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陈艳:语文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仿句课堂教学案例

仿句课堂教学案例

海潮 ,放远 了谛 听才觉得 深
邃,
重培养学 生 自己分析的能力 ,分 析别人 的仿 句 ,进 而分析 自己 的
仿 句 ,判 断 正 误 优 劣 ,从 而 达 到 掌 握 仿 句 技 能 的最 终 目 的 。 细 节

性的要求 。 “ ”方 面主要是句 神 意 、包含的哲理 、情感趋 向 ,还 有语 境 风 格 、照 应等 隐性 的要
1、根 据 语 境 , 在 横 线 上 填
向 :对 ,仿句之前我们要 审题 目 和 例 句 ,从 形 和 神 两 方 面 进 行 , 明确 “ 形”方 面 的要求 :修 辞 、
句 式 ,还 有 句 子 的结 构 特 点 等 显
写恰 当的语句 ,使其 与前 后文组
成 一 段 协调 完 整 的 话 。
要求符合该物 的特征 ,并寄寓一 定 的思想感情 。 ( 字数可略有增
减 )
小 草
第二组 比较好 ,它的搭配和 照应
都 比较 好 , “ 山峰 … … 观 望 ……
心情的 悲伤低 落;使你 多一份 生
活 的 信 心 ,少 一 些社 会 的 考 …~ 珍 友 ・
贵 ” 至 于 第 一 组 , 我 觉 得 山峰 ;
说 “ 丽”不太好。 绮
没有 花 朵 的艳 丽 , 没有 身 躯 的 伟 岸 ,
却 以破 土 的 力量 昭 示
— —
( 2)使 你 多 一 份 甜 甜 的 微
师 引导 :为什 么不太好 呢? 不 说 山 峰 “ 丽 ”, 那 什 么 是 绮
题 目附 录 :
看它内容有没有 限制 ,有时候主
语 可 以 变 换 有 时 又 不 可 以 变 ,这
注重学生 的语 文实践能力 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语文下册《带上她的眼睛》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细节,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小女孩的视角,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4.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品质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同时,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课堂互动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通过合理分组,促使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课堂互动效果,使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身边人的观察日记。
3.思考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经历和感悟。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课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4.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本案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在小组讨论、作业布置等方面,教师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关注和成长。
5.反思与评价,促进教学相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在评价中学会欣赏他人。同时,教师也通过反思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班主任专业成长案例故事

班主任专业成长案例故事

我是一株幸运草陈艳不经意间,自己已成为有5年教龄的班主任,1000多个日子就这样流过,我品尝过“失败”故事留给我的痛楚,也体验过鲜花掌声给予我的快慰。

在全国众多的班主任中间,我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无疑我是一株幸运草。

因为我幸运地遇到了给我压力让我变得自信的家长,碰到了无限纯真让我感动的学生,遇到了指引我前进方向的名师,读到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家长让我在压力中变得自信2003年,20岁师范刚毕业的我,幸运地走入了市里最好的小学——华罗庚实验学校。

刚到学校就被告之要做班主任,心里有些担心。

实习的时候就听有些老师说现在的家长厉害,稍微有点不满意的地方,告状的电话啊信件啊就直接跑到局长、校长办公桌上了,于是我忐忑起来。

可一向要强的我还是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班主任。

记得那年的8月31日——学生开学报到的日子,为了让家长看着我放心,我特意翻箱倒柜找出了黑色的衬衫和裤子穿上,可最终脸上的稚气和不安分的痘痘一下子就让家长识破了。

“啊?你当班主任啊”、“你还小吧”、“才毕业吧”之类的问题,我被问了不下十次,自然我也看到了很多家长脸上的怀疑和不信任。

那时我就想:哼,现在看不上我,到时走着瞧吧!于是,每天,学生到校我便到校,忙于检查早读、两操、卫生、课堂纪律、课间活动安全、作业情况……直至学生回家了,还得待在办公室忙。

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累——心累,每次到家一躺在沙发上就懒得动弹。

尽管如此,情况还是不乐观。

开学一个月,年级组长就找到了我,说是有人给分管校长打电话,说我在批改作文时普遍分数给得低,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当时我就蒙了,心里恼火着:这些家长真会挑毛病,亏得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放在了班上,有意见干吗不跟我直接说,这点小事竟然也跑到校长那里告状去。

