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国内的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内的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业也逐渐复苏。
然而,旅游市场的现状还是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人的经济状况受到了影响,导致了旅游消费趋势的变化。
其次,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旅游资源之间的差异化不明显,存在同质化现象。
最后,旅游行业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各环节之间协调不足,导致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人的需求,使旅游市场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
这需要旅游从业者深入了解不同的消费者需求,针对性地推出不同形态、不同风格、不同价值的旅游产品。
比如针对年轻人的冒险运动、浪漫情调、亲子游等产品,以及针对老年人的文化古迹、康养保健、教育旅游等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
二、差异化的旅游营销方式针对同质化现象,各地旅游局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旅游营销方式,突出各自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文化。
比如,某地的自然景观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可以将旅游产品和服务和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结合起来,推出探索自然、生态餐饮、环保旅游等产品。
同时还需要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利用数字化手段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三、完善的旅游服务链条旅游服务链条的完善能够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体验。
从机票、火车票购买、酒店预订、景区门票到旅游保险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密协作,让游客在旅游期间跨度的服务更加顺畅。
这需要各环节之间充分沟通和配合,建立信息互通的平台和机制,形成旅游产业链内协同作用和优质服务的格局。
总之,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但也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潜力。
需要各地旅游局、旅游从业者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推进旅游业的全面升级。
旅游业的发展挑战与整改对策

旅游业的发展挑战与整改对策一、旅游业的发展挑战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环境保护、文化冲突、安全问题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对策。
1. 环境保护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经常面临着巨大的环境负荷。
大量游客涌入某一地区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玩乐娱乐活动产生大量垃圾,过度开发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在旅游业持续发展中,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旅游景区及相关企业的环境管理监察力度。
同时,景区管理方也要引导游客养成文明旅游习惯,倡导低碳出行和资源节约意识。
此外,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确保游客的舒适体验,也要维护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文化冲突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跨国经营,这就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成为压倒性问题之一。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常常与当地居民产生摩擦和误解。
无论是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还是社会价值观念等差异都可能导致文化冲突。
针对这一问题,旅游从业人员需要接受跨文化培训,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同时,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力度,引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及生活习惯,并推动建立相应的文化交流平台。
3. 安全问题随着世界各地安全形势复杂多变,各类安全隐患也日益增多。
恐怖主义、疾病传播、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带来巨大威胁。
旅游目的地通常是人流聚集之处,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不仅会对当地居民和游客造成伤害,还可能打击整个旅游产业。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强旅游目的地及交通枢纽的安全防范工作。
警察、保安等力量要加强巡逻和监控力度,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安全威胁。
同时,在游客出行前应做好信息收集和全面风险评估,提供相应的安全指导和建议。
二、整改对策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旅游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整改对策。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农业、文化、自然资源等多方面。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足。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
而很多乡村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导致很多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缺乏标准化和品牌化。
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薄弱,缺乏标准化和品牌化,很多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保障游客的体验和安全。
3. 乡村人口外流,乡村旅游业面临人才短缺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普遍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乡村旅游业也面临人才短缺,很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4. 乡村旅游规划落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
我国乡村旅游规划还不完善,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很多地方存在着拔苗助长、盲目跟风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缺乏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二、对策分析1. 加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推动引进一批优质旅游资源进行改造提升。
其次,在资源利用方面要注重发掘民俗文化、特色农业等方面的景点和项目,增加游客的深度体验。
3. 引导乡村人口参与乡村旅游。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业的人才问题,可以通过培训、引导农民转型、创业等多种形式,增加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同时,可以引导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人才储备体系。
4.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
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协同推进所在地区的生态保护、资源保护等相关规划,加强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维护。
加强管理,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加速乡村旅游行业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建设。
总之,发展乡村旅游是很有前途的,但同时也需要在制定政策、资源整合、行业管理等方面加强整体规划和协同推进,才能使中国乡村旅游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了传统旅游的重要补充和发展方向。
但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发展现状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规范的管理机制。
目前乡村旅游处于发展初期,管理机制不成熟,政策不够明确,导致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困难。
2.资源保护不够。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同时也需要对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进行保护和修缮,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对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3.旅游产业结构单一。
现阶段乡村旅游的产业以农家乐、景点观光、民俗活动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相关配套设施。
同时也缺乏高水平的服务和管理人才。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加强管理机制。
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明确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服务管理机构、处理机制和监管措施,提高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2.强化资源保护。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保护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增加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同时也需要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积极参与。
3.拓展旅游产品和配套设施。
应根据当地特色和需求,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拓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配套设施,提高旅游业的满意度和综合竞争力。
4.加强人才培养。
应注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乡村旅游行业专业人才进行职业规划和培训,保障行业发展的人才储备。
总之,乡村旅游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和机遇的行业。
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持,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和提高,乡村旅游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
