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验货标准

合集下载

qc一般查货标准

qc一般查货标准

专业知识一:什么是“服装AQL验货标准”一 .AQL 查检概述AQL:是英文average quality level 的缩写.AQL:是平均质量水平,它是检验的一个参数,验货的时候是根据:AQL值决定抽样的数量和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是服装质量检查采用的一次抽样方案.通常服装批量的合格质量水平 (AQL)为 2.5 ,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检查的严格度为正常检查.二.服装查检的项目1. 尺寸外形检查:--- 尺寸外形表1). 关键尺寸点 2). 非关键尺寸点2. 疵点检查:对所有衣服的外观、外形、敷料和找出的疵点都分别规类。

三.评分标准1). 一般疵点 非关键尺寸点,返修能消除疵点对成衣的外观和内在的影响。

一般不影响外观. ***三个一般疵点折算为一个严重疵点***2). 严重疵点 --- 影响成衣的外观、外形。

看到这类疵点不会再买这件衣服,或者这类疵点将导致第一次或洗后穿着不适服,消费者会退回衣服。

如破损、斑渍、色条、破洞、关键尺寸点??严重疵点。

发现一个严重疵点,则判定次件衣服不合格或不可接受。

四.三步检查法(生产前检查、开始生产线上检查、最后成品检查)1). 生产前检查2). 生产时检查 详细见QC职责3). 成品检查五.检针检验六.服装测试检验 见QC抽查定义第二页知识二:什么是“ QC 品质控制”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LER的缩写.(品质控制员).是负责检验产品,控制品质的人。

QC的重点是使公司得到品质良好的产品;是通过抽样捡验而判断一批货是否合格,有权(PASS 是及格OR FAIL是不及格).目的是避免公司收到不合格的产品。

QC要对每款服装在出货前进行一次尾期检验(FINAL INSPECTION);至少要查一次中期(INTERMEDIATE INSPECTION)和一次尾期(FINAL).品质控制应在早期检验(EARLY INSPECTION)或在线检验(IN-LINE INSPECTION),以尽可能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外贸手袋QC验货基本准则

外贸手袋QC验货基本准则

外贸手袋QC验货基本准则外贸手袋质量控制(QC)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确保产品在出厂前符合买家的要求和标准。

以下是关于外贸手袋QC验货的基本准则。

1.材料质量检查外贸手袋通常由多种不同的原材料制成,包括面料、拉链、金属配件等。

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首先要检查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面料是否均匀,没有明显的缺陷或瑕疵。

拉链应该是顺畅的,金属配件应该牢固且不易生锈。

2.工艺质量检查外贸手袋的工艺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和耐用性。

质检员应该检查手袋的缝制工艺是否均匀,线头是否整齐。

同时,还要检查手袋的细节部分,如按扣、拉链等是否牢固可靠。

此外,还要检查手袋的背带和手柄是否舒适并且牢固。

3.尺寸和规格检查外贸手袋的尺寸和规格通常是由买方提供的。

质检员应该检查手袋的尺寸是否与买方要求的一致。

在进行尺寸检查时,应该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

4.印刷品检查有些外贸手袋上可能印有商标、标识或其他印刷品。

在进行印刷品检查时,质检员应该检查印刷是否清晰,颜色是否准确。

应该特别注意对比度、对齐度和位置准确性等因素。

5.包装质量检查6.产品测试根据手袋的具体用途,可能需要进行一些特殊测试,如拉力测试、耐磨损测试等。

这些测试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质检员应该根据买方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以上是外贸手袋QC验货的基本准则。

质检员在进行验货时,应该仔细检查每个环节,并记录所有的问题和不符合项。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买方的要求和期望。

QC验货标准

QC验货标准

1.最终检验方法(1)实施原则以全数及抽验的方式检查产品自成型结束后至装盒、配号、装箱、打包、进库、待运出厂的全部作业过程,保证产品品质正确。

检验分两个方面:一为品管检验,此为生产完成前对产品做100%全数检验;一为产品包装结束、进库待运出厂时,QC依公司所定的抽样比例抽样开箱检验,目的是防止厂方将不合格产品混装入箱出货。

(2)检验准备A.QC应根据出货计划和工厂实际生产进度,安排最终检验时间。

检验一般应安排在出运日的前两天。

除特殊情况,QC应在生产和包装全部完成后进行检验;如情况特殊,也必须在生产和包装完成百份之八十后进行检验。

B.QC应要求工厂将待检产品按款式、颜色、配码、包装分类别整齐堆放。

C.检验前,QC应仔细查阅待检产品的有关物性测试记录,只有在确认所有测试项目都已完成并已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参照物性测试标准)D.检验前,QC应带齐最终确认样、合同、包装资料及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3)检验方式A.QC必须亲自到现场抽点箱号,严禁工厂人员替代抽点箱号。

