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小路91097讲课稿

合集下载

《乡间的小路》 说课稿

《乡间的小路》 说课稿

三岔河镇2015年5月小学音乐教师技能竞赛说课稿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课《乡间的小路》执教者:三岔河镇水阁学校刘云飞2015年5月《乡间的小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乡间的小路》。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一) 教学内容《乡间的小路》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的表演课。

(二)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三)教学目标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认知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能力目标:(1)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3、情感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大胆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据此,本堂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游戏、听唱、表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技术训练渗透艺术感受中,贯穿音乐实践中。

(二)学法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其意境。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乡村生活的画面及其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乡间的小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教学歌词: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

3. 教学旋律: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旋律。

4. 教学节奏:讲解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准确的演唱节奏。

5.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乡间的小路》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乡村生活情感的体验。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农民或农村工作者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生活。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如农田劳作、乡村徒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3. 引导学生创作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或舞蹈,展示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乡间的小路》歌曲原版及不同演唱者的版本,以供学生欣赏和比较。

2. 视频资料:关于乡村生活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的魅力。

3. 教材:音乐教材、歌词sheet music,方便学生学习和练习。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故乡的小路》。

一、说教材《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优美深情的抒情歌曲,以思念故乡为主题,旋律流畅而富有情感。

歌曲为 4/4 拍,两段体结构。

教材选择这首歌曲,旨在通过音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说学情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小学____年级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基本的节奏感知、简单的旋律哼唱等。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律动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4/4 拍的节奏特点,能够准确演唱歌曲中的旋律和歌词,并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用优美、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教学难点歌曲中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的准确演唱,以及歌曲情感的细腻处理。

五、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与歌曲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演唱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演唱水平。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六、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为演唱做好准备。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三岔河镇2015年5月小学音乐教师技能竞赛说课稿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课《乡间的小路》执教者:三岔河镇水阁学校刘云飞2015年5月《乡间的小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乡间的小路》。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一) 教学内容《乡间的小路》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的表演课。

(二)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三)教学目标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认知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能力目标:(1)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3、情感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大胆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据此,本堂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游戏、听唱、表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技术训练渗透艺术感受中,贯穿音乐实践中。

(二)学法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三岔河镇2015年5月小学音乐教师技能竞赛说课稿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九册第五课《乡间的小路》执教者:三岔河镇水阁学校刘云飞2015年5月《乡间的小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乡间的小路》。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一) 教学内容《乡间的小路》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的表演课。

(二)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三)教学目标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认知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能力目标:(1)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

3、情感目标: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大胆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宗旨。

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据此,本堂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游戏、听唱、表演等方法进行教学。

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技术训练渗透艺术感受中,贯穿音乐实践中。

(二)学法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因此,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能力刻不容缓。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乡村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1.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

1.3 教学方法聆听法: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1.4.1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1.4.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如田野、小路、蓝天、白云等。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能流畅地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内容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旋律。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学唱。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2.4 教学步骤2.4.1 教学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4.2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感。

2.4.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曲学唱。

2.4.4 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第三章:歌曲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内涵。

通过对歌曲的解析,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2 教学内容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3.4.2 分析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如田野、小路、蓝天、白云等。

3.4.3 引导学生思考乡村景象背后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4.4 分享思考成果,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第四章:歌曲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创作歌曲,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情感。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

《乡间的小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乡间的小路》。

下面我将围绕教材、教学设计理念、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几个方面实行说课。

一、教材(一) 教学内容《乡间的小路》是人音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程。

(二)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作品。

这首歌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三)教学目标本课的三维目标是:1、认知目标: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水平目标: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情感目标:能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1)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2)能用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大胆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创新、探索”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培养学生水平为重点,提升素质为宗旨。

三、教法、学法(一)教法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感知、感受和体验,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据此,本堂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游戏、听唱、表演等方法实行教学。

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让技术训练渗透艺术感受中,贯穿音乐实践中。

(二)学法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扩展,自主意识持续增强,特别是受流行音乐的影响,已经不满足于课堂教学上的曲子,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逐渐减弱,他们渴望音乐,却不喜欢书本上的歌曲。

