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试验和GM试验-2012-3-17

合集下载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文创编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文创编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在医学领域,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特别是与真菌感染相关的病症,临床医生常常会借助各种实验室检查手段。

其中,G 试验和 GM 实验是两种常见且重要的检测方法。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以及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 G 试验。

G 试验检测的是人体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

(1,3)βD葡聚糖广泛存在于除接合菌和隐球菌外的真菌细胞壁中。

当人体感染真菌后,真菌细胞壁上的(1,3)βD葡聚糖会被释放进入血液及其他体液中。

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这种物质的含量变化。

G 试验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广。

它可以用于多种真菌感染的诊断,如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毛霉菌感染等。

而且,不仅在明确的真菌感染病例中具有诊断价值,在疑似真菌感染的早期筛查中也能发挥作用。

然而,G 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某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例如,使用某些含有葡聚糖的血液制品,如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又或者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使用某些纤维素膜时,都可能使检测结果呈现假阳性。

另外,一些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也可能干扰 G 试验的结果。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 GM 实验。

GM 实验检测的是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半乳甘露聚糖是曲霉菌细胞壁的成分之一。

当人体感染曲霉菌后,曲霉菌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半乳甘露聚糖进入血液,通过检测其含量,可以辅助诊断曲霉菌感染。

GM 实验对于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它在确诊曲霉菌感染时较为准确,但可能会漏掉一些实际感染的病例。

GM 实验也有其影响因素。

比如,使用某些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 等,可能会导致假阴性结果。

同时,某些食物,如牛奶、奶酪等,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

那么,G 试验和 GM 实验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从检测的物质来看,G 试验检测的是(1,3)βD葡聚糖,而 GM 实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G 试验和GM 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 3 -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 3 -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 试验。

2 、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 (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 20pg/ml 。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 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 、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I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 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科创编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科创编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化创编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化创编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化创编

G试验和GM实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之欧阳化创编

G试验和GM试验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一、1,3-β-D葡聚糖检测(简称G试验)1、原理:1,3-β-D葡聚糖可特异性激活鳌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引起裂解物凝固,故称G试验。

2、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可诊断多种致病真菌感染:念珠菌、曲霉菌、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

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3、标本采集:静脉采血2ml(肝素抗凝)。

4、参考范围:正常值‹20pg/ml。

5、检测标本:血液、尿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6、假阳性:血液透析、病人输入白蛋白、球蛋白、脂肪乳、凝血因子;某些抗肿瘤药如香菇多糖和磺胺类药物;某些细菌败血症(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7、假阴性:隐球菌具有厚壁胞膜,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生长缓慢,导致试验呈假阳性。

8、建议:1、与GM试验联合可提高阳性率。

2、2次或2次以上阳性可降低假阳性率。

3、高危患者建议每周检测1-2次。

4、高危人群动态监测二、半乳糖甘露醇聚糖抗原检测(简称GM试验)1、原理: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是一种对热稳定的水溶性的物质,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中的一类多糖。

2、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PA)3、标本采集:(分离胶管或普通管)。

4、参考范围:≥0.5为阳性。

5、标本采集:血清标本。

6、假阳性:⑴、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⑵、与其他的细菌成分有交叉反应:皮炎芽生菌、拟青霉、马尔尼菲青霉菌、链格孢等。