B.检验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按AQL标准。

抽检箱号必须至少间隔5箱,避免箱号连续,以保证被检产品的代表性。

(4)产品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原则以手感、目视方式进行,目测有疑义时以量具检验。

A.整体外观:手感与目测检查成鞋是否端正、对称、平附、色泽一致、清洁,标志齐全清晰及鞋帮、鞋里、鞋底、鞋眼等各部位有无缺陷,需要确认尺寸的点状缺陷时钢尺测量,确认线状的缺陷应以鞋用带尺测量。

B.前帮长度:以鞋用带尺贴紧前帮面,测量前帮子口端点至前帮面沿口边沿中点或特定部位(如前帮与鞋舌接缝处等),同方法可测外包头长度。

C.后帮高度:以鞋用带尺紧贴鞋后帮面,测量后帮子中点至后帮面沿口边沿中点的高度。

D.特征部位:以鞋用带尺贴紧鞋,从某参照点量至某一考察点,检验同双两只鞋的差异。

E.后缝歪斜:将鞋放置在水平物上(如大理石磨板,平板玻璃等),用宽座角尺垂直边对准后帮子口点,以钢尺测量帮后缝至角尺垂直边的最大距离。

QC验货指引2

QC验货指引2

QC验货指引开料:1.检验开料车间木料的含水率,必须保持在10%-12%之间,含水率高于12%时,需送烘干房做烘干处理。

2.检验木材是否有虫害、腐朽、蓝斑、死结、发黑。

3.检查拼板:布胶,拼合的方向。

例如面拼相邻的两块木头两端的木纹方向要相反,板料间含水率差异不能超过2%,拼板木头的颜色要相配。

4.拼板后的待干时间最好不少于72小时已确保所有结合处干透,减少结合处的收缩,再进一步精加工和砂光之前必须确保充足的待干时间。

5.检验贴薄片的程序及其加压:所用的薄片是否正确,薄片的木纹方向是否正确,薄片贴好后是否有拼接线、撕裂、蓝斑等不良现象。

6.树脂配件:检查尺寸、检查树脂是否有开裂、起泡。

7.检验指接材料,检查指接的程序及其接口,布胶和加压是否足够。

细作1.对照来料的规格、尺寸、材质等方面检查不合格部件的挑选出改其他。

2.首件确认:加工尺寸及刀型形状是否符合生产图纸,门、抽屉等确认必须先试组。

3.加工不良:撕裂、凹陷、缺料、跳刀(有手感)要挑选出。

4.确定正反面:板件或实木要挑好的一面作正面。

5.首件确认:测量首件孔距、孔径、孔深是否符合生产图纸,另需与相连部件试组,错位误差控制在正负0.5mm之间。

6.要注意钻孔不良:孔径边缘崩裂、起毛、加工部件左右不对称或数量上左右不配套,正反面孔钻错,台面不干净引起的刮伤划伤现象。

组立1.检查各接合处的结构:是否组立正确,布胶,胶合情况。

2.检查大货组立:上胶,出钉,开裂。

检查用于连接木,三角木,导轨,埋牙,合页上的螺丝类型。

3.检查用于不同地方的螺丝种类和长度。

4.检查柜身的方正:确保检验之前把产品放平。

5.检查横条和层板的组立。

6.在组立线检验柜身和抽屉的组立:缝隙、功能、尺寸等。

抽屉需在组立线组合,避免在包装线出现问题。

7、检查导轨是否有缺陷、是否安装稳当、是否能正常运作。

8、组门时要确保产品放在水平面上。

9.检查试组样;样品需要完全组立,包括所有的五金,玻璃,层板,背板,抽屉,床横等10.检查层板托;要用大货用的层板托11.检查材料;实木薄片,木纹方向12.检查尺寸和组立是是否紧密13.检查柜身上的组立横条是否与前后框保持平整,如果不是,可能是图纸的问题14.至少做一件样品的组立试跑。

QC验货工作手册

QC验货工作手册

QC验货工作手册1. 简介QC(Quality Control)验货工作手册旨在指导QC人员进行合格产品的验货工作。

通过本手册,QC人员将能够了解验货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2. 验货流程2.1 准备工作在开始验货工作之前,QC人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确认验货地点和时间•确认验货所需的工具和设备•检查验货清单,确保了解产品规格和要求2.2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验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外观检查的步骤:1.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破损或污染。

