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三县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年山东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4--2017年山东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分类:高考真题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答案】A 【解析】三组读音皆不相同,B“跻身与犄角”;C“蒜薹与跆拳道”;D “着陆与着手成春”这三组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对于字音题,应把握一句话:记住是根本,辨析乃王道。
尤其是些高考中的老面孔如“着陆”“劲敌”“提防”等等更不能等闲视之。
常见而易混的字词仍是复习重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佝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 应为“振聋发聩”;B 应为“俯卧撑”;C 应为“脉搏”。
字形题大概是最万变不离其宗的了,其中像“振聋发聩”“脉搏”“滥觞”之类的都是老面孔,复习时,不能只着眼于“偏”“难”“怪”,就得从身边的词语中找问题才是正道。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答案】B【解析】“反映”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先说“曼延”。
“曼延”跟“蔓延”的区别较大,应该很容易分清。
因为“曼”的本义“引”(使长)的意思,“曼延”指线性伸展延长,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等)”;“蔓延”指“蔓草一类植物不断向周围延伸、扩展”“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周围延伸、扩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蔓”能缠绕攀缘,由根部向四面八方地生长;因此,“蔓延”应该是指围绕一个点向四面八方无规则地扩展,明显有一个动态的过程。
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检测语文试题资料

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l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炮.烙(páo)横亘.(gèn)超负荷.(hé)既往不咎.(jiù)B.采撷.(xié)蛊.惑(gǔ)发横.财(hèng)弦.(xián)外之音C.踯躅.(zhú)精髓.(suǐ)肖.像画(xiào)椎.心泣血(zhuī)D.讥诮.(xiào)逡.巡(qūn)滞.纳金(zhì)越俎.(zǔ)代庖答案:B【ks5u解析】A.超负荷hè C.椎心泣血chuí D.讥诮qi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更迭活性炭赔礼道歉长此以往B.倾泻激将法宵壤之别额手称庆C.国萃和事老扺掌而谈闲情逸致D.陷阱哈蜜瓜相辅相成摩肩接踵答案: A【ks5u解析】B.霄壤之别 C.国粹 D.哈密瓜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军报文章称,中国直升机逐步形成从1吨级到13吨级多平台系列机型的产品构架,创造出中国以致..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多个第一。
B.像当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汉语正遭受来自外界的威胁,为维护汉语的纯洁,专家呼吁禁止在广告中用谐音字窜改..成语。
C. 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让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D. 一直被视为夺冠热门的韩磊不孚众望....,在《我是歌手》总决赛中,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挺入最后一轮,更以高人气无悬念当选“歌王”。
答案:B【ks5u解析】窜改:改动。
注意与“篡改”的区别。
A. “以致”应换作“以至”。
C.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
语境中同意接受采访,并非积极主动地做什么事。
D. “不孚众望”应改为“不负众望”。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遵循道德规范:行医要讲医德,经商要讲商德,从政要讲政德。
潍坊市四县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模块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潍坊市四县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模块监测高二语文2014.11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第I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第II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Ⅰ卷(39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胚.胎(pēi)妊娠.纹(shēn)晕.车(yūn)自给.自足(jǐ)B.骄横.(hèng)露.头角(lòu)蓓.蕾(bèi)得鱼忘筌.(quán)C.戏谑.(nüè)龟.裂片(jūn)悄.然(qiǎo)间.不容发(jiān)D.蛊.惑(gǔ)强.行军(qiáng)粗糙.(cāo)穿凿.附会(z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揩油肉搏战意兴阑珊融会贯通B.谛听摄像机众说纷纭一泄千里C.更叠一溜烟旁征博引幅员辽阔D.通牒升斑马能屈能伸川流不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航对这次MH370客机失联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待,不能强词夺理推托..责任。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五部委联合清理整治公路乱收费现象遭到阻碍,被曝光的收费站依旧我行我素....,该收的一分不少,该拿的一样不落。