⑶、谷类食物和脂质甜点中的GM抗原。

⑷、肠道中定值的曲霉释放GM进入血液循环。

建议:高危人群动态监测,结合影像学、培养结果综合分析诊断。

G试验、GM试验鉴定范围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的BALF样本均用Platelia(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检测GM水平的 试剂盒)检测。
结果显示,与培养法(50%)和显微镜法(53.3%)相比,BALF的GM检测
法敏感性更高[91.3%,光密度(OD)临界值≥1.0],阳性、阴性预测值
分别为76%和96%(OD临界值≥1.0)。
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和未见减少者的平均OD临界值无差异。 在接受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中,GM检测法敏感性下降显著。
BMC Infect Dis. 2010 Mar 3;10:44.
3.2 文献三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重症COPD合并侵袭 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价值
明确肺泡灌洗液中GM检测在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侵袭性
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1) 50例重症COPD患者中有3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获取BALF标本, IPA临床诊断9例,疑诊6例,定植2例,对照组17例; (2)根据ROC曲线,当BALF中GM分光光度比值以0.795为界值时其IPA诊断 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5.1%,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 93.7%。
2010年危重症医院全国会议
3.3 文献四
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galactomannan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for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invasive aspergillosis in medical patients under intensive care: comparison with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galactomannan and of (1→ 3) –β–dglucan chromogenic assay in serum samples
3.1 文献一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alactomannan for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回顾性分析99名血液病患者,其中58名确诊或临床诊断IPA者。所有患
1.3 血清G试验检测方法
Fungitec G test Glucatell test 阳性阈值为60ng/L或80ng/L 敏感性70-80% 特异性90%左右
阳性阈值为20ng/L
敏感性67-100% 特异性84-100%
1.4 血清G试验假阳性的情况
使用纤维素膜进行血透,标本接触过纱布或其他含有葡聚糖
1.1 血清G试验原理
G试验检测的是真菌的细
胞壁成分---1,3-β -D-葡
聚糖(BG),人体的吞噬 细胞吞噬真菌后,能持续
释放该物质,使血液中含
量增高。
定植时BG很少释放入血,
细胞核
-(1,3)-D-葡聚糖
(1-3)-D-Glucan
因此可有助于鉴别真菌侵 袭与定植。
凝固酶原
活化G因子 凝固酶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高;
参考值:I≥0.5为阳性。
2.3 血清GM试验假阳性的情况
使用使用半合成青霉素尤其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新生儿和儿童(双歧杆菌定植、食用乳制品); 血液透析;
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食用可能含有GM的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2.4GM试验假阴性的情况
释放入血循环中的曲霉GM并不持续存在而是会很快清除;
以前使用了抗真菌药物;
病情不严重; 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2.5 血清GM试验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
鉴别曲霉菌侵袭性感染与定植;
早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异常1周; GM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敏感度高于G试验;
血清中存在时间较短,可作为疗效监测。
目的:比较肺泡灌洗液GM试验和血清GM试验及G试验对重症
患者肺侵袭性曲霉菌病的诊断效度。
入组:51人纳入研究,9例侵袭性曲霉菌病(IA)(4例确
诊,5例临床诊断),3例肺孢子菌肺炎(PJP),1例混合
IA和PJP。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1; 17: 1053–1060
Clin Infect Dis. 2009 Dec 1;49(11):1688-93.
3.1 文献一:研究结果
3.1 文献二
Galactomannan testing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is useful for diagnosis of 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in hematology patients.
2. 血清GM试验的临床价值 3. 血清GM试验检测方法 4. 血清GM试验假阳性的情况 5. 血清GM试验假阴性的情况 6. 血清GM试验的优势和局限
2.1 血清GM试验的原理
GM试验检测的是半乳甘露聚糖(glactomannan,GM),主要适于侵袭
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半乳甘露聚糖是广泛存在于曲霉和青霉细胞壁的一种多糖,菌细胞壁
鲎变形细胞裂解 物的G因子
凝固蛋白原
凝固蛋白(凝胶)
1.2 血清G试验的临床价值
1 ,3-β -D 葡聚糖为真菌细胞壁成分,适用于除隐球菌和
接合菌(毛霉菌)外的所有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尤 其是念珠菌和曲霉菌,但不能确定菌种。
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如侵袭性念珠菌病、侵袭性曲霉菌
病、肺孢子菌肺炎等)的方法之一。
的材料;
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凝血因子或血液制品;
标本中存在脂多糖;
操作者处理标本时存在污染; 使用多糖类抗癌药物;
放化疗造成的粘膜损伤导致食物中的葡聚糖或定植的念珠菌
经胃肠道进入血液;
服用多粘菌素,厄他培能,头孢噻肟、吡肟, 磺胺也会不同程
度引起假阳性。
1.5 血清G试验假阴性的情况
3.3 文献四:研究结果
3.3 文献四:研究结果
All IA
Proven IA
All IFD
3.3 文献四:研究结论
肺泡灌洗液(BAL)的GM试验以I≥1.0为阳性值,
可以提高危重症患者IA的诊断效度。
肺泡灌洗液(BAL)GM试验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重要的检测方法; 比血清GM试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结果的判定尚无定论,界值应该高于血清GM试验标准。
G test and GM test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张黎
主要内容
一、血清G试验
二、血清GM试验 三、肺泡灌洗液GM试验
一、血清G试验
1. 血清G试验原理
2. 血清G试验的临床价值 3. 血清G试验检测方法 4. 血清G试验假阳性的情况 5. 血清G试验假阴性的情况 6. 血清G试验的优势和局限
表面菌丝生长时,半乳甘露聚糖从薄弱的菌丝顶端释放,是最早释放
的抗原;
检测法是一种微孔板双抗体夹心法,采用小鼠单克隆抗体EBA-2,检
测人血清中的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血清GM试验的临床价值
曲菌定植时极少释放入血,因此有助于鉴别侵袭与定植; GM释放量与菌量成正比,可以反映感染程度; 连续检测GM可作为治疗疗效的监测;
局限:
不能区分曲霉菌的种类。
G试验和GM试验的联合使用
种属 念珠菌属
G试验 +
GM试验 -
镰刀菌属
隐球菌属 曲霉菌属 青霉/拟青霉 接合菌纲

- + + -

+ + + -
同时测定G试验和GM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
三、肺泡灌洗液(BAL)的GM试验
1. 血液病患者中IPA诊断价值(回顾性、前瞻性); 2. 重症COPD患者合并IPA的诊断价值; 3. 综合ICU中重症患者IPA的诊断价值。
目的: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确
诊或临床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IPA)血液病患者VS 不符合确诊或者 拟诊IPA诊断标准的血液病患者组以 及无曲霉感染证据的非血液病患者组

结果:10例病例组VS 52例对照组,
病例组BAL的GM试验OD值明显高于对
照组,通过ROC分析,合适的OD界值
点为1.1,具有98.1%的特异性和100% 的敏感性。
隐球菌具有厚壁包膜,生长缓慢,导致假阴性; 局灶性曲菌病,BG很少释放入血; 抗真菌药物的使用。
1.6 血清G试验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
鉴别侵袭性感染与定植;
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早于临床诊断平均4天;是早期真 菌感染的敏感生物标志。
局限:
不能区分真菌的种类。
二、血清GM试验
1. 血清GM试验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