2.检查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颜色差异、划痕或变形等。

3.检查产品是否缺少零部件或配件。

4.检查产品的标签和标识是否齐全、准确。

2.3 功能检查功能检查是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功能检查的步骤:1.根据产品规格书或要求,了解产品的功能特性和测试方法。

2.使用适当的测试工具和设备进行产品功能测试。

3.检查测试结果是否符合要求,如产品性能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故障等。

3. 注意事项在进行QC验货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与供应商或生产方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实时记录验货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现。

2.在验货过程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3.制定合理的验货计划,确保验货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4.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及时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QC验货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产品外观有划痕或变形: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要求修复或更换产品。

2.产品缺少零部件或配件: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要求补发零部件或配件。

3.产品功能不稳定或存在故障: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要求修复或更换产品。

4.产品标签或标识错误: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要求更正标签或标识。

5.包装破损或污染:与供应商或生产方沟通,要求重新包装产品。

5. 总结QC验货工作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进行验货工作时,QC人员需要遵循验货流程,并注意事项。

QC验货标准

QC验货标准

1.最终检验方法(1)实施原则以全数及抽验的方式检查产品自成型结束后至装盒、配号、装箱、打包、进库、待运出厂的全部作业过程,保证产品品质正确。

检验分两个方面:一为品管检验,此为生产完成前对产品做100%全数检验;一为产品包装结束、进库待运出厂时,QC依公司所定的抽样比例抽样开箱检验,目的是防止厂方将不合格产品混装入箱出货。

(2)检验准备A.QC应根据出货计划和工厂实际生产进度,安排最终检验时间。

检验一般应安排在出运日的前两天。

除特殊情况,QC应在生产和包装全部完成后进行检验;如情况特殊,也必须在生产和包装完成百份之八十后进行检验。

B.QC应要求工厂将待检产品按款式、颜色、配码、包装分类别整齐堆放。

C.检验前,QC应仔细查阅待检产品的有关物性测试记录,只有在确认所有测试项目都已完成并已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参照物性测试标准)D.检验前,QC应带齐最终确认样、合同、包装资料及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3)检验方式A.QC必须亲自到现场抽点箱号,严禁工厂人员替代抽点箱号。

B.检验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按AQL标准。

抽检箱号必须至少间隔5箱,避免箱号连续,以保证被检产品的代表性。

(4)产品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原则以手感、目视方式进行,目测有疑义时以量具检验。

A.整体外观:手感与目测检查成鞋是否端正、对称、平附、色泽一致、清洁,标志齐全清晰及鞋帮、鞋里、鞋底、鞋眼等各部位有无缺陷,需要确认尺寸的点状缺陷时钢尺测量,确认线状的缺陷应以鞋用带尺测量。

B.前帮长度:以鞋用带尺贴紧前帮面,测量前帮子口端点至前帮面沿口边沿中点或特定部位(如前帮与鞋舌接缝处等),同方法可测外包头长度。

C.后帮高度:以鞋用带尺紧贴鞋后帮面,测量后帮子中点至后帮面沿口边沿中点的高度。

D.特征部位:以鞋用带尺贴紧鞋,从某参照点量至某一考察点,检验同双两只鞋的差异。

E.后缝歪斜:将鞋放置在水平物上(如大理石磨板,平板玻璃等),用宽座角尺垂直边对准后帮子口点,以钢尺测量帮后缝至角尺垂直边的最大距离。

QC验货标准

QC验货标准

QC验货标准QC验货标准验货是指在生产或采购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QC验货标准是一个用于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体系,通过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指导产品制造和贸易。

一、外包装验货标准:1.包装材料:外包装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符合产品特性的包装材料,例如塑料袋、纸盒、木箱等。

包装材料应无异味和有害物质,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撕性。

2.包装设计:包装设计应与产品特性相匹配,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完整性。

包装设计应合理,易于存储和搬运,并能在运输过程中有效地防止震动和碰撞。

3.标识要求:包装上应有清晰、准确和完整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商等。

标识应使用防伪技术,以防止伪劣产品的出现。

二、产品外观验货标准:1.颜色和光泽:产品应具有明亮、均匀且与样品一致的颜色和光泽。

颜色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不应有混色、偏色等问题。

2.尺寸和形状:产品的尺寸应与样品及合同要求一致,不应有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产品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有拙劣的成型工艺或变形的现象。

