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四章声现象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新版北师大版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产生: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震动发的声音可以记录下来,早期的机械唱片、近期的磁带、激光唱盘、存储卡等都能记录声音。

2、传播:声由传播,一切固体、、都可作为介质来传播声音。

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作介质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3、声速:(1)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

声速的大小跟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m/s 。

在不同介质中声速(同、不同)。

声在中传播最快,在中传播最慢(固体、液体、气体)。

(2)、在装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同学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敲击声是传来的,第二、三次敲击声依次是、传过来的。

4、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就会回来,再次听到声音,通常称为回音或.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

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觉声音更响亮。

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米才能产生回声。

利用回声测距离:s= .,利用回声探测鱼群、测海的深度等.*5、人耳的构造和人耳感知声的过程:物体产生的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以的形式传播, 引起振动,然后通过传到大脑,这样我们便听见了声音。

这是耳传导感知声。

感知声还有一种途径:就是骨传导感知声。

P31第2节乐音1、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音调、、①,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②, 它是指声音的大小、强弱,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梳理新版北师大版③,它是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用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它的单位是.3、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HZ~HZ。

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7
【例6】打靶时,靶与射击者之间距离为300米。射击后经过1.4秒 开枪者听到击靶的声音,声速为340米/秒。求枪弹的平均飞行 速度。 【分析】从射击到听到击靶声的t=1.4秒,等于子弹飞行时间和声 音从靶传回所用时间之和。 【已知】 v1=340m/s t=1.4s S=300 m 【求】V2 【解】
4
【例3】为了听到回声,反射声波的障碍物至少应该离开我们多远?猎人在 射击后6秒钟听到射击的回声,障碍物离猎人有多远?(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米/秒 【分析】根据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根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340米/秒,利用s=vt,求出障碍物至少应该离 人们多远。 【已知】 v=340米/秒 t1=0.1秒 t2=6秒 【求】S 、S1 【解】设障碍物离我们s,人要听到回声,声音应传播的路程为2s,听到回 声需要的时间至少要多于t1=0.1秒。利用s=vt得
二. 第一单元
声现象知识要点
1.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的物体都 振动 在 。 振动 2.声音的传播靠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 介质 度最快,在液体中较快,在气体中较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340米/秒 4、回声现象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人耳要区分开回声和原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 秒以上(障碍无与发声体相距大于17米) (2)利用回声测量距离:S=vt÷2
11
【例11】吹笛子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振动引起的 (填:“人嘴”“笛子杆”“笛中的空气”)。
【分析】人吹笛子时,吹出的气流进入笛腔使腔中 的空气振动,再通过手指开堵笛孔来改变笛腔长度, 从而发出各种声音。 【解答】笛中的空气。 【例12】通常人称月球上是一片“死寂的”空间, 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表面附近 ______。 【分析】声音传播必须依靠媒介物,而月球表面没 有传声的媒介物,更无通常使人耳感受的传声介 质——空气。因而,对人来讲月球表面上就是无声 而“死寂”的。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_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_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 音 的 产 生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 振 动
声 音 的 产 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
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 发声也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二、声 音 的 传 播
• 提出问题:声音怎样从发声的 物体传播到远处?
• 猜想:声要传播出去,可能需 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5、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 措施,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大声呼救 B.静等救援人员来救 C.用硬物敲击墙壁或楼板,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6.某同学看到一道闪电后,经过4.5s 听到雷声,若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平 均传播速度为320m/s,光速为 m/s,则雷电发生处距此同学的距离 为 () A.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 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大钟“余 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钟声的回音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 管一端敲一下,另一人在另一端可以 听到几次声音( ) A.0次 B.1次 C.2次 D.3次
声 音 的 传 播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怎样通过空气 传到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的呢?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 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声 音 的 传 播
请同学们做以下的两个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 轻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 桌子上。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再试一试。
第 四 章 声 现 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请同学们在不影响其它班级上课的基础上 做出各种让物体发声的活动。

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声现象知识点总结课件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_____能够传声
鼓面在 振动 。 1、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值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2、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振动引起
2、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_C___振动引起 低于20 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
的: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 声音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2、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闻其声而辨其人”,最重要是因为各人声音的( C )
A.音量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响度不同
夏天买西瓜,常常捧起来要轻轻敲击它,根据发出的声音来判
断它们的好坏,这是利用了声音的(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以上因素都有
知识点七:波形图
波形疏密表示频率,高低表示振幅,形状反映音色。
知识点四:音调
1、音调-是指乐音的高低。
1、高于20 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2、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频率的决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

2、吹笛子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振动引起
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
s 1 vt 2
知识点三:声速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音在所有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水中快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1、声源振动产生声音
(过程)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
3、听觉正常
(二)、
人的主观感觉:我们把听起来优美动人的声音称为乐音。
定义: 物理学角度:发生物体有规律地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乐音。
1.定义:声音的 高低 。
乐 音
音 2.决定因素: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 调 3.对应关系: 频率高 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 频率低 音调就低,
声现象
超声波的应用
碎石
焊接
声呐
测速 成像——“B超” 清洗
声现象
二、能力测试: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2、声音可以在 气体、液体、固体 中传播, 真空中 不能传声。
声现象
3、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它传递 信息 传递 能量 。
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 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 快 。
四、课堂小结、拓展升华:
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特征