D.小赵在这次技能大比武中荣获特等奖,确实值得表扬,但他旷工迟到、殴打同事等错误,绝不可一笔抹杀....。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与西医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中药副作用小,医疗成本低,诊治个性化,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已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
B.近日,“贫二代”一词在各大网站频频出现,“出身贫寒,社会关系缺乏,求职过程中全靠个人奋斗”成为校园“贫二代”的简单特征(2012年2月12日《中国青年报》)。
2014潍坊期末考试试题解析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纶.巾/沉沦.胸脯./蒲.公英熨.帖/蔚.为大观B.屏.藩/摒.弃溯.源/朔.望月亢.奋/沆.瀣一气C.山坳./执拗.笑靥./厌.食症拂.晓/自愧弗.如D.咀嚼./爵.位澄.澈/黄澄.澄圆锥./椎.心泣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装订果腹起搏器宁缺毋滥B.贻误糜烂木版画继往不咎C.幅员临摹敞蓬车秘而不宣D.通谍陨落并蒂莲烟消云散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近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急剧上升,2014年超过3000次,国际学术会议滥觞..之势的背后难掩泥沙俱下的事实。
B. B.根治雾霾,投入的成本可能很高,但只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这些成本不但不会成为发展的阻碍,反而..会成为发展的动力。
C.一些景区为获取眼前最大利益,凭借人流量大的优势,任意提高门票价格却不注重服务质量,这种朝不虑夕....的行为实不可取。
D.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民主监督的眼睛越来越多,少数官员感到习以为常....的特权行为,越来越亮身于阳光下,无处可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不仅为我国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B.贺岁电视节目之所以能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是因其具有契合节日欢庆祥和的氛围、能满足观众放松身心的心理需求等特点决定的。
C.为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促进食品市场健康发展,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市对食品市场开展了严格的执法活动。
D.每当雾凇形成,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美丽仙境。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的命题,说“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2014-2015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4-2015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历史上,城与市是产生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两种事物。
这两个事物既曾结合在一起,融为一物(城市);也曾互相独立,或为无市之城,或为无城之市。
“城”与“市”是反映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
②城与市关系演变的过程与形态,是社会关系演变过程与形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其中的交换关系演变的集中表现。
在氏族社会的早期和中期,既无城,更无市。
到了后期,在距今7000年前后,修城之初,城墙内没有商品交换活动,没有市场。
当社会组织由氏族变为家族,开始有了产品交换、商品交易和相关场所――市。
此事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
当国王在市的四周修筑墙垣,将商业和商人的活动限定在这个称之为“市”的小区域内活动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的产生。
奴隶主生产方式促使商品货币关系迅速发展。
庄主经济使早已存在的、无城的乡村市场兴盛。
地主制与商品经济相伴而行,城里的市场活动跨过市垣,扩散到全城,市垣被市场淹没了,丧失了它原有的功能,市垣和被它围起的那种“市”成了历史遗迹。
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突破这个被称为“市”的围墙,扩大到全城各个角落,在空间上城与市同大时,这标志着市场交换关系进入了中级发展阶段,即商品经济阶段。
随着企业制与雇佣制的兴起,城里市场活动的范围又跨越城墙,扩散到全社会,那种原初的“城”也成了历史遗迹。
当商业和商人的活动地区扩大到城墙之外,在空间上市比城大,甚至可以有市无城时,这标志市场交换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大体说来,无城无市和有城无市是原始自然经济的标志;城中有特定的“市”(区)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城区即市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③城与市的兴起,以及城与市关系的变化,是交换方式发展的结果。
随着交换的发展,城中之市从无到有,市在城中作用从小到大,其地位从低到高,所占的空间,先是在一个被市垣围起来的范围之内,继则跳出市垣跑遍全城,又跳过城墙跑到城外,把城包围起来。
潍坊市2014届高三二模试题 语文(DOC)