浅谈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1000字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旅游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国内旅游行业遭到了重创,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本文将从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国内旅游业。
一、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国内旅游业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疫情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对国内旅游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旅游者数量大幅减少,旅游企业的经济收入急剧下降。
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2.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涌现了许多新的旅游模式和新产品,消费者也在不断地寻找新鲜感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旅游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品质,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3. 旅游服务质量亟待提升虽然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还亟待提升。
许多旅游景点的环境卫生、服务态度等方面存在问题,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体验不够理想。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对策1. 抓住智能化时代的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需要更多地借助新技术,提升服务体验,提高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化酒店、智能导游等手段,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 开拓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开拓多元化的旅游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发全民旅游、亲子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在发展国内旅游业的进程中,提升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旅游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在旅游市场上,管理者应该加强旅游执法工作,遏制市场不良竞争,让游客享受到真正的服务。
4.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了保证国内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例如,加强旅游监管和规范旅游行业的价格体系,防止价格虚高、恶意抬价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然而,当前我国旅游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
1.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旅游景点过度开发和滥建设,导致自然环境破坏和生态平衡失调。
一些著名景区在旺季时甚至出现拥挤、拥堵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观光体验。
2. 人文保护不足部分历史遗址和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正在被商业化改变。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对旅游业从业者敬业精神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得到很好地传承。
3. 服务质量不够高部分地区在服务质量上存在差异。
作为一个与人们休闲消费相关紧密的行业,提供优质服务应该是基本要求。
然而,在一些人员素质低下、设施陈旧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下,旅游服务质量无法跟上快速发展的脚步。
4. 旅游安全问题一些不合规的旅行社和导游存在安全隐患,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此外,景区内也出现了偷盗、欺诈等犯罪活动,严重影响着旅游体验和行业形象。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1. 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规划和开发旅游景点时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景区容量、参观人数等因素的控制,确保景区不过度拥挤。
同时,利用科技手段提供预约系统、智能导览等工具,优化游览体验并减少人员密集区域的拥堵。
2. 加强人文保护工作国家应加大对历史遗址和民俗文化传承的资金投入,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鼓励各地建立文化产业联盟,支持当地民众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和旅游开发,以确保地方特色文化得到良好保护。
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构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政府可以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等方式,鼓励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机制改善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服务环境。
4. 加强旅游安全监管决不能容忍不合规行为的存在。
浅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浅析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从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1.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动着旅游业快速发展。
自21世纪以来,中国连续七年GDP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即使在2009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GDP增长率预测也将维持在8%-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也在10%左右,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旅游行业的3个主要领域——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近年来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规模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收入上都不断扩大。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1.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
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
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2.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西部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却缺乏旅游精品,而资源相对缺乏的东部旅游市场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西部的大漠风情、熔岩峡谷高山流水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如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蓬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乡村旅游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乡土文化和浓厚的乡村氛围,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选择。
尽管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此,本文将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加健康发展。
一、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1. 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各地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改造,打造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乡村旅游业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收入,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尽管乡村旅游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
一些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新增长点,而一些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一些农村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却依然处于落后状态,一些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3. 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不高,导致游客的体验不够完善。
一些农家乐、民宿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环境卫生差,设施简陋,导致游客的体验不佳,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口碑和发展。
4. 乡村旅游产品单一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种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
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开发比较随意,缺乏规划和设计,导致乡村旅游产品单一,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策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了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旅游业的竞争力。
2. 加强乡村旅游资源整合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机2010年7月收稿日期:2010-03-14作者简介:曹友情(1990-),女,江西九江人。