3.表面缺陷:产品表面不应有划痕、凹陷、气泡、裂纹等缺陷,否则会影响产品的美观度和质量。

4.组装和拆解:对于需要组装和拆解的产品,应检查组装和拆解过程是否顺畅,零部件是否完整,组装后是否能够正常使用。

5.标志和标签:产品上的标志和标签应清晰、易识别,并与样品和合同要求一致。

标志和标签应牢固地粘贴在产品上,不应容易脱落或改变位置。

三、性能和功能验货标准:1.材料和工艺:产品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并经过环保测试。

工艺应精细,不应有粗糙、毛边、开裂等问题。

2.机械性能:对于机械产品,应进行一定的机械性能测试,包括承载能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机械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3.电气性能:对于电气产品,应进行一定的电气性能测试,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绝缘阻抗等。

QC查货标准

QC查货标准

QC查货标准一、总体要求1、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确认或得到权威认证机构的检验报告:2、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尺寸在允许的识差范围内。

4、做工精良。

5、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6、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合适、适于长途运输。

二、面料1、若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我司要求货品至少达到的色牢度为: (1)洗水色牢度A:单洗牢度(colour change)3-3.5级B:湿擦牢度(colour stain)3-3.5级(2)摩擦色牢度:A、干擦(Dry)3-3.5级B、湿擦(Wer)2.5-3级(3)光照色牢度:4级2、对色准确,大货布的颜色和确认色的色差至少应在3.5级之内,并需经客户确认。

3、面布与里布同色的、色差不低于3.5级。

4、面料要求成份配比准确,纱支密度均匀,梭织面料要达到客人要求的密度,针织面料要求克重误差范?5%以内。

5、尺寸变化,若无具体规定,要求所有面料控制在5次普洗后,每一方面最大误差在3%以内。

3次干洗后,第一方面最大误差在2%以内。

6、阻燃性,对于纯人造纤维面料可以免测,动植物纤维面料必须进行测试,用16微米火焰接触2*6英寸的面料1秒,计算燃烧时间,超过7秒不延燃可以接受,少于7秒则不合格。

7、出口定单的材料均要求不含偶氮染料,应对工厂根据定单的要求进行逐笔或阶段性测试。

三、辅料1、金属扣及鸡眼不得用铁质,所有金属配件不含镍,塑料类配件不含镉。

2、织唛、提花织带类、要求图案清晰、切边整齐、不抽纱。

3、喷漆制品喷漆牢固、无破损。

4、松紧带、弹力强性良好。

四、款式严格根据客户的样衣或款式查看所有细节(此工作由业务员在产前样检验时完成)各业务员应要求技术部或工厂在大货生产之前把所有色组的产前样交给我司批办后方可生产。

五、外观要求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

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

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

拉链不起浪,钮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最终检验方法(1)实施原则以全数及抽验的方式检查产品自成型结束后至装盒、配号、装箱、打包、进库、待运出厂的全部作业过程,保证产品品质正确。

检验分两个方面:一为品管检验,此为生产完成前对产品做100%全数检验;一为产品包装结束、进库待运出厂时,QC依公司所定的抽样比例抽样开箱检验,目的是防止厂方将不合格产品混装入箱出货。

(2)检验准备A.QC应根据出货计划和工厂实际生产进度,安排最终检验时间。

检验一般应安排在出运日的前两天。

除特殊情况,QC应在生产和包装全部完成后进行检验;如情况特殊,也必须在生产和包装完成百份之八十后进行检验。

B.QC应要求工厂将待检产品按款式、颜色、配码、包装分类别整齐堆放。

C.检验前,QC应仔细查阅待检产品的有关物性测试记录,只有在确认所有测试项目都已完成并已达到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最终检验(参照物性测试标准)D.检验前,QC应带齐最终确认样、合同、包装资料及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所有资料。

(3)检验方式A.QC必须亲自到现场抽点箱号,严禁工厂人员替代抽点箱号。

B.检验以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按AQL标准。

抽检箱号必须至少间隔5箱,避免箱号连续,以保证被检产品的代表性。

(4)产品外观检验外观检验原则以手感、目视方式进行,目测有疑义时以量具检验。

A.整体外观:手感与目测检查成鞋是否端正、对称、平附、色泽一致、清洁,标志齐全清晰及鞋帮、鞋里、鞋底、鞋眼等各部位有无缺陷,需要确认尺寸的点状缺陷时钢尺测量,确认线状的缺陷应以鞋用带尺测量。