我甚至还赌气想以后再也不那么拼命了。

晚上吃饭,我委屈地跟老妈讲起了这事,老妈说:“有意见就得提啊,你看你20岁的毛头小丫头,要我是孩子大人,我也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你啊,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呢!”老妈的话给了我警醒,是啊,这不是家长会挑毛病,这是家长对我还不信任呀!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来自家长的巨大压力。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陈艳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陈艳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陈艳发布时间:2022-11-27T18:17:23.51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5月1期作者:陈艳[导读] 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正式起点,是学好其它功课的基础课程,学好小学语文非常重要。

小学学生对于学习有很大的叛逆心理,难以每节课都坚持认真听讲。

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陈艳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蔡玉窑九年制学校陕西商洛 711403【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正式起点,是学好其它功课的基础课程,学好小学语文非常重要。

小学学生对于学习有很大的叛逆心理,难以每节课都坚持认真听讲。

因此,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效率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5-029-01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困扰着很多老师的一个问题。

面对充满朝气的孩子们,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成为每个老师的责任。

一、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性课堂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每个学生的时间是一样的,每个学生所接受的老师的授课内容也是相同的。

然而,最终的学生成绩却大相径庭,有的很好,有的却很差。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不同,有的明显很低,这样就使得成绩产生了差异性。

首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能够使得孩子们有效的利用时间。

学生每天在学校待的时间最长,而在学校的时间当中,又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研究表明,学生大脑功能最活跃的时候是在上午时间和下午三点左右,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学生是注意力最集中时候,同时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如果能够在这个时间短把握好的话,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爱之链》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第8课《爱之链》苏教版
3.我还设计了一些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二)问题导向
1.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例如:“为什么老人会帮助孕妇?”“孕妇的丈夫为什么会救助老人的妻子?”“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等。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行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我还设计了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你觉得爱之链在你的生活中是否存在?”“你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故事吗?”等。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小组合作
1.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如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行为,共同撰写一篇关于爱之链的短文等。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和分享,促进彼此的思考和成长。
2.我通过展示故事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情节。在观看视频后,我询问学生:“大家刚刚看了视频,有什么感受呢?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讲授新知
1.我开始讲述故事的情节,讲述了一个善良的老人帮助一位陌生的孕妇,孕妇的丈夫后来又救助了老人的妻子。我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将故事情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我还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每个小组成员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互动和合作,共同呈现故事情节。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程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我让学生思考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对爱之链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和感悟,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山谷中的谜底》陈艳[修改版]

《山谷中的谜底》陈艳[修改版]

第一篇:《山谷中的谜底》陈艳《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江都市花荡小学陈艳一、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谁来读一读:2、出示:大义凛然不屈不挠威武不屈宁折不弯师:嗯,你读得很正确,这些词都表达了什么意思?(坚持正面抗争)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些词的意思表达出来?(再指名读,读出慷慨激昂的味道)师:从这些词,我们感受到了面对困难坚强不屈、正面抗争的精神。

其实,面对困难和挫折还有另外一种方式,这就是《山谷中的谜底》所告诉我们的——齐读课题《山谷中的谜底》。

3、提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山谷中的谜底》。

回忆一下,加拿大魁北克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中有一个什么“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呢?指名说。

(出示谜面)一起来看看松、柏、柘、女贞是什么样的树。

(出示画面)4、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在哪儿。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通过仔细观察最终发现了谜底。

现在,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智慧的大脑,跟着这两位旅行者一起到魁北克去揭开、去领悟这“山谷中的谜底”。

二、导学感悟,解读“弯曲”。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笔画出谜底揭开的语句,相信聪明的你一定能准确地找出谜底来。

指名说。

2、[出示:东坡雪大、……也都存活了下来。

] 指名读。

3、质疑:你认为造成这一奇异景象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

(1)“东坡雪大,西坡雪小”,课文中有没有预先告诉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2)“雪松本领大”板书:雪松4、⑴质疑:课文中哪些语句具体描述了雪松的本领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找、划划、读读。

