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感知音乐力度(三)

合集下载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第一课童谣新唱教学内容:1 、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3、观瞧《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得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得生活带有浓郁得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得情怀。

2、观瞧《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得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得掌握,二拍子与三拍子节拍感得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得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得演唱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上学期学习得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课前准备,课堂上得要求三、欣赏《落雨大》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得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得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3、瞧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就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得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得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得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 、131、532、161三、学唱歌曲《落雨大》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得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得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就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3、学习三拍子得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5、读词,唱词注意后十六分音符得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得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感知音得高低(三)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 re mi la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与体验“do、mi、sol、la”音高。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全文编辑修改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全文编辑修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学习计划、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二年级下册
第一课我们喜爱的歌曲
歌曲《没有祖国哪里会有我》
歌曲《猜花》
本课综合与测试
第二课感知音乐力度三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第三课感知音的高低(六)
歌曲《音阶歌》
歌曲《有个洋娃娃》
本课综合与测试
第四课认知音的时值(一)
歌曲《野兔饿了》
歌曲《多年以前》
本课综合与测试
第五课音乐中的动物世界
欣赏 1 长笛独奏曲《小鸟》主题 2 管弦乐
曲《大象》
欣赏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
欣赏钢琴曲《扑蝴蝶》
本课综合与测试
第六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一)
欣赏 1. 广东民歌《月光光》2. 小提琴独奏
本册综合。

声势律动课教案

声势律动课教案

声势律动课教案《声势律动课教案一》一、课题声势律动课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声势律动的基本概念和元素,包括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动作及其节奏变化。

2. 学会运用不同的声势动作组合成简单的节奏型,并能根据给定的音乐进行声势律动表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2. 在声势律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感受声势律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 掌握基本的声势动作及其节奏特点,如拍手的均匀节奏、跺脚的强拍强调等。

2. 能够准确地将声势动作与音乐节奏相配合。

(二)教学难点1.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声势律动组合。

2. 在集体声势律动表演中,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五、教材分析声势律动是一种将身体作为乐器,通过有节奏的动作来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中,它通常是音乐基础教学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在没有乐器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身体动作来体验音乐的节奏、节拍、速度等要素。

课本内容可能会先介绍基本的声势动作,例如拍手表示强拍,跺脚表示重音等简单的对应关系。

然后会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声势组合练习,如2/4拍节奏下的拍手 - 拍腿组合。

在后续的内容中,可能会涉及到根据不同风格音乐进行声势律动的创作,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这部分内容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将音乐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要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教学法)1. 教师走进教室,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同时以充满活力的声势律动(拍手、跺脚、身体摇摆等)进入教室。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像一个音乐小精灵一样走进了教室,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特别之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没错,老师是用身体在跳舞,用身体在演奏音乐呢!这种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的方式就叫做声势律动。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

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

一年级音乐教案第一课童谣新唱教学内容: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三、欣赏《落雨大》《落雨大》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改为指导,运用了采用情感陶冶与激励、媒体运用、交流合作、多元评价等方法,鼓励学生全面参与音乐活动,通过反映图片、及其它音乐资料,把学生带到充满童趣的课堂。

在音乐活动参与方面,以各种节奏的变化及情景表演场面,让学生感受到表演的乐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欣赏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演唱《落雨大》【教材分析】《落雨大》是一首广州方言童谣,歌曲轻快活泼,富有南国生活情调,表现了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展现了一幅小孩子眼中的雨中街景。

歌曲生动有趣,曲调具有鲜明的广东音乐调性特点。

语言与音乐交融一体,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多年流传,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歌曲。

【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的一堂课,三年级的孩子在音乐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相比一年级二年级有很大的不同,有一定的音乐能力,能适应稍难的歌曲学习,同进他们更敢于表现自己,也具有基本的演奏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所以这样的一堂课在掌握这样的前提下去教学就没有太大的问题,注意引导的方式和方法,上课的就会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歌曲《落雨大》的学习,感受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感受在雨中玩耍的欢乐,用歌曲表现儿童的生活情趣。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感知音乐节拍四学唱歌曲采莲谣教案花城版+粤教版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感知音乐节拍四学唱歌曲采莲谣教案花城版+粤教版