摘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应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改善旅游环境,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旅游业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10)04-0126-02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countermeasuresCAO You-qing ,WU You ,FEI Li-ya(School of Economic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China )Abstract :T ourism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as a whole.China has abundant natural and human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domestic tourism i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o the infrastructure and service facilities domestic tourism industry should be to strengthen ,use of economic ,legal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macro-control tourism market fully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better.Key words :T ourism ;national economy ;tourism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ies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曹友情,吴优,费黎娅(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9)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从而拉动内需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战略性关联带动作用。
旅游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很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国民收入、赚取更多的外汇,对于扩大就业领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是作用巨大。
(1)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旅游收入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收入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旅游牵涉甚广,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相关产业的收入。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1959-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旅游业产值占整个GDP 的产值比重逐年上升,其中2009年我国旅游业的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更是超过了4%,2010年我国旅游业预期目标是实现总收入1.44万亿元,增长12%。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高的行业,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也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只有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最终端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1元钱的旅游业直接收入,可以带来4.5元相关产业的收入,由此旅游业总收入对整个国家收入的带动作用是多么显著。
它不仅为铁路、民航、公路、水路运输和旅馆住宿等输送了大量客源,而且对文化娱乐业有约50%的贡献率,对餐饮业、商品零售业、贡献率超过40%。
(3)增加外汇收入。
外汇在一个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对外汇收入更是重视。
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种种优势使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增加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指标。
(4)扩大就业领域。
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为游客湖南农机HUNAN AGRICUL TURAL MACHINERY第37卷第4期·学术V ol.37No.42010年7月Jul.2010第37卷第4期账款的风险。
一是校办企业要加强防范意识,不能对客户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让步,产品赊销既不签订合同,也不订分期还款协议;二是在事先对付款人信用状况作深入调查,正确评估该付款人或单位的应收账款风险。
(2)健全企业内控措施: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控措施,要避免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过程中,销售人员为了实现利润指标或部门下达的考核指标而获得的利益,盲目采取赊销、回扣等促销手段争取客户,争夺市场,片面追求账面上的“高利润”,忽视应收账款的大幅度上升及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
二要制定合理的内部分工协作,明确各自的职责,健全约束机制。
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建设。
(3)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校办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进行估计,预提取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最大成程度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4)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机动处理。
校办企业对于由于亏损,确实无法支付应付款项的客户,可进行分析原因,对于经营正常,流动资金确实不足的客户,可以暂缓催收,待客户经营状况好转后,再予以催收;或适量追加赊销产品,或提供劳务,增大客户应收账款额度,以实物资产支持对方资金周转。
若欠款客户经营严重困难,资产负债率已达到破产的界限,无法恢复活力,在破产前,校办企业应及时派人员进行谈判,迅速收回账款。
参考文献[1]戴德明等.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陶晓慧.资产替代、债务期限结构与债权人保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8).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与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来源于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相关行业将增加5个就业人员。
可以说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劳动力数量大,现今社会还有很多失业人员。
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很好的舒缓失业人口众多,就业压力的这一社会问题。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旅游方式的单一化。
我国旅游业的服务项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观光为主,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可让旅客直接参与的活动,直接导致景点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长时间停留。
同时,旅游质量也不高,我国的观光产品目前还处于初级开发水平,还有待开发。
(2)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的发展跟不上旅游消费者的扩大的步伐,国家投资也相对较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几乎很少触及,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
过去几年,主要搞宾馆、饭店建设,对有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却没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景区间交通不便捷,沿街路灯及景区内的许多地方照明不足。
(3)旅游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由于旅行社经营者没有长远的战略计划,市场定位不明确,同时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不正当竞争现象在旅游市场中普遍存在。
国内旅游业涉及交通、娱乐、饮食、商业、文化等部门,没有“一盘棋”的概念,旅游行业间分散经营,旅行社饭店间相互诋毁,尤其是以恶性价格竞争现象尤为严重。
为了招揽更多的游客,有些旅行社打着只收取基本费用的广告,甚至赔本压低价格,严重影响我国旅游整体形象。
(4)不恰当的旅游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趋严重。
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目前相关法律规章不健全的情况下,个别旅游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3当前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1)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借助当前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机会,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资的重要方面,有计划地加强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就要筹集更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既需要政府部门尽力增加投入,也需要在民间筹集资金,如融资、发行债券、利用外资等,从而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先决条件。
其次,从以下方面加强建设: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
把旅游交通与一般性交通区别开,让旅游交通独立经营;制定旅游景点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开发步骤和实施方案,做好旅游市场的信息预测、宣传广告及可行性研究的分析工作,以克服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的盲目性;加强对国内旅游业的理论研究,统一国内旅游业的统计口径,加强预测工作。
(2)旅游产品多样化。
大力扩展我国的旅游产品结构,给旅客更多的旅游项目选择。
可以在继续保持观光度假型旅游产品的发展的同时,挖掘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以加入世贸为契机,积极发展商务旅游产品;突出主题,不断创新,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3)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
为了减少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使旅游业的相关部门融入一体地为国内旅游业服务,国家必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利用经济手段,以价格杠杆为基础,制定符合旅游业正常经营范围的价格内容;利用法律手段,健全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利用者的正当权益;利用行政手段,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指导国内旅游业协调适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