高三语文2014.4第I卷(共36分)一、(15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懵.懂měng 混.浊hùn 双曲.线qǖ削.足适履xuēB.卸载.zǎi 襁.褓qiǎng 压轴.戏zhòu 徇.私舞弊xùnC.症.结zhēng 电荷.hé潜.意识qián 叱咤.风云zhàD.尽.管jìn 强.迫qiǎng 冠.心病guān 龇.牙咧嘴z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组织跳广场舞成了少数人牟利的手段,为争夺“客源”,她们竞相放大各自的音响音量,吸引人们参加自己的跳舞团队。
B.开出“一毛钱处方”的徐医生说:“根据病情开药,多开药不见得就能把病看好。
”小小处方,映射出了医者的赤诚之心。
C.自称“大师”的刘某伙同他人在养生会所内,利用艾灸故弄悬虚,迷惑顾客,谎称为病人“发功”治病而骗取钱财。
D.火车站周边大量制办、贩卖假证的小广告令人防不胜防。
脚下踩着“牛皮癣”,眼前晃着“小广告”,让人不胜其繁。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南方周末》是“跨地区监督”的典范,其舆论监督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已为国内一些新闻媒体所效尤..。
B.作为一名硕士村官,她最近在捉摸..如何在信息极其闭塞的村子里通过电子商务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增加农民的收入。
C.当看到留守儿童因不敢说话、孤独、交往能力低而卓尔不群....时,我知道,让孩子快乐成长已经成为一种责任。
D.他因一场大病感受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随后跟随体校的老师练起了健美。
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最终竟练成了健美冠军。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曾经传奇般地翻译、写作、生活。
虽然有些人已经死去了,但他们所经历的生活的幸福是永恒的。
B.房地产开发商在新楼盘售房之初往往采取这样的办法:先将不太好的楼层介绍给客户,却将三四层等好楼层雪藏,声称好楼层已经售罄。
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①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②考生务必用2B铅笔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上,用0.5毫米黑色签字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
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
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
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戚/悲泣)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的清明,冰..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
“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
....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渐次乍暖还寒 B.缅怀妇儒皆知C.赋予凄凄切切 D.加剧温情脉脉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流逝悲戚反应B.流逝悲泣反映C.流失悲戚反映D.流失悲泣反应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材料中的“清明雨”意味相近的一项是A.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B. 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C.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D.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期,随着A股市场连续暴跌,络上各种传言也风生水起....,让一些散户投资者对股市后期走势不再看好,纷纷选择逃离。
B.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在钱塘江边,滔天巨浪,迎面扑来,瓦釜雷鸣....般的巨响,让岸边观潮的游客惊骇不已。
C.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
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胚.胎(pēi)创.痕(chuāng)勉强.(qiáng)长歌当.哭(dàng)B.龟.裂(jūn)纤.维(xiān)庇.佑(pì)余勇可贾.(gǔ)C.粗犷.(guǎng)筵.席(yán)踮.(diǎn)脚殒.身不恤.(yǔn)D.剽.悍(biāo)汲.取(jí)慰藉.(jiâ)解.(jiě)甲归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贯例哈蜜瓜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延袭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宣泄扫描仪不容置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②针对众多作家指责百度文库侵权的问题,百度提出了解决办法:将百度文库中文学作品附带的大部分回报给版权方。
③它深沉而执著,需要你敞开胸怀去感知,去,去吟咏,它是行动,是实践,期待你用一生去叙述。
A.考察效益品位 B.考查效益品味C.考察收益品味 D.考查收益品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你信或不信,政策就在那里;你认或不认,事实就在那里;你想或不想,亲人就在那里,望穿秋水....,只盼君归。