学唱歌曲《采莲谣》
一、学习过程:
1、学唱歌曲《采莲谣》(使用平台)
<1>这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维点在第三乐句,先做下面的练习:
<2>视唱歌谱:把全班分成二组,每组唱一个声部。

(注意:第二声部音准较难,练习时要突出强拍。


<3>朗读歌词按照乐谱上所标力度记号朗读,并突出强拍。

(按6/8拍)
<4>分声部学唱歌词。

(一、二乐句歌词是写夕阳湖中景色,突出莲花的“艳”、“娇”,三、四乐句是写情,通过划桨、撑篙动态地描绘了人们在湖中采莲时的愉快心情,全曲高潮在第四乐句,演唱时要注意情景交融,词曲结合,发挥力度记号的作用使歌声充满生气与乐观。


二、活动与练习:
选择正确答案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学生自己先做题,同座同学相互改题,最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

(2)、老师提问复习有关知识,后做题,老师公布答案。

1。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第一课童谣新唱教学内容:1 、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三、欣赏《落雨大》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 、131、532、161三、学唱歌曲《落雨大》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5、读词,唱词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感知音的高低(三)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 re mi la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花城版音乐教案第一课童谣新唱教学内容:1 、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2、学唱《海娃变油娃》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三、欣赏《落雨大》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 、131、532、161三、学唱歌曲《落雨大》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一、练声.二、复习歌曲《落雨大》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4、用lu哼唱5、读词,唱词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感知音的高低(三)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 re mi la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

《第2课 草原:赛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第2课 草原:赛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

人音版(2012)音乐三年级上册《第2课草原:赛马》教案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赛马》-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年级与学期:三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音乐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认识二胡这一传统民族乐器,了解其基本构造与音色特点;通过聆听《赛马》,能辨识出乐曲中的主要旋律,并尝试哼唱主题旋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方式,体验音乐中的速度、力度变化对表达作品情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热情奔放,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

教学重点- 认识二胡及其在《赛马》中的运用,理解乐曲所表达的草原赛马场景。

- 通过听赏与分析,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和主题旋律。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现乐曲中的情绪变化,尤其是如何通过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体现赛马的紧张激烈氛围。

- 引导学生在没有实际骑马经验的情况下,通过音乐活动体验赛马的激情与自由。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设计:-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蒙古大草原的风光视频,伴随轻柔的马头琴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之上。

- 问题引入:“同学们,当你看到这片壮丽的草原,听到这悠扬的琴声,你联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引出“赛马”主题。

二、新知探索活动设计:1. 认识二胡:- 展示二胡图片及实物(如有条件),介绍二胡的构造(两根弦、琴筒、琴杆、弓等)和演奏姿势。

- 播放一段二胡独奏片段,让学生感受二胡独特的音色。

2. 聆听《赛马》:- 初次聆听全曲,要求学生闭眼想象赛马场景,初步感受音乐传达的意境。

- 第二次聆听,分段分析,引导学生识别乐曲中的快慢变化、强弱对比,以及模仿马蹄声、欢呼声等元素。

3. 主题旋律哼唱:- 教师哼唱或弹奏《赛马》主题旋律,学生跟随模仿,体会旋律的起伏与动感。

三、深入体验活动设计1. 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融合- 绘画表达:在播放《赛马》音乐的同时,请学生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在音乐营造的场景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感知音乐力度(三)
第一课时《勇敢的鄂伦春》
教材分析:
《勇敢的鄂伦春》是二年级下册第二课中的一首演唱曲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爽朗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保卫国家财产的无私奉献精神。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丰富歌曲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们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勇敢地鄂伦春》
2、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和睦团结,亲如一家,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北方去,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少数名族。

