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凤凰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凤凰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和旅游体验的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之一。
凤凰旅游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区之一,其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凤凰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凤凰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而著名。
凤凰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这些古建筑融合了汉、苗、土家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观光体验。
此外,凤凰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如苗绣、木雕等,使得凤凰的旅游吸引力更加突出。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凤凰旅游业近年来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旅游体验的提升需求,凤凰旅游区的游客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增长的中产阶层和退休人员中,凤凰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目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游客的青睐。
然而,凤凰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凤凰古城是主要的旅游景点,而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却较为贫乏。
因此,凤凰旅游业发展需要更好地整合周边资源,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进行旅游体验。
其次,凤凰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交通状况不佳,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提升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性,是凤凰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未来,凤凰旅游业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度假和旅游体验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这为凤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凤凰旅游区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凤凰旅游业需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开发更多的旅游产品和体验项目,满足多样化的游客需求。
此外,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旅游业态也是凤凰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提升旅游体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凤凰旅游业可以更好地吸引游客,增强持续竞争力。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第一篇: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凤凰古城旅游发展与保护分析目录1.凰古城的基本概况1.1 地理概况 1.2 人文概况2.凰古城开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 开发发展现状 2.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3.凤凰古城开发发展与保护的策略3.1 合理利用资源3.2 控制人口数量,缓解旅游环境承载压力3.3理清古民居产权, 加强政府管理 3.4 实施整体保护3.5大力宣传,加大保护力度增强游客保护意识4.结语一、凤凰古城的基本概况地理概况:凤凰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4A级景区,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地理位置可概括为:“西托云贵,东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边”。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人文概况:湘西凤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灵,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
民国时,湘西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
当代以来,湘西凤凰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将军、高级领导干部、作家、书画家、工艺美术家。
特别是随着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沈从文,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出现,湘西凤凰不仅闻名全国,而且蜚声世界。
凰山城依偎着沱江,群山环抱,关隘雄奇。
这里的山不高而秀丽,水不深而澄清,峰岭相摩、河溪萦回,碧绿的江水从古老的城墙下蜿蜒而过,翠绿的南华山麓倒映江心。
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河畔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可谓天人合一。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思考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杨文华谢晓曼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
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
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
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
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凤凰古城缺点及感悟

凤凰古城缺点及感悟凤凰古城是我国湖南省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即使是如此美丽的地方,也存在一些缺点。
本文将探讨凤凰古城的一些缺点,并分享一些个人的感悟。
凤凰古城的游客数量非常庞大,尤其是在假期和节假日。
游客的涌入给古城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人流拥堵和环境脏乱。
游客们的行为也经常不够文明,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使得古城的环境变得不够整洁,给游客的观光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凤凰古城的商业化程度较高。
古城内的商铺和餐馆林立,大量的商业广告和宣传牌匾扰乱了古城的原有风貌。
一些商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推出了一些不符合古城文化的商品和服务,破坏了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商业化的程度过高使得古城的氛围和原有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凤凰古城的交通状况也有待改善。
由于古城狭小的道路和大量的游客,交通拥堵问题十分突出。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车辆和行人难以通行,给游客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然而,尽管凤凰古城存在一些缺点,但我个人对它的感悟依然非常深刻。
首先,凤凰古城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能够感受到古代文明的痕迹,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尽管商业化的程度较高,但我相信只要保护好古城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凤凰古城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古城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在这里,我可以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欣赏到传统建筑和江南水乡的风情。