”这一人性化的“清网行动”通告,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开展合法正当的海洋活动无可厚非....,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与中方一道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D.在以“绿色科技和谐未来”为主题的广州国际车展上,记者发现,新能源汽车与寻常百姓的距离正在缩短,绿动未来,倚马可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枯槁./蓬蒿.婢.女/裨.益应.许/应.运而生B. 谂.知/妊娠.笑靥./梦魇.当.铺/长歌当.哭C. 栈.桥/信笺.鹰隼./栏楯.创.造/重创.敌军D. 贮.藏/伫.立螫.针/蛰.伏涨.价/头昏脑涨.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膨胀逻辑俯卧撑劳燕分飞B. 磨砺青睐临界点贻养天年C. 渲染切蹉一摊血皇天后土D. 纯粹瞭望雷震雨盛名之下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
②“基因组学”这一新的学科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而诞生的,也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
③刘备叹了口气,拉了庞统在桌边坐下,道:实不相瞒,刘备今夜前来,是有一事相求,请先生万勿! 说罢,竟站起身来,向庞统深施一礼。
A.传颂启动推脱B. 传诵启动推托C.传诵起动推脱D. 传颂起动推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B.中国外交部17日就中国渔船抵达钓鱼岛海域捕鱼一事表态,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表示中国渔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无可厚非....。
C.歌德作《浮士德》延续六十年之久,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是创作者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结果。
D.叙利亚局势持续紧张,美欧的态度日趋强硬,外界认为其对叙利亚政权的干涉行为势在必行,只是准备工作尚未完成,故引而不发....。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关于本市大大小小业余球场到底归谁管这个问题,各个部门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认可的是以由市建设局管理的这一说法为准。
B.为加强巡视队伍自身建设,中央对巡视组组长采取“一次一授权”的管理制度,这种创新,相对减弱了巡视组组长自身发生腐败的风险系数。
C.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9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D.《舌尖上的中国2》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自然在表面上似乎与人生相反,在本质上却正与人生相成。
人若不接近自然,就难于真正了解人生。
通常一般人总以为只要在社会上多酬酢,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就可以了解人生。
我常说:要想真正了解人生,必须“深入无人之境”。
所谓“无人之境”,是很可以耐人寻味的境界,其含义之一,应是自然。
苏轼的名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指出要了解一物,便须超出那物。
世俗一般人成天在人群中忙来忙去,反而不能认识人生的真面目。
所以我们这里讨论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主旨虽在教人回到自然,但也未尝不是归根于认识人生。
自然与人生间这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稍微了解辩证法原则的人,想来不难领悟。
②自然和物质不同,物质普遍系指科学上的概念,如像原子电子而言。
人类回到自然,当然不是回到原子电子。
物质有时是指物质文明,如像战争的武器、交通工具、工商业的货品,这也不是自然。
它们是自然的征服,不是自然的本身。
还有讲唯物史观的人,虽然注重物质,其实主要的是注重社会经济,这个意义的物质,和自然意义有所不同。
③所谓人类回到自然的自然,是指具体的、有机的、美化的、神圣的外界而言,这个意义的自然,可以发人兴会、欣人耳目、启人心智、慰人灵魂,是与人类精神相通的。
这是有灵魂的自然。
人生需要自然来作育,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
自然是人生的“净化教育”。
自然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④人类对于自然感觉有这样伟大的意义,乃是近代精神的特征。
崇拜自然,回到自然,认自然是神圣,皆是代表近代精神的看法,对传统的精神,多少有些革命的意味。
因为中古时代的人受神学观念的支配,仰望天国,悬想来世,反对世界,蔑视自然,同时受礼教法律的束缚,颇有矫揉造作,违反人性,不近人情的趋势。
所以回到自然的运动,也就是一种摆脱传统的宗教和礼法的拘束,促人性自然发展的运动,在人的精神上颇有解放革新的力量。
⑤接近自然,对于人类的身心,有许多的好处。
这一些好处可以包括在两个德文字(Enquickung和Starkung)里边。
前一个字包含有使人新鲜、活泼,加强活动,恢复健康等意思。
因此接近自然可以治疗文明社会里好些的病态。
如像自杀、疯狂、虚伪、狡诈,在常常接近自然的农夫、农妇、渔人、樵子,就不会多有。
后一个字包含有使人强健、壮旺,增加生命力量等意思。
这一种效果,也只有在接近自然中才能找寻得到。
就语言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矫揉造作的语言,这种语言是外交辞令、交际的工具,每每言不由衷,是在文明社会里,摆绅士架子的装饰品,根本是没有力量的语言。
另外一种语言,是发乎本心,出乎真情,基于机体的真实需要而产生的语言,虽出言未必雅驯,但坦白率真,特别有支配行为和感动他人的力量。
就一个民族来说,假如一个民族,还能够保持朴厚的天真,便是有元气、有精神、有生命力的民族。
反之,假如一个民族,已经丧失掉纯朴的天真,只有虚伪的形式,没有诚朴的素质,专门注意仪式礼节方面的繁文缛节,这种民族,表面上也许文明,实际上就是生命力枯竭的民族。
6.为本文拟一个题目,最贴切的一项是A.自然的力量B.人类应回到怎样的自然C.自然与人生D.保持朴厚的天真7.根据文章,下列事例不能印证“人生需要自然供给力量”的一项是A.苏轼面对赤壁表达人生的见解B.梭罗在瓦尔登湖剖析自己的精神世界C.《水浒传》中林冲雪夜走投无路上梁山D.王羲之置身兰亭抒发人生感慨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接近自然,就能顺利地了解人生、认识人生。