1 ⑵雪松在你眼中到底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谁来读一读你找出的句子?[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身姿。

] ⑶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概括出雪松的本领?边默读边想象书中所描绘的情景,把你认为能体现雪松独特本领的字词用着重号标出来,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

板书:弯曲、反弹⑷读一读,用尺来演示一下雪松的这个本领,讲给你的同桌听。

三年级下人教《海底世界》陈燕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4

三年级下人教《海底世界》陈燕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设计黑龙江省齐哈尔市建华区育红小学陈燕教学目标:1.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1个字,会写“宁静、光线”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特产丰富的。

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4.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特产丰富的。

教学难点:能说出第四、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激趣引题听,碧波浩渺的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涌,而在这惊涛骇浪之下却有一个奇妙的世界,这就是:海底世界。

1.以小组一起来交流大家课前收集的资料吧!2.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海底世界,将带大家走进一个新的世界。

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二、互助释疑,整体感知1.出示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检查读课文:谁想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4.重点指导下列词语的读法。

出示:澎湃是否窃窃私语细胞蕴藏储藏三、精读品味,感悟课文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有趣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

3.品读第二段。

(1)朗读感受:海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欣赏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倾听海底奇妙的声音吧!(3)品味体验:欣赏了奇异的海底世界,说说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话?(4)“窃窃私语”在这里指什么?你还知道海底动物的哪些声音?请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5)想象说话:如果你用水中听音器听到海底发出的各种声音,你会怎样称赞呢?4.自主学习第三段,读后汇报交流。

2024年三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案例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优质

2024年三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案例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优质

2024年三年级语文课文教案案例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案例优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理解与感悟。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教学难点: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1.导入新课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课文,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好奇心。

2.课文朗读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分段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4.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跟读、认读。

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规范。

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成果。

5.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7.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

课文:《和时间赛跑》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学生能够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参与度。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课文中蕴含的美好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理解与感悟。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有效教学案例之《黄山奇松》
学校名称:山东省枣庄市红旗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内容主题:《黄山奇松》
教材版本:苏教版
教师姓名:陈艳
教龄: 12 年
附件一:问题训练单
《黄山奇松》问题训练单
附件二:黄山奇松的资料
它们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的树干挺拔,有参天气势。

它们的松针又粗又长,富有活力。

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生长环境,这样它们就具有各
种各样的名字。

如:黑虎松、龙爪松、多子多孙松、云海松、连理松、探海松、迎客松、送客松。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

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

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巅,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

黄山松千姿百态,或耸立挺拔,似擎天巨人;或翠枝舒展,如流水行云;或虬根盘结,如苍龙凌波;或矫健威武如猛虎归山——迎客松,送客松,陪客松,让人倍感亲切;竖琴松、连理松、探海松、让人浮想联翩……
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妮的连理松。

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

而立于玉屏峰上的迎客松,则是千千万万黄山松中的至宝,她雍容端庄,仪态万方,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

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化身和骄傲,她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

于是她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如今,又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黄山旅游事业的真正身为黄山人才惦量得出。

发展而走出国,走向世界。

可是,迎客松毕竟已是寿逾千年的古松了。

黄山人极为重视迎客松的保护工作。

黄山园林局自1983年起,就为迎客松配备了一位专职特护,对她实行全天候科学守护。

十多年来,迎客松未出现过任何意外。

黄山松,热情而又稳重,好客却不谦卑,亲切略带矜持,迎宾绝无虚意,她不仅描绘了黄山人的性格,更体现了中国人的风采!
黄山,无山不峰,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山情水景,奇松怪石,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黄山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于一体,是大自然造化中的奇迹。

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黄山奇松,破石而生,傍崖生长,千曲枝虬,苍翠挺拔。

黄山巧石,灵幻奇巧,形像逼真,若静若动,一步一景。

黄山云海,瑰丽壮观,聚散奔突,排山倒海,变幻无穷。

黄山晚霞,万山含金,亦仙亦幻,流光溢彩,天上人间。

黄山温泉,常流不息,水温适宜,可饮可浴,治病健身。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黄山,叹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又曰“薄海之内,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已”。

参考文献:
[1] 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韩立福.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杨颖,关文信,赵晶红.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 于永正.教海漫记.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