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天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

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

《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

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

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

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

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

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

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

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闻名遐迩沧海桑田秀色可餐息息相关B.如雷贯耳沧海桑田秀色可餐休戚相关C.闻名遐迩岁月变迁色味俱佳息息相关D.如雷贯耳岁月变迁色味俱佳休戚相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2023.1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就广义的书写而言,胜迹所关联的历史、文学、宗教甚至神话、民俗都至关重要,但最终既体现“文”而又显现为“迹”的,无疑是具有物质性的题刻,尤其是摩崖石刻。

题刻的原始动力可能来自文本,但促使人们前往观赏的却不仅文本,还有作为遗迹的文字书写。

对于胜迹而言,题刻显然不仅具有指认的作用,对其塑造也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山东境内那些以摩崖石刻著名的山川: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四山摩崖与云峰山刻石。

尽管宋人已经注意到泰山经石峪所刻的《金刚经》并留下题名,但文人的到访与题刻,在旅游成为风气的明代嘉隆以后才明显增多。

而由于金石学在清代的风行,这些摩崖题刻甚至超越地方风景的图绘与刊印,在胜迹的塑造中起到直接的作用。

在更多的情形下,摩崖与环境可能并不是一种协作的关系,而是互相提示的关系。

摩崖石刻的特点在于不可移动,因而是真正嵌入自然山水之中的文字,与名胜的关系更为密切。

诚如白谦慎先生所说,摩崖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地理空间联系,从而成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可见,要准确解释摩崖石刻的文字形式,我们确需将之置诸环境之中加以观察。

嘉庆二年(1797)二月初,黄易访碑岱麓,他不仅关心摩崖,也关心“奇观”,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他一会儿看自然风光,一会儿看石刻。

在登山时,他记录了道路两侧山石树木,奇峭逼人,有愈上愈妙之感。

嗣至玉皇顶,俯视周边山峦,盛称此乃“天下奇观”。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1. C2. D3. B4. A5. D6. C7. B8. A9. D10. C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1.(1)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他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韧。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要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进步。

12.(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放弃,突出了坚持的重要性。

(2)作者认为,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13.(1)文章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奋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2)作者认为,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到达终点。

14.(1)文章通过对比主人公在困境中的表现,强调了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2)作者鼓励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坚持自己的信念。

三、古诗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5.(1)望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6.(1)滕王阁序(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这句话通过描写落霞、孤鹜、秋水等景物,表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

17.(1)长恨歌(2)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3)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的追求。

18.(1)庐山谣(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这句话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

四、作文(50分)题目:我的青春梦想答案:我的青春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既神圣又充满挑战。

它需要我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眼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困惑中找到答案,在挫折中找到勇气。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只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就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恣意(zì)踌躇(chóu)B. 蹉跎(cuō)缄默(jiān)旖旎(yǐ)C. 蹉跎(cuō)缄默(jiān)旖旎(nǐ)D. 箴言(zhēn)恣意(zì)踌躇(c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成绩优异。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D. 我们要注意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下山,勇往直前。

B. 他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行为让人难以捉摸。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太阳从东方升起。

C.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喜欢音乐,喜欢运动,喜欢阅读。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B. 学习是为了什么?C.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D. 我们应该热爱学习。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学习吗?B. 学习难道不是为了提高自己吗?C. 我们应该热爱学习。

D. 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学习非常认真。

C. 他的成绩很好。

D. 他非常热爱学习。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学习,热爱学习。

B. 学习,学习,再学习。

C. 他热爱学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广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

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

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

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

这些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

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

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

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

其次,河西走廊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

“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

就其内涵而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写作中的重要意象。

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

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元。

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沉默不语沉鱼落雁B. 鸿毛纷至沓来沉鱼落雁C. 沉着沉鱼落雁沉默不语D. 纷至沓来沉鱼落雁鸿毛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对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严格禁止乱砍滥伐、推广植树造林等。

C. 我国科学家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D.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公园吗?”她问道。