尽管人流拥挤,但只要我细心观察,仍然能够发现一些独特的景点和美景。
凤凰古城给我带来了对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为一个古城,保护好历史和文化遗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不能只看重商业开发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同时,也需要在发展中注重可持续性,避免对环境和社会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凤凰古城虽然存在一些缺点,如人流拥挤、商业化程度高和交通不便等问题,但它仍然是一个独特而美丽的地方。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docx凤凰古城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极具人文风情的旅游胜地。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凤凰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凤凰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
虽然凤凰古城的古迹、传统民居、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景点过分商业化,失去了历史文化的原有魅力;一些景点的宣传推广力度较弱,游客了解程度不够,不利于开发利用;同时,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但是相关产业的发展却受限于产业链不完整、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其次,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需要提升。
旅游是服务业,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效果。
然而,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质量在散客游客层面上并不是很高。
一些小商贩与游客的关系紧张,一些店铺的产品质量、价格与实际情况不符,甚至出现欺诈行为。
此外,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资源也相对匮乏。
大多数旅游服务机构和旅游从业者还没有接受过足够多的专业培训,也缺乏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等。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利用可行性研究、规划、评估等手段,推动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并积极配合旅游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研发和推广,进一步提升凤凰古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旅游从业人员应该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服务技能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服务标准。
游客提供的反馈和建议则可以作为评估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政府和旅游企业要积极关注并改进。
三、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潜在的文化旅游资源。
政府能够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规范和扶持,引导旅游企业将文化、历史和旅游体验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对游客普及文化知识更有帮助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形成更为完善的产业链。
如何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以凤凰古城为例)

2、区域间的整合。 凤凰旅游开发必须实施有效“整合”,利用 整体的力量和联合的优势,加快各精品旅游景 区(点)和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建成以山、 水、城、郡为特色,融自然风光、民俗风情、 历史文化为一体的凤凰——张家界——沅陵旅 游金市,提升凤凰知名度。 湘西自治州“十五”计划已将龙山和凤凰 “一龙一凤”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贵州铜仁大兴机场距凤凰 县城27公里 ,这一大型空港的修建,拉近了当 地与外界的距离。作为旅游产业为主的凤凰县 ,应加大开发旅游的决心和力度,尽早撤县建 市,提升其知名度。
根据凤凰古城旅游发展SWOT的分 析,凤凰古城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一无二的生态旅 游资源,这些都赋予凤凰旅游资源的 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垄断性,独特 的内部优势和众多的外部机会决定着 凤凰旅游宜采用大胆发展战略。 然而,凤凰古城旅游形象游客期 望于游客实际的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差 距,因此,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给游客提供最佳旅游感知,凤凰古城 旅游形象还需要从许多方面着手进行 改进。
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2、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
3、古朴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1、结构单一,旅游产品开发不够。 2、从旅游的基础设施看,旅游投资项目开发尚未 完全市场化,绝大多数景点建设依靠政府投入。 3、从旅游投资环境看,政府投资政策导向、支持力 度还不能有效带动凤凰旅游业的发展,而且信息的 滞后、生产要素流通不畅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又 一障碍。 4、资金紧缺的“瓶颈”制约,一直影响着凤凰旅游 资源的开发水平,凤凰大多数旅游项目仍处于一流 的旅游资源、二流的旅游设施、三流的旅游服务状 况。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

凤凰古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调查分析一、导言凤凰古城,作为湘黔边界上的一颗明珠,古城依山傍水,流水穿城而过,建筑高低错落,千百年来聚居着苗族、土家族、汉族人民,是一处兼具独特自然风貌和深厚历史文化的人类聚居地。
凤凰古城开发至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说十分红火,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十大最好去处”;2005年,凤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著名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 ;2007年凤凰被列为“中国旅游强县”;2008年凤凰古城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从1999开发年至今,凤凰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共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旅游强县” 4个国字招牌。
在凤凰为期四天的实习活动中,我游览了凤凰古城内的八景,苗人谷苗寨以及南方长城,对这些地方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现状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看到了很多,也了解到了很多,凤凰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它的自然旅游受到地形,资金开发的影响,自然资源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它的旅游业发展上,它注重的是人文旅游。
凤凰是一个集民俗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三者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独特景点,这种特殊的融合是独一无二的。
凤凰古城在开发的时候已经很好的利用了这一优势,但如何更好的利用,保护这一独有资源去发展凤凰的旅游业,使凤凰旅游发展更上一个新层次,是凤凰在现在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和结果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分别来自这几个方面:①书籍上,报纸上,以及凤凰官方网站查到的资料凰实地研究,参与②在凤观察,同时,也对随行的游客,带队的导游,以及撑船的船夫进行了一个随机访问调查得出的结果,采访人数15人③用雪球抽样法对周边去过凤凰的朋友,同学进行定向采访,在这一部分,我选择了30个样本进行调查。