二、欣赏歌曲:
1、师: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他们的歌曲吧!播放伴奏,老师表演唱。

师:歌曲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
师:你能从地图中找到鄂伦春族吗?歌曲中告诉我们鄂伦春族人能歌善舞,他们居住在我国大兴安岭一带。

2、你看鄂伦春的小朋友来了!
师:鄂伦春小朋友骑一匹骏马,挎一杆猎枪,头戴厚厚的帽子,身穿着厚皮服,这说明他居住的大兴安岭地区天气怎样?
师:“鄂伦春”是他们民族的自称,它有两种含义:山岭上的人、驯鹿的人。

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鄂伦春族民歌《勇敢的鄂伦春》
视频播放,感受歌曲情绪。

三、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1、让我们看这歌片再来仔细听一听歌曲。

师:请你用歌词中的话来下面的问题回答。

①鄂伦春人住在哪里呀?
②鄂伦春人是怎样保护森林的?
③勇敢的鄂伦春人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2、节奏练习;
①师:鄂伦春的小朋友想考考我们,请小朋友用我们以前学过的音符把缺少的地方填上。

师读歌词请学生填写空白处。

练习“勇敢的”这一节奏,进行节奏创编。

②师:让我们向鄂伦春的小勇士一样,不怕困难,自己尝试的读一下歌词吧!(预设:学生如果没有读好,让学生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读的?)
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③师:请同学们按节奏读歌词,体会鄂伦春人的勇敢,看谁读得最准确!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多读两遍。

由慢速到快速练习。

注意突出强弱。

④师: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像什么动物在奔跑?(用动作表现)
3、教师范唱。

(提示学生注意前奏)
师:听前奏有什么变化?可以用什么来提示自己注意前面空的这4拍。

4、演唱歌曲
①师:我想小朋友们现在肯定也特别想做一名勇敢的鄂伦春小朋友,下面请你用轻轻地声音跟着老师一起唱。

②师:这一次我们把声音再放开点再唱一遍,看谁更像善良淳朴、勇敢坚强的鄂伦春人。

5、师生接唱。

师生接唱歌曲。

注意每个乐句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唱准“一呀一杆枪”“日夜巡逻”及每个乐句结尾两拍的长音。

四、歌曲处理:
1、第一乐句我们应该怎样表现?注意后半乐句的力度处理。

(f强记号)
2、第二乐句怎样体现鄂伦春族人民的勇敢?(勇敢的鄂伦春处力度要强)
3、如果你是一个鄂伦春族的小朋友,骑着马,挎着枪,在巡逻、打猎你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会怎样表现呢?(力度变弱突出他们的勇敢和机智。


4、师:鄂伦春小朋友每天保护森林,他们的心情是什么的?自豪。

(最后一个乐曲突出自豪感)
五、复习巩固歌曲:
1、采用各种演唱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歌曲。

男女分唱、分小组唱、单独演唱等。

2、完整地演唱歌曲。

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六、为歌曲伴奏
1、师:小朋友唱得真好,我们的乐器朋友也想加入。

出示x x | X X ‖应用哪种乐器伴奏(响板),请大家试一试。

2、出示课件:“X—”适合运用哪种打击乐器伴奏?(碰铃)鄂伦春族人民也是驯鹿的人,我们就用碰铃表现马脖子上的铃铛声。

请你看看我们打响板和碰铃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

边唱歌曲边为歌曲伴奏。

(请学生上来选择打击乐器)
3、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
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

像马儿在奔跑我们尝试用双响筒为歌曲最后一句进行伴奏吧!伴奏型如下: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X ‖
4、让我们用这三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吧!
六、舞蹈欣赏与表演
师:鄂伦春族朋友知道咱们把他们的民歌唱得这么好听,特地为我们献上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他们精彩的表演吧?
七、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我们学习鄂伦春人不畏严寒不怕苦难的性格,让我们学做一名鄂伦春小朋友,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