏夜图。

3、你看,多美的夏夜,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为学生说话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力。

4、师小结: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夏夜,月光洒满了整个公园,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池塘里的青蛙正打着哈欠准备睡觉了,睡莲姑姑闭上了眼睛,忙碌了一天的小蜻蜓也开始休息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在为他们巡逻。

这么静谧的夏夜,是谁打破了她的宁静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为下文感受“心灵美”做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

夏夜多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夏夜多美》这篇课文,了解夏夜的美景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分享对夏夜的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夏夜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培养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理解夏夜的美景和特点。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夏夜故事。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夏夜美景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夏夜故事。

四、教学准备课文《夏夜多美》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夏夜图片或视频资料。

画笔、彩纸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夏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夏夜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享对夏夜的感受和体验。

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夏夜多美》。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观察与描绘学生观察夏夜的美景,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夏夜。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对夏夜的观察和描绘。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合作创作一个夏夜故事。

学生通过讨论和创作,完成自己的夏夜故事。

5. 分享与评价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夏夜故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夏夜的特点和美景。

学生反思自己对夏夜的感受和体验,分享学习收获。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夏夜的不同美景,如城市和乡村的夏夜。

2. 学生可以进行夏夜相关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夏夜的日记或短文。

七、作业设计1. 学生可以选择一种夏夜的场景,用画笔描绘出来。

2.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夏夜的日记,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夏夜美景的表现和创造力。

2.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夏夜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夏夜多美》教案(15篇)

《夏夜多美》教案(15篇)

《夏夜多美》教案(15篇)
《夏夜多美》教案1
【教学要求】
1、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受夏夜的风光美,同时也突出助人为了乐的精神更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词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图文结合,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感受夏夜的美受到人格的熏陶。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

【教具准备】
插图、生字卡、录音带。

【课前准备】
孩子们搜集有关夏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
夏夜多美。

2、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3、夏夜的风景也很美,美在哪里呢?
4、指名说。

5、出示挂图:
播放录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
1、多美的夏夜啊,让我们赶快翻开书读一读吧!要求:
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去掉拼音读生字卡片:
齐读、领读、开火车读。

《夏夜多美》的教学教案

《夏夜多美》的教学教案

《夏夜多美》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夏夜多美》,了解夏夜的自然景色和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把握《夏夜多美》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夏夜美景的描绘和情感投入。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夏夜多美》原文、相关图片、教学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夏夜多美》,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夏夜美景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夏夜多美》,感受语言美和画面美。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描绘出夏夜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4. 图片展示:展示夏夜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夏夜的美。

5. 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感受夏夜的美好。

6. 总结感悟:教师引导总结,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值得珍惜。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夏夜美景的短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孩子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 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夜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夏夜之中。

3.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夏夜的美好,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

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夏夜的美。

2. 深入理解: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3. 感悟情感: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对夏夜的喜爱和情感投入。

4.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夏夜的理解和感受。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看是否能体现出对夏夜的理解和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上传: 舒丽芹更新时间:2012-5-28 22:41:51一、教材分析《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理念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昆虫的意识。

四、学习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欣赏,感受“景色美”1、同学们,刚送走姹紫嫣红的春天,美丽多情的夏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入她的世界中吧!2、课件出示夏夜图。

3、你看,多美的夏夜,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为学生说话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力。

)4、师小结: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夏夜,月光洒满了整个公园,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池塘里的青蛙正打着哈欠准备睡觉了,睡莲姑姑闭上了眼睛,忙碌了一天的小蜻蜓也开始休息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在为他们巡逻。

这么静谧的夏夜,是谁打破了她的宁静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为下文感受“心灵美”做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2、友情提示:⑴如果有一次读不准的字,就请你把它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

⑵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自由轻声读,教师巡视)(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反馈:⑴认读生字。

⑵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⑶师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心灵美”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说说为什么。

交流:⑴喜欢睡莲姑姑:①课件出示睡莲姑姑。

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②课件出示以下句子:“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③谁来读读?(指名读)谁来做评委?(指名评)④谁来当睡莲姑姑?(学生表演睡莲说的话及动作。

)⑤师:如果你是小蚂蚁,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⑥出示句子: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用你们的朗读来表达对睡莲姑姑的感激之情吧。

⑵喜欢萤火虫、小蜻蜓:方法与“睡莲姑姑”同,通过朗读感悟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动物之间助人为乐的精神。