在获得大量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定性资料分析。
凤凰古城运营分析方案

凤凰古城运营分析方案1. 引言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中国一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凤凰古城的旅游业潜力巨大,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一份运营分析方案来完善凤凰古城的旅游运营管理。
2. 当前情况分析2.1 旅游资源凤凰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迹、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但目前还没有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2.2 旅游基础设施凤凰古城的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2.3 旅游产品目前凤凰古城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
需要开发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4 旅游服务凤凰古城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3. 目标设定基于当前情况分析,我们制定以下目标:3.1 增加游客数量,提高旅游收入。
3.2 提升凤凰古城的知名度和形象。
3.3 优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游客体验。
3.4 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提升综合竞争力。
3.5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4. 运营分析方案4.1 旅游资源开发制定详细的资源开发计划,包括挖掘和保护历史遗迹、提升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管理水平、举办民俗文化活动等。
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4.2 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加大对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的投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比如修建高速公路,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容量;建设更多高品质的酒店,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发展特色餐饮,提供地道的湘西美食等。
4.3 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可以组织主题旅游活动,如摄影、徒步、自行车等;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如民俗文化游、美食之旅等;结合当地的自然风光,打造生态旅游项目等。
4.4 旅游服务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和整改,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旅游管理对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杨文华谢晓曼凤凰古城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
本文基于旅游者的视角,通过对凤凰古城的实地考察,发放问卷及访谈调研,分析总结出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其未来发展的对策。
对于凤凰古城旅游发展过程中现存问题的解决以及未来开发的方向,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并确立文化基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用文化创意的理念发展旅游,使凤凰古城在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文化潮流。
一、凤凰古城简介凤凰县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尤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闻名于世。
凤凰西南,有一座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得名。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代文人沈从文的出生地,也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这座静默深沉的小城开始走向了世界。
沈从文曾经这样描述凤凰“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当可有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顿下三五千人口”。
凤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石板小街,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浆声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宁静安祥的小城风光。
凤凰古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不仅风景独特,依山傍水,名胜古迹众多,而且民族风情丰富多彩,其独特浓郁的湘西文化气息吸引了众多游客,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凤凰古城距离省会长沙市430公里,距离吉首37公里。
2002年,凤凰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第101 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内的青石板街道、沱江边的吊脚楼、众多的古建筑,以及浓厚的苗族风情,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湘西韵味。
凤凰古城除了独具风格的古城景观以外,著名的景点有北门城楼、东门城楼、夺翠楼等,古城特色居民住宅精品景点为北边街沿河吊脚楼群。
古城历史公共建筑类的精品景点有北门跳岩景观区、虹桥、万寿宫和崇德堂。
名人故居类的精品景点有熊希龄故居、沈从文故居和陈宝蔵古宅。
还有其它各种文庙、祠堂、古民居共同组成了人文景观体系。
二、凤凰古城旅游发展的问题2013年4月凤凰古城的门票“风波”让这座古城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以前游客进入凤凰古城景区并不需要购票,但4月10日起执行的“一票制”门票方案后,游客只要进入凤凰古城,无论是否游览景点,都必须购买148元的门票通票。
这一方案推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争议,笔者认为政府在未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又未经过任何形式的听证会的情况下推出“一票制”,这使游客的选择权被剥夺,无异于强制消费和变相涨价。
“一票制”看似增加了门票收入,实际却抑制了餐饮住宿、旅游商业、文化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我们的实地走访调研,发现凤凰古城在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的门票问题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旧城区规划问题突出凤凰县城是由新城和古城区两大部分构成的,新城区位于西北部,古城区位于东南部。
古城区即就是凤凰古城的核心景观区域。
古城中,沱江穿城而过,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
新城区道路呈线性分布,城市规划自成一体。
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建筑形式的更新,市中心的迁移都影响着凤凰古城风貌的变化。
此外,新城与古城区之间并没有设置具体的出入口,一般游客很难清楚哪里是古城的入口,新旧古城区区域划分并不明显,新城区的建筑风格与古城也有些格格不入。
从凤凰大桥看下去,下游的旧城区古朴庄重,山、水、城结合的非常完美,宛若城在山中,山在水里,而上游新开发的区域建筑风格以灰白加亮黄色为主,色彩显得非常浮夸,影响了古城的整体风貌。
(二)商业化气息浓郁,游客不满较多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很多游客表示来凤凰意在体验湘西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来到凤凰发现文化的、历史的以及特色的东西少之又少,感觉不到“边城”以及魅力湘西的气息。
有的客栈、宾馆的风格与古城根本不相适应,商业化气息过分浓。
