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202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202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

2024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三部分,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25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憧(jǐn g) ▲②(xuàn) ▲丽③摇摇欲(zhuì) ▲④出谋(huà) ▲策2.下面的这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 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象,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霭可亲,这个怪僻,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声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翻风格……——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乡书何处达,▲。

( ▲《次北固山下》)②▲,自将磨洗认前朝。

( ▲《赤壁》)③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浣溪沙》)④但愿人长久,▲。

(苏轼《▲》)⑤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⑥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⑦▲,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阅读下面的材料,同答问题。

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走出校园进行宣讲,市民积极响应,也有一位陈先生这样感慨:“请人吃饭,宁愿剩下也不能不够啊,如果餐桌上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总感觉不好看,怕客人觉得自己小气。

”针对这种感慨,作为宣讲组一员的你,想对陈先生说些什么呢?(要求:语言得体,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2分)▲5.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分)汤姆叫醒其他两个海盗,三个人大叫一声往外跑。

不到一两分钟,他们已经脱光了衣服,在白色沙洲边清澈的浅水里追逐、嬉戏打闹了。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七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篇一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词语是广告设计的谐音仿词,请改正用错的字,恢复其本来面目。

(4分)(1)衣衣不舍(某洗衣粉广告)()(2)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3)鸡不可失(某烤鸡店广告)()(4)万事具备(某房地产广告)()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4分)()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比喻)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吗?(反问)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

(夸张)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A、《西游记》的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

4、古诗文默写。

(8分)(1)己所不欲,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2)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_______________。

(《童趣》)(3)《论语十则》中写曾子每天从以下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4)写出古诗词中你喜欢的连续两句描述优美景色的句子(课内外均可):二、阅读(59分)(一)文言文阅读(24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7分)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此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5、用“/”给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2分)6、这则故事表明子罕是怎样的人?(5分)(乙)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7分)终身食鱼汉刘向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对应数字用2B铅笔涂黑。

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3题20分)1.(8分)七年级一班同学开展“记录我的初中新生活”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

小雨同学在日记本里记录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我终于可以看到新学校了,心里好激动啊!在校园里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那浓绿像是①zhù蓄了终年的绿意。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②lín lín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播撒,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

经过小学六年的锻炼,使我们都成为一个个战士,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冲击!”(1)请把“千磨万击还坚劲”写在田字格内。

(2分)(2)请帮助小雨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②lín(2分)(3)语段中划横线句用了的修辞方法,同学们都觉得写得很不错。

(2分)(4)画波浪线句有一个语病,请你帮小雨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古诗文名句填空。

(7分)开学两个月的学习,同学们在古诗文中欣赏美景,感受诗情,学习方法。

我们一起在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欣赏“潮平两岸阔,(1)”的开阔平静,也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感受到“枯藤老树昏鸦,(2)”的凄凉萧瑟;我们在“正是江南好风景,(3)”中感受杜甫感慨时事之悲,也在“遥怜故园菊,(4)”中感受岑参对和平的渴望之切;我们也在《论语》中学习到“(5),思而不学则殆”的方法,认识到“学而时习之”的重要性。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黄晕.(y ùn) 姊.妹(z ǐ) 吝啬.(s è) 咄.咄逼人(du ō)B .窠.巢(k ē) 憔悴.(cu ì) 匿.笑(n ì) 恍.然大悟(hu ǎng)C .秕.谷(b ǐ) 粗犷.(ku àng) 莅.临(l ì) 淅.淅沥沥(x ī)D .确凿.(z áo) 碣.石(ji é) 蝉蜕.(tu ì) 小心翼.翼(y 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2分 A. 烂漫 决别 截然不同 喜出忘外 B. 抖擞 竦峙 人声鼎沸 鸦雀无声 C. 侍弄 鉴赏 不求甚解 翻来复去 D. 絮叨 摇蓝 混为一谈 各得其所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B. 有研究人员说,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将被油然而生....的机器人取代。

C. 峪里大峡谷因为处于洛阳新安县西北部的峪里村而得名,因两岸高山阻隔,人迹罕至....,是一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

D. 国庆节临近,京城天气晴好,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充满节日的欢乐气氛,各地游客和市民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 全班同学和少先队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C. 秋天的北京,是最美的季节。

D.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但最美的大概就是孩子那种天然的想象力了。

5.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4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__________集,原名____________;《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_________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可打印期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可打印期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神秘(shén)振奋(zhèn)B. 奔跑(bēn)沉重(zhòng)模糊(mó)C. 精神(jīng)深刻(kè)振奋(zhèn)D. 美丽(měi)领悟(wù)模糊(mó)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我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C.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D. 她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在比赛中屡败屡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B. 她的绘画技巧非常精湛,一幅画就能卖出很高的价格。

C.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不能慌张。

D.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没有一点效率。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因为天气原因,比赛推迟了。