B.前帮长度:以鞋用带尺贴紧前帮面,测量前帮子口端点至前帮面沿口边沿中点或特定部位(如前帮与鞋舌接缝处等),同方法可测外包头长度。

C.后帮高度:以鞋用带尺紧贴鞋后帮面,测量后帮子中点至后帮面沿口边沿中点的高度。

D.特征部位:以鞋用带尺贴紧鞋,从某参照点量至某一考察点,检验同双两只鞋的差异。

E.后缝歪斜:将鞋放置在水平物上(如大理石磨板,平板玻璃等),用宽座角尺垂直边对准后帮子口点,以钢尺测量帮后缝至角尺垂直边的最大距离。

F:缝线:目测缝线针码是否均匀,缝线是否整齐,是否有跳线、断线、翻线、开线、并线重针及缝线越轨等。

针码密度用游标卡尺测量。

G.外包(后)跟、主跟(内后跟):目测外包(后)跟是否端正、平服,同双两只鞋的外包(后)跟两侧压,察看其变形及复原情况。

H.包头:目测外包头是否端正、平服,同双两只鞋的外包头是否对称,以拇指按压包头,察看其变形情况。

I.外底长度:以鞋用带尺(拉紧)测量外底面前端点至外底面(跟面)后端点之间的长度。

J.外底宽度:将外底内侧底墙接触水平物体并垂直侧立,以钢尺垂直测量其外侧底墙距平板的最大距离即为外底宽度。

K.外底厚度:一般以钢尺测量底墙相关部位厚度,必要时沿外底轴线将鞋底切开,以钢直尺在切开处测量外底相关部位厚度,底墙异型或圆弧状等,用鞋用钢尺无法测量时可用游标卡尺测量。

L.内底长度:剪掉鞋带,以鞋用带尺贴紧内底,测量内底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或抽取被检产品同品种同型号内底进行测量。

M.前跷:将鞋正放在水平物体上,用鞋用钢尺测量底面前端点至水平物体的垂直距离。

N.鞋跟高度:将鞋正放在水平物体上,用鞋用钢尺测量鞋跟后部中线上端点至跟面(水平物体)的垂直距离。

O.鞋跟平正:将鞋放于水平物体上,目测鞋跟装配是否端正、对称、平稳(跟面与水平物体平行)。

P.鞋跟装配牢度:一只手持鞋,另一只手持鞋跟,向个方面摇动鞋跟,手感和目测鞋跟是否松动。

Q.装饰件装饰牢度:一只手持鞋,另一只手拉装饰件,检查是否牢固。

外观质量不合格统计:若发现一双鞋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外观质量不合格,即定为一双不合格,并以其中最严重的一项不合格进行统计。

2.最终检验标准一般检验依据以客户确认样为准,并依定单单价、买方要求重点、特殊规格及验货习惯,依照当批合理外观及物理性检验标准实施检验。

当无特殊约定时,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国际通用标准或制鞋行业其它标准。

检验判定与分级原则为:严重、主要、次要、轻微、无缺点等五项,定义如下:严重瑕疵凡对成品鞋构成致命的缺陷,其特点为破坏鞋子本身的功能,影响穿着安全及外观有碍观瞻,应视为严重瑕疵。

主要瑕疵对成品亦能构成致命的缺陷,其特点为足以降低鞋子本身的功能,虽可修补、整理,但不得出厂,只有降低级数充任B品,应视为主要瑕疵。

次要瑕疵未对成品鞋构成致命的缺陷,其特点则为并不降低鞋子本身的用途,且不必再加工,稍加整理即可出厂,应视为轻微瑕疵。

轻微瑕疵未对成品鞋构成致命的缺陷,其特点则为并不降低鞋子本身的用途,且不必再加工,稍加整理即可出厂,应视为轻微瑕疵。

无缺点所谓无缺点,即产品品质几乎完美,特点为无论外观和物理性测试,均符合国家标准,应视为无缺点。

具体抽样检验作业按AQL标准进行,根据订单数量决定应抽检数量。

AQL标准将产品外观问题分为A.主要瑕疵B.次要瑕疵C.轻微瑕疵。

以下为AQL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比例和允收标准:A类不合格的AQL=0.065%,B类不合格的AQL=1.0%,C类不合格的AQL=4.0% 根据上表AQL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各类不合格项目顺序如下:每批双数检验数量A类B类C类AC RE AC RE AC RE91-150 20 0 1 0 1 2 3151-280 32 0 1 0 1 3 4281-500 50 0 1 1 2 5 6501-1200 80 0 1 2 3 7 81201-3200 125 0 1 3 4 10 113201-10000 200 0 1 5 6 14 1510001-35000 315 0 1 7 8 21 22A类不合格项目:1.鞋内有断针及尖锐物。