实地考察期间,发现凤凰古城游客非常多的东正街,出售的很多文化旅游产品都是来自云南、贵州等地,置身其中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到了云南大理、丽江或其它的一些旅游城市,没有自己的特色。
对于那些凤凰传统的手工制品,传统技艺开发的并不完善,有消亡的可能,甚至那些真正的本土特色传统文化再没有人们能回想起它们是些什么。
目前,能看到有些年纪大点的奶奶还在做一些手工刺绣。
另外,在访谈过程中,游客也表示沱江边既然设置了休息的区域,自己也只是想安静的坐在沱江边,但是夜幕降临后,河两边的酒吧热闹非凡,破坏了古城的宁静。
(三)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问题凤凰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渠道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随着游客量的不断增加,旅游环境容量与游人总数目产生了矛盾。
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沱江里除了有人洗菜,洗拖把,洗衣服以外,酒吧及餐馆在经营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会把废水、废物直接排入沱江的现象,在沱江河面上有浮油、菜叶、空酒瓶等,对沱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古城内有许多的小巷子,虽然看起来比较幽静,但是我们会看到很多外置的网线、空调外机以及各种水走线,这些都让古城显得凌乱破败,虽然空调,电路这些都是现代化的产品,不可抛弃它们不用,但是在古城特色的大环境下,这些现代化产品应该经过巧妙的隐藏和修饰,比如部分线路管道可以选择埋在地下,从而维护古城的整体风貌。
古城的吊脚楼群多是木制建筑,古城的地理位置以及风向都决定了一旦城内发生火灾,将非常危险,但是,古城内还有燃放烟火的现象,这些都应该有明确规定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历史文物景观保护不够,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古城内有名人旧居,祠堂等各种历史文物景观,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
一些现代的警示牌不但破坏了文物古建的物理特性,而且也和古香古色的建筑特色十分不协调。
东正街是凤凰古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传统街巷,也是凤凰民俗文化展示与古代建筑最为集中的街巷,既包括了它表现在外的古代建筑,文物遗存以及由这些古代建筑所构建的古朴的环境,同时也包括了内里的一些东西,如长期生活在此的古城居民,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娱乐方式等。
但是对于类似于东正街这样的古街巷以及居民的生活情境都没有一定的保护措施。
三、凤凰古城旅游发展对策(一)树立保护性开发原则,维护整体统一性,真实性1、树立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地,凤凰古城的保护开发非常重要。
对于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要有一个整体保护的指导思想,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在保护古城整体风貌的前提条件下,再进行旅游开发,即便是新建筑也应该传承凤凰古城整体特色。
应该着重保护古城的文化、历史以及特色的习俗。
确立文化基调,体现文化品格,使凤凰古城既反映历史文化,又体现现代生活。
2、加强基础设施的改善凤凰古城内的道路交通并不是很方便,古城内存在潜在的消防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古城居民及商业经营者的消防意识,加强古城区的对外通达性,更新消防设备,消除消防隐患。
对“一河、两楼、三街”进行核心强化保护,遵循:“重修缮轻重建,力求保持原始建筑以及其空间结构关系”的原则。
要从有利于提升凤凰古城旅游品牌形象出发,真正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坚持从长远发展出发,不断为凤凰古城旅游品牌的做大做强增添活力。
3、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对于新城区的建筑要控制其高度,对新旧古城区交界地带进行规划改造,使之成为进入古城区域的过渡地带,在功能与区位上起到分隔新旧城区的作用。
对于特殊的街巷,在保护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整体统一性以及真实性,做到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细节之处的打造也非常之重要,可以用凤凰特色的蜡染布料做遮阳设施,充分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情景空间。
传统民居、文物古迹、民俗文化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保护古城的基本风貌,不仅要保护古建筑与现存建筑的格局,更要保护人们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延续性,不能将各个部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整体保护起来,保持古城景区的整体性,这样才能让游客感受到古城的文化气息。
(二)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开发,用创意理念发展旅游旅游产品的创意附加是指在原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附加文化创意内容以提升产品价值,或改变产品价值的构成和实现方式。
通过营造出的或者为游客提供的是一个体验空间,或说是一种生活方式,提升产品价值,游客购买的已经不是物品、艺术品本身了,更多的是产品中的附加值。
文化创意,强调带来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其为每一位思想者、创造者提供了热土,它极具包容性,任何独特、独到、独立的创意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滋养,成长。
平时,看似平常的事物里,隐含着多少不易为人所觉察的用意,有些店主用玻璃瓶插花,用松果做装饰,用松果夹便签。
有些胸针,杯子,衣服上印制一些时尚的语言。
当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不能以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名义,使旅游丧失个性和特征,丧失内心的美好。
经济学中的“微笑曲线”指出,研发、设计、销售、品牌和服务等环节是提升产业附加价值的关键环节,而研发、设计正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环节,所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可以为旅游产业勾画“灿烂的微笑曲线”。
凤凰古城旅游商品的开发仍然处于水平偏低的状态,其开发力度、深度和广度都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在古城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时尚、创意产品,但是,对于其遗产价值的开发和挖掘仍然非常低。
文化遗产中包含的哲学和情感等方面的价值对于现代游客具有特殊意义。
文化创意旅游是其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凤凰古城一些文化创意旅游构建者基于文化遗产,解读并构建出现代价值,传达新的文化价值信息,是值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
我们看到的建筑、色彩、材质、装饰和景观小品、氛围营造等手段,都是文化创意构建者通过自己的创意思维营造的富有生活理想的文化空间。
凤凰具有丰富的民间习俗,可以据此来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以苗族服饰为主,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银饰等系列文化旅游产品。
凤凰古城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古城内近年来出现了大量外来者投资的文化主题客栈、酒吧、咖啡馆和创意商品店。
这类文化创意型的设施和产品极大地改变了古城的面貌,和游客的行为一起创造出了新的文化景观。
我国学者厉无畏等提出创意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是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李永菊指出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目前有4种发展形态:以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旅游文化演出;旅游文化主题公园;798、宋庄为代表的旅游文化街区;哈尔滨冰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为代表的旅游文化节庆。
我国著名的平遥古城有《又见平遥》,丽江有《印象丽江》,周庄有《四季周庄》,凤凰古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可以通过打造文化演出类节目,传递文化,让游客更深层次的去了解湘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