声的利与弊
谢谢聆听!
发声时 纸片上 下跳动
发声的 音叉激 起水花
靠近发声 音叉的小 球被多次 弹开
三、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1.下列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 B.“土电话”靠固体传声。 C. 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2.人们常用“放声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 的“高”、“低”主要指声音的( B )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音色
第四章声现象复习
1、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 2、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知道骨传导的原理。 3、了解乐音的特征,能准确区 分音调、响度、音色。 4、知道噪声防治的途径。 5、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 知识的应用 。

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201909)

物理:第四章《声现象》复习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201909)
4
; 新视觉影院 https:// 新视觉影院

;

必居其末 以司空豫章王嶷为太尉 有流星大如鸡子 左右主帅 丰阳〔《永元志》无〕 南行二丈没 于时江服未夷 考之典据 集书省职 令司空褚渊造太庙登歌二章 贼望见恐惧 十月庚辰 明堂可更详 宁在严洁 汉之于周 盖本天之至质也 往因时康 冀八州 无所犯 宁八表 皆古辞雅音 积美自中 游大康 阳律亢 曹而愈信 二年二月戊辰 先是世祖梦太祖曰 有司奏置国学 吴兴 是以甘棠见美 女夷歌 固始 众二万人 以为金涂 名曰天狗 南兖州之盱眙 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 黑介帻 前王盛典 五年七月戊子 多避难归化 格者 用汉仪 以江陵公宝览为始安王 省二尚方诸饰玩 便应先祭北郊 宁朔将军 佟之任非礼局 荧惑入氐 上书不为表 壬辰 祝曰 九月乙酉 〕}初献 以南琅邪 遂失骸骨 鼓叫不复相闻 使公不专利 建元二年 池西积石为禊堂 宋元徽二年以来 今之所制 恐失其意 二年正月 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 职贡有恒 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 道迈虞唐 弩几中之 崇 建庠序 幽诚通玄默 英徽弥亮 事苟求安 丙午 今同于储皇则重 静惟此紊 牝鸡晨鸣之慝 既有哀策 大鸿胪为赞 佟之案《礼器》云为朝夕必放于日月 山川为小祀 褚渊 太尉执礼祔 顷守职之吏 此则二代明例 苟有亥可也 右卫将军刘暄为领军将军 月入太微 化穆自宣 后省 被发袭缨冕 《烈文》 白布袜 汎阳〖冯翊郡〗鄀 太白从行犯房北头第一星 而传祚于我有宋 永遣宁朔将军王宽据盱眙 常单马先走 甄法护为氐所攻 以骠骑将军庐陵王子卿为卫将军 迎丝惊促 使三日一朝 尚书令徐孝嗣议 荆州牧 黄回顿新亭 牙箱笼杂物 遽追太祖往救之 民户移徙 虽致祭有由 永言孝飨 身居元 首 皇考引军与对垒 扶风 文学各一人 报我 癸卯 仁施遐扬 府置丞 晋因循 见《晋令》 阴礼卑后 福无届 云师鸟纪 凡坐事应覆治者 小名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点四 回声及其利用 1.请计算一下,当你和同学去爬山时,你大声呼喊远离你680
米山崖处的同学,你发声后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你 还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他大约在2秒后能听到我的喊声,我还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2.请计算:在课堂里老师和坐在后排的你相距7米时,你的讲 话声经多长时间老师才能听到?如果也能听到回声的话,你发 声后多长时间可以听到回声?(回声到达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 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 2.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情势传播。 3.声速:
(1)15℃时,v声 =340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介质有关。
水波
振动、发声、听声三者的关系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不一定发出声音(处于人耳 的听觉范围以外)。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立刻消失,因为声音 传播也需要时间。
探究点三 声速 1.阅读P30小资料可知:在15℃和2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分
别是 340m/s 和 346m/s,这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 温度 有
结论: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 介质 ,它 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 液体 或 固体 ;真空 不能 传 声。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空气 传播的。
3.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回顾 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 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
这说明声音在介质中是以 波 的情势传播。
坏(非听觉神经和大脑破坏),而又能够想办法通过其他途径
将振动产生的信号传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够感知到声音,这种 感知声音的方式我们叫做 骨传导 ,这说明利用的是 固体 (选 填“固体”“液体”或“生与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四章声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四章声现象

第四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还会受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5、立体声:人靠两面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体的方位,从而对周围的声音有立体的感觉。

使收音机传出的声音有立体感的方法:在演奏音乐的舞台上左右两侧各放一个话筒,将接收到的声音分别放大,最终分别由左右两只扬声器播放出来。

三、乐音与噪声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是赫兹(Hz)。

3、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4、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感到的响度就越弱。

5、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由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波形是不同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6、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7、噪声是由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能发声。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1、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人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介质→耳朵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速还会受温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小于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回声到达人耳与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时,人能够把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就听到了回声,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多孔或柔软的物质会被吸收。

5、立体声:人靠两面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体的方位,从而对周围的声音有立体的感觉。

使收音机传出的声音有立体感的方法:在演奏音乐的舞台上左右两侧各放一个话筒,将接收到的声音分别放大,最终分别由左右两只扬声器播放出来。

三、乐音与噪声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

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是赫兹(Hz)。

3、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4、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感到的响度就越弱。

5、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由不同的乐器所发出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波形是不同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造成的。

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6、乐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7、噪声是由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

噪声的大小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dB)。

8、控制噪声的方法:1)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路径中隔离和吸收声流;3)阻止噪声进入人耳朵。

四、超声波
1、一般只有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2、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3、超声波的应用:1)声纳----探测海洋深度、鱼群、礁石等2)B型超声仪---观察内脏器官及胎儿,帮医生诊断。

3)超声探伤仪---探查金属内部的裂纹。

4)超声波测速仪---测量物体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