所以,培养对音乐课的兴趣和热情一日不可懈怠,让学生转为从心底上真心喜欢音乐,并具有一定的优劣作品辨别水平刻不容缓。

尤其是要注意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提升音乐欣赏水平的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歌唱方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状态。

据此,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唱、编、演等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形象化。

乡间的小路(课件)2024-2025学年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乡间的小路(课件)2024-2025学年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2、╳ ╳ ╳|╳ ╳ ╳ ╳ ╳| ———
带节奏朗读 歌词。
跟着老师 的钢琴伴 奏学唱歌 曲。
有感情地演 唱歌曲。
课堂活动
为歌曲创编舞蹈,并用打击乐器为歌 曲伴奏,边唱边表演!
对于家乡你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课堂总结
相信同学们也爱自己的家乡,让我 们唱着歌曲走出教室吧!
感谢聆听!
乡间的小路上都有哪些美好的事物?
暮归的老牛、牧童的歌声、夕 阳、晚霞……
再次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 的?歌曲是几拍子的?
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歌曲情绪:愉快地 速度:中速 四二拍
跟着老师 的钢琴伴 奏用“啦” 模唱歌曲 旋律。
节奏练习
1、╳ 0 ╳|╳ ╳ ╳|╳ ╳ ╳|╳ —|
花城版六年级上册音乐
乡间的小路
第8课 校园歌曲
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谁能向大家介 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夕阳西下,晚霞映
红了天边,微风轻拂, 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 上,两旁是绿油油的 田野,远处传来牛羊 的叫声,这一切是多 么宁静和美好啊!
让我们一起学习歌曲《乡间的小路》!
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间的小路91097
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校园歌曲的特点等有关知识;
2、让学生认识校园歌曲的主奏乐器——木吉他,初步了解他的构造;
3、学生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好《乡间的小路》,并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4、初步培养学生自己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若干,一把木吉他等
教学过程:
一、唱唱跳跳复习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唱跳着《校园的早晨》进教室:跳到自己的位子后跟老师站着原地边唱边跳。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演唱的歌曲是《校园的早晨》,这是一首(校园)歌曲,没错,你们还知道哪些校园歌曲呢?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那么什么是校园歌曲?它又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二、台湾校园歌曲时代
1、介绍:(师生分角色读)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生在乡土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

校园歌曲就此诞生了。

导语:随着校园歌曲在校园中的传唱,涌现了(多媒体依次出示):《兰花草》《捉泥鳅》、《外婆的澎湖湾》等大批作品。

这个时期是台湾校园歌曲的鼎盛时期。

校园歌曲也被称为“校园民歌”、“现代民歌”。

在台湾常称之为校园民谣。

2、点歌台:(1.)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听听,你们想听哪一首呢?听《外婆的澎湖湾》片段:想想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3、听后总结介绍叶佳修:对呀,歌曲轻快活泼,清新自然。

那么你知道它是出自谁之手呢?同学们,这个人就是——(叶佳修),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观看艺术人生访谈叶佳修的MTV资料)。

叶佳修是著名的创作型歌手,也是台湾校园歌曲时代的一位非常重要的领军人物。

我们学过的《乡间的小路》也是他作词作曲的,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亲自的演唱:想一想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三、复习丰富《乡间的小路》
1、(示谱)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共三个部分,并且第三部分变化重复了第一部分;(出示1和3)
出示:这样的结构我们称为带再现的三部曲:表示为 A B A’。

2、情绪讨论,复习歌曲:同学们,你觉得A段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呢(轻快活泼)?B段的情绪变得怎样了(激动舒展)?A’段尽管是变化重复的A段,但是这里的情绪变得更加得轻松悠闲了。

所以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不同情绪的体现!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完整地复习歌曲,注意歌曲的顺序(复习全曲)
3、色块填充: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叶佳修要组织一个乐队,想在同学们中招募人选,现在就让我们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准备吧!
A、首先同学们看歌曲这里的蓝色块处,请你选择合适的节奏型,拍一拍,奏一奏。