B. 他说:“我已经决定了,我要去北京上大学。

”C.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D.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青出于蓝C. 胸有成竹D. 惊天动地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像眼睛,月亮像眉毛。

B. 老师的话像春风,吹散了心中的阴霾。

C. 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巨大的书山。

D.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

C. 《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作者施耐庵。

D.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

7.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为强烈的一项是()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8. 下列对联中,上下联意思连贯、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 上联:春风杨柳万千条,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B. 上联:千里江陵一日还,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C. 上联:春江水暖鸭先知,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D. 上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下联:明月松间照清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离骚》的作者是______,这篇诗篇以______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

(2)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

他在《南行前集叙》中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

(3)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

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现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

(4)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谓言之有据、内涵深刻。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上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不语(yǔ)B. 雕梁画栋(diāo)C. 毛遂自荐(xuàn)D.美轮美奂(huà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主要得益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

B.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C.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D. 由于天气原因,火车晚点了两个小时,导致许多乘客错过了航班。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次考试成绩优异,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B. 这个项目对于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C. 他的言辞锋利,让人不敢反驳。

D. 她的厨艺精湛,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佳。

4.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B. 她的演讲慷慨激昂,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C. 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深受同事们的尊敬。

D. 那位领导工作能力强,运筹帷幄,把公司治理得井井有条。

5.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变换后:他锻炼身体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B. 原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价值。

变换后: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原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变换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D. 原句:他非常喜欢阅读。

变换后:阅读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6.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树梢,好像一个大玉盘。

B. 那座山像一头雄狮,屹立在远方。

C. 他的歌声像泉水一样清澈,像山风一样悠扬。

D. 他的眼神像一把利剑,直刺人心。

7.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籍之一。

B. 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作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二年语文科试卷考试日期:11 月13 日完卷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3分)(一)名句默写。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10分,每小题1分。

)(1),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3)渔舟唱晚,。

(王勃《滕王阁序》)(4)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5),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6)暧暧远人村,。

(陶渊明《归园田居》)(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8),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0),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二)选择题。

(10分,每题2分)2、下列加点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叨.陪鲤对(dāo)庇.佑 (pì) 逋.慢(bū) 涸.辙之鲋(hã)B.寒砧.(zhēn) 尴尬..(gān gà)逸兴遄.飞(tuán)溯.倒(shuò)C.迤.逦(yǐ) 角隅.(yǔ)缁.铢必较(zī) 决.(júe)起而飞D.期.功(jī)撮.合(cuō)臭名昭.著(zhāo) 怂恿..(sǒng yǒ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员们高质量的演唱水平、导师专业指导的同时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使得《中国好声音》刚刚播出就广受好评,观众纷纷拍手称快....。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在滕王阁盛会上,王勃一挥而就....,《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D、申花队主教练墨里西被摄像机和话筒包围了,他振振有词....:“这是场很难打的比赛,我们拼到了最后。

”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 浙江台的华少是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常常妙语连珠,语速极快,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上海申通集团调查组初步排查出地铁10号线地铁追尾事故的原因系当天设备突然失电,致使运营信号中断,行车作业人员采取人工调度行车方式时未能严格执行相关管理规定,导致事故发生。

C.为避免再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的局面,广州市春运办公室通过增加车票提示信息与应急候乘点匹配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D.日前,卫生部表示将继续密切关注全国以及重点省份流感疫情的形势,加强对流感疫情的分析、研判和监测工作。

5、下列句子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园日.涉以成趣A、襟.三江而带五湖B、屈.贾谊于长沙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雄州雾.列,俊采星驰6、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A.之二虫又何知B.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都督阎公之雅望(三)语言运用题(3分)7、将下列三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单句,为“防越报警系统”下定义。

(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这个系统是我国第一套实际应用光纤振动的报警系统。

②这个系统集边防警情应急预案处理和边境线报警与营区自我防卫于一体。

③防越报警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

(26分)(一)古代诗歌阅读(6分)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6分)种梅①刘翰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②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①此诗是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

②后庭风味: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

(1)诗人为何“无心赋落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三四句的表现手法做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20分)选段(一)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陈情表》选段(二)夏侯胜字长公,为东平人也。