B.物质系指科学概念,不能与自然混同,但两者之间又有交叉的关系。
C.崇拜自然,回到自然,是不同于传统精神的观念,体现的是自然辩证法的原则。
D.如果一个民族要有生命力,就要去除繁文缛节,保持朴厚的天真。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
好读书,便骑射。
以父军功,位至柱国。
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
其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
吏民敬服,皆称其能。
后转宋州刺史,袭爵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自以累世尊显,有盛名于天下,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复见朝纲渐紊,帝又猜忌日甚,内不自安,遂与诸弟潜谋废帝。
及从征吐谷浑,时从官狼狈,玄感欲袭击行宫。
其叔慎谓玄感曰:“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
”玄感乃止。
时帝好征伐,玄感欲立威名,阴求将领。
谓兵部尚书段文振曰:“玄感世荷.国恩,宠逾涯分,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若方隅有风尘之警,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
明公①兵革是司,敢布心腹。
”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帝征辽东,命玄感于黎阳督运。
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每为逗留,不时进发。
帝迟之,遣使者逼促,玄感扬言曰:“水路多盗贼,不可前后而发。
”时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②平壤城。
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谬称护儿失军期而反。
玄感遂入黎阳县,闭城大索男夫。
以讨护儿为名,有众且一万,将袭洛阳。
遂南渡河,从乱者如市。
众至十余万。
洛父老竞致.牛酒。
玄感誓众曰:“我身为上柱国,家累巨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
今者不顾破家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众皆悦。
遂进逼都城。
玄感骁勇多力,每战亲运长矛,身先士卒,喑呜叱咤,所当者莫不震慑。
论者方.之项羽。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数万,自关中来援东都。
玄军日蹙,粮又尽,乃悉众决战。
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玄感稍却。
追兵遂至,玄感一日三败。
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
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
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
”积善抽刀斫杀之,因自刺,不死,为追兵所执,与玄感首俱送行在所。
磔其尸于东都市三日,复脔③而焚之。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五》)【注】①明公:对位尊者的敬称。
②趣:奔赴。
③脔(luán):把肉切成小块。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官,潜.布耳目,潜:暗中B.玄感世荷.国恩荷:承受C.洛父老竞致.牛酒致:招致D.论者方.之项羽方:相比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在朝文武多是父之.将吏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 自非立效边裔,何以.塞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 玄感乃.遣家奴伪为使者渔夫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D. 玄感弟玄挺中流矢而.毙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玄感以国家大义为重的一组是①遂与诸弟潜谋废帝②庶得执鞭行阵,少展丝发之功③玄感遂与诸将谋议,欲令帝所军众饥馁④至于富贵,无所求也⑤所当者莫不震慑⑥我不能受人戮辱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玄感做郢州刺史时狠抓吏治,了解下情,颇受到吏民敬服,因而被封为楚国公,迁礼部尚书。
B.杨玄感起兵早有预谋,在黎阳督办运粮时,他故意滞留粮食,又伪称来护儿谋反,毅然聚众起兵。
C.杨玄感利用督运的机会和天下思乱的民情,以救百姓之命的名义当众誓师,宣布起兵,受到民众的响应。
D.杨玄感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众寡不敌的情况下,让弟弟杀死自己。
死后尸身陈列三天又被碎割焚烧。
第Ⅱ卷(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士心尚一,国未有衅,不可图也。
(3分)(2)明公兵革是司,敢布心腹。
文振因言于帝,帝嘉之。
(4分)(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司马迁《报任安书》)(3分)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8分)独秀峰①袁枚来龙去脉②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注】①独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无它峰相对,故名。
②来龙去脉:旧时堪舆(风水先生)以山势为龙,以山势起伏连绵为龙脉。
(1)你认为诗歌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4分)(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形影相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