(示节奏型)
(老师这里有四组供你选择,一起拍一拍。

同学们注意拍出强弱拍)
B、1.齐拍
2.听音乐学生自己边唱边选择:老师唱,学生选择一种填充。

(老师唱,学生练习)
3.根据学生的选择分别拍一拍。

现在我们先选择这种来填充。

多媒体出示统一用“XX X”和“XX XX XX XX X O”
C、同学们这蓝色块处除了可以用手拍出来,我们也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来填充。

请同学们拿出打击乐器,没有的跟老师一样徒手练一练:注意保持平稳。

D、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唱的是哪段歌词?(第二段)是呀,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只选择有色块的歌词进行演唱。

请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演唱,有打击乐器的准备好为他们伴奏。

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4、解决第二部分:同学们配合得真不错,果然丰富了很多。

如果第二部分我们用竖笛来伴奏,看看效果是不是会更棒呢?
A、出示竖笛谱,学生一起练习:注意控制好气息,轻轻地吹奏。

B、跟着第二部分伴奏音乐:一半学生演唱一半竖笛伴奏
[5、配乐器演唱歌曲:好的,现在我们分工合作一下:请没有打击乐的同学演唱一、三部分歌曲,有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第二部分老师想请这边的同学演唱,这两组同学用竖笛伴奏,现在我们就完整地演唱歌曲吧!注意看着老师的指挥,比比哪些同学最优秀!]
6、解决演唱形式:
A、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B、是呀,《乡》唱的是一幅牧归图。

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阳景象。

那么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C、学生讨论:领唱、齐唱、独唱、合唱(轮唱)。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

7、表现歌曲:第一部分老师请一个人领唱,谁来领唱呢?再请一个人为他伴奏。

注意你们俩要站着表演;第二部分老师请这边的同学站着齐唱,而这边的同学呢用竖笛坐着伴奏;第三部分,所有的同学都坐着:有打击乐的两组同学伴奏,其余的同学演唱。

注意:好,各自梳理一下自己的角色,你是演唱或演奏哪几部分?是站的还是坐的?想好了吗?那现在就请有乐器的同学拿好乐器准备好了。

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四、大陆校园歌曲时代
1、导入听《同桌的你》:同学们演奏得太棒了!简直就是一支小乐队在演奏嘛!叶佳修要是听见了,一定会给你们发邀请函的!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想再让你们听一首歌,猜一猜它是不是校园歌曲呢?(听)
2、介绍:受台湾校园歌曲的影响,80年代中期,大陆也开始流行校园歌曲,比如我们熟悉的《校园的早晨》、《睡在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等等。

刚才我们欣赏的《同桌的你》被大学生们称为当年的“毕业歌”。

3、有没有同学知道校园歌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1.)吉他介绍:图片认识吉他
2.)同学们,那个时候,经常会在公园里、各大院校的舞台上、校园的青草地上,听到吉他的弹唱声……自在又温馨!木吉他是校园歌曲的主要伴奏乐器。

今天老师也想用吉他伴奏演唱一段《童年》。

3.)出示歌词,教师演唱。

听完后总结:老师唱的时候很多同学都跟着唱了起来,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过过瘾吧!
4.)学生跟着吉他学唱歌词:同学们注意红色记号是休止一拍,等老师扫完后再跟上来唱。

(第一乐句…第三乐句)
5.)学生唱教师伴奏:现在老师就用木吉他为你们来伴奏。

不过歌曲前面老师要加4小节的前奏,听着老师数,准备……
4、表演
同学们学得真快,现在我们加入一些声势动作表演一下。

会捻指吗?练习捻指,出示节奏,跟着节奏练习。

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呢?(拍手、跺脚等等,逐一练习)
5、表演唱《童年》: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跟着MTV进行表演吧!
五、总结
1、总结归纳: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对校园歌曲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你认为什么是校园歌曲呢?(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校园歌曲: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旋律简单优美,易学易唱,贴近生活。

常用来反映校园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歌曲。

3、同学们,这就让老师想起了校歌,想一想校歌是校园歌曲吗?
4、教师总结:校歌当然是校园歌曲。

同学们,校园歌曲发展至今已整整三十年,它似片片花瓣的清香,如一首淡雅的小诗,伴随着我们生活在如诗如画的校园……让我们珍惜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