胜少孤,好学,从始昌受《尚书》及《洪范五行传》,说灾异。

后事蕳卿,又从欧阳氏问。

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

善说礼服。

征为博士、光禄大夫。

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

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王怒,谓胜为妖言,缚以属吏。

吏白大将军霍光,光不举法。

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

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

乃召问胜,胜对言:‚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谋。

‛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

后十余日,光卒与安世白太后,废昌邑王,尊立宣帝。

光以为群臣奏事东宫,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尚书》授太后。

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以与谋废立,定策安宗庙,益千户。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

群臣大议廷中,皆曰:‚宣如诏书。

‛胜曰:‚诏书不可用也。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议已出口,虽死不悔。

‛御史大夫广明劾奏胜非议诏书,毁先帝,不道,及丞相长史黄霸阿纵胜,不举劾,俱下狱。

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

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胜贤其言,遂授之。

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至四年夏,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动,或山崩,坏城郭室屋,杀六千余人。

上乃素服,避正殿,遣使者吊问吏民,赐死者棺钱。

下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朕承洪业,托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

曩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其与列侯、中二千石博问术士,有以应变,补朕之阙,毋有所讳。

‛因大赦。

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霸为扬州剌吏。

胜为人质朴守正,简易亡威仪。

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上亦以是亲信之。

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胜复为长信少府,迁太子太傅。

受诏撰《尚书》、《论语说》,赐黄金百斤。

年九十卒官,赐冢茔,葬平陵。

(节选自《汉书〃夏侯胜传》)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 胜少孤.,好学.。

孤:幼而无父B. 会.昭帝崩会:恰逢C. 遣使者吊.问吏民吊:慰问D. 光让.安世以为泄语让:谦让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夏侯胜有学识、为人质朴守正的一组是()(3分)①为学精孰,所问非一师也。

②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

③朝闻道,夕死可矣④胜出为谏大夫、给事中。

⑤见时谓上为君,误相字于前⑥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A.②③⑥B.①②⑤C.④⑤⑥D.①③④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夏侯胜向多位老师学习,博采各家之长,学问精细纯熟,善于论说灾异经术。

B.夏侯胜“臣下有谋上者”之言,既使昌邑王大怒,又差一点儿使张世安蒙受冤屈。

C.关东四十九郡同日地震,宣帝下诏大赦天下,夏侯胜因此被赦而担任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

D.朝见宣帝时称宣帝为君,又在宣帝前对同僚以字相称,这些做法都是不合礼仪的,但宣帝反而因为这些而对他更加亲近信任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分)(1)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2分)(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3分)(3)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陛下出欲何之?(3分)(4)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

(3分)三、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13、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5分)A.刘备担任“安喜县尉”时,适逢督邮至县,刘备出郭迎接,督邮却态度傲慢,高坐马上,以鞭梢答礼,刘备怒斥督邮,张飞把督邮拉下马痛打一顿。

《三国演义》B.官渡之战中,曹操对前来投奔自己的许攸赤脚相见,并接受许攸的计策,偷袭袁绍粮仓,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国演义》C. 当初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

吕布请双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

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围。

《三国演义》D. 聂赫留朵夫为了能和玛丝洛娃一同到西伯利亚,回到庄园库兹明斯科耶,他把田地无偿租给农民,尽管他已经受了很大的损失,但农民们似乎还不满意。

《复活》E. 玛丝洛娃听说聂赫留朵夫会在晚上经过某火车站,就赶到那,在车窗外找到他所在的那节车厢,这时火车开动了,她边敲着窗子,边跟着火车跑。

《复活》14、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问:关羽在什么情况下主动请缨?对关羽主动请缨,袁绍和曹操各是什么态度?结果如何? (2)“你是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

”她接着说,急不可待地要把涌上心头的种种想法都说出来。

《复活》问:“你”指的是谁?因为什么事需要拯救?后来如何实现了复活?答:选做( )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第15题。

(6分)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①焉,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