2.鞋面和内里破损。

3.金属配件明显生锈、松动。

4.滴塑件变黄、变色、龟裂。

5.鞋头内里或前衬严重其皱、打脚。

6.后跟港宝太软,易掉跟。

7.后跟内里严重起皱,产生磨脚。

8.热切脱落,高频印刷掉色或脱落。

9.带状鞋扣无回针或带状鞋扣脱落。

10.鞋头跷度异常,导致严重变形。

11.鞋面材料、浅色大底出现黄变。

12.鞋子发霉。

13.中底板与大底脱离。

14.橡胶件或橡胶底出现喷霜或者被污染。

15.内盒及彩色包装纸掉色。

C类不合格项目1.鞋面有五个以上线头未修剪干净。

2.左右脚后跟高低达到或超过3mm.。

3.超过五处边距不均。

4.左右脚同部件之间位置差异3-5mm。

5.左右脚同位置商标位置相差3mm以上。

6.左右脚网布分化起始位置偏差超过10mm。

7.后跟内里太短没被面衬压住。

8.鞋带头脱落或鞋带拉丝。

9.开胶达到或超过3mm长,3mm宽。

10.溢胶达到或超过3mm宽。

11.胶水线变黄。

12.超过五处定位线或定位点没有清洗干净。

13.大底沿墙有一处污染或水迹超过3mm*3mm。

14.高频不非常清晰和不够明显。

15.帮面有一处沾胶,面积小于3mm*3mm。

16.帮面车线1-3处重针顿针跳针,重针顿针2-5针,跳针1-2针。

17.电锈针数不够致使电锈不够密实。

18.左右脚部件轻微色差,或有1-3处轻微色差。

19.帮面有1-3处轻微起皱。

20.左右脚皮毛长短轻微不一样。

21.少数部件出现毛边。

22.左右脚皮料厚度不均匀。

23.外领口不够饱满。

24.后跟内里翻卷。

25.内里不平顺,轻微起皱。

26.用笔涂改鞋舌号标。

27.面衬印刷不够清晰。

28.面衬号码与鞋号码不符。

29.左右脚有一个贴标脱落,或者位置贴错。

30.鞋内号码标脱落。

31.贴标内容印刷模糊不清。

32.贴标文字错误。

33.鞋盒号码与鞋子的号码不符。

3、检验结果判断A.凡有A类不合格品发生,无论B、C类不合格数多少,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品。

B.当未发现A类不合格时:a)B、C类不合格品数≦B、C类合格判定数时(即B、C类合格数多于不合格数),该批产品判定为合格。

b)B类不合格品数≦B类合格判定数,C类不合格品数>C类不合格判定数,若B、C两类不合格品数之和≦B、C类合格判定数之和时,则该批产品判定为合格;若B、C两类不合格品数之和≧B、C两类不合格判定数之和时,该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4、异常问题处理A.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应由工厂返修或予以降级、报废、调换合格品处理。

B.判为不合格的批次产品,应要求工厂进行翻箱处理;对返修后再次提交检验的产品,应按照原先的标准在检验(必要时,可实施加严检验)。

C.当产品虽经重新检验QC仍无法判定而要求工厂保函出货或拒绝出货时,QC都应报告QC主管、公司和办事处业务员,有其研究做最后决定。

5、验货报告记录A.根据《验货报告》项目,QC应如实填写检验结果。

B.若报告内栏目写不下时,请用“等”字表示(但内容应可查到)。

C.报告须用不易褪色的笔填写,字迹应清晰。

D.同意出货需QC与工厂代表签字,翻箱重新检验和保函出货需QC主管签名,工厂出示的保函应加盖工厂合同章。

E.异常情况(翻箱检验、保函出货、拒绝出货)的验货报告、客户QC提供的验货报告应送交办事处主管审阅。

6、文件归档管理A.QC在订单完成出货一周内,应将确认样、订单、合同附件、《材料确认表》、《试做报告》、《检验记录备忘》、《验货报告》、船头样一起整理齐全,交办事处相关业务员归档保存,以便必要时追溯、查找。

B.归档保存期限为一年。

除特殊情况,一年后档案销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