2、师:有了那么多朋友的帮忙,小蚂蚁可以回家了。

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高兴啊。

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和小蜻蜓他们一起送他回家吧。

⑴(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学生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教师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学生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⑵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双引号。

(设计理念:这一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结尾点题,情感升华1、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2、师小结: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星星,所以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3、出示最后一句:“啊,多美的夏夜呀!”师:夏夜仅仅是景色美吗?(设计理念: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4、结尾读题:请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夏夜多美》。

(五)、作业设计学了课文,你们肯定有一些话想对课文中的小动物说吧。

请选择一个小动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_______: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教学反思这节课充分体观了以学生发展为体的新课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1、课件的运用不仅巧妙地导入了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观,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

表现在:尊重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以读为主,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合作意识,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

一、教材分析《夏夜多美》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主要讲在夏天的傍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里,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

旨在让学生感到夏夜的景色美,而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理念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幻想,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他们对这篇童话充满了好奇心。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感悟夏夜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目标1、认识“莲、哭”等13个生字,会写“他、她”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之美。

3、使学生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昆虫的意识。

四、学习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夏夜的美。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件欣赏,感受“景色美”1、同学们,刚送走姹紫嫣红的春天,美丽多情的夏天就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一起走入她的世界中吧!2、课件出示夏夜图。

3、你看,多美的夏夜,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设计理念:这一环节为学生说话创设了情境,使学生有说的欲望,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力。

4、师小结: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夏夜,月光洒满了整个公园,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池塘里的青蛙正打着哈欠准备睡觉了,睡莲姑姑闭上了眼睛,忙碌了一天的小蜻蜓也开始休息了,萤火虫提着灯笼在为他们巡逻。

这么静谧的夏夜,是谁打破了她的宁静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文。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而生动了感知课文,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并为下文感受“心灵美”做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2、友情提示:⑴如果有一次读不准的字,就请你把它多读几遍,直到读准为止。

⑵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自由轻声读,教师巡视)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反馈:⑴认读生字。

⑵分角色朗读,体会夏夜美。

⑶师生分角色朗读。

教师扮演睡莲姑姑,学生分别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小蚂蚁、小蜻蜒、萤火虫、旁白。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这充分考虑了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好动、喜欢小动物等,学生对分角色朗读非常有兴趣。

(三)、细读课文,体会“心灵美”1、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说说为什么。

交流:⑴喜欢睡莲姑姑:①课件出示睡莲姑姑。

师:她怎么救小蚂蚁的?②课件出示以下句子:“快上来吧!”睡莲弯弯腰,让他爬了上来。

③谁来读读?(指名读)谁来做评委?(指名评)④谁来当睡莲姑姑?(学生表演睡莲说的话及动作。

)⑤师:如果你是小蚂蚁,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⑥出示句子: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师:用你们的朗读来表达对睡莲姑姑的感激之情吧。

⑵喜欢萤火虫、小蜻蜓:方法与“睡莲姑姑”同,通过朗读感悟的方式使学生体会动物之间助人为乐的精神。

2、师:有了那么多朋友的帮忙,小蚂蚁可以回家了。

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高兴啊。

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和小蜻蜓他们一起送他回家吧。

⑴(课件播放音乐)教师引读:小蚂蚁爬上“飞机”……学生补充: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教师引读:蜻蜒飞呀飞,飞过……学生补充: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台前,小蚂蚁到家了。

师:小蚂蚁高兴吗?为什么?再读:读出夏夜的美,读出小蚂蚁到家的喜悦心情。

⑵师:“飞机”是真的吗?在课文当中指的是谁?把小蜻蜒比喻真的飞机,所以加上双引号。

设计理念:这一设计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结尾点题,情感升华1、师:“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2、师小结: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星星,所以他高兴地眨着眼睛。

3、出示最后一句:“啊,多美的夏夜呀!”师:夏夜仅仅是景色美吗?设计理念:这一环节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小动物们的高贵品质,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4、结尾读题:请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课题《夏夜多美》。

(五)、作业设计学了课文,你们肯定有一些话想对课文中的小动物说吧。

请选择一个小动物谈谈自己的想法。

_______:你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教学反思这节课充分体观了以学生发展为体的新课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充分发展的空间。

1、课件的运用不仅巧妙地导入了新课,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美好的情感体验,而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的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观,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意识、真正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

表现在:尊重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愿做学习的主人;以读为主,体验主动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做学习的主人;增强合作意识,分享主动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乐做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