变换后: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推迟了。

B. 原句:我们学校的环境非常优美。

变换后:学校的环境很优美。

C. 原句: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

变换后:这本书内容丰富。

D. 原句:他已经完成了作业。

变换后:他完成作业了。

5.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体育成绩很优秀。

C. 他不仅体育成绩优秀,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

D. 他虽然体育成绩很优秀,但是学习成绩不好。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愿望。

7. 《卖油翁》中,卖油翁用油罐从壶口注入油而不溅出的技艺被称为______。

8. 《童年的水墨画》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生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2分)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用正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柳絮(xù)粼粼(líng)瘫痪(tān)树杈(chà)B.堤岸(tí)匿笑(nì)憔悴(chuì)寒颤(zhàn)C.温馨(xīn)祷告(shòu)分歧(qí)瞬间(shùn)D.咱俩(liǎ)拆散(chāi)攥着(zuàn)凝视(níng)3、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A.绰号铺垫惭愧各得其所B.诀别渔塘应和小心翼翼C.铭记捶打脸颊翻来腹去D.严历挨凑澄清形影不离4、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________,散发着浓烈的祝福;_______,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生命是酒②生命是咖啡③生命是茶A.③②①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①②7、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2)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3)《论语十二章》中,表示既要广博的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当前的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共27 分)(一)默写(12 分)1.默写(1)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交替,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元曲,回答问题(4 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断肠人”的意思是。

3.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曲子在布局上特点显著,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作者自己,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

既有他的眼中所见,也有他的经行地和所骑所感。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总括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曲子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作者将自己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三)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1 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攒成(cuán)倜傥(tǎnɡ)诅咒(zǔ)B. 笃志(dǔ)盔甲(kuī)贪婪(lán)拼凑(còu)C. 桑椹(shèn)蝉蜕(tuì)曲肱(ɡōnɡ)倘若(tǎnɡ)D. 秕谷(bǐ)浸满(qìn)模仿(mó)和蔼(hé)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遮弊各得其所美不盛收呼朋引伴B. 蝉褪人生鼎沸截然不同疲倦不堪C. 分岐高枕而卧小心翼翼不求深解D. 尴尬众目睽睽花团锦簇油然而生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几遍, 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 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 得了偏瘫, 被界定为二级伤残, 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 喜出望外。

D.秋游结束后, 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 可谓是各得其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 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 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 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 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5.下列句子中有关语法修辞所作的判断与分析, 正确的一项是()A. “担心”“可能”“愿意”“应该”这些词语的词性, 都是动词。

B. “令尊”“家君”“高邻”“垂爱”这些词语都是敬辞。

C.“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个句子采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D. “他长得像他的父亲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天净沙·秋思》是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的代表作。

天净沙,曲牌名。

B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南朝宋)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著有小说集《呐喊》,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等。

2. 下列句子所运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④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A . ①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拟人B . ①拟人②比喻③拟人④拟人C . ①比喻②拟人③拟人④比喻D . ①拟人②比喻③排比④比喻二、基础知识综合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cháo)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 tuō)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功)夫,有的是希望。

(1)文段中横线处选填的汉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戴着笠功夫酿(liàng)晕(yūn)B . 带着笠工夫酿(niàng)晕(yūn)C . 戴着笠工夫酿(niàng)晕(yùn)D . 带着笠功夫酿(liàng)晕(yùn)(2)根据第1段和第2段中的拼音,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词语书写:________ ________。

(3)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从感情色彩看,“卖弄”是褒义词B . “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C . “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D . “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4)古诗上下两句往往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意相关。

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这句诗的上一句。

()A . 夜来吹折数枝花B . 沾衣欲湿杏花雨C . 古木阴中系短篷D . 杖藜徐步立芳洲三、名著阅读4. 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并用正楷字写在横线上。

《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________,________。

5.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从“父亲”“范爱农”“阿长”“衍太太”中选择恰当的人物,分别填写在每张图后文字空白处的横线上。

(1)一到夏天,睡觉时________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2)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一看,________就站在我背后。

(3)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

________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

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

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4)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

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

第二天,________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6. 某校初一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怎么说?(提示:猪八戒是什么样的人?结合具体事例来谈。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

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四、句子默写7.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4)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论语•为政》)(6)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

如王湾的“__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7)诗文中蕴藏着四季之景,“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是朱自清笔下春日的温暖;“红莲被那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是冰心笔下夏雨的滂沱;“________ ,洪波涌起”是曹操笔下秋风的肃杀;“________”是谢道韫口中冬雪的灵动。

五、诗歌鉴赏8. 诗歌赏析。

(1)对《次北固山下》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 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B . 诗的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 . 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 . 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的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六、语言表达9. 语言运用你发烧了,要去办公室借电话打给妈妈,让她来学校接你。

课间,你来到办公室找老师。

老师这时正给另一个同学小林讲题,没注意到你。

你觉得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说比较得体?请写下你的行为和语言。

(40字左右)七、对比阅读10.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管宁割席①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③出看。

宁割席④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②轩冕:轩,车子。

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

冕,帽子。

古代大夫以上的官乘轩服冕,此处指贵官。

③废书:放下书。

④席:坐席。

古人席地而坐。

(1)解释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华捉而掷去之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3)《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请你结合原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4)《管宁割席》中,管宁身上具有什么优秀的品质?(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八、现代文阅读11.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鲁迅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到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的远。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甲)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

中间挂着一块扁①道:三味书屋;扁②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③和鹿行礼。

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

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

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